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同步误差

同步误差

同步误差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294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工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3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44911篇;相关期刊133种,包括西安通信学院学报、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2年LMS中国用户大会、2012年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学术会议、全国第十六届信号与信息处理第十届DSP应用技术联合学术会议等;同步误差的相关文献由734位作者贡献,包括徐为民、万敏、冯佳等。

同步误差—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3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44911 占比:99.87%

总计:145103篇

同步误差—发文趋势图

同步误差

-研究学者

  • 徐为民
  • 万敏
  • 冯佳
  • 张万鹏
  • 张介秋
  • 张卫红
  • 张明明
  • 梁昌洪
  • 王永爽
  • 董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田昊; 唐道锋; 宋玉宝; 卢翔宇
    • 摘要: 为解决双轴同步平移机构运动过程中,双轴之间的同步协调控制问题,减小同步误差。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滑模PID控制和交叉耦合控制的同步控制方法。首先根据机构结构和运动特点分析了耦合同步误差并建立了系统模型,然后设计了滑模PID控制器来提高双轴运行稳定性,同时采用交叉耦合控制方法将同步误差作为反馈来修正速度给定。最后通过机构实际运动进行了实验对比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相对普通PID控制方法可有效减小位移同步误差,提高同步性能。该方法也为类似机构的同步控制提供了参考。
    • 蒋小平; 刘俊威; 刘璇; 崔恩铭; 窦俊跃
    • 摘要: 传统偏差耦合多电机同步控制系统中,系统的跟踪性能与同步性能彼此相互耦合,难以兼顾。此外,在多电机系统启动阶段,传统偏差耦合控制结构跟踪误差较大,在输出限幅的作用下,各台电机电流环输入参考转矩相等,而负载不均导致各台电机加速度不等,致使转速同步误差增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最大转速加速度的概念,结合偏差耦合结构和滑模控制算法,设计一种基于滑膜加速度控制器的转速同步补偿策略。此外本文提出最大转速加速的概念,同时设计了最大加速控制器对两点几转速换进行补偿,通过选择合适的加速度耦合同步系数,在多电机啊起动阶段减小了系统同步误差,使两台电机速度尽快达到同步。最后在matlab平台中搭建三台永磁同步电机串联仿真模型,结果验证了该文所提改进型偏差耦合控制结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张康; 王丽梅
    • 摘要: 为了解决系统同步误差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驱动H型平台轮廓跟踪精度的影响,该文将并联轴位置不同步引起的横梁偏转角定义为等效同步误差,以此构建适用于直驱H型平台的融合误差模型。同时,建立基于融合误差的非线性耦合模型,将系统控制目标由轮廓跟踪转变为融合误差收敛。采用反馈线性化对以融合误差为状态变量的非线性耦合动态方程进行解耦线性化。针对线性模型,设计自适应积分滑模控制器(AISMC),削弱反馈线性化控制对系统数学模型的强依赖性,提高系统对负载扰动和参数摄动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不仅能有效提高系统的轮廓精度和同步精度,而且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
    • 杜柳青; 李祥; 吕发良; 余永维
    • 摘要: 通过改进重构凸轮X-C轴联动加工模型,建立X-C轴联动加工通用补偿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拟合还原数据曲线并得到规则化输出,结合延迟补偿模式,实现凸轮加工的在线检测补偿功能。由此可解决直线和转角反馈无法补偿X-C轴联动同步误差的问题,有效降低X-C轴联动加工过程中同步误差带来的影响,提高了凸轮的加工精度和质量,为凸轮加工在线检测补偿提供可行方案。
    • 曹原; 贾凯; 徐方; 杜振军; 刘明敏
