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价值形式

价值形式

价值形式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243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3篇、专利文献11335篇;相关期刊152种,包括现代哲学、当代经济科学、当代经济研究等; 价值形式的相关文献由241位作者贡献,包括孙亮、李乾坤、周嘉昕等。

价值形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3 占比:2.10%

专利文献>

论文:11335 占比:97.90%

总计:11578篇

价值形式—发文趋势图

价值形式

-研究学者

  • 孙亮
  • 李乾坤
  • 周嘉昕
  • 尤歆惟
  • 丁立涛
  • 关柏春
  • 刘晓晓
  • 刘爱华
  • 吴媛媛
  • 唐斌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晶; 莫雷
    • 摘要: 通过对黑格尔三种反思的“另类”解读,齐泽克表达了作为其理论核心的认识论观点:由于诸多认识陷入相互对立的局面,关于外在存在的真理无法被把握,于是真理就是对所有相互对立的认识的“绝对的否定”。此外,通过对马克思的价值形式理论的重新阐述,齐泽克进一步说明了“绝对的否定”的产生。最后,借助关于“绝对的否定”的认识论思想,齐泽克分析了偶然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由此,齐泽克以“绝对的否定”的思想阐释了他的认识论,并挑战了对黑格尔和唯物史观的传统解读。但需要注意的是,齐泽克的重新阐述在有些地方偏离了马克思的论证逻辑。而对于马克思的论证逻辑的贯彻将有助于我们发现在“绝对的否定”之外的新视角。
    • 刘晓晓
    • 摘要: 海因里希认识到了价值理论的重要地位。他指出,对这一理论的误读导致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论的误解。由此,他试图重构价值理论。海因里希认为,马克思并不感兴趣于证明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基础,对价值形式的重视才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体现。他从逻辑和实践两个维度证明了货币出现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指出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应该是“货币价值论”,而不是“劳动价值论”。这一判定折射出海因里希在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过程中的三个方法论问题:历史维度的缺失致使其不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本质性区别;形式辩证法的主导致使其忽视马克思思想的矛盾性这一根本思路;本质与现象的混淆致使其用价值形式的外在表现取代价值内容的本质规定。
    • 陈享光; 朱仁泽
    • 摘要: 金融化是伴随货币化、货币资本化和资本虚拟化发展而出现的经济现象,金融化生成了金融领域的资本自我循环、自我膨胀的机制,弱化了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之间的联系,与金融化相对应的往往伴随着实体经济的脱实向虚。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厘清金融资本服务实体经济的一般运动形式与金融资本“脱实向虚”的一般运动形式是保障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先决条件。马克思关于价值形式的论述,既为我们厘清金融投资与金融化的边界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我们客观认识金融资本的运动形式提供了重要参考。
    • 张开; 王腾; 李英东
    • 摘要: 孙冶方在以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和《反杜林论》中的价值思想为根据建构价值理论的同时,在某些层面误读或者过度解读了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所阐述的“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并非是价值范畴的定义,而是有其特定理论指向和一定历史局限性;《反杜林论》中论述价值时补充的脚注也并非对《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价值定义”的认同。价值本质上是价值实体、价值量和价值形式三者的有机统一。资本主义条件下交换价值就是价值形式,绝不能将价值仅仅理解为交换价值。剔除价值形式的价值实体并不存在,未来社会不会只抛弃价值形式而单纯保留价值实体。
    • 李艳仙
    • 摘要: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以价值形式基于市场环境预测的基础上,而对自身决策部署进行严格规划、控制的管理活动。烟草商业企业与其他民营企业存在很大的不同,民营企业完全遵循市场经济体系,而烟草商业企业则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种管理机制完美结合的体现,其实行的制度为专卖专营,卷烟的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都是需要提前制定计划任务,而在当前环境下,加强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由此对如何做好预算管理工作进行论述。
    • 李乾坤
    • 摘要: 金融衍生品作为一种风险的商品形式和资本的融通机制,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提出了挑战。马克思的价值形式分析和以此为基础的货币理论是分析金融衍生品的有力理论工具。马克思将价值的本质理解为商品的社会关系,并必然以货币为表现形式,货币在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中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内涵了资本逻辑。按照马克思的价值形式分析和货币理论,金融衍生品因为构成当代世界范围内不同资本交换的融通中介,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因而是一种独特的货币。金融衍生品作为货币所代表的社会关系,是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的第三次剥离即资本所有权与企业所有权的剥离,它使得资本的统治更加抽象,同时加剧了资本和劳动之间的矛盾;金融衍生品将时间和空间维度纳入自身机制,使得加速成为当代社会最显著的现象之一。立足马克思主义立场对金融衍生品进行考察,有助于我们在理论上推动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对资本逻辑的认识,避免金融资本主义的消极后果。
    • 张丽芳
    • 摘要: 阿瑟以重构马克思的价值形式理论为标识提出体系辩证法,以阐明在既定资本主义经济秩序依然强盛的背景下,价值形式所展现出的理论倾向是把所有要素都吸纳到自身的领域,以实现价值增殖。根本需要的满足要求劳动者在参与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与资本博弈,从而满足根本需要,并塑造新的需要体系。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新社会运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都呈现出劳动者越出价值形式控制的现实倾向。因此,检视当代价值形式学派是否误判了马克思价值形式理论显得十分必要。阿格妮丝·赫勒以根本需要的满足、需要体系的发展为目标,把马克思价值形式理论落实在使用价值层面,展现出劳动者超越价值形式无限持存的可能性,与当代价值形式学派的体系辩证法朝向不同的理论定位。
    • 钮晓艳
    • 摘要: 马克思将商品视为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下包裹着资本逻辑的存在,并借以商品的二重性来剖析价值形式的二重性。他认为价值在商品作为交换的产品和作为资本的产品上,其作用形式并不相同。当货币最终成为价值和使用价值对立统一的形式,资本家为了生产剩余价值就会将货币转化为生产资本,这时,劳动对资本从形式上的隶属便会让位于劳动对资本实际上的隶属。因此,从价值形式分析理论的构建逻辑这一独特视角出发,不仅能重新解码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和流通领域背后隐藏的资本扩张逻辑,也能将“理论的构建”深入到理论的“自我运用”中。
    • 李乾坤
    • 摘要: 马克思所奠定的科学的价值形式理论,是超越李嘉图劳动价值论和贝利价值理论的关键。20世纪20年代后,马克思的价值形式理论被重新重视,以德国资产阶级学院派、苏联学界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三个方向,出于不同的理论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对价值形式理论展开了研究。20世纪下半叶,价值形式理论在德、日、法、英等国左翼思想中得到了大规模复兴。这些研究都强调马克思价值形式理论的革命性意义,强调马克思价值形式理论中的辩证法,强调交换和流通的重要意义及货币理论的重要性,并将马克思的价值形式理论作为社会理论的切入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新自由主义和金融资本主义危机的爆发,马克思价值形式理论获得了更强的解释力。但我们必须将价值形式理论放置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总体性方法论中加以考察。
    • 邹雷靖
    • 摘要: 马克思《资本论》的重点是从劳动的二重性入手分析商品关系,以此来揭示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进而批判资本物化逻辑的幻象.通过对交换关系的分析,一方面可以揭示出“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中所隐藏的奥秘,另一方面可以揭示出商品的物性所掩盖的人的劳动的社会性,即物与物之间的商品关系转化成了人与人之间的法权关系.从商品交换关系的社会性出发对《资本论》进行阐释,可以为政治哲学的建构提供一个全新的考察视角.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