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九届全国颈肩腰腿痛学术交流会议
第九届全国颈肩腰腿痛学术交流会议

第九届全国颈肩腰腿痛学术交流会议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黄山
  • 出版时间: 2010-08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安徽省康复医学会

会议文集:第九届全国颈肩腰腿痛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寰枢关节不稳的临床效果。rn 方法:总结2003年6月-2008年12月运用寰枢椎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寰枢关节不稳38例。其中,男,32例;女,6例。年龄18~76岁,平均45.3岁。横韧带损伤3例,Jefferson骨折3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关节脱位29例,齿状突发育异常伴寰枢关节不稳3例。rn 结果:全组病例术中顺利,无脊髓及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症状包括颈髓损伤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随访6个月到4年,平均1年2个月,颈部活动屈伸正常,旋转功能60°至25°-0°-25°至60°。X线及CT复查螺钉位置及寰枢关节关系良好,无断钉、断棒,植骨3个月均达到骨性融合。rn 结论:寰枢椎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加植骨融合是治疗寰枢关节不稳较好的方法,准确置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根据轴位CT扫描评价,寰椎椎弓根进钉点选择在枢椎侧块中线外侧1-2mm,距后弓上缘3mm处。向内斜15°打钉,扩大了推弓根的有效间隙(SAS)更为安全。
  • 摘要:目的:观察经高位咽喉入路行上颈椎前路手术的临床效果。rn 方法:本组39例,男31例,女8例,年龄12~67岁。C1、2椎体结核4例,Hangman骨折23例,先天性齿状突不连伴难复性环椎脱位12例,经高位前方咽后人路显露C1~C3,结核行病灶清除,先天性齿状突不连行前路松解复位、后路环枢融合;Hangman骨折复位后行C2、3椎间植骨融合,自锁钛板内固定。rn 结果:39例患者均成功显露出C1前弓~C3,椎体,并完成病灶清除、复位、减压融合内固定。脊髓功能正常者无神经功能损害,不全瘫患者神经功能均有部分恢复。3例出现舌下神经牵拉症状,2例出现面神经刺激症状-无伤口感染。rn 结论:前方高位咽后入路可充分显露上颈椎,高位颈椎前路术式能有效复位、减压和稳定,并最大限度重建颈椎生理功能。
  • 摘要:目的:探讨椎间盘置换联合cage融合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rn 方法:在完成的210例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中,对26例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一期同时完成了单节段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和临近节段cage融合。本组26例,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22例,三节段颈椎间盘突出4例;男17例,女9例,年龄35~63岁,平均47岁。病变节段C3-4、C4-5 1例,C4-5、C5-6 10例,C5-6、C6-7 7例,C4-5、C6-7 3例,C4-5、C5-6、C6-7 4例。临床症状以脊髓压迫为主者12例,以神经根性症状为主者14例。术后随访观察椎间盘假体稳定性、假体活动度、cage融合状态及cage位移等。依据JOA评分(17分)。Odom标准评定神经功能改善。采用NDI(Neck disabilityindex,颈椎残障功能量表)评定术后临床症状改善和日常功能状态。rn 结果:22例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择一个节段的椎间盘置换和一个节段cage植骨融合;4例三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都施行了一个节段的人工椎间盘置换、二个节段cage植骨融合。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Bryan人工椎间盘稳定,椎间盘假体平均活动度为9.5度,cage全部融合,无cage松动沉陷。患者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JOA评分由术前9.2分增加至13.5分;NDI评分由术前41.5分降至28.5分;Odom评分临床成功率(优/良/可)达到84.6%。rn 结论:颈椎间盘置换加cage融合为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方式,兼顾了颈椎的稳定和运动功能,其远期疗效有待于临床随访。
  • 摘要:目的:建立脊柱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及邻近节段的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初步的生物力学分析。rn 方法:利用交互式医学图像控制系统MIMICS软件对患者的CT图片进行预处理,后导人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了胸10-腰2四个运动节段的三维模型,并且准确模拟了椎间盘、软骨终板、关节突关节以及连接韧带。通过设置0.3 MPa、1.0 MPa、4.0 MPa三种轴向载荷进行力学分析,观察力学改变情况。rn 结果:当轴向压力以0.3 MPa、1.0 MPa、4.0 MPa增加后,椎间盘、软骨终板和椎体整体的应力也成比例增加。椎间盘所受应力分布不均;各椎体前部所受应力最大,而后部结构所受应力较小,椎体局部出现受力较大情况,尤以相邻椎体更为明显。rn 结论:本研究的有限元模型符合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特点,较好模拟了其生物力学特性。
