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会计专业
非会计专业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477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教育、邮电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7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46542篇;相关期刊268种,包括才智、现代经济信息、中国管理信息化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1年度职教教改论坛、中国商业会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五届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研讨会、第九届中国高校管理暨学术国际研讨会等;非会计专业的相关文献由515位作者贡献,包括蒋琳玲、吕程远、闻曦燕等。
非会计专业—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46542篇
占比:99.68%
总计:147019篇
非会计专业
-研究学者
- 蒋琳玲
- 吕程远
- 闻曦燕
- 陈娟
- 刘伟玲
- 曾爱军
- 朱永勇
- 朱茹颖
- 李佳林
- 李军
- 王芳
- 丁丽华
- 丁美芹
- 刘艳玲
- 刘贵莲
- 刘迎
- 包嫦娥
- 卢会兰
- 吕静静
- 吴湘
- 吴顺祥
- 周珊珊
- 周琳
- 姚恒珍
- 安丽君
- 宋保胜
- 宋慧敏
- 崔伟
- 张健
- 张国柱
- 张月兰
- 张灵
- 张长海
- 徐宏桂
- 徐炳炎
- 徐珏
- 徐赟
- 支芳
- 朱丽洁
- 朱淑芳
- 朱琰
- 朱雪峰
- 李君
- 李林红
- 李飞凤
- 杨厚学
- 林秀琴
- 楚蓓
- 段革花
- 汪霞
-
-
陈博
-
-
摘要:
为了培养与信息化时代相适应的商科人才,提高非会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大二的非会计商科班级进行教学改革。文章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发现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针对具体专业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增加实践教学和以赛促学的方式进行教学改革。教学改革后实验班的平均期末成绩为81.35分,高出对照班4.69分,同时实验班的成绩更均衡,不及格人数比对照班降低11.86%。通过改革,提升了教学效果,在期末成绩、学生评价、竞赛这几方面有显著提高。
-
-
张明慧
-
-
摘要:
会计学是经管类非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后续专业课提供基础知识背景。本文从会计学课程特点入手,分析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的教学改革目标,从加强教学准备、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机制四个方面探讨教学改革路径。
-
-
潘修中
-
-
摘要:
非财会专业的会计学教学有着不同于财会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特点,因此在非财会专业会计学教学中,要避免照搬财会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采取互动式教学方式,争取在有限的课时内尽可能实现培养非财会专业会计素养的培养目标.
-
-
丛蔚
-
-
摘要:
会计是绝大多数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目前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等方面是比较完善的,而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还不能完全适应教学实践的需求.根据不同经管类专业的知识结构与会计专业的相关度强弱,进行相关度评分,然后依据分值高低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块,使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更加规范化.
-
-
李绮;
邱玉莲
-
-
摘要:
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以及创新创业,对于基础会计课程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创新理论的SECI模型研究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建设,分别从整体框架设计、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案以及教学反馈进行整体课程框架的搭建,分别进行设计与规划,实现金课"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的三大特征.
-
-
于晓静;
田秀成
-
-
摘要:
会计学课程在部分非会计专业中一般按专业基础课开设,学生通过学习会计基本概念、简单账务处理等达到读懂财务报表并进行简单财务报表分析的课程目标.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开设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和未开设手工模拟实训的两个专业的会计学课程学习情况进行对照分析,探究会计教学改革过程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为后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实践环节提供参考.
-
-
李梦雪;
贺旭玲;
文向阳
-
-
摘要:
课程思政的核心思想是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公共基础课,该课程的思政教育将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在课程思政教育背景下,文章结合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特点,重塑教学目标,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并融入教学,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教学考核方式,将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
-
赖晓然
-
-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着力培养具有突出专业能力和英语技能的国际化人才成为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目前,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双语教学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存在一系列问题。文章针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双语课程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提高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
-
-
-
杨婷婷
-
-
摘要:
文章以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差异化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差异化教学改革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随后围绕如何进行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差异化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改革措施,以供参考。
-
-
王秋菲;
秦爽;
石丹;
周鲜华
- 《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我国高校许多非会计专业均开设会计学课程,但是从教学的效果看,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对"会计学"课程的满意度相对较低.本文以沈阳建筑大学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探究当前建筑类大学非会计专业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深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期对非会计专业会计教育改革之路做一些有意义的探讨.
-
-
-
-
Yi Li;
李宜
- 《第九届中国高校管理暨学术国际研讨会》
| 2009年
-
摘要:
非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一《高级财务管理》的教学定位、教学内容、教学的方式方法都要以“非专业学生”为本,“因材施教”、“量体裁衣”,此外,记好教学后记可帮助教师将每一次教学瑕疵变成宝贵的教学经验.
-
-
韩蕾
- 《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
| 2007年
-
摘要:
目前,工科高职院校管理类(非会计)专业都开设有会计课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会计教学过程应该如何进行,如何定位引起了许多专业人士的关注。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正处于一个独特的校园文化当中,不明确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方式方法上的相对滞后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不能不引人深思。本文就以上几方面展开对工科高职院校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