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退变性疾病

退变性疾病

退变性疾病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91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46453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大家健康(中旬版)、家庭健康、双足与保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专题研讨会、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脊柱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大会、第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等;退变性疾病的相关文献由289位作者贡献,包括H·安、P·奥西伦、于秀淳等。

退变性疾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7 占比:0.17%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6453 占比:99.83%

总计:46534篇

退变性疾病—发文趋势图

退变性疾病

-研究学者

  • H·安
  • P·奥西伦
  • 于秀淳
  • 何二兴
  • 刘浩
  • 刘玉耆
  • 刘莉娜
  • 卢斌
  • 叶晓健
  • 吴增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旺; 孔鹏; 汲长蛟; 刘浩; 张建新
    • 摘要: 腰椎后入路融合术是临床上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等相关疾病常用的术式,其中对于较重的退变性疾病,在腰椎后路减压融合过程中,易出现硬膜破裂等并发症。据报道,腰椎手术中硬膜撕裂发生率为1.8%~17.4%[1-2],术中及时修补可避免术后脑脊液漏、感染等相关并发症;若未及时修补可能出现神经根疝,引起相应的神经症状。
    • 赵亮; 陈毅; 王利民
    • 摘要: 目的 探讨3D打印辅助SRS-SchwabⅣ级截骨术治疗退变性腰椎后凸畸形(LDK)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 ~2020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LDK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2例,实验组采用3D打印辅助SRS-SchwabⅣ级截骨术,对照组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行SRS-SchwabⅣ级截骨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放射暴露时间、出血量、腰椎前凸矫正度数、腰椎前凸矫正丢失率、矢状面平衡,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放射暴露时间及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两周和末次随访时,实验组矢状面平衡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辅助SRS-SchwabⅣ级截骨术治疗LDK具有可行性,矫形效果良好,腰椎前凸矢状曲度恢复效果佳,可以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放射暴露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楼宇梁; 全仁夫; 李伟; 费慧
    • 摘要: 目的:观察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后路O形臂CT导航长节段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接受OLIF联合后路O形臂CT导航长节段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5例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例,女12例;年龄55~73(62.2±5.3)岁.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椎弓根螺钉优良率及并发症情况;于术前、术后l周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分别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估;同期行脊柱全长站立位X线片,术后6个月行腰椎CT检查,观察冠状位侧凸Cobb角,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椎间隙高度,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椎间融合等情况.结果:患者OLIF手术时间(98.7±16.8)min,术中出血量(50.2±10.7) ml.后路O形臂CT导航长节段内固定手术时间(101.5±23.4) min,术中出血量(63.1±19.7) ml.总手术时间(200.2±40.2) min,术中出血量(113.3±30.4) ml.术后1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5(16.5士5.3)个月.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及ODI分别由术前的(6.8±1.6)分、(6.2±1.1)分和(64.6±10.4)%降低至末次随访时的(1.4±1.0)分、(1.0±0.5)分和(15.8±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位侧凸Cobb角和SVA分别由术前的(20.3±13.5)°、(42.3±16.5)mm降低至末次随访时的(5.5±3.1)°、(25.1±10.9)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L和椎间隙高度由术前的(25.8±8.2)°、(5.9±2.7)mm提升至末次随访时的(39.3±9.1)°、(10.9±1.2)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形臂CT导航置钉240枚,术中O形臂三维扫描优良率为96%(230/240).术后6个月腰椎CT显示椎间融合器均骨性融合.1例患者术后出现左大腿前内侧疼痛,2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的左侧屈髋无力,均在随后的随访中恢复.结论: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联合后路O形臂CT导航长节段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的早期临床疗效满意,具有微创、导航置钉准确、骨融合率高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为退行性脊柱侧凸的微创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 陈毅; 赵亮; 王利民
    • 摘要: 目的 探讨SRS-SchwabⅣ级截骨矫形术治疗胸腰椎退变性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SRS-SchwabⅣ级截骨矫形术治疗的33例胸腰椎退变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患者内固定前、内固定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参数.结果 所有患者内固定后2周除骨盆投射角(PI)外,其余参数与内固定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末次随访除PI、胸腰段后凸角(TLK)外,其余参数与内固定后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RS-SchwabⅣ级截骨矫形术能有效地恢复退变性胸腰椎/腰椎后凸畸形(TL/LDK)患者的矢状面平衡,且矫正丢失少,融合率高,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许俊杰; 吴增晖; 陈恩良; 杨善智; 梁达轩
    • 摘要: 目的 评估Stand-alone XLIF(即不使用螺钉内固定的单纯极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D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部战区总医院采用Stand-alone XLIF治疗的15例D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节段8例、双节段4例、三节段1例、四节段2例,共27个节段.采用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腰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测量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腰椎冠状面Cobb角和椎间孔高度,观察随访期间植骨融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时间1~9年,平均随访时间4.2年.末次随访时腰椎ODI、JOA评分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术前、末次随访腰椎冠状面Cobb角和椎间孔高度分别为(28.1±5.8)°、(11.7±3.6)°和(16.3±2.5)、(19.2±2.7)mm,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4个节段(89%)获植骨融合,3个节段植骨延迟愈合.术后4例出现腹胀,5例出现腹股沟区一过性麻木或疼痛.随访期间未有内固定松动、感染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合理选择适应证的前提下,Stand-alone XLIF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可有效治疗DS.
