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区勾画
靶区勾画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238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4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54905篇;相关期刊94种,包括中国医疗设备、医疗装备、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北京放射肿瘤学术论坛、第二届现代放疗技术进展学术论坛等;靶区勾画的相关文献由923位作者贡献,包括于金明、高献书、夏廷毅等。
靶区勾画—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4905篇
占比:99.59%
总计:55130篇
靶区勾画
-研究学者
- 于金明
- 高献书
- 夏廷毅
- 张书旭
- 李晔雄
- 任刚
- 李建彬
- 亓昕
- 傅玉川
- 李洪振
- 王玮
- 王轩
- 田野
- 韩若冰
- 于会明
- 何信佳
- 何瀚
- 余行
- 侯栋梁
- 刘晨
- 刘洋
- 吴伟莉
- 吴宁
- 周雨霏
- 孙新臣
- 孙颖
- 安永恒
- 廖希一
- 张敏
- 徐敏
- 曾亮
- 朱广迎
- 李夷民
- 李奉祥
- 李媛媛
- 李平
- 李晓梅
- 李高峰
- 杨健
- 杨咏强
- 林琳
- 汤豪
- 王庆国
- 王沛沛
- 王维虎
- 王静
- 甘家应
- 秦尚彬
- 赵平
- 路志鹏
-
-
戴盈欣;
吴锐先;
王治国
-
-
摘要:
目的提取PET图像梯度信息,得到满足肿瘤生物靶区准确分割的自适应阈值,提高图像分割的准确性。方法本文通过对PET图像的数据进行分析,取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最大的点作为肿瘤区域的中心点,再取其八个方向的SUV值,结合图像处理算法中二次偏导数能够反映图像边界信息的特点,对其进行两次梯度运算,得到八个方向上最优的边界阈值,并取八个阈值的平均值作为图像分割的自适应阈值。比较使用本文提出的自适应阈值与传统的SUV=2.5和40%SUV_(max)两种阈值分别分割图像时的相似性和灵敏性。结果本文基于区域的精度性评价测量方法,提出了自适应阈值分割算法,其Dice相似性指数(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DSC)的平均值为85.26%,分割真阳率(True Positive Rate,TPR)的平均值为82.31%,较阈值为SUV=2.5时分别提高了15.14%和17.36%,较阈值为40%SUV_(max)时分别提高了11.97%和12.47%。依据三种阈值分割算法得到图像的相似性和灵敏性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F=81.02、F=217.21,P<0.01)。结论本研究提出的自适应阈值分割算法可以提高PET/CT图像肿瘤分割结果的准确性。
-
-
宋志雨;
刘丹;
马天江;
宋跃锋
-
-
摘要: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融合图像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靶区勾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6例临床分期为Ⅲ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同一固定体位下行CT和PET/CT扫描定位,根据两种图像资料分别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比较肿瘤靶区(GTV)、计划靶区(PTV)体积;在靶区的剂量达到临床要求的条件下,靶区处方剂量60Gy/30f,比较两者的调强放射治疗计划中双肺V_(5)、V_(20)、肺的平均受照剂量(MLD)及心脏剂量和脊髓剂量的差异。结果所有26例患者所勾画的GTV中,20例计划的GTVCT>GTVPET/CT,3例计划的GTVCT靶区勾画的精确性,能很好地分辨肿瘤组织与周围的肺不张或炎症组织,改善靶区体积并降低正常肺组织的照射剂量。
-
-
陈玉璇
-
-
摘要:
目的:探讨并分析PET/CT图像融合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疗靶区精准勾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84例NSCLC患者,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PET/CT图像融合组(52例)和单纯CT图像组(32例),两组患者均根据勾画的靶区制定三维适形放疗计划。比较两种方法勾画的肿瘤靶区(GTV)、计划靶区(PTV)的体积,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的临床疗效,并记录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生存率、肿瘤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结果:PET/CT图像融合组的GTV、PTV体积均显著低于单纯CT图像组(P0.05);PET/CT图像融合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显著低于单纯CT图像组(P0.05)。结论:PET/CT图像融合可提高NSCLC三维适形放疗靶区勾画的准确率,降低患者肿瘤的复发率。
