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道德心理

道德心理

道德心理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244篇,主要集中在伦理学(道德哲学)、教育、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5768篇;相关期刊197种,包括伦理学研究、心理学探新、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4全国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学术论坛、香港中医学会、教育研究基金会2017国际针灸高峰论坛、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二次学术年会等;道德心理的相关文献由28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义天、李建华、黄亮等。

道德心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9 占比:3.98%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5768 占比:95.97%

总计:6010篇

道德心理—发文趋势图

道德心理

-研究学者

  • 李义天
  • 李建华
  • 黄亮
  • 俞志芳
  • 冯泽明
  • 刘俊利
  • 刘春琼
  • 刘海明
  • 叶蓬
  • 周精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隋牧蓉; 卢黎歌
    • 摘要: 个体道德自觉是构成道德图景的实质和基点。个体道德自觉是一种包含个体自主识善的道德认知、自发亲善的道德情感、自愿向善的道德追求和自觉为善的道德实践的个人品质,不仅指向认识层面的自觉意识,还强调实践层面的自觉行动力,最终表现为个体道德上的知行合一。个体道德自觉何以可能,从根本上说是道德教育在个体道德自觉形成中发挥了建构、塑造和统合功能。基于已有研究,这个问题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在个体道德自觉意识的内在生成中,道德教育培育了个体内心道德的直觉、道德自觉的思维、道德的理性品格;在个体道德自觉行动力的外在养成中,道德教育培养了向善为善的能力、道德行为习惯与道德行动自治力;在个体内在德性与外在德行的有机合成中,道德教育促进了道德情感、道德需求与道德规范对内外的统合。
    • 左高山; 赵琦
    • 摘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与奋斗目标,是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的统一,实现共同富裕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相对剥夺的现象,这是人们容易忽视的问题。不消除实现共同富裕中可能出现的人民群众的相对剥夺感,将可能危及社会稳定甚至引发严重危机。因此,实现共同富裕应当避免或者消除相对剥夺,而不是简单地治理或消除相对贫困,因为消除相对剥夺比消除相对贫困更为艰难。当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之后,不同群体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对剥夺感将自然消失。
    • 姬慧; 杨兴林
    • 摘要: 在网络行为情境下,个体内在监督和调节能力减弱、道德情感体验趋于弱化、对网络道德规则和规范产生的敬畏感降低、个体内在道德建构自觉性下降、传统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面临挑战等因素,都影响着青少年网络道德行为的践行.要增强青少年对网络世界的现实性认识,提高青少年网络角色与现实角色的认同统一性;完善网络社会规则,增强青少年对网络社会规则的认同与内化,提升个体内在道德建构效能;加强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监督与执法,增强网络法律与道德的权威性,提升个体网络道德敬畏感;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情感培育,提升青少年网络道德自律水平,有效促进青少年网络道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不断提升青少年网络道德素养.
    • 陈文娟
    • 摘要: 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政德、大德、公德和私德”的完整道德体系,养成了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和严私德的优秀道德品质和优良道德品行。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是党的理想信念、价值宗旨的内化及外显,其道德养成是内外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在机制是根本,外在机制是保障。中国共产党人道德养成的内在机制指向知、情、意、行的统一,外在机制包括道德教育机制、道德监督机制和道德奖惩机制等。
    • 刘海明
    • 摘要: 在涉及人类安全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卫生紧急状态下的社会伦理心态冲突更具代表性.当代伦理学研究从关注静态的道德心理转向关注动态的社会伦理心态,为伦理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相较于当代伦理学研究的"外向化"维度和"内向化"维度,"双向化"维度的伦理学研究更适合伦理学家以全面的眼光审视公共领域的问题.
    • 罗素琼
    • 摘要: 目的 了解、分析"95后"高职医学生道德心理现状,探讨其道德心理的培育环境、培育内容、培育路径,以期为医学生道德心理的良好培育与医学生医德教育的优化改进,提供一些实证、路径方面的参考.方法 2019年12月,通过随机抽样选取500名某高职院校的"95后"高职医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53份.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95后"高职医学生的道德心理具有差异性;临床医学、护理专业学生在道德判断、公正世界信念、同情关心因子得分上高于其他专业;女生在道德判断、同情关心因子得分上高于男生,男生在公正世界信念得分上高于女生.结论 "95后"高职医学生的道德心理水平有待提高;"95后"高职医学生道德心理的发展,受到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学生自身等层面的影响;"95后"高职医学生道德心理的培育,应注重优化培育环境、细化培育内容、实化培育路径.
    • 刘海明
    • 摘要: 社会伦理心态脱胎于道德心理.从静态的道德心理到动态的社会伦理心态,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常的直觉性道德考虑,为社会伦理心态(群体看法)提供支持.道德情感的质量决定社会伦理心态的价值.在生成社会伦理心态的过程中,包含着群体性的道德推理与道德判断.
    • 杨宇琦; 陈华
    • 摘要: 报复公正与社会道德情绪和司法制度认知密切相关,是人们关于罪与罚的主观认知与估量,具有功能主义与道德主义两种心理逻辑.功能主义逻辑认为刑罚能够震慑潜在的违法犯罪者,反映出人们对社会秩序的渴望;道德主义逻辑认为刑罚是违法犯罪者应得的后果,折射出人们对社会道德的认同.报复公正在道德情绪、道德范围、道德载体上具有丰富的学理与现实价值.报复公正心理基础可以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启示:善用道德情绪传播道德观念、凝聚道德共识、强化道德认同;立法中体现道德道义的法律价值,释法中表达法律制度的道德底色;规范践行实体法与程序法,展现道德信念,避免惩罚价值的错误归因.
    • 胡兵
    • 摘要: 在网络交往活动中,青年群体网络道德心理存在背离网络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现实问题,表现在技术和资本的双重逻辑催生道德危机、理性的衰微引发青年网络越轨行为、内外约束不足弱化青年道德意志等方面.为了防范和化解这些问题,需要严格网络空间监管以优化青年道德培育环境、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以增强青年道德心理认同、明确网络道德标准以提高青年道德辨识能力.
    • 陈文娟
    • 摘要: 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政德、大德、公德和私德"的完整道德体系,养成了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和严私德的优秀道德品质和优良道德品行.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是党的理想信念、价值宗旨的内化及外显,其道德养成是内外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在机制是根本,外在机制是保障.中国共产党人道德养成的内在机制指向知、情、意、行的统一,外在机制包括道德教育机制、道德监督机制和道德奖惩机制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