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塑性损伤

塑性损伤

塑性损伤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40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水利工程、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49471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焊接学报、压力容器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 第六届水库大坝新技术推广研讨会、第五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暨首届全国青年结构工程师论坛、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2014年年会暨第二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交流会等;塑性损伤的相关文献由415位作者贡献,包括荆洪阳、霍立兴、马大为等。

塑性损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8 占比:0.22%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49471 占比:99.74%

总计:49598篇

塑性损伤—发文趋势图

塑性损伤

-研究学者

  • 荆洪阳
  • 霍立兴
  • 马大为
  • 区彤
  • 张敏
  • 张震东
  • 沈新普
  • Ou Tong
  • 万强
  • 任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素贞; 崔子妍; 张闯; 金亮
    • 摘要: 针对电磁超声信号信噪比低这一问题,在利用相对非线性系数预测抗拉强度的同时引入应力三轴度来提升塑性损伤试件抗拉强度预测的准确性。建立了电磁超声非线性检测塑性损伤试件的有限元三维仿真模型,计算两个特征参量:应力三轴度和相对非线性系数,研究试件的内部应力状态特征和电磁超声检测信号的频谱特征。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特征参量敏感的损伤阶段不同,应力三轴度对塑性损伤中后期较为敏感,而相对非线性系数对前期损伤较为敏感。建立了电磁超声非线性检测塑性损伤试件的实验平台,对不同塑性损伤试件进行电磁超声检测,测得其相对非线性系数;通过电子万能试验机测得抗拉强度,进一步对不同塑性损伤试件的相对非线性系数与抗拉强度的关系以及应力三轴度与抗拉强度的关系进行了量化分析,把两个特征参量结合进行抗拉强度的预测可以提高其预测的准确度。
    • 邹胜利; 王红群; 唐旭阳; 辛力; 唐玉云
    • 摘要: 渭南市中心西片区档案馆位于高烈度区,主要功能为密集柜书库,存在最大层间位移角不满足规范要求以及框架梁柱配筋过大的问题。采用混合减震技术,设置屈曲约束支撑和黏滞阻尼器以提供抗侧刚度,减小地震作用,使最大层间位移角满足了规范要求,并有效减小框架梁柱配筋。对混合减震结构进行了多遇地震、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多遇地震作用下,混合减震技术使主体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减小了28%,基底剪力减小了5%,典型柱配筋减少了约40%,减震效果明显;设防地震作用下,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小于1/250,性能水准基本处于轻微损伤阶段;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弹塑性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96,性能水准处于中等损坏~重度损坏之间,没有构件发生严重损坏,说明屈曲约束支撑与黏滞阻尼器的共同耗能有效改善了主体结构的塑性损伤,减震效果良好。
    • 石湘; 张易飞; 杜颖; 张伟; 黄一峰
    • 摘要: 膨胀式自应力灌浆卡箍是一种典型的钢/灌浆组合结构,由于膨胀受限灌浆处于三向受压状态,在这种结构的强度校核中采用合适的灌浆本构模型是影响设计结果的重要因素。采用ABAQUS建模这种卡箍,构筑了三种灌浆本构关系模型,主要测试了莫尔库仑模型和塑性损伤模型的相关材料参数,然后通过一个节点灌浆卡箍的设计算例,比较和分析了三种灌浆本构模型的计算结果。仿真分析发现对于卡箍的灌浆强度校核,线弹性模型最保守,容易校核不合格,而塑性损伤模型最不保守。建议采用能反映灌浆的压碎和开裂行为的塑性损伤模型作为膨胀式灌浆卡箍强度校核分析的本构关系。研究结果可以为自应力灌浆卡箍的有限元强度校核方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 金雪; 孙璐
    • 摘要: 为分析并计算船舶壳体结构在冲击状态下的塑性损伤情况,以双壳体结构船舶作为试验模型,通过应用精细积分算法精确计算冲击程度,以此为依据,计算船舶壳体结构疲劳损失,并采用MSC/PATRAN有限元模型对试验船舶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并计算船舶壳体结构塑性损伤情况。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获取精确的冲击力计算结果,为结构的塑性损伤计算提供依据;浪向角会影响冲击影响系数;垂直单向受到冲击,应变达到1.0时,应力值最高,达到210 N左右;船舶底部在爆炸冲击的影响下,其产生的应力从冲击侧开始向另一侧传播,当爆炸冲击距离为10 m时,塑性损伤结果值最大,与实际结果一致。