-
-
黎川华;
陈森;
糜旭昶;
覃运海;
农军;
林荫光
-
-
摘要: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精准放疗中,准确的放疗靶区、有效的预后分析、治疗后残留及复发的监测都是临床管理的重要工作,其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策略和疗效。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的生物学特性,如标准摄取值、肿瘤代谢体积和病灶糖酵解总量等定量参数,在以上各方面均显示出较高的应用价值。如何准确、有效地将其生物特性应用于NPC诊疗中是当前研究的热门方向,因此本文对PET/CT在NPC诊疗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
-
张琰君;
袁灿亮;
于得全;
李瑞;
康静波
-
-
摘要:
目的:评价双能量CT(DECT)图像在脑转移瘤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中的价值。方法:使用含多种模拟人体组织电子密度的CT模体,分析40 keV、120 kVp(单能CT模拟机能量)、100 keV和190 keV能量对不同电子密度组织CT值的影响;选择在医院就诊的46例脑转移瘤患者进行DECT颅脑扫描,其中26例DECT定位扫描前使用碘对比剂(碘海醇),其余20例患者在未使用对比剂的情况下进行定位扫描,评估其DECT图像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颅内转移病灶显示情况。结果:CT模体X射线能量为40~190 keV时可使脑组织的CT值范围增大-54~39.5 HU,DECT对脑组织特征和分辨能力进一步改善。静脉注射碘造影剂后能量为40 keV的DECT图像SNR明显高于120 kVp时的S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P<0.01);而在100 keV和190 keV时CNR与120 kVp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8,t=2.98;P<0.05);管电压40 keV的DECT图像上单发和多发脑转移病变(实性或囊性)最为清晰。结论:DECT图像可显著改善患者脑转移病灶的显示,40 keV的低能量DECT图像可以显著提高SNR,并可保持碘对比增强时的CNR。对放射治疗靶区的精准勾画提供帮助,尤其对磁共振检查禁忌患者具有重要价值。
-
-
申海洋;
彭祥炜;
王兴;
李广欣;
黎功;
袁克虹
-
-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肝分段和肝癌轮廓融合的放疗靶区数据库建立和全过程数据质量管理方法,为后续人工智能靶区勾画或评估当前手工勾画提供数据支持。从肝癌数据库中取出原始图像,分别对其做带有肝脏放疗靶区勾画和分区分段轮廓标注工作,并通过图像融合技术使肝癌的放射治疗精确到肝段,最后使用深度学习的方法训练Unet网络以得到精准肝分割的神经网络模型,以实现针对肝癌的精准放疗。
-
-
黄华;
梁文杰
-
-
摘要: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组成治疗手段。随着放疗IMRT的广泛应用,其要求放疗科医生需更好、更详细地理解靶区结构[1]。靶区勾画作为放射治疗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有稳定高效的勾画工具做保障,MIM Maestro Unlimited(以下简称MIM)作为靶区勾画系统的代表软件,其拥有MR/CT形变配准、ART Assist、GTV勾画、自动勾画、4D CT、自适应放疗、剂量评估、计划查看、肿瘤会诊、MIM Cloud等功能。MIM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已成为临床图像处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保障放疗科医生在使用MIM进行靶区勾画工作时的高效与稳定,本文总结了我院MIM.6(6.7.4)在临床使用中遇到的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处理方法,供使用者参考。
-
-
钟青松;
刘炜焜;
陈嘉伟;
张俊德
-
-
摘要:
目的 为了提高CT模拟定位图像与常规MRI扫描图像配准的精确度,使放疗靶区勾画的精确度提高,研制一套CT-MRI同体位放疗模拟定位装置.方法 测量CT模拟定位固定装置的规格大小和MRI扫描机的床面大小、孔径大小等相关数据,根据测量数据选用凯夫拉、ABS塑料、尼龙螺丝材料设计并制造出CT-MRI同体位放疗模拟定位装置,包括MRI模拟定位体架、凹面床的平板适配床板和MRI体部扫描线圈拱形支撑架,分别用CT模拟定位固定装置、CT-MRI同体位放疗模拟定位装置对患者进行CT模拟定位和MRI模拟定位扫描,观察两组图像的配准融合效果.结果 利用该装置安全、顺利完成MRI模拟定位扫描,经10例临床试验,CT-MRI同体位放疗模拟定位均能得到较好的图像配准融合效果.体位头部DICE:0.988,HD:3.340 mm;非同位头部DIC:0.947,HD:6.445 mm.同体位颈部DICE:0.847,HD:3.803 mm;非同体位颈部DICE:0.829,HD:4.679 mm.结论 此CT-MRI同体位放疗模拟定位装置,能有效提高图像配准精确度,提高靶区勾画精确度,满足临床放疗要求.
