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痛
骨痛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020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82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429篇;相关期刊360种,包括内蒙古中医药、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民间疗法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4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第八届全国难治性白血病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难治性淋巴瘤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多发性骨髓瘤学术研讨会、第五届钟山国际MDS学术研讨会、南京2012血液学年会、首届疼痛医学华夏会议等;骨痛的相关文献由2109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晟、庞赵生、梁琼平等。
骨痛
-研究学者
- 周晟
- 庞赵生
- 梁琼平
- 杜志谦
- 李静
- 汪尚游
- 王黎明
- 聂进
- 赵春富
- 陆洲
- 陈莉
- 黎秋萍
- 刘新江
- 吴莉
- 吴鸿
- 夏维波
- 宋歌
- 庄青山
- 张军
- 张咏梅
- 张建华
- 张晓东
- 张江林
- 彭华
- 徐丽
- 戴媺
- 曾海堃
- 朱剑
- 李凤霞
- 杨波
- 杨鹏
- 林祥通
- 武爱玲
- 江海肖
- 游德仙
- 焦顺昌
- 白玛仁增
- 等
- 罗兴贵
- 胡斌
- 莫桂森
- 蒯大禹
- 覃国芳
- 赵新杰
- 金少津
- 陈文君
- 韦卿
- 韦飞燕
- 韩洁
- 黄烽
-
-
张立立;
孙玉霞;
王亮
-
-
摘要: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者手术治疗后并发骨转移者采用中药方剂调肝理肾解毒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n=40)与联用调肝利肾解毒汤治疗的观察组(n=40),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检测骨钙素(N-MID)、β胶联降解产物(β-CTx)水平进行比较,并分析两组骨痛缓解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骨痛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MID、β-CTx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者手术切除治疗后并发骨转移可选择中药方剂调肝理肾解毒汤进行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控制病情进展,有利于改善患者骨代谢指标,且可缓解患者骨痛。
-
-
刘蕊;
范宁建;
王英曼;
宋洁;
张岩;
聂秋明
-
-
摘要: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及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伊班膦酸钠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疼痛评分、卡诺夫斯凯计分(KPS)、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缓解率为95.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伊班膦酸钠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能有效缓解患者骨痛,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
-
-
王辰辰;
张倩倩;
李静;
李晓红
-
-
摘要: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方对痰瘀痹阻型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痰瘀痹阻证MM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VD方案);观察组予化痰活血方联合VD方案。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DCR)、总有效率(ORR)、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清VEGF变化水平、骨痛评分(VAS)、卡氏生活质量评分(KP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结果:观察组西医疗效ORR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ORR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及血清VEGF水平均较前降低,且观察组评分和血清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KPS、ADL均较前升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活血方对痰瘀痹阻型MM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VEGF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生存质量。
-
-
赖振龙
-
-
摘要:
目的:探讨对肾虚督寒型骨痿伴骨痛患者施行补肾强督方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龙岩市永定区医院收治的肾虚督寒型骨痿伴骨痛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肾强督方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及骨代谢参数[N端骨钙素(N-MID)、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N端)前肽(PIN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及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N-MID、PINP、β-CTX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肾虚督寒型骨痿伴骨痛患者施行补肾强督方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血清炎性因子及骨代谢,并缓解疼痛。
-
-
唐翠萍;
曾维威;
夏蕾;
杨镇洲;
王倩滢;
黄玉胜
-
-
摘要: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对肿瘤骨转移患者闪烁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322例行^(89)SrCl_(2)治疗的骨转移瘤患者病历资料。322例患者均曾接受药物镇痛、外照射治疗且效果较差或无效。原发肿瘤均由病理证实,骨转移灶均根据CT、MRI、ECT或骨组织活检明确诊断。322例患者中,使用^(89)SrCl_(2)治疗后第1周出现闪烁痛的患者共28例,服用NSAIDs止痛(NSAIDs组)患者共16例,使用阿片类药物止痛(Opiates组)患者共12例,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89)SrCl_(2)治疗前1 d、治疗后1 d、治疗后3 d、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2个月的主诉疼痛分级标准(VRS)评分及KP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出现闪烁痛现象患者中,使用NSAIDs止痛与使用阿片类药物止痛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影像学确诊方法、治疗前VRS评分、治疗前KP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于^(89)SrCl_(2)治疗后第3天左右出现闪烁痛现象,分别予以NSAIDs及阿片类药物对症止痛后,疼痛均于第7天左右不同程度缓解。两组患者^(89)SrCl_(2)治疗后1周VRS评分(P=0.019)及KPS评分(P=0.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前1 d、治疗后1 d、治疗后3 d、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2个月的VRS评分及K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NSAIDs组患者治疗后1周与治疗前1 d VRS评分降低数值(χ^(2)=11.264,P=0.024)及KPS评分增加数值(χ^(2)=9.888,P=0.042)与Opiate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VRS及KPS纵列散点图及频数点图可见,NSAIDs较阿片类药物对于该类患者疗效更好,且不增加相关不良反应(χ^(2)=0.312,P=0.577)。结论NSAIDs较阿片类药物可更好地缓解^(89)SrCl_(2)治疗肿瘤骨转移所致骨痛后出现的闪烁痛现象,可成为该类患者的一种补充治疗手段。
-
-
张巍;
任世元;
孙燕;
张建萍
-
-
摘要:
