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表弯沉
路表弯沉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67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4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56055篇;相关期刊47种,包括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公路交通技术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公路学会道路工程分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第七届全国交通运输领域青年学术会议、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分论坛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等;路表弯沉的相关文献由130位作者贡献,包括任瑞波、伊学智、张肖宁等。
路表弯沉—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56055篇
占比:99.96%
总计:156122篇
路表弯沉
-研究学者
- 任瑞波
- 伊学智
- 张肖宁
- 单景松
- 尹肖
- 李均
- 谭忆秋
- 邱延峻
- 邱金梁
- 邹志发
- 钟阳
- Hu Chunhua
- Sun Lijun
- 乔琳
- 于保阳
- 于文堂
- 付国志
- 代茂华
- 何兆益
- 侯昭光
- 倪富健
- 刘俊卿
- 刘哲峰
- 刘建华
- 刘振清
- 刘振清2
- 刘洪涛
- 刘鎏
- 吕思忠
- 吕明敏
- 吴奇帆
- 吴晓伟
- 吴漫
- 姚百恕
- 姚祖康
- 孔保林
- 孔祥臣
- 孙传胜
- 孙传胜1
- 孙兆辉
- 孙国龙
- 孙立军
- 宋金华
- 尹刚
- 应荣华
- 张兴军
- 张卫兵
- 张国良1
- 张敏江
- 张晓春
-
-
吕思忠;
张正超;
苏建明;
闫翔鹏
-
-
摘要:
我国经济正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和跳跃式发展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方便、快捷、安全的交通服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早期建成的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由于通行能力不足、服务水平低下、安全事故频发等原因,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急需进行切实可行的改造升级或扩容建设。相对于改建公路而言,加宽旧路路基能充分利用原有路基,缩短建设工期,减少建设用地。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LAXIS对济青改扩建反开挖施工中两种新旧路面搭接方案进行对比,研究不同工况下搭接方案的路表弯沉、沥青层底拉应变和路基顶压应变等指标,分析不同新旧路面搭接方案的整体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工况具有相近的整体性能,但工况二需要加强竖向搭接界面处连接强度。
-
-
-
-
李伟聪;
龚侥斌
-
-
摘要:
针对现行弯沉验收体系对全柔性沥青路面弯沉验收的不适应性,文中依托广河高速全柔性沥青路面结构形式,将施工过程中各结构层顶面弯沉实测与设计值、HPDS2011计算值、BISAR3.0计算值进行比较分析,并利用BISAR3.0软件对比分析级配碎石层模量与沥青层模量对弯沉的影响程度;基于可靠度理论,分析得到了满足95%可靠度的F修正系数,以此确定了广河全柔性沥青路面的弯沉验收标准值.研究表明,广河高速弯沉普遍不合格的根源在于级配碎石层弯沉合格率过低;将现行规范中F值计算公式中的系数由1.63修正为2.3635时,计算公式与现场实测数据吻合较好,且能满足95%可靠度的要求.广河高速历年良好的运营状态表明,文中提出的弯沉修正方法及验收标准合理.
-
-
-
-
-
吴漫
-
-
摘要:
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冷再生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对路表弯沉及冷再生层底拉应力关键设计参数进行分析.分析得出:设计时,严格控制不同层位当量回弹模量取值、材料模量比等指标.在再生层厚度方面,沥青面层厚度一定时,原路强度越大,弯沉和层底拉应力受再生层厚度影响越小.当强度相同时,再生层厚度每增加5cm,层底拉应力减少0.01~0.05MPa.强度越大,层底拉应力减少越不明显.当旧路强度和面层厚度不变时,再生层厚度越大,弯沉和层底拉应力越小,弯沉降低5~10(0.01mm),层底拉应力降低0.17~0.2MPa.旧路强度和再生层厚度一定时,层底拉应力在0.02~0.07MPa较小范围内变化.
-
-
-
朱得斌
-
-
摘要:
为了解决车辆荷载造成的沥青路面损坏问题,基于某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实践,通过在沥青路面结构中增设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对玻璃纤维土工格栅的基本功能、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系统的介绍,并对设置玻璃纤维土工格栅的路面结构层进行了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沥青路面结构层中铺设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可有效减少和延缓早期破坏,提高路面使用性能,且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
-
-
Hu Chunhua;
胡春华;
Sun Lijun;
孙立军
- 《第七届全国交通运输领域青年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沥青路面的路表弯沉实测值与计算值之间常常存在较大偏差,以其作为主要设计指标时需要加以修正。常用的修正方法可归结为过程修正和结果修正,前者概念明晰,当为理想修正方法。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刚度随时间变化的特性,使得计算参数取值对路表弯沉存在显著影响。本文提出半刚性基层材料的结构模量的概念,并在路面结构分析中采用结构模量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能够显著减小路表弯沉理论值与实测值的差异,是一种有效的过程修正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