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模控制器
滑模控制器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3年内共计321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工技术、航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5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4217363篇;相关期刊126种,包括机电工程、中国工程机械学报、电工技术学报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第七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 、中国航空学会第十八届航空发动机自动控制专业学术交流会 、2015中国(天津)机电装备创新设计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滑模控制器的相关文献由935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秀宇、王天雷、祝国强等。
滑模控制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217363篇
占比:99.99%
总计:4217577篇
滑模控制器
-研究学者
- 张秀宇
- 王天雷
- 祝国强
- 孙灵芳
- 张京玲
- 张文杰
- 张昌凡
- 张昕
- 杨晓辉
- 肖玲斐
- 邱炯智
- 刘冲
- 张伟
- 李静
- 赵海滨
- 余焱江
- 刘建勋
- 刘辉
- 姬庆庆
- 巩敦卫
- 张建化
- 张柳芳
- 张梦华
- 彭雅轩
- 徐正宏
- 徐进钊
- 李志伟
- 李晨宇
- 李生民
- 杨爽
- 杨祎
- 王建国
- 王磊
- 王耀南
- 石莹
- 苗敬利
- 郭一楠
- 陈刚
- 陈楠
- 马强
- 黄尊地
- 丁进
- 严小东
- 乔楠
- 于仲
- 于涛
- 于清文
- 井元伟
- 任天成
- 何立民
-
-
李沁颖;
曹青松;
王涛涛
-
-
摘要:
为保证车辆驾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智能网联式车队控制器参数的优化和选取展开研究。采用领头车-前车跟随策略进行车辆编队,构建网联式车队纵向控制动力学模型,结合滑模控制器规律,利用切换函数,实现网联式车队车辆自适应控制。在此基础上,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将滑模控制器4个参数设置为空间粒子,通过搜索个体极值和全局极值动态调整粒子参数,获得滑模控制器的最优参数。采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给定的未优化控制器参数,优化后的滑模控制器具有响应快、精度高等特点,能够有效实现网联式车队的稳定控制。
-
-
贾一君;
张楠;
安兆喆;
吴世玲
-
-
摘要:
针对双机驱动振动系统中,直流电机与振动质体机电耦合工况下电机转速难以实现同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主从控制结构的双电机麻雀优化滑模同步控制算法。首先,建立了该型振动系统的机电耦合模型,借助拉格朗日方程求解了该型振动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随后,采用主从控制结构,并利用麻雀算法对滑模参数进行了优化,实现了对主电机转速与主从电机相位差的有效控制;最后,搭建了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验证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主从结构的麻雀优化滑模算法对双机驱动振动系统的同步控制效果好,主电机转速与预设转速之差小于0.5 rad/s,主从电机相位差小于0.1 rad;振动系统x方向位移接近于0 m,y方向运动表现为-0.02 m~0.02 m的弦类往复波动,满足振动机械工作的要求。
-
-
张晓雪;
马新
-
-
摘要:
研究了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控制问题,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了滑模面,构造了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器,证明了系统状态能够驱动到滑模面的结论,通过仿真证明了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
-
蒋小平;
刘俊威;
刘璇;
崔恩铭;
窦俊跃
-
-
摘要:
传统偏差耦合多电机同步控制系统中,系统的跟踪性能与同步性能彼此相互耦合,难以兼顾。此外,在多电机系统启动阶段,传统偏差耦合控制结构跟踪误差较大,在输出限幅的作用下,各台电机电流环输入参考转矩相等,而负载不均导致各台电机加速度不等,致使转速同步误差增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最大转速加速度的概念,结合偏差耦合结构和滑模控制算法,设计一种基于滑膜加速度控制器的转速同步补偿策略。此外本文提出最大转速加速的概念,同时设计了最大加速控制器对两点几转速换进行补偿,通过选择合适的加速度耦合同步系数,在多电机啊起动阶段减小了系统同步误差,使两台电机速度尽快达到同步。最后在matlab平台中搭建三台永磁同步电机串联仿真模型,结果验证了该文所提改进型偏差耦合控制结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
高永超;
尹红彬;
陈明轩;
陈鹏飞
-
-
摘要: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为具有强耦合特点的非线性系统。传统矢量控制方法存在转速超调量大、抗扰动性能较差的问题。基于PMSM的数学模型,对比了现今常用的几种滑模控制器的特点,通过改进一般指数趋近率得到新型指数趋近率的滑模控制器模型,数学推导证明其稳定性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搭建仿真模型。与一般的指数趋近率相比,改进的指数趋近率滑模控制器控制永磁同步电机具有超调量小、转速响应快的特点,并且能很好地抑制外界干扰,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
-
李绍民;
徐亚栋;
邹权;
赵鹏举
-
-
摘要:
针对弹药装填机械手在传统滑模控制下趋近律使系统产生抖振现象,收敛速度较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趋近律。该趋近律在指数趋近律的基础上引入了系统状态变量,状态点在沿滑模面滑动的过程中控制增益逐渐减小,直至误差为0时稳定在原点,有效地减小了抖动;并设计自适应控制律估计了机械手控制过程中的外部扰动,采用李亚普诺夫函数对新型趋近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以此趋近律设计了自适应滑模控制器。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将设计的新型趋近律与指数趋近律、幂次趋近律进行仿真对比,得到的仿真结果表明了新型趋近律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有效性。
-
-
刘英杰;
袁烨;
陈海山;
陈可仁
-
-
摘要:
针对轮毂电机使用传统PI控制在负载突变时达到稳定出现抖动的问题,提出轮毂电机控制系统速度环采用滑模控制器(SMC)和最大转矩电流比(MTPA)控制.通过对速度环分别采用比例积分(PI)和输入参考电流为0、PI和MTPA以及SMC和MTPA控制下系统响应情况仿真,得到了不同控制方式下电机定子三相电流、输出电磁转矩、电机转速等工况并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PI控制方式相比,采用SMC和MTPA控制能有效提升系统稳定性,降低负载突变状态下系统抖动,减小超调量,同时提升电流的利用率,能较好满足轮毂电机工况要求.
