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醇沉

醇沉

醇沉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3年内共计54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轻工业、手工业、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74287篇;相关期刊110种,包括黑龙江科技信息、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中成药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华东区第十八次中兽医科研协作与学术研讨会暨兽药发展论坛、第三届全国制药工程科技与教育研讨会等;醇沉的相关文献由157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雪松、陈勇、李页瑞等。

醇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5 占比:0.24%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4287 占比:99.76%

总计:74464篇

醇沉—发文趋势图

醇沉

-研究学者

  • 刘雪松
  • 陈勇
  • 李页瑞
  • 瞿海斌
  • 王龙虎
  • 程翼宇
  • 林志展
  • 吴永江
  • 龚行楚
  • 吴志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林军; 李高阳; 黄帆; 谢秋涛; 袁洪燕
    • 摘要: 目的:探究紫薯多糖的组成成分、抗氧化活性及稳定性,提高分离纯化的效率。方法:对紫薯粗多糖进行分级醇沉,对比分析各醇沉组分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对菜籽油的抗氧化能力以及化学稳定性。结果:通过分级醇沉得到了PPSP-40%、PPSP-60%、PPSP-80%3种组分,三者多糖、蛋白质、硫酸基、糖醛酸含量高低顺序为PPSP-80%>PPSP-60%>PPSP-40%。其中,PPSP-80%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PPSP-60%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而PPSP-40%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差;对菜籽油抗氧化效果强弱顺序为PPSP-80%>PPSP-60%>PPSP-40%。PPSP-40%的稳定性最差,PPSP-60%在极端碱性条件下稳定性最好,而PPSP-80%在121°C高温条件下稳定性最好。结论:分级醇沉对紫薯粗多糖具有一定的分离效果,不同醇沉组分抗氧化效果及稳定性具有明显差异,且高浓度醇沉组分的抗氧化效果和稳定性较好。
    • 高雅倩; 马诗经; 林丽; 杨宜婷
    • 摘要: 以茶树菇为原料,通过超微粉碎辅助热水浸提工艺提取茶树菇多糖。以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茶树菇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进一步测定不同浓度乙醇醇沉得到的茶树菇多糖C1、C2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菇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为30:1(mL:g),提取温度100°C,提取时间3h,提取1次,在此条件下,茶树菇多糖得率可达11.96%±1.06%。此外,茶树菇多糖C1、C2具有良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作用,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
    • 敖珍; 覃发玠; 罗迎春; 龙俊训; 谭红
    • 摘要: 香菇多糖是一种天然的活性物质,其制备方法常包含浓缩及醇沉操作。为提高香菇多糖的得率,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设计优化香菇多糖的浓缩及醇沉工艺。结果显示:浓缩比(原料质量:浓缩液体积)为1∶2g/mL时,多糖得率最高,由正交优化的最佳醇沉条件为:醇沉时间4h、乙醇用量4.5倍体积、乙醇浓度95%,此条件下所得多糖质量最大,影响醇沉效果的因素强弱为:乙醇浓度>醇沉时间>乙醇用量体积倍数。
    • 李晓刚; 张珍; 冯敏; 张辉
    • 摘要: 目的解决洁身洗液产品醇沉工艺不稳定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方法以醇沉浸膏收率为参考标准,考察不同设备内部构造、醇沉温度、搅拌转速、搅拌时间等对醇沉效果影响的因素,优化本产品的醇沉工艺。结果内部构造有挡板的醇沉收率高于无挡板;醇沉药液最适温度为20~30°C;搅拌转速为50 r·min^(-1);加醇时间为30 min以内,搅拌时间为药液搅拌均匀停止。结论有效的稳定了产品醇沉收率和产品质量。
    • 贾晓昱; 郑艳丽; 张鹏; 李江阔; 赵志永; 杨克箐
