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软钢阻尼器

软钢阻尼器

软钢阻尼器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295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地球物理学、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2895231篇;相关期刊49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低温建筑技术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第五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暨首届全国青年结构工程师论坛、2014年全国钢结构设计与施工学术会议、2012建筑结构抗震技术国际论坛等;软钢阻尼器的相关文献由57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威、梁宇建、王曙光等。

软钢阻尼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7 占比:0.00%

会议论文>

论文:2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895231 占比:100.00%

总计:2895343篇

软钢阻尼器—发文趋势图

软钢阻尼器

-研究学者

  • 王威
  • 梁宇建
  • 王曙光
  • 杜东升
  • 徐金兰
  • 刘伟庆
  • 向照兴
  • 苏三庆
  • 李宏男
  • 李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洪剑
    • 摘要: 提出一种双耗能板剪切型软钢阻尼器,对其耗能性能进行研究。新型剪切型软钢阻尼器的耗能板由2块低屈服点钢叠合组成。通过普通剪切型软钢阻尼器已有试验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对比,确定模拟方法的可靠性。采用ABAQUS对双耗能板剪切型软钢阻尼器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剪切型软钢阻尼器滞回曲线饱满、稳定。双耗能板剪切型软钢阻尼器占用空间及连接板用钢量仅是普通型软钢阻尼器的一半,且防屈曲与疲劳性能更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孙任武; 杨晓东; 余石斌; 张世凯
    • 摘要: 以某高烈度区的医院住院楼结构工程为例,利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对使用软钢阻尼器的结构进行了消能减震的设计分析。从阻尼器提供的附加阻尼比、阻尼器出力与楼层剪力之比和层间位移角这3个指标对软钢阻尼器的耗能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遇地震作用下,安装阻尼器楼层的阻尼器出力与楼层剪力之比均高于19%,软钢阻尼器可以分别为结构的X向和Y向提供7.38%和7.23%的附加阻尼比;大震作用下,消能减震系统仍能正常发挥其耗能能力,对比无控结构,减震结构的X向和Y向的最不利层间位移角降幅分别为27.2%和32.9%,同时也保证了结构大震下的抗倒塌能力。
    • 赵德彬; 贺亮
    • 摘要: 建筑物必须要有足够的耗能能力,才能有效防止自身在地震作用下发生破坏,而结构耗能减震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物地震防震技术应用十分广泛。结合某建筑工程软钢阻尼器安装施工实践经验,对软钢阻尼器的安装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予以细致探讨,以供借鉴参考。
    • 杨孟刚; 胡尚韬; 胡仁康; 陈政清
    • 摘要: 针对大跨度桥梁纵向振动控制问题,提出新型黏滞-软钢阻尼器组合系统,旨在利用质量较小的黏滞阻尼器抵抗温度、列车行车荷载、制动力、风及小地震作用,利用软钢阻尼器抵御大地震作用。首先,从概念上阐述黏滞-软钢阻尼器组合系统的工作机理;其次,以我国某特大铁路悬索桥设计方案为例,合理选择组合系统中黏滞阻尼器和软钢阻尼器的设计参数,并分别验证两者单独使用下的减振(震)效果;最后,对组合系统在各种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减振(震)效果进行分析,讨论系统锁定的延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新型黏滞-软钢阻尼器组合系统在列车行车荷载、制动力、风以及地震作用下的减振(震)效果良好,可实现组合系统的设计理念;组合系统的锁定延时会使主梁位移产生不利于减震设计的偏移,在实际工程中应尽量减小此效应。
    • 王伟; 潘月辉