    • 摘要: 针对现有控制策略存在的鲁棒性差、误差极值对系统影响大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的交叉耦合控制策略,分析了策略原理,并通过李雅普诺夫定理进行了稳定性判定;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了最大偏差耦合控制策略、加权耦合型控制策略以及本文提出的改进的交叉耦合控制策略控制框图,并通过控制变量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数据证明了文章提出的改进的交叉耦合控制策略适用于不同的输入信号,并有效解决了误差极值对整体系统影响大的问题,控制性能更优越,鲁棒性高。
    • 张浩强; 罗相巧; 黄鸿滨; 韦美良; 蔡柳; 卢森幸
    • 摘要: 为提高白酒地缸固态发酵出醅效率、减小出缸过程易污染等问题,提出一种白酒地缸固态发酵出醅双缸同步控制系统,给出了其出醅双缸同步控制系统工作原理,搭建了出醅双缸同步控制系统数学模型,采用蚁群算法对PID控制器三个参数进行了迭代寻优,基于Matlab/Simulink中进行了仿真研究,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白酒地缸固态发酵出醅双缸同步控制特性,为白酒地缸固态高效发酵参考和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出醅双缸同步控制系统阶跃响应最大同步误差可控制在0.089 m以内,稳态同步误差可控制在0.02 m以内,试验数据和仿真数据误差可控制在0.004mm以内。
    • 王正佳; 陈晓明; 张宇; 俞嫒妍; 刘泉; 徐佳乐; 李冀清
    • 摘要: 为了实现混凝土3D打印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运用,设计并制造了大尺度混凝土3D打印龙门运动平台。由于条件限制无法将相关辅助设备(混凝土搅拌设备、混凝土供料设备、冲洗设备等)安装于龙门结构上,遂设计了重载主动跟随小车用于安装辅助设备。但龙门响应速度远大于小车,小车额定工作速度大于龙门额定工作速度,在小车主动跟随龙门的过程中必然存在迟滞性。因此需要分析重载小车主动跟随的可行性,分析小车的同步跟随误差,以指导小车与龙门连接线缆管的预留长度。
    • 张运驰; 高厚磊; 袁通; 向岷江
    • 摘要: 在配网应用中,以故障时刻为同步基准的差动保护需要精准地检测故障发生时刻。而常见的相电流突变量故障时刻检测方法的误差受故障发生时刻、分布式电源故障特性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会给差动保护带来较大的同步误差。为此,提出了适用于配电网故障时刻自同步原理的精确故障时刻检测方法。首先以传统相电流突变量检测算法为基础选取数据窗,然后对窗内数据应用改进多分辨形态梯度算子进行处理,得到凸显波形突变情况的梯度信号。之后利用该梯度信号的极值点位置提取故障发生时刻。最后PSCAD仿真以及现场试验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精度高、稳定性好,可有效减小因故障时刻检测而产生的同步误差
    • 薛召; 贾文昂; 李展尚
    • 摘要: 针对传统PID算法在液压同步系统中整定困难、稳定性不佳、同步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单神经元PID复合算法的双缸耦合同步控制策略,提高同步系统的性能。建立比例阀控非对称缸双缸同步系统数学模型;利用Simulink软件,对比分析传统PID算法、单神经元PID算法和模糊单神经元PID算法的控制效果;最后通过试验验证3种控制策略下的系统同步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模糊单神经元PID的耦合控制策略,系统同步误差明显减小,响应速度更快,设计的控制策略有效。
    • 冉启胜; 张哲; 韩杰祥; 尹项根; 热合曼·玉山; 刘玢岩
    • 摘要: 故障阻断型换流器构建的直流配电网采用主动限流控制后,将导致故障电流特性复杂化,严重影响保护的动作性能。在对直流配电网主动限流控制下故障电流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区内、外故障下线路两侧电流波形的差异,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动态时间弯曲距离(DTW)算法的线路纵联保护方案。该方案利用线路两侧电流采样值时间序列计算DTW,根据区内故障下DTW值远大于区外故障下DTW值的特征识别故障线路。通过电压梯度构成启动判据,对DTW算法起始时刻进行自校正,同时引入加权函数对DTW算法进行改进,以抑制边缘效应,从而有效降低同步误差对保护的影响,提高保护可靠性。算例分析表明所提保护方案在不同电网运行方式下均可正确区分区内、外故障,适应性强,同时具有良好的耐受过渡电阻和分布电容电流的能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