  • 摘要:目的:用有限元方法探索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相邻椎体的力学影响,探讨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病因。rn 方法:利用MIMICS软件对一例T12压缩骨折PKP手术前后的CT图片进行预处理,后导人ABAQUS软件中建立T10-L2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置0.3 MPa、1.0 MPa、4.0 MPa三种轴向载荷进行生物力学分析,观察不同载荷下模型整体及各部分的VonMises应力,重点评价手术对骨折相邻椎体的力学影响。rn 结果:成功建立了PKP手术前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当轴向压力以0.3 MPa、1.0 MPa、4.0 MPa增加后,椎闻盘、软骨终板和椎体整体的应力也成比例增加。PKP术后脊柱胸腰段各部位的应力开始重新分布,增强椎体(T12)的相邻椎间盘(T11-12、T12-L1)及相邻终板(T11下终板、L1上终板)的应力增强区域增加;T12相邻椎体(T11、L1)所受最大应力明显增加,但远端椎体(T10、L2)的最大应力明显减少。rn 结论:PKP术后引起上下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并发症可能和术后生物力学行为的改变有关。
  • 摘要:目的:探讨官兵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rn 方法:我科近8年来采用微创小切口、有限骶棘肌剥离和椎板开窗法为官兵施行腰椎间盘手术62例。其中腰4-5 32例;腰5骶。18例;腰3-4 3例;腰4-5和腰5骶。双突出5例;腰3-4和腰4-5双突出4例。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5例,侧隐窝狭窄4例,髓核破入椎管12例。rn 结果:本组无神经根和硬脊膜损伤,伤口一期愈合,腰腿痛症状消失。完全康复。rn 结论:遵循微创外科技术,采用小切口、有限骶棘肌剥离和开窗法施行腰髓核捌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康复快。熟练的手术技巧和良好的照明设备是保障手术顺利的关键。
  • 摘要:目的:探讨螺纹椎间融合器(TFC)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远期疗效分析。rn 方法:1997年3月-2002年3月因腰椎退行性病变及腰椎滑脱症于我院接受腰椎后路减压+TFC椎间融合术的病人,通过随访进行分析研究。rn 结果:随访患者住院时间31.76±9.28天。手术时间3.00±0.94小时,术前JOA评分15.94±4.87分;随访时27.12±3.80分,二者有显著差异。术后改善率83.7%。术前病变节段椎间孔高度0.85±0.22cm;随访时0.95±0.22cm,二者有显著差异。融合率为83.7%,是否应用椎弓根钉、不同植骨来源、Cage数量对于融合率无显著影响。Cage垂直移位发生率24.5%,平均0.06±0.13cm。临近椎体退变发生率18.4%。术后1例发生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1例出现腰部脓肿,1例术中挤压神经根。在残留症状方面,2例发生患肢肌力减低,4例遗留患肢麻木疼痛,6例发生腰部不适。rn 结论:腰椎后路减压+TFC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安全,经过长期随访显示术后疗效肯定,椎间隙高度增加明显,Cage移位不明显,椎间融合率高,临近椎体退变发生率低。
  •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非融合固定技术——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简称Wallis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分析。rn 方法:2008年2月-2010年1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行腰椎后路WALLIS固定术,通过随访进行分析研究。rn 结果:随访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3.59d,手术时间3.00h,出血量平均225.56mL。术前JOA评分13.93分;随访时26.69分。二者有显著差异。术后改善率83.7%。患者腰椎前凸保持良好,术前病变节段腰椎活动度平均5.22°,随访时平均2.44°,二者有显著差异。术前病变节段后伸平均3.32°,术后随访时平均1.39°,二者有显著差异。WALLIS植入后病变节段上一位节段术前平均活动度为3.680°,术后随访时6.54°,二者有显著差异。术前后伸平均1.95°,随访时平均后伸3.95°,二者有显著差异。rn 结论:腰椎后路减压+WALLIS非融合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安全,术后疗效肯定。术后病变节段活动度减少,特别是后伸活动限制更明显,前屈则无明显限制。术后上一位临近节段活动代偿增加,以后伸增加更显著。