-
-
朱蕙君;
杜清华;
刘文其;
罗丹静;
谢艺婷;
岳海英
-
-
摘要:
目的:研究基于 Eclipse? 系统标准病例模块的 PBL 教学方法在放疗科临床研究生和规培生学习肿瘤靶区勾画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 2017—2019 年度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疗科临床研究生和规培生 36 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18 名。在 Eclipse? 系统上建立子病例库,创建标准化不同分期的肺癌靶区勾画病例。在临床中选择具体病例,实验组采用 Eclipse? 标准化病例学习和 PBL 教学方法,对照组仅采用 PBL 教学方法。临床带教 2 个月,比较两组学员的学习效果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靶区勾画准确性及一致性、出科成绩、教学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靶区评分、出科成绩和学员对教学的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教师对教学的满意度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基于 Eclipse? 系统标准病例模块建立的 PBL 教学方法在放疗科临床研究生和规培生靶区勾画中具有显著的教学效果,有助于提高临床操作技能及促进师生和睦,值得在各级医院的放疗科推广应用。
-
-
雷生红;
官荣光;
张风华;
方敏;
李平
-
-
摘要:
目的:常规放疗靶区勾画一般参考MRI和CT图像,对颅底局部小结构骨侵犯的敏感性较低.SPECT/CT三维融合重建技术能准确显示骨局部侵犯.本研究尝试利用SPECT/CT三维融合重建技术指导勾画鼻咽癌放疗靶区,提高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局部控制率.方法:对本院近1年来32例NPC患者,在全身骨显像的基础上对颅底进行断层+融合显像,然后在三维融合图像上以听眦线为基准线,对颅底进行三维融合再重建,形成连续的标准融合层面,通过远程传输系统传输到计划系统指导靶区勾画.结果:32例患者中,以MRI和CT图像指导勾画后,参考骨扫描颅底融合再重建图像,14例患者靶区勾画有变化,均较原计划范围有所扩大,其余18例范围与原计划相同.结论:三维融合再重建技术能较好地补充指导NPC患者放疗靶区勾画.
-
-
韩若冰;
任刚;
于会明;
王轩;
刘晨;
夏廷毅
- 《2015年北京放射肿瘤年会》
| 2016年
-
摘要:
通过对比研究胰腺恶性肿瘤体积大小、肝脏转移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瘤增强CT(CECT)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找出对靶区勾画取长补短的信息,指导临床放疗实践.计划入组患者40例,经组织病理学或者临床确诊为胰腺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行CECT及MR-DWI定位扫描,后依据不同图像进行靶区体积勾画(GTVCT、GTVDWI)、肿瘤最大截面长径测量(dCT、dDWI)、肝转移瘤(NCT肝、NMRI肝)及5-8mm、>8mm淋巴结转移瘤(NCT5-8淋巴、NMRI5-8淋巴、NCT>8淋巴、NMRI>8淋巴)的测量,同时对比研究正常组织(肝脏、十二指肠)的体积大小.将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或秩和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基于MR-DWI所测量的肿瘤靶区体积及肿瘤最大界面长径较CECT小,在肝脏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瘤检出较CECT敏感。在制定胰腺癌放疗计划时,参考MR-DWI可使得靶区边界更加清晰,对于肝脏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瘤的敏感性较CT高。参照病理的进一步对照研究是有必要的。
-
-
-
韩若冰
- 《2015年北京放射肿瘤年会》
| 2016年
-
摘要:
放射治疗胰腺恶性肿瘤时,准确界定GTV边界是放射治疗的关键,然而为胰腺癌放疗提供GTV最佳的显像因肿瘤位置、大小和浸润范围不同而存在差异,本研究试图探索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CT和PET/CT在定义胰腺肿瘤体积(GTV)和危机器官(十二指肠、肝脏)上的差异,以及使用DWI(b=1000s/mm2)和CT在肝脏可疑转移瘤及腹腔可疑转移淋巴结检出率上的差异.
