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PID控制

PID控制

PID控制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9035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工技术、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558篇、会议论文691篇、专利文献1423888篇;相关期刊1669种,包括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机械设计与制造、液压与气动等; 相关会议489种,包括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第29届中国控制会议、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0年会暨全国第十五届自动化应用学术交流会等;PID控制的相关文献由18294位作者贡献,包括王伟、程启明、柴天佑等。

PID控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558 占比:0.53%

会议论文>

论文:691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423888 占比:99.42%

总计:1432137篇

PID控制—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赵新华; 杨思国
    • 摘要: 高精度的控制系统是电液执行器位移跟踪的前提,而传统控制方法容易受到外界噪声的影响,导致控制系统输出精度下降.对此,提出了一种优化算法,以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首先,建立电液执行器驱动装置,推导出活塞运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方程式.针对位移跟踪误差信号,引用了增量式PID控制方法.其次,利用遗传算法对PID控制方法进行优化,给出了电液执行器PID控制方法优化流程.最后,采用MATLAB软件对位移跟踪信号进行仿真,并且与优化前的控制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采用PID控制方法,电液执行器开始阶段反应速度慢,整个阶段输出误差较大;采用遗传算法优化PID控制方法,电液执行器开始阶段反应速度快,整个阶段输出误差较小.采用遗传算法优化PID控制方法,可以提高电液执行器位移信号跟踪精度,有效地解决PID控制系统抗干扰问题.
    • 琚世杰; 程良彦; 闫安志
    • 摘要: 为了提高柔性臂的控制精度,以悬臂机械臂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欧拉-伯努利梁模型推导压电柔性机械臂的微分方程,采用ANSYS模拟得到前两阶弯曲振型,为PZT的粘贴位置提供依据;其次,利用现代控制理论得到压电柔性臂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分别采用PID和BP-PID对柔性臂进行独立模态控制;最后,分别利用两种控制方法对机械臂末端位移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BP-PID控制精度较高,鲁棒性较强,在结构振动控制领域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 崔旭东; 邓少丰; 王平江
    • 摘要: 多轴联动下的串联多关节工业机器人在空间轨迹运动时,在时间上保证各关节轴单独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而由于机械电气的迟滞效应,并不能完全保证理想的轮廓轨迹,这说明各个伺服轴的运动在几何空间中的同步非常重要.?针对运动指令与实际位置之间的迟滞所带来的机器人末端轮廓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结合工业机器人现有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以及传统的PID控制理论,研究了六关节机器人位置域控制算法.?将机器人空间轮廓轨迹的控制,通过采用主?从运动关系实时建立的方法,将时域中的各个伺服关节的同步控制方法,变换到位置域的各个伺服关节的主?从跟随的控制方法,在实现位置域的同步控制的同时,引入基于位置域的PD控制,减少了主?从跟随控制的跟随误差,从而整体提高机器人末端的轮廓运动精度.?该方法在Linux?CNC(Computerized?Numerical?Control)数控系统上,以某公司HSR-JR605机器人为对象进行了实验,证明采用位置域控制方法对六关节机器人空间运动轨迹精度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 张懿楠
    • 摘要: 本文设计的是一种升压电源,其设计周期较短,控制手段灵活,拥有减少电路的不稳定性的优势,可以很好地满足需要数个模拟电源、实时反馈速度较快的系统,可作为一种优秀高性能系统电源。完成对电源方案的设计,介绍ATmega16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分析升压电路的核心:Boost电路。对单片机系统的软件程序设计,以及为了减少误差而设计的PID控制,电路的总设计通过仿真软件对电路仿真,并对其原理进行分析。
    • 邓晗; 张鹏; 肖宏
    • 摘要: 本文基于综合转台要求同时具备较高的精度以及快速响应能力这一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单一PID控制在现有的硬件基础上,难以同时满足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快速反应能力同时还要保证系统无超调。现设计了一种复合控制方法,以成熟的PID控制为基础,在伺服控制系统的位置环引入前馈补偿。通过对位置前馈的微分处理,等效为对速度和加速度的补偿量。并且运用模糊控制理对前馈控制参数进行调整。论试验表明,在PID控制基础上引入前馈控制和模糊增益调整方法组成的复合控制相比单一的控制方法,在精度和快速性同时有所提升。
    • 陈双喜
    • 摘要: 基于磁浮列车车辆—轨道—桥梁耦合动力学、电磁学、控制学和现代信号分析理论,采用数学建模与数值计算方法研究磁浮控制系统不同参数状态下车辆振动响应的非线性特征(非线性度)。首先建立中低速磁浮列车—轨道—桥梁的耦合动力学模型和PID悬浮控制模型;然后编制数值计算程序,计算车辆系统在不同控制参数下的动力学响应及其非线性度指标;最后分析控制参数对车辆振动非线性度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当磁浮列车PID控制系统的比例反馈系数和微分反馈系数较小时,车体、悬浮块振动信号具有很强的非线性,但非线性度随反馈系数增大而减小;积分反馈系数对系统振动非线性度的影响很小。
    • 姚向明; 潘锦蓉
    • 摘要: 基于传统PID控制理论,在自动PID控制基础上,以泵的状态作为判断输入条件,加入适合工况的短时间手动预设阀位值,优先进行程序判断,解决在PID无法实现稳定控制的情况。
    • 杨帆
    • 摘要: 阐述对非线性系统建模设计是十分关键的。建立一个通用的且控制精度高的非线性系统模型,可以为实际生产过程提供理论基础。传统的PID控制算法的数学模型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是也暴露出诸如稳定性差、精度不够高等许多局限性。基于当前困难,提出了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改进传统的PID控制算法,实现更高稳定性和更高精度的目的。2个实验案例的分析表明,结合了RBF的PID控制器网络更具有逼近真实信号输入的能力,同时还满足在经典U模型上的非线性控制。
    • 员三妮
    • 摘要: 针对化工工艺流程中锅炉汽包水位的非线性、时滞性、鲁棒性的特点,分析了汽包水位对象的动态特性和传统的控制方式,本文拟采用三冲量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分析,控制系统中以水位值为主信号,给水量作为副回路反馈信号,蒸汽量作为前馈信号。其中控制器负责信号的采集以及相关输出控制计算,将汽包水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设计中采用DSP为核心作为核心控制器,在电路设计的同时仍需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和通用性,最终使得本控制系统能适用于多种生产应用场合。
    • 路染妮; 贾佳
    • 摘要: 本文介绍一种自主巡航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车道跟踪和巡航控制的主从式车辆结构形成技术,该系统保持了主从之间的安全距离。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来观察主控制器的速度,从而保持与从控制器的安全距离,图像处理保证了主-从方法对车辆编队的跟踪和车道检测,并利用MATLAB进行了系统建模和仿真结果表明,从机以恒速跟随主机,在避免碰撞的同时保持安全距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