  • 摘要:目的:探讨经半椎板切除人路行硬膜内髓外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rn 方法:2004年1月-2009年12月共手术治疗36例胸、腰椎硬膜内髓外肿瘤患者,MRI显示肿瘤大小为11×14mm~15×32mm,均在偏肿瘤侧对应肿瘤节段切除半侧椎板、棘突根部、关节突内侧1/3,切开硬膜,游离并切除肿瘤,随访观察治疗效果。rn 结果:36例肿瘤均获得顺利切除,手术时间55~90min,平均62min,出血量120~350ml,平均150ml。1例患者术后出现脑脊液漏,采取头低脚高位,术后2周愈合。2例肿瘤患者术后当天出现尿潴留,给予留置尿管,应用神经营养药物,均在术后1个月、3个月完全恢复正常。36例均获得6个月~5年4个月(平均2年1个月)随访,无胸、腰痛等症状,术前不完全性瘫痪患者肌力由术前Ⅱ~Ⅲ级恢复至Ⅳ~Ⅴ级。rn 结论:采用半椎板切除人路行硬膜内髓外肿瘤切除,创伤小,出血少,最大限度地保护脊柱的稳定性,避免了传统的全椎板切除后存在脊柱不稳、瘢痕粘连等并发症。
  • 摘要:目的:探讨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rn 方法:采用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32例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伴全瘫或不全瘫患者。rn 结果:32例随访8~62个月,平均2.8年。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其中24例分别提高1-3级,8例A级无改善,X线片显示复位效果满意,与术后比较伤椎高度无明显丢失,内固定未见断裂及松动。rn 结论:后路复位与固定融合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稳定性好,疗效满意等优点,可有效去除脊髓的骨性压迫并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为脊髓功能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 摘要:目的:探讨双侧人路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联合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rn 方法:52例均采用双侧入路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发射功率15w,每个间隙发射激光1600~2600J,后行臭氧髓核融解术,臭氧浓度为20~50 ug/ml,一般15~30ml。rn 结果:本组52例,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8年。治愈41例,好转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2%。rn 结论:双侧入路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联合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并发症少,不影响脊柱稳定性等优点,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颈椎综合征发病机理。rn 方法:收集84例具有典型临床症状,体征病例。采用以冯氏手法整复为主治疗。rn 结果:经半年~5年随访,平均2.6年。治愈率72.6%。总有效率100%。rn 结论:青少年颈椎综合征发病与外伤,不良的生活,学习习惯及口腔鼻咽部等感染有关,预防该疾病的发生是关键。
  • 摘要:腰椎间盘突症属于康复科的常见病、多发症、临床治疗以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本文采用电针、牵引、推拿与药物等综合治疗本症200例,取得较好疗效。采用本疗法治疗后嘱患者加强体育锻炼,睡硬板床,使病情得到完全恢复。
  • 摘要:目的:探讨保守疗法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长期跟踪观察。rn 方法:病变部位电脑中频中药离子导入、微波照射、局部注射。rn 结果:经治疗后远期疗效满意。rn 结论:保守治疗完全能治愈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症状。
  • 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缝线空心钉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康复训练与护理方法。rn 方法:35例患者在关节镜下缝线空心钉固定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术前术后实施系统康复护理。指导患者功能锻炼。rn 结果: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优良。所有患者膝关节功能良好,可正常工作和生活。rn 结论:关节镜下缝线空心钉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术前术后配合实施系统康复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恢复膝关节功能有积极的作用。