-
-
郑顺河;
孟克其劳;
海日罕;
王藤
-
-
摘要:
针对直驱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中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KF)进行状态估计难以获得最优协方差矩阵的问题,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来优化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的协方差矩阵,改进算法在标准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自然选择机制。其次由于EKF算法具有延迟效应使得系统鲁棒性降低,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指数趋近律的滑模控制器来代替传统的PI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经改进粒子群算法对系统噪声协方差参数优化后可有效提高电机转速和转子位置角估计精度,此外与传统滑模控制器和PI控制器相比,该改进滑模控制器使系统具有抗负载扰动能力强、鲁棒性更好的优点,验证了该文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
-
董博;
苗敬利
-
-
摘要: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PMLSM)通常对扰动以及负载阻力相对敏感、同时传感器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导致测量不精确等问题,为了摆脱位置传感器对电机伺服系统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以改进型趋近律滑模控制器为核心,以模型参考自适应算法为观测器的PMLSM无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首先对传统PI控制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种改进的滑模速度控制器,提出了模型参考自适应的观测方式,并搭建了永磁直线电机控制系统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对控制系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控制下的追踪信号误差能控制在0.2mm内,系统运行平稳,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
-
梁艳芳;
杨永明;
胡云飞;
谭宏泽;
邵芸松;
马佳琪
-
-
摘要:
针对机械臂动力学模型中存在未建模动态、摩擦力矩和外部干扰等不确定性因素,尤其当外界干扰较大时,将会导致机械臂控制系统出现抖振的现象,为提高系统的轨迹跟踪和力控制要求,该文设计一种基于双曲正切函数的滑模控制器,在力位2个独立的控制方向上设计相应的控制率。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技术相比,该控制器能有效地抑制系统的抖振现象,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跟踪精度。
-
-
-
刘渊;
张天宏
- 《中国航空学会第十八届航空发动机自动控制专业学术交流会》
| 2016年
-
摘要:
为了取得更加优良的控制性能,针对某型涡扇发动机,提出一种改进全局快速非奇异Terminal滑模控制器,取代前馈PID控制器以用于转速闭环控制中.该控制器采用指数趋近律对全局快速非奇异Terminal滑模控制进行优化,并通过低通滤波器进行消抖.半物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前馈PID控制,该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且没有明显抖振,可以将其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中.
-
-
Xia YANG;
杨霞;
Liping XUE;
薛丽萍;
Ceyuan LIU;
刘策源
- 《第十二届沈阳科学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步进电机成为日前不可或缺的重要电机组件,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具有控制精度高,控制形式较为简单,易于实现数字化控制等特点.其控制器通常采用经典PID控制器、模糊PID控制器、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其缺点在于采用如上控制器造成系统的响应时间长,超调较大,稳态误差相对较大.为了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设计一种基于改进滑模控制器的三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并通过仿真结果得出结论,与传统步进电机控制器相比,系统的快速性和稳定性得到提高,仿真的结果同时验证了设计具有可行性.
-
-
-
Zhang Yu;
张宇;
Zhang Lin;
张林;
Xu Bin;
许斌
- 《201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
| 2013年
-
摘要:
为了提高柔性机械手末端位置控制的鲁棒性和精度,提出基于分布估计算法(EDA)的滑模控制器优化方法.首先通过奇异摄动理论将柔性机械手动力学解耦为快慢2个子系统,分别设计含待定参数的快慢子系统的滑模控制器,然后给出了基于EDA的控制器优化策略,对滑模控制器进行优化.最后通过仿真与传统滑模控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响应速度、超调量、控制精度以及振动抑制方面都优于传统的滑模控制算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