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道德自觉

道德自觉

道德自觉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31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伦理学(道德哲学)、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6篇、专利文献99篇;相关期刊264种,包括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人民论坛、甘肃理论学刊等; 道德自觉的相关文献由32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燕红、李佳、柴文华等。

道德自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6 占比:76.14%

专利文献>

论文:99 占比:23.86%

总计:415篇

道德自觉—发文趋势图

道德自觉

-研究学者

  • 张燕红
  • 李佳
  • 柴文华
  • 王升臻
  • 钱逊
  • 黄羚
  • 余加宝
  • 刘荣
  • 刘诚龙
  • 吉龙华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华
    • 摘要: 东西方圣哲在“美德”的认识上有很多共通之处,“唤醒美德”“德性主体”“道德自觉”“反求诸己”等,都说明了美德的主体性、自省性和自由性的特质。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以下简称“梁丰初中”)的“至美少年自主养德学习小组的构建行动”就是围绕初中生品格习养的“自主性”开展的实践。
    • 何晓芳
    • 摘要: 教育惩戒有自己的边界和向度,教育者必须全方位认知教育惩戒,才能在实践中合理作为。精神向度是教育惩戒的重要认知视角,培育学生精神是教育惩戒的重要目的,现实教育惩戒的很多问题与其精神向度方面的关注不足有关系。从精神维度出发,教师在行使教育惩戒权时,需要从多方面关照学生的精神世界,既要让学生在惩戒中感受到温暖,也要用惩戒照亮学生的精神世界,还要在惩戒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自觉,用惩戒打好学生的精神底色。
    • 隋牧蓉; 卢黎歌
    • 摘要: 个体道德自觉是构成道德图景的实质和基点。个体道德自觉是一种包含个体自主识善的道德认知、自发亲善的道德情感、自愿向善的道德追求和自觉为善的道德实践的个人品质,不仅指向认识层面的自觉意识,还强调实践层面的自觉行动力,最终表现为个体道德上的知行合一。个体道德自觉何以可能,从根本上说是道德教育在个体道德自觉形成中发挥了建构、塑造和统合功能。基于已有研究,这个问题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在个体道德自觉意识的内在生成中,道德教育培育了个体内心道德的直觉、道德自觉的思维、道德的理性品格;在个体道德自觉行动力的外在养成中,道德教育培养了向善为善的能力、道德行为习惯与道德行动自治力;在个体内在德性与外在德行的有机合成中,道德教育促进了道德情感、道德需求与道德规范对内外的统合。
    • 袁溧
    • 摘要: 通过道德实践提升自身道德修养,成为孔孟之后至今一直在研究的道德主题。而王阳明在其道德自觉理论中提出了人“无善无恶”的本性,并强调这是人类将自身道德境界提升到“至善”的前提和基础,这也是王阳明道德自觉论的核心思想。在当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王阳明道德自觉论展现了重要的现代价值。
    • 赵华
    • 摘要: 儿童品格需要在生活场景中习养,生活经验的表达需要恰当的形式,设计儿童喜欢的生活教育舞台是品格习养的关键。江苏省丹阳市新区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新区实小”)“求真尚爱--小陶子舞台建设行动”项目是落实场境育人、活动育人和“三全”育人的重要表达形式,是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的新时代实践。
    • 曹林; 张美娴
    • 摘要: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事业的媒介生态和舆论格局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新闻从业者多元化、新闻环境复杂化等多种因素使得社会越来越关注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建设问题。专著《新闻工作者角色道德自觉》立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多种视域分析了新闻工作者角色道德自觉所涵括的内容,并从实际出发探讨了建设路径,为新媒体时代新闻队伍和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是当前新闻传播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一部专著。
    • 赵小彦
    • 摘要: 大学生的道德自觉,直接影响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水平、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以及道德的主体性属性来看,都要求高校将培养大学生道德自觉作为核心内容。面对当代大学生伦理道德认知偏差明显、道德情感严重淡漠、道德行为失范严重、道德信仰缺失突出等问题,高校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强化大学生道德意志的自我约束,创新道德教育体验模式,突出隐性德育,完善道德素养反馈和激励机制等措施,全面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水平。
    • 赵小彦
    • 摘要: 大学生的道德自觉,直接影响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水平、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以及道德的主体性属性来看,都要求高校将培养大学生道德自觉作为核心内容.面对当代大学生伦理道德认知偏差明显、道德情感严重淡漠、道德行为失范严重、道德信仰缺失突出等问题,高校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强化大学生道德意志的自我约束,创新道德教育体验模式,突出隐性德育,完善道德素养反馈和激励机制等措施,全面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水平.
    • 余加宝
    • 摘要: 儒家思想被称为"为己之学",旨在引导人自尽其心而涵厚其德,内蕴丰厚的道德自觉思想.在先秦儒家看来,个体道德自觉源自人之本性,生成于与他人、社会、自然等相处的各种关系场域中,受"君子""贤人""圣人"等理想人格范型的指引,遵循从"为人由己"的道德自我觉醒、"推己及人"的道德关系圆融到"内圣外王"的道德境界升华这一逻辑展开.先秦儒家的道德自觉论在历史赓续中形成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和坚实的民族认同基础,深刻影响着民众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有利于强化人民的主体作用、重塑社会伦理秩序和增强文化自信,对当前促进公民道德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深远意义.
    • 魏洁
    • 摘要: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生接受德育的重要途径,也是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学科。教师在道法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法制观念、家国意识、文化自信等核心素养,努力让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责任意识是道德自觉的表现之一,从小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精神面貌,树立起远大的人生理想,为学生文化课的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也为学生日后的社会参与提供经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