  • 摘要:脊柱手术的社会心理问题是一个突出和不能回避的问题。几乎所有脊柱专业教科书都有专门的章节涉及此问题。国外专门研究脊柱病人心理问题的文献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目前国内也相继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相关研究,说明这个问题已经开始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许多医生开始从单纯的追求手术技巧变为注重整体的治疗质量。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阶段,医疗体制,社会保障体制都还很不健全,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很高,再加上近年来脊柱手术的飞速发展,因此必须重视脊柱手术的社会心理问题,才能够保证和提高医疗质量和减少医疗纠纷,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本文分析了脊柱病人社会心理问题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影响。
  • 摘要:本文对枕下痛的诊治进行了探讨。枕下部解剖结构复杂,重要结构多,病变组织深浅不一,相关疾病的概念及命名较为混乱。不同学科易将本处疾病所引发的病征诊断为颈椎病、颈源性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枕大神经痛、寰枢关节半脱位和寰枕后膜挛缩征等疾病而加以治疗。枕下痛是一个较新的概念,是从颈源性头痛中进一步分化出来的。本概念的提出,使得对颈源性头痛的诊治更加细化精确。造成枕下痛的主要病因是枕颈部浅层的胸锁乳突肌、上斜方肌和深层的枕下小肌群的急、慢性肌筋膜炎,而目前过多关注的是寰枢关节半脱位等骨性病变。针对病变肌筋膜的封闭(扳机点注射)、针灸以及推拿和牵拉等疗法对肌筋膜痛所致的枕下痛具有很好的疗效,值得重视。
  • 摘要:国内、外专家对用推拿手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大都持有异议,作者从1990年开始用推拿手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至今已经近20年,没有出现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疗效满意,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被患者所接受。从住院病人来看,用推拿手法治疗的患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是近几年来,无论是门诊病夕心还是住院病人,来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疗效也越来越满意,这可能与患者诚信和治疗时间、次数增加有关。rn 本文经过20年的临床经验总结,阐述了推拿手法是治疗早期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因为此手法只要术者运用得当,一般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和副作用,由此可见,这个方法还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的,当然,作者认为在推拿手法的基础上,如果再加上药物治疗,还可以增加牵引治疗以增加疗效。但有一点必须说明,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而言,除了推拿手法、药物、牵引等非手术治疗外,必要时还要考虑手术治疗。这两者并不矛盾,彼此都有适应症。
  • 摘要:目的:用有限元方法探索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骨水泥椎间盘渗漏对相邻椎体的力学影响,探讨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病因。rn 方法:利用MIMICS软件对一例T12压缩骨折PKP术后出现椎间盘骨水泥渗漏的患者手术前后CT图片进行预处理,后导入ABAQUS软件中建立T10-L2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置0.3 MPa、1.0 MPa、4.0 MPa三种轴向载荷进行生物力学分析,观察不同载荷下模型整体及各部分的Von Mises应力,重点评价骨水泥椎间盘渗漏对骨折相邻椎体的力学影响。rn 结果:成功建立了PKP术后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的手术前后三维有限元模型,当轴向压力以0.3 MPa、1.0 MPa、4.0MPa增加后,椎间盘、软骨终板和椎体整体的应力也成比例增加。PKP术后脊柱胸腰段各部位的应力开始重新分布,增强椎体(T12)的上、下终板应力增强区域范围增加;相邻椎间盘(T11-12、T12-L1)及相邻终板(T11下终板、L1上终板)的应力增强区域增加;T12相邻椎体(T11、L1)所受最大应力显著增加,但是远端椎体(T10、L2)的最大应力明显减少。rn 结论:PKP术后骨水泥椎间盘渗漏引起上下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并发症可能和生物力学行为的改变密切相关。
  • 摘要:目的:探讨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小切口手术治疗。rn 方法:我科近10年来采用小切口、有限椎板间开窗法施行腰椎间盘手术3286例其中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467例,占14.2%。腰4-5间隙309,腰5骶1间隙127例,腰3-4间隙31例。椎间盘破裂合并椎管狭窄35例,侧隐窝狭窄17例,椎间盘破裂伴不全瘫15例。rn 结果:本组无神经根和硬脊膜损伤,伤口一期愈合,腰腿痛症状消失,优良率达99.4%。rn 结论:小切口、有限开窗法,遵循微创外科技术行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康复快。术前准确定位,熟练的手术技巧和良好的照明设备是保障手术顺利的关键。
