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首发抑郁症

首发抑郁症

首发抑郁症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255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5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21593篇;相关期刊115种,包括中国民康医学、临床精神医学杂志、临床心身疾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3年浙江省康复医学学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2013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鲁、津两地2012年精神科学术会议等;首发抑郁症的相关文献由596位作者贡献,包括马元业、戴红、费锦锋等。

首发抑郁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5 占比:1.12%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21593 占比:98.83%

总计:21848篇

首发抑郁症—发文趋势图

首发抑郁症

-研究学者

  • 马元业
  • 戴红
  • 费锦锋
  • 钱敏才
  • 吴杰
  • 张传波
  • 张克让
  • 杜巧荣
  • 杨胜良
  • 沈鑫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翁孝琴; 孙丽新; 刘蒙; 陈佐明
    • 摘要: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青少年首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青少年首发抑郁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42例与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联合喹硫平治疗,观察6周。治疗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两组抑郁情况,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定睡眠情况,事件相关电位-P300评定认知功能,治疗后采用副反应量表评定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抑郁自评量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能显著改善青少年首发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及睡眠质量,改善认知功能,安全性高。
    • 康延海; 盛莉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首发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首发抑郁症患者临床资料,使用自杀态度问卷(QSA)评估患者的自杀风险,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单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找出老年首发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120名老年首发抑郁症患者QSA均分为2~4分,平均(2.80±0.56)分。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高中以下、独居、重度抑郁症、社会支持度低、采取消极应对方式是老年首发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120例老年首发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略高。
    • 何伟志; 赵永厚
    • 摘要: 本文基于少阳枢机理论,从少阳为疾病传变之枢、少阳为营卫运转之枢、少阳为阳气升降出入之枢三方面阐述了少阳之枢在机体内的重要作用。并根据伏邪发于少阳的理论基础,论述首发抑郁症与少阳之间的关系,推论出抑郁症首发于少阳的观点。进而从病因病机出发,以情志内伤、阳气失养以及脏腑经脉功能障碍三方面为论点探究少阳枢机对于抑郁症发生的影响,得出少阳枢机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结论。最后,根据小柴胡汤有效治疗首发抑郁症的临床诊疗经验,提出首发抑郁症的治疗应以通利少阳枢机为本,并对其理、法、方、药进行了深度的剖析及梳理。为临床上运用少阳枢机理论治疗首发抑郁症提供依据。
    • 刘林晶; 朱程; 潘安乐; 杨智英
    • 摘要: 目的探讨伏硫西汀对首发抑郁症主观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相关因素,为抑郁症的康复寻找新的视角。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临床心理科首发抑郁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伏硫西汀治疗,对照组采取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SSRIs)类抗抑郁药治疗,进行8周治疗。搜集一般资料、治疗前和治疗8周临床量表和认知量表。结果完成研究94例,研究组48例,对照组46例,研究组主观认知功能PDQ减分为(25.47±6.2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49±5.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主观认知功能差值与文化程度、抑郁症状(HAMD17)、客观认知功能(RBANS和P300)差值无明显相关性,与自杀意念(SIOSS)、创伤体验(PCL-C)、职位呈正相关。结论相比于SSRIs类抗抑郁药,伏硫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患者主观认知功能障碍更好,这种效果独立于抑郁症状和客观认知功能,可能通过伏硫西汀独特的机制。
    • 宋红丽
    • 摘要: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与氟西汀对首发抑郁症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62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度洛西汀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抑郁评分、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抑郁评分和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首发抑郁症患者分别采用度洛西汀和氟西汀进行治疗后,氟西汀临床效果优于度洛西汀,且氟西汀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 阮燕山; 卢圳耿; 叶秀儿; 蔡仲威; 唐瑞强; 梁光辉
    • 摘要: 目的 探究青少年首发抑郁症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艾司西酞普兰与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的总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0年5月—2021年10月80例青少年首发抑郁症患者,参考“数字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对照组接受伪rTMS+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接受rTMS+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评价指标:临床总疗效、抑郁评分(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认知功能评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生活质量(SF-36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副反应量表,TESS)。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00%较对照组80.00%明显高(P0.05)。观察组治疗1周、2周、4周HAMD-17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同时治疗4周后WCST项目中完成分类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SF-36(角色、社会、躯体、认知)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青少年首发抑郁症患者,在艾司西酞普兰用药基础上联合rTMS,可获取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控制病情进展,减轻抑郁症状,同时对认知功能无影响,促进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且用药安全性有保障。
    • 刘洁; 何婉婷; 郑玉玲; 叶秀儿; 梁光辉; 唐瑞强
    • 摘要: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首发抑郁症对事件相关电位P300、失匹配负波(MMN)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单药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各50例。单药治疗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伪刺激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高频rTMS治疗。持续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患者抑郁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MMN。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第8周末的HAMD-17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单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8周末的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高于单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8周末事件相关电位N1、P2、N2、P3及MMN潜伏期均短于治疗前,波幅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第8周末的事件相关电位N1、P2、N2、P3及MMN潜伏期均短于单药治疗组,波幅高于单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高频rTMS治疗能进一步减轻首发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态,改善对事件相关电位P300、MMN,促进认知功能恢复,值得提倡。
    • 邹展平; 封敏; 费玉娥; 郭子雷; 夏江明; 陶峰; 林勇
    • 摘要: 目的评估阿戈美拉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的疗效,观察其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首发抑郁症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8例,给予阿戈美拉汀片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肝功能水平动态变化。结果治疗4周,HAMA总分、PSQI总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HAMD低动力因子分、HAMA总分、SF-36总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两组ALT、ALP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两组ALT、AST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两组ALT、AST、ALP、TB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疗效优于艾司西酞普兰,对肝功能影响较小。
    • 戴立磊; 栾融融; 邹韶红; 何欣芙; 杜晖
    • 摘要: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首发抑郁症患者的出院后"寻医问药"行为及情绪状态.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对154例首发抑郁症患者疫情封城期间的"寻医问药"行为及情绪状态进行评估.结果:有效问卷150例,已有52.2%患者部分药品断药或减药,63.64%患者目前购药不方便,81.82%的患者对减药或断药后情绪波动或病情复发存在不同程度的担心.按照有无断药或减药行为分未规律服药组78例,规律服药组72例,未规律服药组的PHQ-9、GAD-7等量表评分明显高于规律服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新冠肺炎疫情下部分首发抑郁症患者在"寻医问药"方面存在不便,52.2%患者已经减量或断药,因疫情及服药不规律的双重影响,部分患者出现病情波动.
    • 曹书改; 李珍珍
    • 摘要: 目的 研究阶段变化理论导向的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首发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首发抑郁症患者86例(2019年3月~2020年3月),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其中2019年3月~2019年8月的43例为对照组,2019年9月~2020年3月的43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阶段变化理论导向的认知行为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的焦虑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社会支持[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及负性自动思维程度[自动思维问卷(ATQ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SRS评分高于对照组,AT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阶段变化理论导向的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首发抑郁症,能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社会支持水平,减轻负性自动思维程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