-
-
李晓颖;
崔明;
王庆国;
李洪振;
秦尚彬;
李晓梅;
张敏;
刘凌;
赵勍;
亓昕;
马名薇;
方东;
张争;
高献书
- 《2016年北京市肿瘤放疗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对具有术后复发高危因素的上尿路输尿管癌(UTUC)患者行术后辅助放疗是上尿路输尿管癌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本研究分析上尿路输尿管癌患者术后局部复发模式,为术后辅助放疗临床靶区(CTV)勾画提供指导. 方法:分析2010-2015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行肾输尿管癌全长切除术,术后局部复发的UTUC患者首次出现的膀肤或区域淋巴结复发情况。患者膀肤复发及具体复发部位依据影像记录和我院膀肤镜检查结果。淋巴结复发标准为患者术后影像学出现短径超过1cm的区域淋巴结。 结果:113名患者术后中位复发时间为9个月,其中69名(61.1%)患者为膀肤复发,48名(42.5%)患者为区域淋巴结复发。 对膀肤复发情况分析,膀肤三角区是膀肤复发的高危区域,68名膀肤复发患者中58名(85.3%)为三角区复发。肾盂癌和上段输尿管癌患者与中下段输尿管癌患者相比,膀肤复发概率无统计学差异(54.5%Vs65.5%,P=0.234)。 对区域淋巴结复发的患者进行分析,原发肿瘤位于肾盂和上段输尿管的UTUC患者肾门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复发率明显高于中下段输尿管癌患者。肾盂癌和上段输尿管癌患者淋巴结复发高危区域是肾门,腹主动脉旁和骼总动脉淋巴结,复发率分别是20%,43.1%和13.8%。中下段输尿管癌患者淋巴结复发高危区域是腹主动脉旁,骼总动脉和骼内动脉淋巴结,复发率分别为26.2%,24.6%和12.3%。 结论:膀肤复发是上尿路输尿管癌患者术后局部复发高危区域,尤其是膀肤三角区复发,所有UTUC患者术后辅助放疗临床靶区(CTV)需要包括膀肤三角区部位。 肾孟和上段输尿管癌患者肾门,腹主动脉旁和骼总动脉区域淋巴结转移率高:中下段输尿管癌患者腹主动脉旁,骼总动脉和骼内动脉区域淋巴结转移率高。 术后辅助放疗靶区临床靶区(CTV)需要包括膀肌三角区,淋巴结预防照射范围可根据原发肿瘤部位进行选择性照射,以减少患者副反应。
-
-
任晔;
王宗烨;
戴卓捷;
樊晶晶;
申玉龙;
吴清芹
- 《2016年北京市肿瘤放疗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肝癌碘油栓塞后瘤体的血管结构特点与碘油沉积的关系以及碘油在瘤体内沉积的特点与疗效的关系,总结出栓塞后碘油分布及密集程度对肝癌预后有指导意义,对进一步放射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方法:选取肝癌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术后患者,一般介入治疗1-2次后行放射治疗,并于TACK治疗后1-2周开始进行。按照国际辐射单位和测量委员会(ICRU)50号文件规定标准,由放疗科和CT室医师在TPS工作站共同勾画。对于介入术后呈现密集型及环形碘油分布的肿瘤,临床靶区尽量向碘油集聚区周边外扩1-1.5cm;对于术后呈现稀疏及缺损型碘油分布的肿瘤,靶区包括碘油沉积周围及碘油稀疏及缺损区域;对于介入术后碘油分布稀少,即累计病灶内碘油沉积面积少于30%,靶区应参考肝脏CT增强扫描动脉、门脉及延迟期肿瘤形态勾画。 结果:介入术后碘油呈现密集型及环形碘油分布的肿瘤,疗效最好;术后碘油呈稀疏及缺损型,次之;乏血管型或非肝动脉供血肝细胞癌,疗效最差。 结论:近年来较多单位采用放射治疗及TACE联合治疗肝癌,获得了较两者单纯治疗更好的疗效。肝癌TACE术后疗效与瘤体内碘油的聚积量密切相关,TACE术后沉积在肝内的碘油成为放射治疗靶区勾画的重要依据,因此研究碘油沉积的形态分布及其临床意义对放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
