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场
交流电场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66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电工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3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86753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材料工程、电工技术学报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十一次全国热处理大会、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年会、第十八届华东六省一市热处理年会等;交流电场的相关文献由447位作者贡献,包括谢飞、潘建伟、孙力等。
交流电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6753篇
占比:99.88%
总计:86858篇
交流电场
-研究学者
- 谢飞
- 潘建伟
- 孙力
- 程健
- 何中炜
- 何利民
- 余铭铨
- 冯志
- 叶正钱
- 李中坚
- 杨东海
- 杨彬
- 杨瑾
- 柳丹
- 王鑫
- 罗小明
- 赵科理
- 辛小军
- 陆俊宇
- 陈峰
- 史留勇
- 叶团结
- 叶雪梅
- 吉轩廷
- 周腾
- 姚桂华
- 崔勇
- 张彭成
- 王伟
- 王瀚林
- 袁海文
- 郝艳花
- 陈广辉
- 马嘉伟
- 高志玉
- 黄立国
- A·W·巴兰蒂
- G·R·米勒
- J·A·斯林克曼
- J·D·吉伯特
- J·J·埃利斯-莫纳汉
- 丁志
- 于会民
- 于克训
- 付大军
- 何东欣
- 冯春林
- 刘克民
- 刘宇泽
- 刘文博
-
-
丁德馨;
成浩;
刘晶晶;
董雪;
李艾书;
谭国炽;
马建洪;
张辉;
王永东;
胡南
-
-
摘要: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交流电场(AC)与Fusarium sp.A-2(A-2)真菌耦合对博落回(P)的生物量、富集铀(U)性能、酶活性以及根际土壤中有机酸含量、生物可利用态铀、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铀(U)污染土壤中,与AC+P+U、A-2+P+U和P+U相比,AC+A-2+P+U组博落回的鲜重、株高、总干重分别升高了10.67%~45.76%、26.87%~92.02%和61.99%~159.98%;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分别提高了41.24%~133%和15.35%~63.63%;根际土壤中草酸显著增加了13.03%~157.09%;与A-2+P+U和P+U组相比,AC+A-2+P+U组土壤中生物可利用态铀分别提高了12.5%和28.57%.在AC+A-2+P+U组,植物根际土壤中存在大量的镰刀型菌(Fusarium)真菌属和酸杆菌属(Acidobacteria)等细菌菌属,且镰刀型菌属(Fusarium)占比最高,与AC+P+U、A-2+P+U、P+U和A-2+U组相比,Fusarium分别提高了16.67%、81.03%、299.23%和374.47%.AC和A-2耦合强化博落回修复铀污染土壤的可能机理包括AC提高了铀在土壤中的流动性,增加了植物根部与铀的接触,促进了铀的富集;AC刺激了博落回的生理活性,增大了博落回的生物量,提高了抗氧化酶活性,使博落回对铀的耐受性增强;AC刺激了A-2真菌和酸杆菌属(Acidobacteria)的生长,使其比例增大,从而产生大量的有机酸,与铀形成螯合物,降低了铀对植物的胁迫作用,提高了生物可利用态铀的占比,促进了博落回对铀的富集.AC与A-2真菌耦合对P修复铀污染土壤有显著的强化作用,是一种有潜在应用前景的强化方法.
-
-
张希鹏;
傅晓杰;
李俊杰;
纪礼君;
罗津
-
-
摘要:
电缆接头作为电缆系统中的绝缘薄弱环节,在制造和长期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形成绝缘缺陷,导致电缆绝缘发生电气或热击穿,进而造成电力系统故障。采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构建了10 kV交流XLPE电缆接头的三维仿真模型,模拟了电缆本体与接头周围的电场、磁场及热场分布,分析了造成电缆本体与接头处不同电磁-热场分布的原因,为电缆接头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
-
赵旭阳;
吴芳芳;
胡露露;
盛叶弘;
洪静;
曹发和
-
-
摘要:
采用自制装置模拟大气环境中钢表面形成的液膜,通过电化学方法研究碳钢和镀锌钢在不同厚度液膜下的阴极还原过程及腐蚀演化信息,并进一步明确不同强度交流电场对镀锌钢的影响.结果 表明:碳钢表面锌层能有效保护钢铁基体,液膜和交流电场的存在会加速碳钢和镀锌钢的腐蚀;液膜厚度越小和交流电场强度越大,镀锌钢的腐蚀速率也越大.