  •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小切口手术准确定位方法。rn 方法:我科10年来采用小切口、有限椎板间开窗法施行腰椎间盘手术3286例,术前通过触压棘突间隙、在俯卧手术体位时X线透视定位以及术中用手指触摸椎板缘、关节突定位,三者一致后开窗。rn 结果:本组3286例通过触压棘突间、俯卧位X线透视以及术中用手指触摸椎板缘、关节突定位法,手术部位准确。rn 结论:棘突间结合X线透视以及术中用手指触摸法定位,高准确率定位,确保腰椎间盘小切口手术顺利进行。
  • 摘要:目的:探讨椎体破坏严重的腰椎结核患者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的临床疗效。rn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4月-2007年8月期间,采用一期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0例椎体破坏严重的腰椎结核患者的资料,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22~67岁,病变位于L1、2椎体2例,L2、3椎体3例,L3/4椎体3例,L4/5椎体2例。1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腰腿痛症状,其中2例合并双下肢不全瘫。术前正规抗结核治疗2~3周。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持续1~1.5年,随访2~6年。rn 结果:术中、术后无并发症。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结核治愈无复发。椎体间融合均达到骨性融合,神经根性症状消失,2例双下肢不全瘫患者肌力恢复正常。rn 结论:采用一期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椎体破坏严重的腰椎结核,具有融合节段少,减压直接彻底,恢复和重建腰椎生理曲度,疗效比较满意。
  • 摘要:目的:探讨脊髓动静脉畸形Mm表现与临床特点。rn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09年10月9例脊髓动静脉畸形患者的MRI表现及临床资料。rn 结果:畸形血管位于颈段2例,胸段2例、腰段1例、胸腰段4例。9例显示畸形血管:髓外6例。髓内2例,髓内外1例。rn 结论:讨论了MRI的诊断、检查技术问题,MRI与传统影像学方法相比,在诊断脊髓动静脉畸形上具有无创伤,显示病变更全面、直观,便于随访观察的优点。
  • 摘要:目的:观察脊柱手术后短期应用甲强龙(mytllylprednisolone)对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的影响。rn 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了我院骨科自2006年1月-2008年8月接受脊柱开放手术并在术后常规较大剂量应用甲强龙治疗的98例患者的术前术后血糖水平。其中术前证实患有糖尿病40例,无糖尿病患者58例。术前平均空腹血糖水平为7.06±2.20mmol/l。术后前3天甲强龙的日用量为200mg,术后4~6天甲强龙的日用量为80mg,术后7~9天甲强龙的日用量为40mg。rn 结果:总疗程9天。总剂量达960mg 时,可引起下列变化:⑴应用甲强龙激素(每天200mg)治疗3天时患者平均空腹血糖比术前显著升高,其中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增加幅度为38.6%.无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幅度为35.8%。应用甲强龙后4~6天(每天80mg)和7~9天(每天80mg)平均空腹血糖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停用1周时复查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恢复到术前水平。⑵三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也有相同规律,即:术后前3天的三餐后平均血糖较术前有显著性升高,术后4-9天也有不同程度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停用MP后一周三餐后2小时血糖恢复到术前水平。⑶血糖升高为一过性,停药后很快恢复到用药前水平,患者未出现酮症酸中毒和明显电解质紊乱现象。rn 结论:分别应用甲强龙200mg、80mg、40mg各治疗3天,可以观察到空腹和餐后血糖均有所升高,其中前3天升高幅度较大。有显著性差异,中间3天和最后3天也有所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在停药后1周基本可以恢复到术前水平。
  • 摘要:目的:比较和评价骶管阻滞和骶管阻滞+椎旁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rn 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随机分成A、B二组,每组各34例:分别行骶管阻滞和骶管阻滞+椎旁阻滞治疗,两组均以曲安奈得、利多卡因、维生素B12、维生索B1与生理盐水混合液行神经阻滞治疗,每周1次,4次为1疗程。观察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直腿抬高实验(SLRD)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同时观察两组出现下肢肌力和血压变化。rn 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A、B组的VAS都较前明显降低(P<0.01或P<0.05),而B组又明显低于A组(P<0.05),治疗后两组SLRD较前明显改善(P<0.01或P<0.05),而B组又好于A组(P<0.05)。