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交叉耦合控制

交叉耦合控制

交叉耦合控制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45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工技术、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6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498922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机电工程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十二届沈阳科学学术会议、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二十七届青年学术年会、先进制造技术与工业信息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等;交叉耦合控制的相关文献由33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丽梅、郭庆鼎、刘黎明等。

交叉耦合控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6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498922 占比:99.99%

总计:1499045篇

交叉耦合控制—发文趋势图

交叉耦合控制

-研究学者

  • 王丽梅
  • 郭庆鼎
  • 刘黎明
  • 孙宜标
  • 盛贤君
  • 蔺威威
  • 赵希梅
  • 冀鹏
  • 夏长亮
  • 康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田昊; 唐道锋; 宋玉宝; 卢翔宇
    • 摘要: 为解决双轴同步平移机构运动过程中,双轴之间的同步协调控制问题,减小同步误差。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滑模PID控制和交叉耦合控制的同步控制方法。首先根据机构结构和运动特点分析了耦合同步误差并建立了系统模型,然后设计了滑模PID控制器来提高双轴运行稳定性,同时采用交叉耦合控制方法将同步误差作为反馈来修正速度给定。最后通过机构实际运动进行了实验对比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相对普通PID控制方法可有效减小位移同步误差,提高同步性能。该方法也为类似机构的同步控制提供了参考。
    • 郭卫风
    • 摘要: 为了提高煤矿井下双电机同步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在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机械和电子2种同步控制方法,认为电子同步控制方法更适合煤矿井下双电机同步控制。针对双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中并行控制、主从控制、偏差耦合控制和交叉耦合控制4种控制方式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并行控制方式结构简单,无干扰时同步精度高,但是其抗干扰性能较弱,控制精度在紧急情况下不够准确;仅靠主从控制不能够解决从电机跟踪滞后的问题,偏差耦合难以设计;交叉耦合控制结构更适用于双电机的同步运作,可以保证较小的相位差。双电机同步驱动水泵控制设备在煤矿井下排水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李跃
    • 摘要: 为解决采煤机牵引系统单电机驱动功率不足和双电机主从控制同步精度不足、机械部件磨损严重的问题,提升采煤机的运行稳定性和效率,以MG300/700-WD双滚筒电牵引采煤机为研究对象,对采煤机牵引系统各级传动齿轮和行星轮系、销轨与销轮参数进行匹配设计,对比分析主从控制、并行控制和交叉耦合控制方式的控制效果,最后基于交叉耦合控制实现对采煤机的双电机协调控制。
    • 张德政; 汪步云; 杨鸥; 陈龙
    • 摘要: 针对四舵轮式全向重载AGV的多电机伺服控制系统,转向时在外界负载的影响下,4个转向电机易出现不协同的现象;为实现4个转向电机高效协同,通过分析转向工况下,四舵轮式AGV中各个舵轮实时的转角关系,建立协同的4个转向电机数学模型;采用天牛须搜索算法(BAS)与PID控制方法融合,对单电机PID控制器寻求最优PID参数;运用交叉耦合控制策略,分别设计4台转向电机的位置补偿器;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验证运动控制算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运动控制算法具有较高的同步稳定性,当受到外界负载扰动时,能在0.394 s内修正偏差,引起的最大波动仅为无交叉耦合控制的34.8%,扩大了全向重载AGV的应用范围。
    • 曹志强; 王英志; 胡俊; 刘红
    • 摘要: 为了提高外鼓式制版双电机同步控制性能,减小永磁同步电机运动平台的轮廓误差,对提高系统控制精度进行了研究。在模糊PID交叉耦合控制器中,使用粒子群算法(PSO)对模糊PID控制器的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进行寻优整定,从而在线实时调整PID参数。通过仿真对比输入输出轨迹的跟踪效果,验证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粒子群模糊PID交叉耦合控制能对双电机系统进行高精度同步控制,使其具有响应速度快、整定时间短、超调量小、同步性好等优点,满足制版系统的同步控制性能。
    • 郝振洋; 张绮瑶; 陈华杰; 曹鑫; 缪伟
    • 摘要: 为提高灵巧机电作动器(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EMA)系统的频率响应和抗干扰特性,并针对多作动器同步工作时的力纷争问题,提出并设计了基于双闭环负载前馈控制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 input multi output,MIMO)位置差交叉耦合的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利用回差矩阵奇异值法设计满足系统稳定裕度要求的参数范围,并采用灵敏度函数和H∞范数理论在所得的参数稳定域内设计并确定最优解,使多作动器系统兼具优异的同步性、稳定性和抗干扰性。同时,建立了集成一体化灵巧机电作动器系统的数学模型,根据点‑点控制要求,确定并设计了双环控制和负载前馈补偿的控制器,以提高单作动器的频响和抗干扰能力。最后,搭建了270 V高压灵巧机电作动器系统实验平台,进行了频率响应、负载前馈补偿、协调控制实验,验证了位置差交叉耦合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参数设计的合理性,使系统达到带宽6 Hz、最大输出力20000 N、同步误差≤0.1 mm的伺服控制指标,有效解决了力纷争问题。
    • 王丽梅; 么红岩; 张康
    • 摘要: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直接驱动的H型运动平台存在双轴耦合、参数摄动及外部扰动等不确定因素,影响系统的同步控制精度和鲁棒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型运动平台耦合动力学模型的鲁棒最优同步控制方法。基于Euler-Lagrange方程,建立双轴耦合动力学模型;设计交叉耦合同步控制器,有效地将单轴跟踪误差与双轴同步误差及其变化率结合起来;设计H∞鲁棒最优同步控制器来克服参数摄动及外部扰动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增强系统的鲁棒性。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王炯宇; 王三秀; 吴军飞
    • 摘要: 针对两轴伺服系统轮廓误差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滑模的交叉耦合轮廓误差控制方法.设计了单轴模糊滑模跟踪控制器,用于消除干扰作用.将模糊控制器用于自适应调节滑模控制器切换增益,减小滑模控制的抖振现象.采用交叉耦合控制算法进行两轴间的协调控制,解决轴间参数不匹配的问题,保证轮廓控制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跟踪精度和轮廓精度.
    • 张海峰; 郭亚丽; 周京华; 刘建勇
    • 摘要: 为减少龙门式电火花成形机床双轴同步误差,以永磁交流同步伺服电机及滚珠丝杠为例建立了X轴的双轴进给系统模型;提出了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分别设计了与该算法相结合的并行同步控制策略、交叉耦合控制策略双轴同步控制器,通过与传统PID算法控制方案比较及Matlab仿真,最后选择同步误差更小的交叉耦合控制策略双轴同步控制器,并将该控制器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硬件电路相结合,在Quartus环境下采用Modelsim和SignalTap分别进行仿真和调试,最终在双轴进给系统实验平台上实现了高精度的双轴同步控制.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具有较好的双轴同步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 丁波; 颜文旭; 倪宏宇
    • 摘要: 为了实现多永磁直线同步电机高精度协同控制,设计了基于相邻交叉耦合和干扰观测器的终端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单个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动力学模型.其次,考虑到系统的同步性能,引入了一种改进的相邻交叉耦合控制,以减少电机之间的同步误差.然后引入了终端滑模控制策略,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在实际系统中存在不可避免的扰动,会影响系统跟踪性能,本文引入了干扰观测器来估计扰动,并将其作为控制器的前馈补偿.然后,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以三台电机为例,在基于dSPACE控制器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同步控制性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