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铁路勘测

铁路勘测

铁路勘测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19篇,主要集中在铁路运输、测绘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46979篇;相关期刊51种,包括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铁路计算机应用、山西建筑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中国测绘学会2013工程测量分会年会、中国测绘学会2012工程测量分会年会、第一届全国激光雷达对地观测高级学术研讨会等;铁路勘测的相关文献由155位作者贡献,包括梁永、王立兴、刘艳芳等。

铁路勘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8 占比:0.21%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46979 占比:99.75%

总计:47095篇

铁路勘测—发文趋势图

铁路勘测

-研究学者

  • 梁永
  • 王立兴
  • 刘艳芳
  • 卓宝熙
  • 周玉辉
  • 崔喆
  • 张献州
  • 张磊
  • 张金苍
  • 李天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海波
    • 摘要: 结合长赣高铁定测中无人机LIDAR的应用情况,分析了激光点云数据在铁路勘测中的应用情况。相对于传统勘测方法,激光雷达数据具有高效率的优势,且点云数据的应用范围很广,可生成地形图、断面,还可以确定高压电力铁塔的位置及高度等;无人机LIDAR技术应用于铁路勘测中也能大大减少外业勘测的工作量;点云数据可生成高精度DEM,将其上传“智能勘测大数据平台”与全线DOM相结合,辅助全线踏勘及选线等工作。
    • 周玉辉
    • 摘要: 本文结合铁路勘测设计实际需求,提出基于GNSS的铁路勘测设计数字化采集系统,包括中线测量、断面测量、水文测量、单点测量、既有线测量等。并从系统框架设计、功能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系统利用移动设备、北斗导航、移动计算、CORS系统、GNSS RTK等技术资源,实现CAD地形图实时导航引导外业测量工作,满足铁路勘测设计工作要求,通过对移动设备功能进行精简和完善,确保系统贴合铁路勘测设计实际需求。
    • 罗琪
    • 摘要: 文章采用机载Lidar与正射影像相结合的方法,在铁路勘测项目中完成了1∶500地形图制图和横纵断面采集。结果表明,机载Lidar数据精度高,高程中误差为0.055 m,利用Lidar数据生成的正射影像平面中误差为0.103 m,满足1∶500地形图精度要求和铁路勘测断面测量要求。因此,在铁路勘测项目中,将机载Lidar与正射影像结合应用,可大大减少内外业人力物力,提高测量效率。
    • 张浩
    • 摘要: 为解决铁路勘测专业调查工作中基础数据来源单一、时效性低、流程繁杂且专业之间调查内容重叠等问题,采用B/S模式和前后端分离架构,基于Openlayers开源GIS框架开发铁路勘测多专业综合调查系统,融合高清航飞影像、1∶2000数字线划图、设计线位等多源地理信息数据和设计资料,构建铁路勘测调查“一张图”,并将其发布成WebGIS服务供系统调用;通过坐标转换和调查对象实体化,将要素发布成WFS服务,并实现调查信息实时共享;利用GIS的空间分析算法对调查实体进行智能计算,并输出标准化成果报表。选取里程长度30 km、距离中线左右侧各300 m的范围进行测试,共调查5个专业13526个调查实体,相较于传统方法,新系统可减少调查工作人员5名,自动输出标准化成果报表16种,使调查工期缩短7 d。研究表明,该系统可以提高调查工作效率,同时为铁路勘测设计中的调查工作提供一种新的作业模式。
    • 曾俊豪; 邓连波
    • 摘要: 针对目前铁路勘测车辆调度方式主要为司机响应勘测人员实现送、接,导致整体等待时间较长的现状,研究如何构建合理的车辆调度优化模型,实现工作量分配与广义勘测成本协同优化,为勘测工作提供最优的运输组织保障。根据勘测车辆行驶特征,使用送–接扩展网络描述勘测车辆调度优化问题,在此基础上,兼顾决策者和司机的利益目标建立车辆调度双层规划模型。其中,上层模型为广义勘测成本分配最均衡和最大车辆送–接用时最小化模型,下层模型为求解最小广义勘测成本的多车送–接车辆路径模型。建立嵌套遗传算法求解模型。实例分析表明,基于双层规划模型优化所得广义勘测成本相较于目前采用的响应式调度方式减少18%,验证了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
    • 朱昀; 冯威; 王国祥; 郑子天; 潘佩芬
    • 摘要: 为研究第三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3,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3)精密单点定位技术(PPP,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在铁路勘测应用中的可行性,文章推导了BDS-3任意双频非差非组合PPP通用函数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BDS-3卫星B1I、B3I、B1C和B2a信号形成的5种双频组合进行PPP解算和性能分析,利用某铁路观测数据,对BDS-3进行PPP解算。结果表明,所有观测时段内可见卫星数约为7~11颗,空间位置精度因子(PDOP,Position Dilution of Precision)值约为2.0,可见卫星数较多,且空间几何分布良好;在静态和仿动态解算模式下,在水平和高程方向均可实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该研究可为BDS-3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在铁路勘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刘江涛; 王亮亮; 吴庆茹; 崔夏阳
    • 摘要: 铁路专业设计院在长期铁路建设项目设计中积累了丰富的铁路设计案例.为弥补既有设计案例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不足,解决大量资源在新建线路设计和员工技能提升方面没有发挥应有价值的情况,基于B/S架构进行铁路勘察设计案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和具体功能实现.该系统能够较为全面地对铁路勘察设计资料进行统一收集管理,实现既有设计资料的快速查询和分析利用.便于专业设计人员快速学习、参考、利用既有案例资料和技术专家的知识经验.
    • 刘冰洋
    • 摘要: 为解决跨河测量工序相对繁琐、生产周期长、无法获取河底地形等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无人船辅助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完成跨河地形测量的方法,即通过航摄手段同时获取测区数码影像、激光点云,利用无人船采集河底离散点,再基于分类后地面点云集与河底离散点集自动生成铁路纵断面、横断面及等高线等地形表示成果.该方法实现了以上地形表示成果的快速生成,经验证,超过90%的断面节点满足断面测量距离限差±0.3 m、高程限差±0.35 m的精度要求.
    • 邢玥; 郭磊; 刘畅
    • 摘要: 针对现有无人机技术航时短、精度差、空中俯视效果差等地形测绘问题,提出了一套高航时、高精度、易携带、易操作的油电混合新型旋翼无人机航测系统.该系统可以获得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高精度线路测量数据,弥补了人员不易抵达区段的勘测缺陷.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距离测量相对误差小于5%,测量精度较高.
    • 王培峰
    • 摘要: 当前铁路勘测已初步形成"空-天-地"一体化数据测量与处理体系,但仍存在数据采集盲区.背包式移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具有环境适应性强、作业效率高、成果精度高等优点,能够有效弥补当前铁路勘测过程中的不足.本文介绍背包式移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及其测量作业过程,探讨背包式移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在地形测量、断面测量、房屋拆迁调查、桥墩测量、涵洞丈量等勘测任务中的应用,通过工程实例应用表明该技术在满足测图精度的同时能够改变现有作业模式并提高生产力,为铁路勘测带来新的技术变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