LI Li-qin;
李莉琴;
LIU Xian;
刘纤;
DI Yu-peng;
邸玉鹏;
REN Gang;
任刚;
YAO Shuang;
姚爽;
WANG Ruo-yu;
王若雨;
XIA Ting-yi;
夏廷毅
- 《2016年北京市肿瘤放疗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随着精确放疗技术在胰腺癌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精确的图像引导技术也逐渐被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SUV)阈值法勾画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CTC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CT,18F-FDG PET-CT)图像上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靶区与定位扫描增强CT(contrast-enhanced CT,CECT)图像上GTV靶区的一致性,进一步明确PET-CT用于胰腺癌靶区勾画的最适方法,为胰腺癌精确放射治疗提供更多图像信息. 方法:选取2014-07-01-2015-06-30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放疗科收治的39例经病理或临床确诊的胰腺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放疗前行18F-FDG PET-CT检查及腹部CECT扫描.依据不同阈值法测量出PET-CT图像显示肿块大小(GTV on PET-CT,PET/CT-GTV).1)SUV相对百分比法:基于最大SUV(maximum SUV,SUVmax),百分活性曲线所包绕的体素范围,包括GTVpet15%、GTV-pet20%、GTVpet25%、GTVpet30%、GTVpet35%、GTVpet40%、GTVpet45%和GTVpet50%;2)SUV绝对值法:指SUV值超过预设值2.5所包绕的体素范围GTVpet2.5).测量出CECT上可见肿块大小(GTV on CT,CT-GTV).将不同阈值法测出的PET/CT-GTV与相应CT-GTV进行对比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GTVpet组随着百分比值增加体积在逐渐缩小.GTVpet25%、GTVpet30%和GTVpeh5%平均体积分别为(95.52±43.97)、(77.92±42.97)和(64.24±40.64)cm3;GTVpet2.5的平均体积为(18.6±26.56)cm3;而GTVct组平均体积为(80.09±46.07)cm3.对比分析GTVpet同GTVct体积间的一致性,结果显示GTVpet30%与GTVct体积最为接近,P=-0.996.同时基于SUVmax80%阈值法勾画的GTVpet30%体积较GTVct体积稍大,GTVpet30%组平均体积较GTVct体积大(0.22±5.2)cm3,95%CI为-10.31~10.77cm3.GTVpet30%与GTVct间存在相关性,r=0.632,P<0.01;GTVpet2.5与GTVct间不存在明显相关性,r=0.257,P=0.21.胰腺癌18F-FDG代谢摄取普遍较低,采用SU V2.5阈值法勾画GTV-pet2.5普遍体积较小,甚至由于SUVmax都<2.5而无法采用此方法勾画GTV. 结论:采用SUVmax30%阈值法勾画的GTVpeh00%同CECT勾画的GTVct体积大小最为接近.但具体应用时根据个体代谢高低适度调整百分比一致性更好.
