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邻近节段退变

邻近节段退变

邻近节段退变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3年内共计168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3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59430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中国骨伤、颈腰痛杂志、临床骨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十届中国南方骨质疏松论坛暨重庆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年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脊柱病专业委员会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关节病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中医骨伤科高峰论坛等;邻近节段退变的相关文献由589位作者贡献,包括侯继春、曹杨、海涌等。

邻近节段退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3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59430 占比:99.89%

总计:159598篇

邻近节段退变—发文趋势图

邻近节段退变

-研究学者

  • 侯继春
  • 曹杨
  • 海涌
  • 王与荣
  • 许斌
  • 赵建宁
  • 陈博来
  • 卫秀洋
  • 李明
  • 杨学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杰; 曹帅; 郭栋; 张琼弛; 贺西京; 李浩鹏; 卢腾
    • 摘要: 背景:聚醚醚酮棒是一种新型的半刚性固定材料,但是其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中的生物力学性能仍不清楚。目的:对比聚醚醚酮棒与钛棒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过程中的生物力学性能,尝试回答聚醚醚酮棒是否有潜力成为钛棒的替代品,尤其在前柱支撑不充分的情况下。方法:利用有限元方法构建完整的人腰椎(L)模型,并进一步构建4个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模型:①聚醚醚酮棒+cage;②钛棒+cage;③聚醚醚酮棒+纯植骨;④钛棒+纯植骨。比较不同模型中节段活动度、相关结构应力以及应变。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手术模型在限制L节段活动度方面无明显差异;②与钛棒相比,聚醚醚酮棒增加了椎间植骨的平均应变、增加了终板以及cage的峰值应力,同时降低了螺钉以及骨-螺钉界面的峰值应力;聚醚醚酮棒的峰值应力与屈服应力之比为6%-26%,高于钛棒的3%-12%;③在L节段上,聚醚醚酮棒仅轻微地降低了节段活动度与椎间盘峰值应力;④因此与钛棒相比,聚醚醚酮棒可能降低假关节、螺钉断裂与松动的风险,但是也可能导致终板塌陷、cage损坏以及棒断裂的风险更高;聚醚醚酮棒在延缓邻近节段退变中可能较钛棒有微弱的优势;在不使用cage而仅采用骨移植物进行椎间融合时,聚醚醚酮棒也许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案。
    • 徐增辉; 尹劲; 黄杰平; 郎爱强; 何伟; 李好东; 孙启增; 段洪
    • 摘要: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腰椎退行性疾病是临床上引发患者腰腿痛的常见病因,腰椎融合术是腰椎退行性疾病保守治疗无效后的常见手段。但脊椎融合术对患者创伤大,且易致融合节段畸形、疼痛、螺钉断裂、再手术率高、加速邻近节段退变等问题,这些问题迫使研究者们去探寻其他的治疗手段,非融合动态固定系统是大家目前研究较为广泛的一种替代治疗方案,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和棘突间撑开系统是常见的动态固定系统,且近年来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Isobar TTL系统、Dynesys系统、K.Rod系统、Coflex系统、X-STOP系统和Rocker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生物力学、临床疗效、优势和局限性进行综述。
    • 于健; 李新锋
    • 摘要: 目的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单节段和双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后钢板切迹对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影响。方法构建完整的C;-T;节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在正常模型基础上分别建立使用零切迹或传统钢板融合系统的四种ACDF手术模型。记录并比较融合节段上方邻近节段的生物力学参数变化,包括活动度、终板和椎间盘内的应力、关节突关节的负荷等。结果单节段融合术后,传统钢板模型的相邻节段生物力学参数比零切迹融合系统模型略增加;双节段融合固定后,两种模型的生物力学参数差值改变明显。在屈伸运动中,邻近节段两种模型的生物力学参数差异性最大。结论钢板切迹会影响ACDF术后ASD发生,双节段的影响较单节段更明显,零切迹融合系统可能有助于预防ASD发生。
    • 周波; 韦利川
    • 摘要: 目的探讨脊柱内固定术后矢状位平衡在预防ASD中的价值。方法将84例脊柱内固定术患者利用术后随访方式分为研究组(发生ASD,n=31)和对照组(未发生ASD,n=53),比较两组PI、TK、LL、SLL、SS、PT指标,同时观察RL(SLL/LL)50 mm、PI-LL≥10°的发生率,分析影响脊柱内固定术后发生ASD的因素。结果两组的PI、TK相比无差异(P>0.05),但研究组LL、SLL、SS低于对照组,但PT高出对照组(P50 mm、PI-LL≥10°上的发生率均高出对照组(P50 mm、PI-LL≥10°均是影响脊柱内固定术后发生ASD的因素。结论脊柱内固定术后矢状位平衡在预防ASD中意义重大,一旦矢状位失衡后,可明显提升患者术后发生ASD的风险,应受到临床重点关注,控制矢状位角度,避免其失衡,从而为减低ASD发生提供前提保障。
    • 马辉; 孙建强; 莫涛; 孟长峰; 高凯旋
    • 摘要: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患者行后路椎体间融合手术前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影像学的特征。方法纳入2017年3月~2019年3月行后路腰椎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的LSS患者121例,依据患者术前邻近节段的退变情况分为:A组68例,术前邻近节段无退变;B组53例,术前邻近节段存在退变。对两组患者随访2年以上,对比其术前和末次随访的腰痛、下肢痛的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同时,对两组患者术后ASD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对术后ASD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获24~31个月的随访,平均27.3个月。B组术后ASD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62.3%vs 20.6%,P<0.05)。术前存在退变和体质量指数均为患者术后发生ASD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A、B两组患者术后ASD退变的影像表现均以椎管狭窄为主,分别占比9/14和24/33;而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在末次随访时并未有明显加重。A、B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JOA评分和ODI指数均获显著改善(P<0.05),但A组JOA评分高于B组(P<0.05);B组患者中,ASD亚组在末次随访时的腰痛VAS评分和ODI指数均高于无ASD亚组(P<0.05)。结论术前邻近节段退变和体质量指数均是LSS患者行腰椎减压融合手术后发生ASD的独立风险因素;术后椎管狭窄是ASD的主要影像改变。
    • 王玮; 潘福敏; 孔超; 孙祥耀; 侯晓飞; 鲁世保