-
-
刘波;
陈绩;
马嘉伟;
方先芝;
赵科理;
柳丹;
叶正钱
-
-
摘要:
[目的]研究交流电场和土壤水分对褪色柳Salix discolor-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混栽模式下镉污染土壤修复效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土壤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水分[湿润(60%土壤田间持水量)、高水分(100%土壤田间持水量)]和不同交流电场(0和0.5?V·cm?1)的组合处理,对土壤镉活性、褪色柳和东南景天生长及镉吸收与积累的影响.[结果]交流电场显著提高土壤有效态镉质量分数、促进褪色柳和东南景天地上部对镉的积累,与对照相比,有效态镉质量分数显著提高16.13%(P<0.05),柳叶、东南景天地上部镉积累量分别提高12.61%、22.50%;高水分+电场处理有利于提高土壤pH、碱解氮质量分数,以及残渣态镉所占比例,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6.47%、12.09%、22.89%(P<0.05),但会影响褪色柳、东南景天积累重金属镉,与对照相比,柳叶、东南景天地上部镉积累量分别降低95.60%(P<0.05)、18.02%.[结论]土壤湿润条件下施加电场有利于褪色柳-东南景天修复镉污染土壤,褪色柳和东南景天地上部镉总积累量分别是其他处理的1.13~1.93倍.
-
-
王黎明;
李宗;
孟晓波;
梅红伟;
李剑超
-
-
摘要:
针对交流电场无线取能电源取能功率低,难以满足输电线路铁塔在线监测装置的用电需求,对交流电场无线取能电源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理论分析了取能电源的电路模型,给出了取能功率方程以及影响取能的关键因素;其次,通过有限元软件仿真计算确定了取能极板的形状和尺寸,并通过理论分析与仿真计算优化了放电电路的参数;最后,通过仿真优化计算得到了当耦合电容为15 pF,取能电容为0.1μF,充电电压为200 V时,500Ω的负载能获得25 mW的取能功率,相比于未进行优化的取能电源功率提升了2.5倍。仿真优化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一致,验证了仿真计算对该电源优化设计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
-
-
-
杨田;
黄林涛;
熊尧;
姚明宇;
成新艳;
陈珂
-
-
摘要:
通过研究促进植物种子在铀胁迫条件萌发和生长的方法,对于开展铀污染场地植物修复和防护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主要探讨了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种子经过不同条件交流电场处理后,在铀胁迫下的萌发及生长变化.结果表明,1 mmol/L铀处理对黑麦草种子发芽相关指标及幼苗生长均造成了显著的胁迫作用(P<0.05),且施加不同条件的交流电场对黑麦草种子在铀胁迫下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影响较小,对发芽势和活力指数影响较大.此外,在高、中、低3个电场处理条件下(1.5、15.0、150.0 V),2 h的各电场处理会加剧铀胁迫对黑麦草幼苗株高、根长和生物量的影响;时长较长时,除了在24 h高电场处理也是促进胁迫外,12、24 h各强度电场处理却能缓解铀胁迫对黑麦草幼苗株高、根长和生物量的影响.表明采取适宜的电场处理强度和处理时间策略可能对铀胁迫下植物种子的萌发指标影响不大,但是能够增强植物幼苗的抗逆性.