    • 赵超凡; 王淑娟; 邓超然; 刘雨桐
    • 摘要: 针对传统线性超声方法难以有效检测金属构件微损伤的问题,使用电磁超声换能器,在6061铝合金试件内发射并接收超声信号,采用非线性电磁超声谐振方法对铝合金试件拉伸时产生的塑性损伤进行无损评估。基于非线性电磁超声谐振检测实验平台,对不同拉伸阶段的试件分别进行了非线性检测实验,通过基波与三次谐波的幅值比,定量地描述了铝合金材料的非线性参数与材料拉伸损伤程度相关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弹性阶段的拉伸处理对试件的非线性情况影响较小,而塑性阶段的拉伸造成的微损伤对试件的非线性情况有较大影响,因此非线性电磁超声谐振技术可以有效评估铝合金塑性损伤
    • 蒋志军; 胡阐; 刘新健; 刘柏江
    • 摘要: 为研究某项目的地梁滞后施工时地下室墙柱开裂的原因,运用ABAQUS软件,采用土侧压力作用下非连续梁地下室墙柱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地梁滞后施工,缺乏支撑作用,地下室外墙梁在土侧压力作用下,钢筋达到屈服,混凝土产生过大变形损伤而开裂,有限元分析中的裂缝开展位置、裂缝形式、裂缝宽度等情况与实际检测结果吻合度较好。表明CDP模型参数取值可靠,有限元分析结论合理,研究可为具体的加固处理实践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 姚泽良; 崔婷婷; 党发宁; 闻硕; 令狐恬晶; 祁亚伦
    • 摘要: 为了探究再生混凝土塑性损伤性能,结合Sidoroff能量等价原理,研究了CDP模型的塑性损伤因子、非弹性应变、开裂应变等关键参数,构建了基于随机多边形骨料、老砂浆、新砂浆、骨料-老砂浆界面、老-新砂浆界面、骨料-新砂浆界面的再生混凝土细观结构模型,研究了轴向压位移和拉位移作用下再生混凝土的损伤开展过程、各向应力水平、破坏形态、损伤值等关键力学性能,并将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基于能量等价原理的损伤因子适用于ABAQUS建模,该方法简洁、收敛性好。再生混凝土受压损伤破坏云图呈“V”形,受拉损伤破坏云图呈“一”形,其受拉损伤和受压损伤均已达到0.956,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基于随机多边形骨料的再生混凝土细观模型真实,计算方法合理。
    • 耿方方; 吴宏磊; 沈伟; 杨康
    • 摘要: 为摆脱目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等同现浇”的固有模式,结合传统预应力自复位混凝土框架的优越性,提出一种带软钢阻尼器的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SCPCHD)框架。利用ABQUAS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新型自复位SCPCHD框架、传统预应力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SCPC)框架和现浇钢筋混凝土(RC)框架的精细化三维实体数值分析模型,从而验证新型SCPCHD框架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耗能能力。分析结果表明:SCPCHD框架残余变形很小、具有震后恢复性能好的优点;SCPCHD框架的层间位移响应明显小于SCPC框架,与现浇RC框架基本接近,且结构构件塑性损伤小;罕遇地震下SCPCHD梁柱节点的耗能分别为传统预应力SCPC框架和现浇RC框架节点耗能的2.26倍和3.64倍,表明新型节点耗能能力好。
    • 吴宇; 张卫云; 顾冬; 祝福源; 崔笑
    • 摘要: 为了解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的重力坝损伤特性,以Koyna重力坝为例建立了塑性损伤模型,并对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从坝体损伤区域分布、坝顶关键点位移以及坝体损伤耗能情况3个方面出发,对比研究了具有向前方向性效应、滑冲效应和无脉冲效应近断层地震动对重力坝损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向前方向性效应地震动作用下坝体产生的损伤破坏范围、坝顶关键点位移变形及坝体损伤耗能最大,其次为无脉冲效应地震动,滑冲效应地震动造成的影响最小,说明向前方向性效应地震动会对重力坝产生更为严重的损伤破坏影响,在重力坝抗震设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向前方向性效应地震动造成的影响。
    • 张晓敏
    • 摘要: 在拉伸载荷下对6082-T6铝合金预制不同程度的塑性损伤量,并对各试样进行了非线性超声检测,研究了6082-T6铝合金相对非线性系数β'与残余塑性变形量Rp之间的变化关系;利用XRD-WH方法,对不同塑性损伤试样的位错密度进行了估算,探讨了位错演化和非线性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非线性超声检测中,随着塑性损伤的加剧,非线性系数β'首先增长相对缓慢,随后显著增加;随着塑性损伤程度的加剧,位错密度逐渐增加,加强了非线性响应,使相对非线性系数β'增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