    • 摘要: 减震技术是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较为经济的方式,但是如何对布置阻尼器的结构进行减震设计,值得探讨。本文以某中学学生宿舍工程为例,采用软钢阻尼器,研究结构在各水准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通过对比减震设计前后结构性能的差异,得出:地震作用下,软钢阻尼器可以减小结构的层间位移角,有较好的减震效果,结构抗震性能得到提高,且满足预期目标,研究成果为软钢阻尼器应用和布置软钢阻尼器的结构减震设计提供参考。
    • 耿方方; 吴宏磊; 沈伟; 杨康
    • 摘要: 为摆脱目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等同现浇”的固有模式,结合传统预应力自复位混凝土框架的优越性,提出一种带软钢阻尼器的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SCPCHD)框架。利用ABQUAS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新型自复位SCPCHD框架、传统预应力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SCPC)框架和现浇钢筋混凝土(RC)框架的精细化三维实体数值分析模型,从而验证新型SCPCHD框架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耗能能力。分析结果表明:SCPCHD框架残余变形很小、具有震后恢复性能好的优点;SCPCHD框架的层间位移响应明显小于SCPC框架,与现浇RC框架基本接近,且结构构件塑性损伤小;罕遇地震下SCPCHD梁柱节点的耗能分别为传统预应力SCPC框架和现浇RC框架节点耗能的2.26倍和3.64倍,表明新型节点耗能能力好。
    • 韩晓刚; 张龙飞; 李皓; 顾玲玲
    • 摘要: 为改进传统软钢阻尼器因焊接造成耐疲劳性能差、屈服承载力较低的缺陷,提出了装配式预应力软钢阻尼器。对4个不同预紧力的装配式预应力软钢阻尼器和1个传统焊接软钢阻尼器试件进行了拟静力测试,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装配式预应力软钢阻尼器的本构关系。结果表明:装配式预应力软钢阻尼器性能稳定,耗能能力强,随着预紧力增大耗能能力增强,其耗能能力与预紧力呈现正相关关系;装配式预应力软钢阻尼器循环加载60圈仍未发生疲劳脆断,性能仅降低8.5%,耐疲劳性能优异;装配式预应力软钢阻尼器的恢复力模型可用OpenSees中Steel 01单轴本构关系进行模拟。试验发现当装配式预应力软钢阻尼器上、下端设置多根预应力筋时,先张拉预应力筋发生了应力松弛,影响了装配式预应力软钢阻尼器的力学性能。
    • 王磊; 杨明飞; 陈宜网; 沙志平
    • 摘要: 为了改善矩形剪切钢板阻尼器在剪力作用下塑性分布不均且容易出现四周应力集中现象,提出了一种环形剪切开孔软钢阻尼器.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该阻尼器的数值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力学分析.分析过程中分别考虑了钢板厚度、开孔数量和孔径大小等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环形剪切开孔软钢阻尼器屈服位移较小,滞回曲线饱满且稳定,耗能能力强.阻尼器的初始刚度、最大恢复力及等效粘滞阻尼系数随着钢板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开孔率不超过18%时,其初始刚度、最大恢复力及等效粘滞阻尼系数随着开孔数量和孔径大小的增加变化不大,说明阻尼器设计较为合理.最后,通过分析给出了该阻尼器的恢复力模型,并利用数值分析结果进行验证,显示其吻合度较高,能准确地描述该阻尼器的力学特性.
    • 王亚欣; 李武生; 王贵春; 张世蒙
    • 摘要: 为了研究黏滞阻尼器和软钢阻尼器对大跨度斜拉桥的减震效果,对桥梁结构在采取减震措施前后的动力响应进行了分析.以主跨436m的江津观音岩长江大桥为背景,利用ANSY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了大跨度斜拉桥半漂浮体系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并与塔梁固结体系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黏滞阻尼器和软钢阻尼器控制半漂浮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响应的最优参数取值和控制效果.结果 表明:半漂浮体系比塔梁固结体系能更好地控制结构内力,但对位移的控制效果较差;对于半漂浮体系,软钢阻尼器对主梁和主塔位移的控制效果较好,而黏滞阻尼器对塔底内力的控制效果略好.
    • 俞涵; 王杰辉; 潘加宝
    • 摘要: 消能减震技术能有效提高结构抗震性能,减轻结构在地震中的损伤,其有效性及可行性在国内外大量工程实例中得到证实。本文提出采用墙式剪切型软钢阻尼器减震结构设计相对简单的分析方法,通过设定目标附加阻尼比和周期降低率,在结构模型中调整阻尼比参数并输入等代柱,根据等代柱的内力和刚度,经过简单迭代并调整阻尼器的屈服力和初始刚度等参数,可以较快速确定结构附加阻尼比。该方法简单易行,对设计人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