    • 王庆锋; 杨学茹; 王一农
    •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Waveflex系统的Hybrid术式在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并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例,女11例;年龄63~ 75岁,中位年龄66.2岁.患者均采用Waveflex内固定系统进行融合与非融合结合的Hybrid术式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患者症状改善情况,Stauffer-Coventry评价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测量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手术固定节段近端邻近椎间隙高度(DSH)、活动范围(ROM),评价邻椎间隙退变情况.结果 20例患者随访时间12~42个月,平均24.5个月.术后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Stauffer-Coventry评价标准,临床疗效评价优17例,良2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为95%.术后末次随访时邻近节段DSH、RO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aveflex内固定系统联合应用Hybrid术式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临床早期疗效满意,为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但其长期效果仍需要进一步进行临床对照研究.
    • 罗杰多; 罗雨桥; 黎伟文; 黎全猛; 钟小荣
    • 摘要: 目的 探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4年12月采取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治疗腰椎退变性病变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与末次随访的VAS、JOA以及ODI评分;分析融合邻近节段UCLA分型的进展情况.结果 随访6~36个月,VAS评分术前为(8.00±0.75)分,末次随访为(1.10±1.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JOA评分术前为(7.45 ±5.73)分,末次随访为(23.10±3.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ODI评分术前为(30.10±10.40)分,末次随访为(5.10±3.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临床结果以Mac-Nab标准评定,优22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为92.3%.26例患者中,24例融合邻近节段UCLA分型无进展,1例患者由术前B级进展为C级,1例患者由术前C级进展为D级,无一例需要手术治疗.结论 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在有效减压、松解神经根、融合手术节段的同时,可有效保护腰椎的稳定性,减少邻近节段退变(ASD),临床疗效满意.
    • 赵宏斌; 李宇飞; 赵中涛
    • 摘要: 目的 评估Dynesys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Dynesys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非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44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24例,腰椎管狭窄症20例.评估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椎骨密度测量值T值≤-2.5排除出本研究病例.通过腰椎动力位X线片测量上述3个时间点手术节段及上位邻近节段的椎间活动度和椎间隙高度.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3~36个月,平均(23±6)个月.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和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手术节段椎间活动度在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上位邻近节段椎间活动度在术后均有所增加,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高度在术后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ynesys动态内固定系统能够很好地改善腰椎退变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早期的随访发现其可以保留手术节段的部分活动度,且不显著增加邻近节段的椎间活动度,但对邻近节段退变的预防效果需进一步长期随访观察.%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Dynesys dynamic stabilization system for 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44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 who underwent lumbar spine stabilization with Dynesys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5,including 24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nd 20 patients with lumbar spinal stenosis.The clinical results were evaluated using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scores and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The mean range of motion (ROM) and the disc space height in stabilized segments and upper adjacent segments were evaluated by the dynamic lateral X-rays.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by (23 ± 6 )months in average(range,13-36 months).The VAS and ODI scores both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t 1 months and the final follow-up compared with the preopera-tive scores(P 0.05 ).The ROM of upper adjacent seg-ments both increased at 1 months and the final follow-up compared with the preoperative value but with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0.05),also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pre-and post-operative disc space height in upper adjacent segments(P >0.05 ).Conclusion Dynesys dynamic stabilization system can improve clinical out-comes of 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 effectively.Short-term follow-up found it can remain the ROM of surgical segments without increasing the ROM of adjacent segments,but the ability to reduce adjacent segments degenera-tion needs long-term follow-up observation.
    • 李宇能
    • 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脆性骨折的患病率也不断攀升,而老年髋臼骨折的病例数也在逐年增加。有研究报道,接受髋臼骨折治疗的患者平均年龄呈上升趋势[1-2]。目前对于年轻髋臼骨折患者的治疗已有较多的文献报道[3]。然而,由于老年髋臼骨折患者的特殊性,且临床对其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于老年髋臼骨折患者的治疗暂无长期的随访结果支持,老年髋臼骨折的治疗方案尚无统一标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