-
-
CHEN Shuai;
SUN Dongliang;
QI Yaqiang;
LI Gang;
ZHANG Aolin;
YU Bo
-
-
摘要:
为了研究交流电场对附壁气泡动力学行为的影响,采用基于FLUENT软件的VOF+LS+SPP方法对余弦交流电场作用下CCl4液体中附着在水平板上的气泡的动力学行为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利用VOF+LS+SPP方法数值模拟了直流电场作用下附壁气泡的形变过程,并与文献中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方法适用于附壁气泡的动态特性研究;对比了直流电场和余弦交流电场作用下气泡的脱离时间,研究表明,直流电场作用下,电压需要接近40 kV气泡才能脱离壁面;而在余弦交流电场作用下电压为20 kV时气泡就可脱离壁面;分析了在余弦交流电场作用下,不同角频率和电压对附壁气泡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电压一定时,气泡的脱离时间随着角频率 ω的增大而减小,但当角频率 ω超过最优角频率时,气泡的脱离时间将增大;当角频率保持不变时,电压越大,气泡脱离时间越短.
-
-
兰聪;
罗源兵;
陈景;
甘戈金
-
-
摘要:
研究了在外加直流电场和交变电场作用下,腐蚀介质离子的迁移量和不同龄期的腐蚀程度,通过XRD图谱分析了碳硫硅钙石的侵蚀过程,对比了电场对其离子迁移和碳硫硅钙石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腐蚀介质离子的迁移主要通过浓度差以及外加电场作用力加速侵入试块中;直流电场比交变电磁场促进离子迁移更加明显;碳硫硅钙石形成的进程主要包括离子迁移、产生膨胀性物质(加速离子迁移)、经过AFt转变形成碳硫硅钙石3个阶段.
-
-
XIE Fei;
谢飞;
ZHANG Ge;
张格;
PAN Jianwei;
潘建伟;
DAI Lianxin;
戴连心
- 《第十一次全国热处理大会》
| 2015年
-
摘要:
为克服传统粉末法渗扩中存在的渗扩时间长、渗扩温度较高的缺点,在渗扩过程中对渗扩样和渗剂施加交流电场以强化渗扩.研究了交流电场对粉末法渗硼、渗铝、渗铬及铝硅共渗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施加合适的交流电场能够显著促进这几种粉末法渗扩,可使渗扩在较低温度有效进行;交流电场在加快渗速的同时也能优化渗层组织及相结构;交流电场增强渗扩渗层具有较常规渗扩渗层更佳的性能.分析认为,交流电场通过加热渗剂、增强粒子振动来强化渗剂间的反应,促进活性渗扩原子与含活性渗扩原子的基团的产生,增强其活性和加速其扩散;通过热和电磁作用提高渗扩试样空位浓度来强化试样内原子的扩散.
-
-
-
杨东海;
何利民;
罗小明
-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0年多相流学术会议》
| 2010年
-
摘要:
采用原油-水乳状液为实验介质对高压交流电场作用下油包水乳状液中水滴聚结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了电场强度、粘度、介电常数等对油水乳状液分离效率的影响,并利用显微高速摄像系统对乳状液液滴粒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圆柱电极的电场强度与电极间距呈非线性关系,增加电场强度有助于油水分离,但达到一定程度后影响不明显;建立了分离效率评价参数,用于指导电聚结器的设计;采用图像处理方法可以有效进行聚结效果评价.
-
-
袁晓光;
赵树国;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黄宏军;
胡建刚;
于海朋
- 《第四届中国国际压铸会议》
| 2004年
-
摘要:
本文系统研究了电场对Al-0Si-5Fe-X系列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其中X分别为Mn和Ti.结果表明:施加交流电场后,合金凝固组织中的初晶硅和金属间化合物相形态向粒状化转变,尺寸明显细化,数量减少;片状共晶组织转化为细小的颗粒状或者蠕虫状,数量增加.Mn和Ti元素加入量越多,这种变化越明显.
-
-
杜艳霞;
唐德志;
路民旭
- 《第五届中国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交流大会》
| 2017年
-
摘要:
利用腐蚀失重测试、电位测试、动电位极化测试、交流阻抗谱(EIS)测试以及腐蚀形貌分析的方法对交流干扰下碳钢在五种不同pH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碳钢的腐蚀速率随着溶液pH的增大而逐渐降低,随着交流电流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当溶液pH达到12时,碳钢出现了钝化现象,且随着溶液pH的升高,其钝化区明显增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交流电流密度达到一定值时,在交流电场的作用下,碳钢的钝化膜破裂,从而加速了碳钢的腐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