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骨痿

骨痿

骨痿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5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外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2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7105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光明中医、国际中医中药杂志、河北中医药学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中医骨伤科高峰论坛、第23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年会、山东中医药学会全省第八次糖尿病学术会议等;骨痿的相关文献由501位作者贡献,包括史晓林、张林、师建平等。

骨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2 占比:0.52%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7105 占比:99.46%

总计:27251篇

骨痿—发文趋势图

骨痿

-研究学者

  • 史晓林
  • 张林
  • 师建平
  • 赵军
  • 郑洪新
  • Deng Yunming
  • Li Huanan
  • Wu Jichao
  • 丁侃
  • 丛东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习文青; 王洋; 付豪; 孙晓威; 张启栋; 郭万首
    • 摘要: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降低和骨微结构破坏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1],属于中医"骨痿"范畴,中医认为肾精不足、肾阳虚衰则发为"骨痿"[2]。金匮肾气丸有补肾填精、温肾助阳之功效,与骨痿病机吻合。不少学者开展了金匮肾气丸治疗OP的临床试验,但疗效报道不一,鉴于此,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估金匮肾气丸治疗OP的疗效。
    • 李昊然; 于冬冬
    • 摘要: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主要特征为雌激素分泌减少,其根本病理基础为骨代谢动态平衡被打破。该平衡机制与成骨细胞分化受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增强、破骨细胞凋亡周期延长等密切相关。该文对近年来研究单味中药干预成骨/破骨细胞在骨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概括总结,为临床防治PMOP提供新思路。
    • 肖文仲; 王哲享; 冯帅华
    • 摘要: 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中医将骨质疏松归入“骨痿”“骨痹”范畴,认为骨痿见于没有明显临床表现者,骨痹见于有明显临床表现者,骨痿是骨痹的早期表现。结合中医古籍文献,建立“脑-肾-骨质疏松”“脑-脾-骨质疏松”“脑-髓-特发性骨质疏松”三个架构,阐述中医对骨质疏松的认识。
    • 王萌; 张林
    • 摘要: 骨痿是指由于肢体软弱无力而痿废不用的一种病证,主要表现为腰脊酸软,不能伸举,下肢痿弱,不能行动等症状。本病证属本虚标实,“虚”责之肝脾肾三脏亏虚,“实”为瘀血阻滞、风邪侵袭,临证可辨证选用合适的药对,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肾精亏虚,选择熟地黄与山茱萸相伍,补肾益髓、养血填精;肝肾阴虚,选择枸杞子与女贞子相伍,补益肝肾、滋阴养液;脾胃虚弱,选择黄芪与当归相伍,健脾益胃、补气生血;肾虚血瘀,选择牛膝与杜仲相伍,补肾强骨、活血化瘀;脾肾阳虚,选择淫羊藿与补骨脂相伍,温脾暖肾、助阳壮骨;风袭肾虚,选择桑寄生与独活相伍,祛风除湿、益肾强骨。
    • 白烨升; 陈伟佳; 曾奇; 窦群立
    • 摘要: 脊髓梗死作为一种发病率极少、损伤程度严重的疾病,中医根据其临床特点将其归属为“痿证”“骨痿”,病位在骨与脊髓,历代医家对骨痿的病机多以肝肾阴虚为主,很少论及宗气对骨痿的直接影响。本文基于一则脊髓梗死病例,以“宗气”为病机角度阐述骨痿的发病机制,梳理脊髓梗死的辨证及治疗,认为宗气下陷是导致该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兼有肝肾阴虚及脾胃气虚,进一步导致湿痰瘀血等病理产物的产生,加重疾病的病情与愈后。
    • 丰杰; 陈琪; 黄海; 陈天鹏; 何才剑; 房谋昊; 周航; 秦路平; 刘耀升; 史晓林
    •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虚不受补”理论的起源和内涵,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则治法。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中文期刊数据库中有关“虚不受补”理论和中医药治疗PMOP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文献,从中医学角度进行系统的梳理及深入分析。结果“虚不受补”理论起源于陈士铎编纂的《本草新编》,经后世医家继承和发展使其内涵日趋完善,根据其理论可将PMOP病因病机归属于“虚”和“瘀”两个方面,采用补肾、健脾、活血的治则治法,相关临床文献和实验文献也证实了该理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结论“虚不受补”理论在指导POMP治疗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期待能探寻出新的诊疗思路,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
    • 沈慧; 张林
    • 摘要: 骨质疏松症(骨痿)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以骨密度降低,骨微观结构破坏,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肾藏精生髓而主骨,肝疏泄藏血而主筋,肝肾精血充盈,气机条畅,筋强骨壮,保证了骨质的充盈,调补肝肾、强筋健骨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肝血供养肾精使其生化有源,肾精滋养肝血而使肝有所藏,肝肾精血不能互化,骨无所养,骨痿由生;肾贮藏肾精使其不外泄,肝主疏泄调节肾的开阖,调控肾精的内守或外泄,肝肾藏泄失常,肾精不足以充养骨质,久成骨痿;筋骨之间具有依存关系,筋伤久则骨失约束,渐成骨痿。本文从补益精血、协调藏泄、强筋健骨三个角度探究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以推动临床实践的进步。
    • 赖振龙
    • 摘要: 目的:探讨对肾虚督寒型骨痿伴骨痛患者施行补肾强督方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龙岩市永定区医院收治的肾虚督寒型骨痿伴骨痛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肾强督方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及骨代谢参数[N端骨钙素(N-MID)、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N端)前肽(PIN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及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N-MID、PINP、β-CTX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肾虚督寒型骨痿伴骨痛患者施行补肾强督方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血清炎性因子及骨代谢,并缓解疼痛。
    • 童铭豪; 余阳; 秦路平; 唐彬彬; 史晓林; 刘康
    • 摘要: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属中医学“骨痿”范畴。中医学认为,骨痿发病主要责之于肾,与心、肝、脾、胃、肺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但脏腑辨证方法对PMOP的复杂病机整体把握不足,而清代名医黄元御的“一气周流”理论从“整体观”出发,可以更好地契合PMOP的病机变化特点。本文介绍了“一气周流”理论的内涵,阐述了PMOP的中医发病机理,从“降胃敛肺,培津益肾”“培植中土,达木扶阳”“补肝升脾,益肾化瘀”3个方面对基于“一气周流”理论辨治PMOP进行了探讨。
    • 田红; 成晓梅; 李冰洋; 张鲜绸; 杨洁
    • 摘要: 肾性骨病是终末期慢性肾脏病患者常见并发症,成为多系统损害的重要因素,随着透析龄的增加发病率也随之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状态及心理健康,也成为时下综合防治的热点。文章综述了不同医家对肾性骨病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辨证论治及现代医学防治主要目标策略,结合整体观念论述了“肾主骨”与肾性骨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以及生理、病理的发生发展。近几年来现代医学技术发展对肾性骨病的认识及治疗方案在不断提升,使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具有科学性及创新性,拓展了其辨证思路及治疗方法,取得良好临床治疗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