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道德规范体系

道德规范体系

道德规范体系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7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伦理学(道德哲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8篇、专利文献49377篇;相关期刊152种,包括求实、思想政治课教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等; 道德规范体系的相关文献由202位作者贡献,包括舒金城、李春秋、王淑芹等。

道德规范体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8 占比:0.36%

专利文献>

论文:49377 占比:99.64%

总计:49555篇

道德规范体系—发文趋势图

道德规范体系

-研究学者

  • 舒金城
  • 李春秋
  • 王淑芹
  • 许亚非
  • 钟飞辰
  • 魏英敏
  • 丁兵
  • 丁化
  • 于守臣
  • 付奎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龙倩
    • 摘要: 道德规范体系以成熟、系统的方式体现了普遍的道德理想,为社会成员提供了一整套的道德规则与规范,同时也是人们行为善恶与否的判定标准,解决了人们行为的“应然”问题。人们行为由“应然”向“实然”的转换,需要一定的社会运行机制,中国古代道德规范体系的社会运行机制主要媒介有礼俗、大众文化与乡约。礼俗互动从宏观上概括了整个社会的调控机制,在推动道德规范体系的运行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大众文化则从“俗”的层面在传统道德规范体系的运行中起到辅助性的作用;乡约则是落实传统道德规范体系到乡村的重要媒介与手段。在传统社会的社会运行机制下,道德规范体系得到了有效推广与落实,其对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摘要: 周挥辉在《理论月刊》2018年第4期撰文指出,传播伦理是针对网络新媒体环境中的所有主体、所有信息和所有载体而说的道德规范体系。网络新媒体是多媒体、自媒体的复合体,其中的自媒体又承载了所有主体,包括职业新闻法人主体、非职业新闻法人主体和网民个人实施的新闻信息和非新闻信息的传播功能。因而传播伦理在内涵上相当于现实社会伦理的网络版,已经涵盖了新闻伦理的全部规范。传播伦理需要内化到传播主体,特别是非职业新闻法人以及网民个人的内心深处成为自觉的习惯,才能有效遏制网络空间乱象丛生的态势。建构传播伦理,既要在禁止性规定上尽可能地通过多元主体的沟通和协商达成“最大公约数”的共识,也要在倡导性规定上尽可能地通过多元主体的沟通和协商达成“最大公约数”的共识。建构中国传播伦理,要努力克服对西方新闻观或者文化观的极端教条主义倾向。
    • 陆建良1
    • 摘要: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当代社会道德规范体系中,诚信作为一个最为重要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其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诚”主要指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信”主要指取信于人,信任他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加强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这就要求广大家长务必要重视孩子的诚信教育,依托家庭这一阵地,打造孩子的诚信美德,为孩子的生命之旅赢得诚信通行证。
    • 武东生; 张琳
    • 摘要: 由徐惟诚主编、张博颖副主编的《和谐社会与社会公正问题研究》由人民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该书对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的基本理论和当代中国的现实状况及有待解决的问题等展开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富有新意的见解。1.比较全面地梳理了中西方关于和谐社会与社会公正的思想。公平正义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公正观与和谐观。
    • 江畅; 范蓉
    • 摘要: 构建当代中国道德体系,是构建当代中国价值体系、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是克服我国当前令人堪忧的道德问题的紧迫需要。构建当代中国道德体系的现实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法治,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而中国传统文化是它的历史资源。当代中国道德规范体系是一种以和谐主义为价值取向和核心内容,以共赢、公正、负责为基本原则,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敬畏、永续为基本规范,以“义”、“忠”、“孝”为基本要求的道德规范体系。构建这种道德体系亟待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道德观念,特别是破除国家是道德立法者、人民是道德守法者的观念,确立所有道德主体都既是道德立法者又是道德守法者的观念;破除道德意味着自我牺牲的观念,确立道德是有利于人更好生存的生存智慧的观念;破除个人与他人、个体与整体在价值上相互对立的观念,确立他们可以实现价值共赢的观念。
    • 肖开学
    • 摘要: 大学生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群体,但社会公德的失范现象在他们身上却屡见不鲜,这反映出高校德育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还有所欠缺。依据多年高校德育工作的经历,笔者认为,高校德育要紧抓公德意识这一核心要素,大力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实现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整体提高。一、培养高校大学生公德意识是德育的核心第一,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
    • 摘要: 在儒家的道德规范体系中,“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也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质之一,被视为“三达德”、“四德”及“五常”之一。
    • 纪光欣; 刘小利
    • 摘要: 正干部道德规范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考虑其系统性、层次性、结构性,把党和国家、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各方面的道德要求全面反映出来,才能更好地促进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的不断改进。从纵向层次看,干部道德规范体系主要包括基本原则与基本规范,也就是道德原则、道德规范两个层次。其中,基本原则是干部道德规范体系的总纲和精髓,决定着道德规范体系的性质和方向,也是对领导干部最根本的道
    • 明安宁
    • 摘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担负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在权力行使过程中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行为的总和即为行政道德。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伴随着改革开放,公务员的价值观念也正在悄然发生嬗变。这些嬗变既有积极合理的一面,如公务员普遍形成了平等、民主、效益、创新等观念,大大促进了行政道德建设的进程,同时也引发了消极的行政道德失范现象。一、公务员行政道德的失范及其表现作为国家意志的直接代表者,公务员的行政道德决定着其他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的发展方向。
    • 梁立智; 吕兆丰; 王晓燕; 杨佳; 宋晓霞
    • 摘要: 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赤脚医生时期北京村落医患关系所处的行医道德观念、村落社会关系、社会历史政治等因素,分别探讨了赤脚医生时期北京村落维系医患关系的道德规范体系,包括诊疗关系中的医德责任与文化崇拜,熟人社会下藤蔓关系网中的社会道德制约(包括家庭血缘关系下的医患道德情感和村落地缘关系下的礼治秩序),以及社会合作关系下的政治导向.%Based on the field studies, combining the factors of moral values of good doctor,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village, and social 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situation,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moral regulation systems of maintaining doctor - patient relationship in Beijing village in the Barefoot Doctors period. This systems include that: medical ethics and responsibility and worship of culture in medical services, constraint in social network of acquaintances relationships (e. G. , moral feelings in family kinship, and rule by "Li" in village) , and moral surveillance and political guidance under social cooperation.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