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无抽搐电休克

无抽搐电休克

无抽搐电休克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943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9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212617篇;相关期刊268种,包括中国民康医学、临床精神医学杂志、临床心身疾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全国第十一次精神卫生高级论坛、2007年浙江省精神病学术年会等;无抽搐电休克的相关文献由1654位作者贡献,包括赵洪祖、杜保伦、闵苏等。

无抽搐电休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29 占比:0.44%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12617 占比:99.56%

总计:213558篇

无抽搐电休克—发文趋势图

无抽搐电休克

-研究学者

  • 赵洪祖
  • 杜保伦
  • 闵苏
  • 阮燕山
  • 刘汝震
  • 叶秀儿
  • 孙艳
  • 崔二龙
  • 张继兰
  • 李逸鸿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陆奕庭; 杨哲; 程均
    • 摘要: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休克(MECT)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该院收治的91例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8)。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MECT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42%(41/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79%(2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CT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轻精神分裂症阳性与阴性症状,效果优于单纯利培酮治疗。
    • 李琦; 黄凤艳; 熊林
    • 摘要: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利培酮片治疗,基于对照组观察组结合无抽搐电休克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周。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清GLU、TC、TG、PRL水平及PANS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37%,高于对照组的67.44%;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阴性因子、阳性因子和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因子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GLU、TC、TG水平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精神症状,降低对血糖血脂及PRL水平的影响,疗效确切且整体安全性较高。
    • 穆博羽
    • 摘要: 目的探究无抽搐电休克(MECT)联合低频重复经颅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单一MEC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rTMS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严重程度(PANSS)评分、记忆功能(WMS-RC)评分、认知执行功能(WCST)评分及不良反应(TES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WMS-RC评分高于对照组,WCST及TE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ECT联合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可较好地改善患者各临床症状,提高记忆能力及认知执行能力,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林虹; 林伟成; 谢友许; 邓晓苑; 邹文锦
    • 摘要: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在首发抑郁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脑结构的影响。方法: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和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首发抑郁障碍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MECT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抑郁程度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变化情况,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磁共振脑结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WAIS-RC评分、BDNF水平和脑灰质体积(右侧顶叶中央后回、右侧额叶中央前回、左侧颞叶颞下回和左侧顶叶中央旁小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两组BDNF水平和脑灰质体积(右侧顶叶中央后回、右侧额叶中央前回、左侧颞叶颞下回和左侧顶叶中央旁小叶)均显著增大(P0.05)。结论:MECT可有效改善首发抑郁障碍的临床症状及BDNF水平,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脑结构。
    • 胡敬辉
    • 摘要: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合并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合并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选取宁德市康复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合并rTMS治疗,观察组采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合并MECT治疗。对比两组阳性阴性症状评估量表评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的阳性阴性症状评估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合并rTMS与合并MECT对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差异不大,合并MECT的治疗能够在短期内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但是合并rTMS的方法不良反应率更低,安全性较高。
    • 周誉华; 曹贞贵
    • 摘要: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无抽搐电休克(MECT)结合利培酮在流浪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S)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12月我院救治的流浪TRS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两组均采用利培酮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MECT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rTMS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精神状况、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完成分类数评分高于对照组,精神状况评分、持续错误数评分及社会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MECT结合利培酮的治疗方式,rTMS联合利培酮更能有效改善流浪TRS患者的精神状况,提高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治疗安全性较高。
    • 王飞飞
    • 摘要: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喹硫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2组睡眠及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及认知功能经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促进患者恢复,改善其预后,值得临床采纳。
    • 万发增; 金晓忠
    •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频次的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对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接受治疗的8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MECT治疗频次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40,2次/周)和对照组(n=40,1次/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两组的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6、12周后,两组的PAN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12周后,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MECT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MECT治疗频次为2次/周的效果优于1次/周,但这两种频次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 李柳
    • 摘要: 目的分析无抽搐电休克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45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2例)和研究组(23例)。两组需要在药物服用1周后,对照组继续延续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方式,研究组患者采取无抽搐电休克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表(PANSS)评分、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评分。结果对照组治疗效果显效3例,有效6例,无效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40.91%;研究组治疗效果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9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21,P=0.025<0.05)。治疗后第7、21、42天,两组PAN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第7、21、42天研究组患者的PANSS评分分别为(69.28±8.42)、(52.62±7.11)、(34.72±4.9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74.51±8.12)、(61.33±8.52)、(45.11±5.7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智商、语言智商、操作智商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智商、语言智商、操作智商评分分别为(117.95±9.94)、(114.75±9.82)、(117.42±9.48)分高于对照组的(102.85±9.72)、(101.79±8.96)、(104.22±8.9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无抽搐电休克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认知能力。
    • 李柳
    • 摘要: 目的分析抑郁症伴有自杀未遂患者采取无抽搐电休克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48例抑郁症伴有自杀未遂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24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药物治疗,实验组应用无抽搐电休克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第7、14、21、28天)的自杀意念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自杀意念评分、抑郁评分、认知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自杀意念评分(7.29±1.45)分、抑郁评分(8.98±2.24)分低于对照组的(9.09±1.34)、(11.14±2.15)分,认知功能评分(26.03±3.17)分高于对照组的(24.02±3.1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抑郁症伴有自杀未遂患者中采取无抽搐电休克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显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