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礼俗

礼俗

礼俗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448篇,主要集中在风俗习惯、中国文学、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7篇、专利文献1篇;相关期刊327种,包括老年世界、寻根、民俗研究等; 礼俗的相关文献由43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霞、王磊、云晓敏等。

礼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7 占比:99.78%

专利文献>

论文:1 占比:0.22%

总计:448篇

礼俗—发文趋势图

礼俗

-研究学者

  • 李霞
  • 王磊
  • 云晓敏
  • 宁国强
  • 李俊领
  • 李岩
  • 殷登国
  • 王军
  • 郭文杰
  • 钟俊昆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刘红彬; 曹伟达
    • 摘要: 满族记忆文化,深藏着对“子孙绳”的信仰。满族人家把它装在黄布的口袋里,挂在西墙神龛祖宗板下,视为祖神供奉,在阖族老幼心目中具有极高的地位。该文对满族“子孙绳”礼俗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内涵,以及当代的认知价值等方面进行阐述,探讨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
    • 颜廷燕
    • 摘要: 《天变与日常:近代社会转型中的华北泰山信仰》从区域社会与日常生活的角度,运用多角度研究方法,探讨了近代华北泰山信仰的演进及其境遇,通过泰山信仰的转变反映近代华北地区社会的转型,侧面揭示了华北社会变迁的路径与机制,体现了作者深沉的泰山情怀、敏锐的学术视角、扎实的学术功底,字里行间隐含着浓郁的人文气息,给读者以崭新的阅读体验,给我们以“信仰与教化”“天变与日常”的思想启迪,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
    • 尹荣方
    • 摘要: 《诗·鄘风·桑中》一诗,并非所谓的“淫奔者”之诗,也非青年男女的相悦之词。《桑中》歌咏上古卫地妇女季春(延续到初夏)采桑养蚕之情事,间接展现了卫地的蚕妇及贵族妇女在“公桑蚕室”劳作的画面;“桑中”意为桑林之中;“上宫”则指“蚕室”,皆关乎蚕事。《桑中》作者当为一采桑之女,本诗歌咏她在养蚕季节思念孟姜、孟弋、孟庸这些贵族妇女,反映了她们共同养蚕的情事。本诗不作于卫宣公、卫惠公之时。根据吴国公子季札的评论,此诗或作于卫武公之世。
    • 陈宝良; 刘国敏
    • 摘要: 传统中国之礼,或曰起源于“戏”,或曰起源于宗教祭祀。礼一旦确立,既是一种道德规范,又是一种社会秩序。时至明代,因社会变迁而引发明代的礼观念发生了诸多变化,进而影响了明朝人的行为实践。在礼与情的关系上,明朝人提出基于人生、人情之上的新见,实现了从“以礼为情”向“礼由情生”的转向;借助于对“礼”与“非礼之礼”的辨析,将礼定义为内心的自觉;无论是朝廷行政,还是学者所论,礼与法无不有趋于合流之势;在礼与俗的关系上,则是礼通过简易化、通俗化的历程而渗透到地方社会的治理实践之中。明末清初,士大夫开始致力于礼教秩序的重建,礼观随之趋于中庸化。
    • 蒋家瑜
    • 摘要: 赫梯人的安塔赫舒节日是国家性节日之一,该节日存在一些特有的礼仪习俗,例如使用安塔赫舒、打开储存罐等等,也有一些明令禁止的忌讳和行为,它们或是源自生活中的一些风俗习惯,或是因某些特殊的历史文化事件而成型。这些礼仪和禁忌是赫梯节日礼俗文化的重要组成,它们在节日期间和日常生活中规范了赫梯君臣子民的思想和行为,并逐渐演变成赫梯国家进行内政管理的宗教手段之一。
    • 杨真颖
    • 摘要: “十四五”时期,乡村文化生态重构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的自信来源。随着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转变,乡土社会文化缺失情况不容乐观。应用民族音乐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音乐和饮食互动的行为模式有一定意义。音乐不仅依附于生产劳动、礼俗文化,还无形中成为连接健康的重要媒介。后疫情时代,人类前所未有地意识到村落文化、健康生活的重要性。饮食和音乐需要以符合时代要求的形态融合,继续为当代的健康中国服务。
    • 高添璧
    • 摘要: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充分利用茶叶的国家,孕育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茶早已渗入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宋代以降,茶在传统婚姻礼俗中起到了重要的文化作用:茶是婚姻关系确定之前缔结婚姻契约的象征物及媒介;是婚礼过程中关键仪式的重要载体和重新确认亲属关系及社会关系的见证;甚至在婚姻危机之时,茶也是分合聚散的先兆物及调和者。茶之所以能在传统婚俗中发挥如此多元的功能,与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及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密不可分。
    • 任俊圣
    • 摘要: 殡葬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德治”的潜移默化,也需要“法治”的警醒约束。殡葬改革需通过仪式的民俗变革以反作用于法规的国家意志,形成对社会心理的有序反作用和对民众精神世界的有效催化。仪式是现代殡葬礼俗的显性形态,该文基于现代殡葬仪式的一般形式,分析了现代殡葬仪式的两难处境,论证了现代殡葬仪式的3种心理效力。
    • 龙倩
    • 摘要: 道德规范体系以成熟、系统的方式体现了普遍的道德理想,为社会成员提供了一整套的道德规则与规范,同时也是人们行为善恶与否的判定标准,解决了人们行为的“应然”问题。人们行为由“应然”向“实然”的转换,需要一定的社会运行机制,中国古代道德规范体系的社会运行机制主要媒介有礼俗、大众文化与乡约。礼俗互动从宏观上概括了整个社会的调控机制,在推动道德规范体系的运行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大众文化则从“俗”的层面在传统道德规范体系的运行中起到辅助性的作用;乡约则是落实传统道德规范体系到乡村的重要媒介与手段。在传统社会的社会运行机制下,道德规范体系得到了有效推广与落实,其对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潘斌
    • 摘要: 康熙以来,正礼俗、兴教化成为统治者实行社会控制的重要方式。朱轼重视正风俗是对康熙、雍正崇俭黜奢治国方略的回应与贯彻。朱轼对正礼俗的重视还与他崇奉理学的文化价值取向相关。朱轼既认可古礼的价值,又不迷信盲从。他根据时下的境况,对古礼中的名物、仪节、制度加以改造,从而实现古为今用。其还通过对时下礼俗进行批判,从而移风易俗。朱轼在醇化礼俗方面立身作则、不苟同流俗,并对厚风俗的根本途径作了探寻。朱轼阐发礼俗观以及在礼俗方面的实践直接关系社会教化和生民福祉,是十八世纪理学官僚在学问与事功方面的缩影。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