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288篇,主要集中在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中国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8篇、专利文献15264篇;相关期刊145种,包括现代哲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论前沿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相关文献由208位作者贡献,包括陶德麟、张一兵、何萍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5264篇
占比:98.15%
总计:15552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研究学者
- 陶德麟
- 张一兵
- 何萍
- 欧阳康
- 丰子义
- 仰海峰
- 刘德中
- 哲鉴
- 曹典顺
- 韩庆祥
- 于桂凤1
- 刘景钊
- 吴昕炜
- 孙亮
- 孙正聿
- 张立波
- 杜娟
- 杨学功
- 汪信砚
- 王思隽
- 王贵明
- 胡大平
- 胡梅叶
- 蛰泰
- 陈晓斌
- 高华
- 丁立群
- 乐志强
- 于永成1
- 任平
- 何中华
- 何军
- 余卫国
- 俞吾金
- 内蒙哲
- 冒从虎
- 刘丽娟
- 刘占虎
- 刘怀玉
- 刘文嘉
- 刘明诗
- 刘珍英
- 卞崇道
- 吴晓明
- 吴玉敏
- 周力彤1
- 周穗明
- 哲
- 哲网
- 复旦哲
-
-
何萍
-
-
摘要: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有什么意义?这是中国学者经常提出的一个问题,也是中国学者不能不思考的问题。本文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源流关系为题,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角度进行思考,探讨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如何进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视野,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思想资源,从而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革新的,以此阐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中国意义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性品格及其获得方式。
-
-
祁涛
-
-
摘要:
近些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从"主义"向"问题"转移。传统思路一般围绕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两条宏观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空间往往也限定在相应的框架之内。然而,这却造成了另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摄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同非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立关系。随着学术界越来越转向马克思哲学问题研究,例如辩证法、价值形式等具体的主题,原本看似无关紧要的思想资源被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
-
-
闫培宇
-
-
摘要: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将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推向分水岭。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新成果,我们要密切关注和研究,有分析、有鉴别,既不能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也不能搞全盘照搬。"1单纯阐发思想的研究模式已无法破解时局,建立坚定立场、独立判断的理论话语时不我待。
-
-
姜佑福
-
-
摘要:
21世纪以来,政治哲学逐渐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但是,在学术繁荣的背后,也表现出某种程度上的方向模糊和根基未稳。关于什么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基本性质,或者马克思究竟如何思考政治事务和政治问题,吴晓明教授侧重于从哲学立场或存在论基础的原则定向方面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
-
无;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编辑部
-
-
摘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2001年创刊,2007年以来连续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本集刊主要刊载反映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最新成果和前沿动向的文章,包括论文、译文、前沿评论等,常设栏目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等。
-
-
-
章道德
-
-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大众化"阶段到探索的"曲折"阶段;第二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突破实体性思维,主张回到马克思文本,凸显人的价值;第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以政治哲学为代表的各种哲学兴起.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界需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权,直面当今中国社会问题,在加强文明形态等方面展开进一步的深度研究.
-
-
韩恩强
-
-
摘要: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并向全国人民致以新春祝福。在位于腾冲西南4公里处的和顺古镇,是我国著名哲学家艾思奇的故乡。习近平来到古镇深处的艾思奇纪念馆,了解艾思奇毕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宣传、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国化的事迹。习近平指出,艾思奇同志是党的优秀理论家和杰出理论工作者,他倡导的思想与时代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哲学与人民相结合的精神,要继续发扬光大。
-
-
罗克全;
李冰
-
-
摘要:
经济哲学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研究必不可少的内容,几乎所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所探讨的内容都围绕着"实现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与经济学研究"展开,这意味着由哲学、经济学两大学科跨域交叉形成的"经济哲学"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范畴。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两者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不存在所谓的主次区别——唯有将哲学问题融入社会市场经济现实场景中,才能得到合理的解答与真实的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