    • 摘要: 针对红枣多糖口服液制备过程中澄清难、多糖成分损失大、絮凝和稳定性差等问题,本文研究了不同澄清工艺对其口服液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分析优化醇沉和壳聚糖澄清工艺参数,测定其对ABTS、DPPH、O_(2)^(-)·、·OH的清除能力并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醇沉澄清工艺采用乙醇浓度48%、醇沉温度25°C、醇沉时间10 h,此时效果较佳,口服液中多糖保留率为74.95%,透光率为72.45%。壳聚糖澄清工艺采用壳聚糖添加量0.03%、澄清温度40°C、时间4 h时,其口服液中多糖保留率为83.89%,透光率为81.25%。抗氧化相关指标分析表明,醇沉工艺清除·OH能力要稍高于壳聚糖澄清工艺的,但壳聚糖澄清工艺在清除ABTS、O_(2)^(-)·和DPPH方面显著优于醇沉工艺。
    • 敖珍; 覃发玠; 罗迎春; 龙俊训; 向瑞琪; 方开铸; 刘杨; 谭红
    • 摘要: 红托竹荪菌托多糖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其提取方法常涉及浓缩及醇沉步骤。为提高红托竹荪菌托多糖的得率,文章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红托竹荪菌托多糖的浓缩及醇沉工艺。结果显示:浓缩比(原料质量∶浓缩液体积,g/mL)为1∶2时,多糖得率最高,正交试验优化的最佳醇沉条件为:醇沉时间2 h、乙醇浓度85%、4倍体积乙醇用量,此条件下,所得多糖质量最大。该研究可为红托竹荪菌托多糖精深加工中浓缩及醇沉工艺提供理论指导,促进红托竹荪菌托的废物利用。
    • 夏陈; 罗棵濒; 向卓亚; 邓俊琳; 陈建; 朱永清; 施刘刚
    • 摘要: 为研究藏茶水提物经醇沉后各组分(水提物、醇沉物和上清液)的物质分布情况,对其基本成分、总多酚、总黄酮、茶色素进行全面分析比较,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多酚类化合物含量,探究其DPPH·和ABTS+·清除能力以及对α-葡萄糖苷酶消化酶抑制作用差异。结果表明,藏茶水提醇沉物中总糖(17.73 g/100 g)、多糖(16.93 g/100 g)、氨基酸总量(5.89 g/100 g)和茶褐素(49.18 g/100 g)显著(P<0.05)高于上清液,而上清液中总多酚(195.93 mg/g)、总黄酮含量(61.61 mg/g)以及主要的多酚类化合物含量(GA、GC、EGC、C、CA、EC、EGCG、GCG、ECG和CG)均显著(P<0.05)高于醇沉物。体外抗氧化和消化酶抑制活性结果显示藏茶水提醇沉物对DPPH·和ABTS~+·清除能力低于上清液,但对α-葡萄糖苷酶消化酶抑制作用高于上清液。藏茶水提物经醇沉后上清液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而醇沉物具有较强的消化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
    • 李存玉; 彭国平; 郑云枫
    • 摘要: 针对中药制药专业综合实验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借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药制药专业综合实验教学中进行了教学方案设计与实践.重新定位教师、学生角色关系,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网络教学资源、生产实践教学基地等资源,构建教学理念和教学流程,激发学生求知精神,释放教辅人员职业潜力,合理配置实验教学资源.实践表明,通过打破"空间-时间-人员"限制,围绕问题引导、主题设计、实践执行、结题汇报进行系统训练,促进了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双提升.
    • 梅明; 周进; 张毅; 马良鹏; 杨明; 胡松
    • 摘要: 为了优选菝葜多糖的分离纯化工艺,以多糖纯度、多糖出膏率与吸附率等为指标,考察醇沉静置温度、醇沉静置时间与大孔吸附树脂型号等因素,确定菝葜多糖的最佳醇沉工艺与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得到菝葜多糖最佳醇沉工艺为取含生药1.0 g/mL的药液,加入乙醇,使乙醇体积分数达到80%,醇沉1次,室温25°C静置12 h,抽滤得醇沉物,70°C干燥;纯化工艺为采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用1 BV的2.0 mg/mL(以粗多糖计)的上样液,以2 BV/h的流速上样,再用3 BV的纯水以3 BV/h的流速进行洗脱.结果表明该优选工艺稳定可靠,可用于菝葜多糖的分离纯化.
    • 黄一挚; 赵斌斌; 盘雯慧; 孙平良; 韦凯燕; 陈朝
    • 摘要: 目的:优化安肠液最佳水提及醇沉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黄芪甲苷含量和干膏率为指标,以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优选安肠液最佳水提工艺;以药液相对密度、药液含醇量、放置时间为考察因素,优选安肠液最佳醇沉工艺.结果:所建立的黄芪甲苷含量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41~0.3856 g·mL-1(r=0.9996),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及准确度均良好.安肠液最佳水提工艺为加8倍量水浸泡30 min,煎煮时间1.0 h,煎煮3次;最佳醇沉工艺为水提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 g·mL-1(25°C),药液含醇量为80%,放置时间为12 h.结论:优化的安肠液水提及醇沉工艺稳定、可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