A、B组的优良率分别为38.2%(13/34例)和88.2%(30/34例),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8.8%(20/34例)和94.1%(32/34例),此两项B、A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B二组出现下肢乏力的发生率分别11.8%(4/34例)和2.9%(1/34例)B组疗效明显低于A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均无明显变化(P>0.05)。rn 结论:骶管阻滞和和骶管阻滞+椎旁阻滞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但后者比前者疗效更优、更安全。
  • 摘要:目的:运用银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误区,观察疗效。rn 方法:2002年9月-2009年12月,我们对外院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确定手术而病人惧怕开刀慕名来诊的398例严重腰腿痛病人,针对腰骶部、腰脊柱侧面、骶髂部、髂翼外面、大腿根部等高度敏感压痛区强刺激推拿(深部痛点利多卡因注射试验)预示疗效测定后按先治原发后治继发分步银质针灸,每日治疗一次一区,10日为一疗程,逐日观察疼痛等征象缓解程度。对突出的腰椎间盘和增生的骨赘不作处理。rn 结果:398例都耐受了进针的强烈刺激和3日内针眼感应痛,首次治疗后征象多明显减轻,随着逐日治疗,疗效稳步提高,经2个疗程后,治愈360例,显效38例,无意外并发症。rn 结论:慢性腰腿痛与腰椎间盘突出和增生骨赘无关,是原(继)发腰骶部附着处软组织损害为主与骶髂部、髂翼外面、腰椎侧面、大腿根部等多部软组织损害并存的集结征象,用银质针灸辩证对这些软组织损害区分步治疗。改变了过去传统手术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和增生骨赘疗效极差的局面,使有效率极大地提高,无无效病例,经5年随访观察认定该疗法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安全、经济,不破坏腰脊柱稳定结构,不失为当代治疗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腰腿痛最佳疗法。传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手术指征应予放弃。
  • 摘要:目的:运用银质针灸治疗颈椎病的误区。观察疗效。rn 方法:2002年10月-2009年12月,我们对外院诊断颈椎病确定手术而病人惧怕开刀慕名来诊的369例严重颈背肩痛病人,针对颈背部、枕乳部、肩胛骨冈上角、冈上、冈下、锁骨上窝等处高度敏感压痛区强刺激推拿预示疗效测定后按先治原发后治继发分步银质针灸,每日治疗一次一区,8日一疗程,逐日观察疼痛等征象缓解程度,对突出的椎间盘和增生的骨赘不作处理。rn 结果:369例都耐受了进针的强烈刺激和3日内针眼感应痛,首次治疗后征象多明显减轻,随着逐日治疗。疗效稳步提高,经1-2疗程后,治愈336例,显效33例,无意外并发症。rn 结论:慢性颈背肩痛与颈椎病无关,颈椎间盘突出和增生的骨赘不是疼痛因素。而是原(继)发颈脊柱附着处软组织损害为主与枕部、肩胛骨背面、锁骨上窝等多部软组织损害并存的集结征象。用银质针灸辩证对这些软组织损害区分步治疗,改变了过去传统手术切除突出椎间盘和增生骨赘疗效极差的局面,使有效率极大地提高,无无效病例,经5年随访观察认定该疗法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安全、经济,不破坏颈脊柱的稳定结构,不失为当代治疗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颈背肩痛最佳疗法。传统颈椎病诊断和手术指征应该放弃。
  • 摘要:本文将镇痛基本手法、39套镇痛法、颈部镇痛手法,以及胸部镇痛手法等镇痛手法以歌诀的形式进行了介绍,以期达到良好的效果。
  • 摘要:椎动脉型颈椎病平均发病年龄较其他型高,多在40岁以上,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有平行上升趋势。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后的突出特点是:脑部症状多于四肢症状,对脑力的影响明显大于对体力的影响。临床症状的出现和加重,与颈椎活动有密切关系,而且变化多端,是颈椎病中最为复杂的一个类型。本文运用坐位垂直牵引加周华龙的平衡推拿及杨式颈椎正骨整脊手法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 摘要:本文对颈腰痛进行了探讨。对疼痛从感觉的层面提升到知觉的高度,有更深入地解析,就可以解决临床相关的疑问和难题,对认识和消除病痛有积极的作用。
  • 摘要:本文对颈腰痛病症的根治及有效控制进行了探讨。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明确“颈腰痛”的基本概念、病种构成及病理本质,了解其演变规律和病变结果。对这组综合病症做好规范,在排除了恶性肿瘤、劣性感染、风湿胶原病、急性严重创伤和神经源性病变等以后,再另作专门处理:将慢性良性颈腰痛综合症按运动体系劳损性疾病来进行分型、分类,做到标本兼治就可以取得对个案的根治、做好群防普治,从而使这种社会源性慢性病损能得到有效地控制。
  • 摘要:目的:探讨激光治疗与针刺手法治疗早期面神经麻痹的疗效。rn 方法: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病情辨别病情虚实。根据病情针刺配合激光治疗选穴进行治疗。rn 结论:激光配合针刺治疗早期面神经麻痹136例,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