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3年内共计13871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94篇、会议论文649篇、专利文献835243篇;相关期刊694种,包括电工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通讯世界等;
相关会议189种,包括2016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2015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2014年供用电设计技术交流会 等;智能变电站的相关文献由21280位作者贡献,包括高磊、卜强生、李鹏等。
智能变电站—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35243篇
占比:98.78%
总计:845586篇
智能变电站
-研究学者
- 高磊
- 卜强生
- 李鹏
- 郑永康
- 宋亮亮
- 袁宇波
- 窦仁晖
- 倪益民
- 李刚
- 唐志军
- 李辉
- 刘明忠
- 刘海峰
- 裘愉涛
- 陈宏
- 陈磊
- 张弛
- 李超
- 杨经超
- 吕航
- 王磊
- 杨毅
- 李伟
- 李江林
- 杨贵
- 沈健
- 王涛
- 翟博龙
- 纪陵
- 于同伟
- 张道农
- 李力
- 林国栋
- 韩伟
- 郝晓光
- 欧阳帆
- 童晓阳
- 刘宏君
- 周水斌
- 李勇
- 王鹏
- 高翔
- 曹敏
- 樊陈
- 王广民
- 王志华
- 王晋
- 张海东
- 赵宇皓
- 陈福锋
-
-
王宇
-
-
摘要:
220 kV智能变电站实现了站内设备信息的共享,能够快速传递信息,确保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分析智能变电站的特点,对二次装置的调试方法进行系统分析与探讨,归纳出运行维护的方法策略,对设备异常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防范方法,对现场实际应用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
-
杨瑞;
赵谦;
张宪军;
梁志宝;
晏平仲
-
-
摘要:
分析智能变电站网络的组成结构及过程层网络的特征,针对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的特征,提出一种新的过程层网络实时转发路径监视的方法,并通过将实时路径与规划路径对比,及时告警链路异常,保证网络的确定性。
-
-
张子建;
刘俊宇;
梁煜;
黄晓欧
-
-
摘要:
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战略的重要支点,随着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的不断增多,设备信息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传统的数据检索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海量数据的处理要求,如何准确高效的检索变电站设备信息成为研究的焦点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智能变电站设备一次信息检索方法,首先对智能变电站的一次设备信息进行分类,获取相关设备信息语料。然后,定义非结构化设备信息抽取框架,实现设备信息语料的高效抽取。再利用隐马尔科夫模型对设备信息进行分词,构建变电站一次设备信息知识图谱,实现设备信息的可视化展示,突破二维语义表格的局限。最后,结合知识图谱技术设计了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实验表明基于知识图谱的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信息记录检索系统能提供准确的设备信息,实现智能变电站设备信息的高效检索。
-
-
李钧超;
张辰;
陈丹;
巩鑫龙
-
-
摘要:
由于变电站周围用电量急剧增加,造成变电站电量的运行管理存在不足,导致变电站的容量和负荷总量下降、有功损耗增加。为此,提出一种考虑多站融合的智能变电站选址定容优化方法。通过分析和研究智能变电站规划的影响因素,在多站融合条件下,以变电站、变压器和网费为优化目标,对各个阶段下变电站对应的负荷点进行约束,简化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构建智能变电站选址定容模型;采用改进的萤火虫算法(GFA),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求解,实现智能变电站选址定容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比优化前的智能变电站负荷总量最大值提升了10 MW,容量最大值提升了14 MV·A;优化后比优化前的有功损耗平均值降低了94.6 kW;优化后的最优解搜索成功率均在90%以上,最优解平均搜索时间为24 ms。所提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增加变电站容量和负荷总量,而且还能够有效降低有功损耗,以更高的成功率快速完成最优解搜索。
-
-
姚季秋
-
-
摘要:
继电保护装置是智能变电站工作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可以有效保障整个智能变电站工作的正常进行。针对我国在智能变电站运营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探析,并提出合理的安全性与运维方案建议,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理论依据,提升智能变电站的稳定性与安全,推动我国智能电网的高速发展。
-
-
黄华帅
-
-
摘要:
