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艾思奇

艾思奇

艾思奇的相关文献在1963年到2022年内共计46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哲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69篇、相关期刊312种,包括现代哲学、理论视野、社会主义论坛等; 艾思奇的相关文献由42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红梅、卢国英、叶佐英等。

艾思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69 占比:100.00%

总计:469篇

艾思奇—发文趋势图

艾思奇

-研究学者

  • 王红梅
  • 卢国英
  • 叶佐英
  • 姜喜咏
  • 沙平
  • 谢本书
  • 余玮
  • 柴毅龙
  • 温济泽
  • 郭小香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立波
    • 摘要: 艾思奇《大众哲学》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历程中的经典,缘于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和传诵。失学者、哲学初学者、普通读者都属于艾思奇写作意向中的读者对象。《大众哲学》具有革命的引领作用,也有科学的启蒙价值,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代,始终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引领,因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重大的政治主题。艾思奇对《大众哲学》的不断修订提示我们,随着社会语境的变化,大众的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此面向大众的哲学需要与时俱进,才能确保其经典性得以稳固和强化,并开显出新的意义和向度。
    • 金雨青; 洪书源
    • 摘要: 艾思奇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表达中,凝结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话语思维方式。在新时代,要继续借鉴运用这种话语思维模式,避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走向庸俗化和教条化。面向大众,面向时代,面向中国的实际,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在“三化”体系中协同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实现多元路径传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入脑入心。
    • 李国新
    • 摘要: 在诠释“中庸”过程中,艾思奇承认在秩序、正气、适中或度限等意义层面上的善=中庸。但又从本质论、善恶的标准、前进者与保守者的标准、善恶的定性等方面提出中庸与善有不同的价值与意义、不能等同,即善≠中庸。艾思奇对这一问题的结论是:反对中庸思想中的安其本分与位阶主义,反对善恶因量的变化而转化,反对中庸主义的神圣化,反对在善恶的关系上采取折衷主义,等等。从中国思想史上有关中庸的意义看,艾思奇对中庸思想的分析正是中庸思想的内在本质和固有内涵之一。中庸=善抑或中庸≠善都是中国思想史上中庸表述的重要意义构成。
    • 王雅芳;
    • 摘要: 艾思奇(1910年-1966年),原名李生萱,云南腾冲人。1925年考入云南省立一中读书,上学期间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并与聂耳结为好友。因积极参加革命的学生运动,被军阀通缉。早年留学日本,1933年初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科学家联盟,从此走上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道路。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1月至1935年10月,在上海《读书生活》杂志第一、二卷连载《哲学讲话》为题,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列文章,后来出版为单行本,1936年第四版改名为《大众哲学》。
    • 陈沛绅; 谢永字
    • 摘要: 艾思奇所著的《哲学与生活》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是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参考书。作为一本全面、系统、深入、通俗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探讨社会问题的通信集,该书充分展示出艾思奇与时代同频、与群众同行的思想底色。《哲学与生活》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与大众化提供了经典范本和共情范式,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时代化提供了立场、观点和方法层面的科学指导,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与现实化提供了理论观照现实、实践发展理论的逻辑理路。时至今日,重温《哲学与生活》,对提高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亦有充分的借鉴意义。
    • 林哲珣
    • 摘要: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打破了高深学问的神秘面纱,将哲学的生命力根植于现实,以大众化和通俗化方式回答和解决了人民群众的现实问题,完成了从“纯粹学术”到“现实关注”转向,实现了从“文本依赖”到“现实叙说”的转变。其蕴含的现实向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明确坚守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任务,坚持以青年学生为中心,切实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紧扣时代背景并回应时代问题,重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时代感和吸引力。
    • 李亮
    • 摘要: 20世纪30年代《现阶段的文化运动》等文章的作者“从贤”究竟是谁?目前学术界未找到答案。考诸署名“从贤”的文章类别和内容,判断艾思奇符合撰写条件;通过对艾思奇文章发表时间的考察,确定“从贤”的文章恰好填补了艾思奇著作的空缺;再证用语特点、主要内容及观点的关联程度等,确定“从贤”为艾思奇
    • 谭群玉
    • 摘要: 马克思认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大众哲学》被视为“冲垮三民主义思想防线”的利器,其号准时代脉搏,洞悉读者关切,将思想启蒙与改造世界结合的理论特质,以及深入浅出的说理方式,是其广受欢迎、经久不衰的直接原因。作者艾思奇中西学结合、文理科兼修的深厚学养,以及对大众及革命领袖的双重影响力,也是《大众哲学》成为改造旧中国走向新社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之重要物质力量的因子。
    • 吴俊宏
    • 摘要: 作为“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艾思奇在青少年时期辗转昆明、香港、日本等地“求学、求知、求真”。在昆明接受传统的中式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有了初步认识;在香港求学期间,开始接触西方教育,对新事物、新思想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日本求学期间,对现代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认识到现代化不仅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化,更是人的现代化,同时,逐渐认识到“科学的理论是行动的指南”,从而最终走上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其后来终生献身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宣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摘要: 艾思奇纪念馆位于云南腾冲和顺镇,主体建筑由艾思奇父亲李曰垓于1918年修建,为中西合璧式建筑风格,占地面积2345.8平方米,建筑面积625.87平方米。1984年10月,“艾思奇纪念馆”成立并对公众开放,现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