目的:观察活络骨康丸联合利塞膦酸钠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和依从性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7月在某院诊治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98例,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9例,两组均给予口服利塞膦酸钠片治疗,治疗组另加用活络骨康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疼痛缓解效果、生活质量提升情况、骨密度、血清骨钙素、血清碱性磷酸酶浓度差异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止痛缓解有效率达8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且活动能力改善总有效率为91.8%,优于对照组的81.6%(P<0.05)。两组治疗后骨密度逐步提高(P<0.05),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骨密度值升高幅度更显著(P<0.05);血清骨钙素在不同时期逐步增高(P<0.05),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增高幅度更显著(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在不同时期逐步降低(P<0.05),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结论:活络骨康丸联合利塞膦酸钠可以减轻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骨密度,药物并发症较少,并获得满意临床疗效。
-
-
张玲;
李静静;
张勇
-
-
摘要:
目的:观察局部放疗联合二氯化锶-89(^(89)SrCl_(2))治疗肺癌多发骨转移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70例肺癌多发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89)SrCl_(2)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局部放疗。比较两组骨转移病灶疗效,治疗前后骨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命质量[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骨转移病灶数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骨转移病灶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33/35),高于对照组的62.86%(2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放疗联合^(89)SrCl_(2)治疗肺癌多发骨转移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KPS评分,降低VAS评分,以及减少骨转移病灶数量,效果优于单纯^(89)SrCl_(2)治疗。
-
-
张永花;
刘燕;
刘白晶
-
-
摘要: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项组织器官会开始出现一系列退化,骨骼也不例外。骨质疏松症就是一种骨量随年龄增长不断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调查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达到32.0%;尤其是65岁以上女性,逾半数患有骨质疏松症,数量惊人。骨质疏松症除了会引发骨痛、抽筋等症状,还是老人骨折的主要诱因。
-
-
何清柳;
刘维辉;
蔡隆渤;
阴煜明;
黄庭芳
-
-
摘要:
目的分析地舒单抗与唑来膦酸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18例,按治疗药物分为唑来膦酸组(行唑来膦酸治疗)和地舒单抗组(行地舒单抗治疗),每组各9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的骨痛加剧次数、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不良反应、依从性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地舒单抗组相对于唑来膦酸组的骨痛加剧次数显著减少,ALP显著降低,依从性更佳,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唑来膦酸相比,地舒单抗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临床疗效显著,能减少骨痛加剧次数,显著降低ALP,依从性更佳。
-
-
刘朝清;
孙凡;
夏孝礼;
袁成;
钟晨;
梁学奇;
木拉提
-
-
摘要:
目的:探讨全甲状旁腺全切除术+自体前臂移植(TPTX+AT)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的骨痛疗效,并分析术后骨痛疗效与术前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初次行TPTX+AT治疗的SHPT患者50例的一般资料、术前血清学指标(血清钙、磷、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及碱性磷酸酶等)、手术前后骨痛评分。研究TPTX+AT治疗SHPT患者骨痛的疗效,并以术后第7天骨痛评分及术后骨痛评分改善率作为术后骨痛疗效评价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研究TPTX+AT术后骨痛疗效与术前血清学指标、年龄、透析方式、透析时间、术前骨痛评分等的相关性。结果:手术前后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碱性磷酸酶(AL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了iPTH对钙、磷、钙磷乘积的影响后,对术前骨痛及骨痛疗效与血钙、血磷、钙磷乘积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提示术前血钙、血磷、钙磷乘积与术前骨痛及术后骨痛疗效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TX+AT治疗SHPT患者短期疗效显著。术前iPTH、ALP越高,术前患者骨痛越明显,而术后患者骨痛改善率越低,骨痛疗效越差。术前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年龄、透析方式、透析时间、确诊SHPT时间与术前骨痛及术后骨痛疗效无关。
-
-
-
-
-
-
-
-
李世德
- 《第九届全国骨肿瘤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在晚期乳腺癌中,骨转移是很常见的.由于患者存在骨痛和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癌症止痛及其姑息性治疗已成为WHO癌症控制规划的主要项目和的UICC重点课题之一.本文对我院自2000年至2005年收治的21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进行分析.
-
-
王洪武
- 《2007拉萨介入放射学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许多恶性肿瘤晚期常发生骨转移,尤其以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等多见。骨转移的肿瘤病人常易发生病理性骨折、骨髓衰竭、行走困难、神经压迫症状以及高血钙症,也常伴有骨痛.因此,控制骨痛、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一直是临床医师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近年来我们采用氩氦刀冻融治疗转移性骨癌,取得了非常明显的疗效。
-
-
鲍静;
杨明珍
- 《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论坛》
| 2010年
-
摘要:
随着中国基因克隆技术的发展,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已广泛用于临床。为血液病及其他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其商品化产品众多,如格拉诺赛特(Granocyte),惠尔血(Gran)、欣粒生、吉粒芬等。本品的安全性与剂量和给药途径有关。大部分不良反应多属轻到中度,严重的反应罕见。本文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期间出现严重的无法耐受的骨、肌肉疼痛现象,应考虑到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先从小剂量开始,避其毒副作用,确保医疗安全。另外芬太尼透皮贴剂一般用于对阿片类药物耐受、有慢性疼痛及其他止痛药不起作用的患者。对于突然发作、偶尔发作或轻度疼痛的患者,临床用药需慎重。
-
-
鲍静;
杨明珍
- 《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论坛》
| 2010年
-
摘要:
随着中国基因克隆技术的发展,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已广泛用于临床。为血液病及其他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其商品化产品众多,如格拉诺赛特(Granocyte),惠尔血(Gran)、欣粒生、吉粒芬等。本品的安全性与剂量和给药途径有关。大部分不良反应多属轻到中度,严重的反应罕见。本文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期间出现严重的无法耐受的骨、肌肉疼痛现象,应考虑到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先从小剂量开始,避其毒副作用,确保医疗安全。另外芬太尼透皮贴剂一般用于对阿片类药物耐受、有慢性疼痛及其他止痛药不起作用的患者。对于突然发作、偶尔发作或轻度疼痛的患者,临床用药需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