智能变电站兼具高质量、标准化、规模化的特点,可以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但是在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也会出现多种问题。因此,以智能变电站为对象,结合智能变电站的概念及体系结构,阐述了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技术,并结合智能变电站内部设备的常见故障,提出了几点处理措施,希望为智能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提供一些参考。
-
-
侯娟;
刘星洁;
李春林;
吴娟娟
-
-
摘要:
为落实高等职业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在“互联网+”“智能+”的时代背景下,结合我校“互联网+”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仿真实训系统,本文提出研发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增强现实职业技能仿真培训系统,探索快速提升变电运维人员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学习平台,为运维人员提供自主学习、知识讲解、操作演练、考试培训等功能,以提高运维人员对智能站二次系统的掌握程度,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高质量人才和安全生产保障。
-
-
宋艳;
周立秋
-
-
摘要:
变电站集成配置文件描述了站内所有IED(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实例配置和通信参数、智能电子设备之间虚端子连线信息等,都是隐藏于集成配置文件中,只有专业人员才能理解。但是目前还没有方便、直观且有效的可视化智能变电站集成配置文件方法。通过分析目前现状,在智能站配置工具上集成开发了一种可视化功能。
-
-
-
拓岗
-
-
摘要:
智能电网环境下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是业内研究的重心,而智能变电站作为新型的电力系统,对其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的要求无疑更加严苛。此次研究通过对采样处理单元模块进行硬件以及软件设计,且对基于FPGA实现的智能电网电气量快速计算核心模块进行分析和说明,展开了对智能变电站安全稳控装置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智能变电站安全稳控设计既解决了传统设计遗留的难题,同时又能够快速计算出智能变电器的各项电气量,由于该设计运行可靠性强,因此能够很好地适用于智能变电站安全稳控装置。
-
-
CHEN Yong;
陈勇;
LI Shengnan;
李胜男;
ZHANG Li;
张丽;
LU Hao;
鲁浩;
DAI Zhihui;
戴志辉
- 《第十届中国智能电网学术研讨会》
| 2019年
-
摘要:
智能变电站的出现为大数据的收集、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二次设备缺陷数据的关联性分析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样本.首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缺陷数据模型.其次,根据智能变电站缺陷数据模型特点对Apriori算法进行了改进,降低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内存占用量.最后,以某市一年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缺陷数据为例,通过改进的Apriori算法挖掘缺陷数据各个属性之间的关联性并对关联规则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分析缺陷情况,寻找二次设备薄弱环节,为缺陷巡检方式的制定和检修策略的制定提供支持.与传统Apriori算法相比,改进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较低.
-
-
LI Qihao;
黎其浩;
YUE Yang;
岳杨;
JIANG Jingchen;
蒋京辰;
ZHANG Ying;
张颖;
ZHONG Jiayong;
钟加勇
- 《2019泛在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应用研讨会》
| 2019年
-
摘要:
泛在电力物联网背景下,智能变电站中负责运行状态上传与控制命令下达的过程层网络负载将急剧升高.传统IEC61850标准协议中的高可用性无缝冗余(High-Availability-Reamless Redundancy,HSR)通信链路配置方法由于数据副本在存在环路的网络内循环产生额外流量与额外传输延时,存在信息传输实时性差的缺点.因此,提出基于贪心流量优化算法的过程层网络拓扑高冗余无缝配置方法.首先,在分析采用HSR技术的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工作原理的技术上,提出两种高可用性无缝冗余配置方案:交叉(Cross-Links,CLs)方案与四连通环(Four-Connected Rings,FCRs)方案.其次,为避免过程层网络在流量汇聚时易产生拥塞导致传输时效性变差,提出基于贪心算法的流量调度策略.最后,基于Opnet的变电站仿真算例表明,与传统网络拓扑配置方案相比,所提方案的数据平均传输跳数与传统拓扑方案比下降50%,而采用贪心算法的过程层网络流量调度策略在数据拥塞时的传输延时、丢包率和吞吐量衰退服务分别降低32.7%,63.5%和33.3%.因此,所提方案能够显著提升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性能.
