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香草美人

香草美人

香草美人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8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5篇、专利文献1221篇;相关期刊151种,包括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读书等; 香草美人的相关文献由187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周文、蒋丰、冯小禄等。

香草美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5 占比:13.16%

专利文献>

论文:1221 占比:86.84%

总计:1406篇

香草美人—发文趋势图

香草美人

-研究学者

  • 吴周文
  • 蒋丰
  • 冯小禄
  • 刘家英
  • 刘楷
  • 周博
  • 寇旭辉
  • 张欢
  • 梅子
  • 洪馨怡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郝鑫淼
    • 摘要: 比兴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重要手法,比兴的出现改变了原始歌谣中直言其事、直抒其情的表达方式,比兴萌芽于《周易》中的卦爻辞,其作为一种成熟的艺术手法并得到广泛应用是在《诗经》中,后来的楚辞作品继承并发展了《诗经》中的比兴手法,逐渐演化出一个具有道德意味的象征系统,对后世文人的情感表达起到了典范作用。
    • 刘佳妮
    • 摘要: 【专题解释】本专题精读《离骚(节选)》,通过吟诵感受楚辞的特点,通过赏读诗文把握《离骚》以“香草美人”为代表的象征系统,结合屈原的个人命运体会诗人所抒写的人生理想和家国情怀。【预习任务】1.熟读课文,圈画生僻字词并整理在积累本上,结合《词语手册》和课文注释疏通诗文。
    • 刘传艳
    • 摘要: 【文本解读】《离骚(节选)》中,诗人自叙其身世、遭遇,表达了对高洁人格的坚守和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并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通过温习《屈原列传》,回顾屈原的政治生涯,理解司马迁心中屈原的高贵形象;品读《离骚》,把握诗歌中“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体味诗人的情志。诵读时,要注意诗中繁复的意象、回旋复沓的表达、独特的节奏韵律,感受其中澎湃激荡的情感。
    • 王平
    • 摘要: 楚辞的“香草美人”寄托手法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朱祖谋词寄大义于微言,借“香草美人”以讽时事,形成了独特的隐喻体系。朱祖谋通过高超的创作技巧将晚清时事融入词中,构成了词作的“本事”。“本事”与“香草美人”的隐喻之间存在幽微隐秘的关系,而词作的“香草美人”又与楚辞存在似是而非、相反相成的关系。晚清内忧外患,太后专权,朱祖谋将帝王隐喻从楚辞中的香草美人转化为怨女怨鸟,将楚辞中“好服饰”以喻德行也变成隐喻太后粉饰太平等行为,并逆用楚辞意象隐喻朝廷局势的变化。从意象中的帝王隐喻、权势隐喻和朝局隐喻中,体现了对楚辞喻象的继承与创新。
    • 韩雨桐
    • 摘要: 屈原基于其本人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创造出“香草美人”传统并进行有意识地加工,为其赋予了独特的深意,即 被视为忠君爱国的象征。作为屈原创造的最具魅力的写作手法之一,“香草美人”传统被历代文人不断地继承。三国时期功不可 没且地位极高的文学家——曹植,与屈原有着类似的人生经历,自然而然地继承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然而他并非完全的继承, 也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本文将从“香草美人”的源头、曹植继承“香草美人”的契机及其具体如何继承和创新这三方面进行分析。
    • 王圆
    • 摘要: 秦罗敷到底为何种身份,目前主要有二说:一是"下层劳动人民之女"说;二是"贵家女子"说。显然两种观点剥离了秦罗敷整体之形象,未能将内在与外在相结合来合理看待秦罗敷之身份形象。因此本文从《诗经》兴象系统、原始高禖祭祀风俗、屈原《离骚》"美人不遇"的表达手法与汉乐府民歌《陌上桑》的影响关系来判定秦罗敷乃是寄予了作者美好祈愿、具有同"香草美人"一般审美性的桑间候人女形象。
    • 夏芳莉
    • 摘要: 《战国策》以谋臣策士与君王的语言活动为主要内容,在谋臣策士的辞令语言中,常有以女性自比或以女性相类的人物做比喻,达到表述观点、传递情感、揭示真相、建言献策的作用.文章列举了《战国策》作品中谋臣策士用以自比的女性形象的类型,分析了自比形象共有的特征.通过与屈原香草美人文学创作传统做异同比较,试图阐述香草美人传统对文学的综合影响,进而得出《战国策》自比女性的创作方式是对比兴手法的继承,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发展的结论.
    • 郎晓梅
    • 摘要: 孙联奎《诗品臆说》说:“含蓄大约用比体”。“比者,附也”(刘勰语);“引物为况者”(朱熹语)。比,非止比喻,今之比喻、类比,乃至象征,皆为比体之流。比体不直言,借物写物,借事写事,借此而言彼,此可汤汤,彼无一字,因之意味蕴藉,颇耐思量。比体始于《诗经》,至《离骚》尤擅香草美人,经曹植将香草美人之法发扬,至唐而更臻醇熟,竟似诗人无一不谙其道,乃至遍地锦绣。
    • 万丽
    • 摘要: 《楚辞》中的香草美人的内涵各有各的不同,"香草"象征着美好或美德,而"美人"通常是君子自喻或比喻君王.精准把握《楚辞》中各个香草美人所代表的内涵,有利于准确翻译.将《楚辞》翻译为英文是推广我国文化的一部分,在翻译《楚辞》时,应做到精准翻译,方便外国读者理解其深层含义,在诗歌中领略我国古代文化.
    • 杨真真
    • 摘要: 先秦时期,屈原开创了“香草美人”意象。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香草美人”意象不仅使用率颇高,还得到了文人的改良和创新。清代,《红楼梦》的问世,将“香草美人”意象的运用推向了巅峰。本文梳理了“香草美人”意象嬗变的过程,探寻了《红楼梦》与楚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