-
-
高昂;
孟雪;
岳金波;
邢力刚;
孙新东;
于金明
- 《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对7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且行同步放化疗或单纯放疗的Ⅱ~Ⅲ期NSCLC患者,分别于放疗前和放疗中(40Gy)行FDG PET/CT检查.分析FDG PET/CT不同阈值勾画的靶区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敏感性的关系,验证放疗前原发肿瘤的FDG高摄取区域是否可以识别放疗中FDG高摄取区域,探讨放疗个体化加量靶区的选择.研究结果证实治疗前70% SUVmax勾画的靶区与放疗敏感性相关。50% SUVmax勾画的区域适合进行加量放疗,但最佳的加量区域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
-
李明;
林海磊;
修霞;
侯秀玉;
高鸿;
徐勇刚;
钟秋子;
赵婷;
李高峰
- 《2015年北京放射肿瘤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应用IGRT技术观察膀胱、直肠在治疗中变化,分析其对治疗影响. 方法:入选18例接受根治性IMRT的前列腺癌患者,共行CBCT在线校正治疗体位247次.在模拟CT和CBCT图像上勾画CTV、膀胱及直肠,观察膀胱、直肠体积和位置变化.将x、y、z轴方向平移摆位误差引入TPS中重新计算得到PTV、膀胱体积(BV)、直肠体积(RV)等剂量体积参数,分析各参数对治疗的影响.对再计划与原计划结果行配对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膀胱、直肠位移和膀胱、直肠体积对靶区受量影响. 结果:治疗过程中膀胱和直肠充盈度有较大变化,其中原计划与再计划PTVD95%为7777.37cGy:7628.56cGy(P=0.027),PTVDmin为87.91cGy:83.35cGy(P=0.000),RVP为5.89cm3:8.31cm3(P=0.000).PTVD9%5与膀胱、直肠移动具有相关性(r=0.296、0.177).直肠体积与PTVD95%有一定相关性(r=0.115).对PTVDmin而言,除上述各指标之外,与膀胱体积有一定相关性(r=-0.128). 结论:在前列腺癌IMRT中,使膀胱、直肠尤其是后者尽量复原定位时状态对保证靶区受量及减少直肠受照有明显意义.
-
-
李明;
林海磊;
修霞;
侯秀玉;
高鸿;
徐勇刚;
钟秋子;
赵婷;
李高峰
- 《2015年北京放射肿瘤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应用IGRT技术观察膀胱、直肠在治疗中变化,分析其对治疗影响. 方法:入选18例接受根治性IMRT的前列腺癌患者,共行CBCT在线校正治疗体位247次.在模拟CT和CBCT图像上勾画CTV、膀胱及直肠,观察膀胱、直肠体积和位置变化.将x、y、z轴方向平移摆位误差引入TPS中重新计算得到PTV、膀胱体积(BV)、直肠体积(RV)等剂量体积参数,分析各参数对治疗的影响.对再计划与原计划结果行配对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膀胱、直肠位移和膀胱、直肠体积对靶区受量影响. 结果:治疗过程中膀胱和直肠充盈度有较大变化,其中原计划与再计划PTVD95%为7777.37cGy:7628.56cGy(P=0.027),PTVDmin为87.91cGy:83.35cGy(P=0.000),RVP为5.89cm3:8.31cm3(P=0.000).PTVD9%5与膀胱、直肠移动具有相关性(r=0.296、0.177).直肠体积与PTVD95%有一定相关性(r=0.115).对PTVDmin而言,除上述各指标之外,与膀胱体积有一定相关性(r=-0.128). 结论:在前列腺癌IMRT中,使膀胱、直肠尤其是后者尽量复原定位时状态对保证靶区受量及减少直肠受照有明显意义.
-
-
李明;
林海磊;
修霞;
侯秀玉;
高鸿;
徐勇刚;
钟秋子;
赵婷;
李高峰
- 《2015年北京放射肿瘤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应用IGRT技术观察膀胱、直肠在治疗中变化,分析其对治疗影响. 方法:入选18例接受根治性IMRT的前列腺癌患者,共行CBCT在线校正治疗体位247次.在模拟CT和CBCT图像上勾画CTV、膀胱及直肠,观察膀胱、直肠体积和位置变化.将x、y、z轴方向平移摆位误差引入TPS中重新计算得到PTV、膀胱体积(BV)、直肠体积(RV)等剂量体积参数,分析各参数对治疗的影响.对再计划与原计划结果行配对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膀胱、直肠位移和膀胱、直肠体积对靶区受量影响. 结果:治疗过程中膀胱和直肠充盈度有较大变化,其中原计划与再计划PTVD95%为7777.37cGy:7628.56cGy(P=0.027),PTVDmin为87.91cGy:83.35cGy(P=0.000),RVP为5.89cm3:8.31cm3(P=0.000).PTVD9%5与膀胱、直肠移动具有相关性(r=0.296、0.177).直肠体积与PTVD95%有一定相关性(r=0.115).对PTVDmin而言,除上述各指标之外,与膀胱体积有一定相关性(r=-0.128). 结论:在前列腺癌IMRT中,使膀胱、直肠尤其是后者尽量复原定位时状态对保证靶区受量及减少直肠受照有明显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