-
-
张诗鹏
- 《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起500kV智能变电站为了实现大二次遥控功能,进行保护程序升级时发现保护厂家提供的新ICD文件与保护装置的CID文件的GOOSE虚端子差异较大,防止了不合格下装保护装置,消除有可能导致保护不正确动作的隐患.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优化保护升级流程,合理申请退出保护关联设备进行补充试验,通过过ICD文件比对确保新旧ICD文件的虚端子回路的一致性;同时提出利用智能变电站管控平台,做好SCD文件及CID文件的在线管理,有效杜绝保护“拒动”“误动”的隐患。
-
-
庄建煌
- 《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针对智能变电站输变电一次设备故障机理的复杂多样性,传统单一维度的设备状态信息评估难以有效挖掘出潜在的安全隐患,本文全面建立了包含历史数据、设备缺陷、试验数据、不良工况和状态检测在内的输变电一次设备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合作博弈理论得到各状态指标的组合权重,并利用变权公式对其权重进行修正;通过云模型得到定量指标对智能变电站输变电一次设备各状态等级的隶属度,然后结合层次分析法得到评估结果.实际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可为智能变电站输变电一次设备和系统的状态检修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
-
邱荣福;
朱子坤
- 《2018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
| 2018年
-
摘要:
介绍了基于RTDS的智能变电站数模仿真平台,搭建了智能变电站测试模型和环境,简述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测试项目,并通过仿真实现对不同厂商、不同类型智能保护设备的系统测试,提供了可行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测试研究方案.
-
-
-
YE Yuanbo;
叶远波;
JI Ling;
纪陵;
HUANG Taigui;
黄太贵;
SUN Yueqin;
孙月琴;
YANG Xiaofan;
杨小凡
- 《2018中国智能电网学术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智能变电站的新特点和新变化对智能站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提出了新要求,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公共信息模型是建设新型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基础.IEC61970和IEC61968公共信息模型(CIM)不能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提供全面的公共信息模型支撑.基于IEC61970和IEC61968的CIM基本扩展原则,通过分析继电保护装置物理结构分层以及智能变电站保护控制系统通过网络化二次回路进行信息交互的新架构,扩展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设备资源公共信息模型和继电保护二次设备资产公共信息模型.提出了基于IEC61850的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信息模型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设备量测模型的模型映射方案,构建了完整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设备公共信息模型架构,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应用和二次运维管理系统信息的集成和交互奠定了基础.
-
-
沈淑英
- 《2020年中小学教育减负增效专题研讨会》
| 2020年
-
摘要:
目前,环境能源问题已成为全球民众关注焦点;能源短缺、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突出;温室效应、雾霾已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为解决这些问题,全世界的学者都在努力的寻求清洁能源,探索提高清洁能源的转换效率、减少能源输送过程中的损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方法和途径.据统计中国2014年发电量约为5.51万亿千瓦时,因此提高电能的转化率和应用率,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电力行业恰恰承担着发输变、配电的重任.全国乃至全世界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电力的供应,因此对供电质量、可靠性、安全运行和损耗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
-
LI Xu;
李旭;
NI Chuankun;
倪传坤;
LI Baowei;
李宝伟;
MA Heke;
马和科;
DENG Maojun;
邓茂军;
ZHAN Zhihua;
詹智华
- 《2018中国智能电网学术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相比,二次保护系统中增加了过程层设备合并单元及智能终端,引起了保护设备动作时间变慢.提出将合并单元的单一插值采样算法改为同步采样算法与插值算法相结合,基于同步状态自适应调整采样算法,减小了合并单元内部采样数据的处理时延.针对智能终端的CPU插件进行了改进,由FPGA完成GOOSE组播过滤、网络风暴功能,CPU负责处理GOOSE的接收与发送,同时采用MOSFET光电耦合继电器作为启动继电器,通过优化设计减少了智能终端的出口时间.基于上述设计,研制了新型过程层装置,并对比开展了动模仿真及静模仿真验证.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新研制的过程层装置配合线路保护装置的整体动作时间相比优化前减少3ms,能够满足GB/T-14285标准对继电保护装置整组动作时间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