    • 摘要: 目的比较Topping-off手术与经后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interbody fusion,PIF)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degenerative lumbar disease,DLD)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因DLD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采用Topping-off术式治疗的40例患者为Topping-off组,按照组间主要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选择采用PIF术式治疗的60例患者为PIF组。对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2年腰痛程度及腰椎功能进行评分,使用屈伸位腰椎X线片测量L2/3、L3/4及L2-4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使用改良Pfirrmann评分评估术前术后L2/3节段椎间盘退变程度。结果Topping-off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P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Topping-off组L3/4节段ROM较术前降低(P0.05);而PIF组L2/3节段ROM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在术后2年,PIF组L2/3节段改良Pfirrmann评分较Topping-off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opping-off术与PIF术均能显著改善DLD预后,但Topping-off手术能预防或延缓邻近节段退变发生,对临床诊疗策略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 张俊友; 轩安武; 阮狄克
    • 摘要: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应用于临床近百年,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被认为是治疗颈椎病的金标准。但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eg)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其发生机制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融合术导致邻近节段生物应力的改变与年龄相关的自然退变。融合术后发生ASDeg将严重影响手术的中远期疗效,部分患者甚至需要二次手术治疗。为了降低甚至避免ASDeg的发生,临床上出现许多新的技术,诸如保留运动节段的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新兴的细胞移植技术等,但临床疗效仍需要大量的研究进行证实。因此,发现融合术后发生ASDeg的危险因素对于临床开展融合手术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ASDeg危险因素的研究仍无统一认识,本文将从颈椎前路融合术后发生ASDeg的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及相应应对措施作一综述,以指导临床实践。
    • 周若舟; 房佐忠; 邓国兵; 王元嵩; 李劲松
    • 摘要: 目的比较脊柱融合辅以邻近节段弹性棒动态固定与单纯脊柱融合治疗腰椎椎管狭窄邻近节段退变(A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4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0例腰椎椎管狭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组,每组20例。A组行脊柱融合辅以邻近节段弹性棒动态固定,B组行单纯脊柱融合。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d、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后固定节段和动态固定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比值(ISR)、邻近节段腰椎活动度(ROM)、邻近节段腰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d、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VAS、ODI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VAS、ODI评分有差异(F=575.55和1436.967,均P=0.000);②A与B组VAS、ODI评分无差异(F=2.402和1.952,P=0.129和0.171);③两组VAS、ODI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F=6.469和9.116,均P=0.000)。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d、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ISR、ROM、Pfirrmann分级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ISR、ROM有差异(F=65.454和614.002,均P=0.000),Pfirrmann分级无差异(F=1.221,P=0.305);②A与B组ISR、ROM、Pfirrmann分级有差异(F=31.005、649.492和18.185,均P=0.000);③两组ISR、ROM、Pfirrmann分级变化趋势有差异(F=7.420、213.145和19.963,均P=0.000)。结论脊柱融合辅助以弹性棒动态固定治疗腰椎椎管狭窄,可以保留脊柱活动度,有效维持邻近节段的椎间高度,分散加载至邻近节段椎间盘的力学载荷,有效改善腰椎椎管狭窄AS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
    • 刘大旭; 张艳锋; 范兆阳
    • 摘要: 目的 探讨腰椎退行性疾病行后路减压融合手术后发生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预测因素.方法 纳入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患者231例,术后随访24-31个月,观察症状性ASD的发生情况.对症状性ASD和无症状性ASD患者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构成比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做多因素分析.结果 术后25例发生症状性ASD,发生率为10.8%.ASD组年龄≥60岁、PLIF手术、椎板切除处理的构成比均明显高于无ASD组(P<0.05);ASD组单节段融合的构成比均明显低于无ASD组(P<0.05),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0岁(OR=3.523)、PLIF手术(OR=4.659)是腰椎融合术后并发症状性AS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单节段融合(OR=0.263)是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年龄≥60岁、PLIF手术均可显著增加症状性ASD的发生风险;在确保手术预期疗效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融合节段数将有助于避免症状性ASD的出现.
    • 王宏刚; 李勇
    • 摘要: 目的 分析对腰椎间盘突出伴不稳术后出现邻近节段退变患者应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伴不稳术后出现邻近节段退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实行开放式手术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行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VAS和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脂肪组织的沉积等级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多裂肌横截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伴不稳术后出现邻近节段退变患者应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术后多裂肌脂肪化程度以及多裂肌横截面积降低程度,术后疼痛感较小,应用价值较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