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越人

越人

越人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21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民族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1篇、专利文献258735篇;相关期刊152种,包括东南亚纵横、思想战线、学术论坛等; 越人的相关文献由203位作者贡献,包括林蔚文、潘世雄、黄懿陆等。

越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1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258735 占比:99.92%

总计:258946篇

越人—发文趋势图

越人

-研究学者

  • 林蔚文
  • 潘世雄
  • 黄懿陆
  • 吴永章
  • 白耀天
  • 石钟健
  • 刘诗中
  • 尹家正
  • 张雄
  • 戚裴诺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锋
    • 摘要: 乡村,就是从事农业、人口分布较城镇分散的地方,与城市相对。乡作为行政区划单位,隶属于县或区。细究起来,乡,是颇有些历史的了。周制,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一乡;汉制,一百户为一里,十里一亭,十亭一乡。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当然“文”很多时候还指“字”,许慎著的《说文解字》就是一部字典。一言以蔽之,文化是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不过,说起这个“文”字来,真还挺有意思。“文”本身就是指在胸前刻的花纹,我国上古人有这样的习惯。《庄子·逍遥游》:“越人断发文身。”就是说,越人把头发剪断,在身上刻花纹。从“花纹”又引申为“文字”,如甲骨文就近于花纹之形。由“文字”引申为“文章”,如李贽《焚书·童心说》:“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这里的“文”即指“文章”。连“文”这么高大上的字,都来自乡村生活,可见文化与乡村的渊源之深。
    • 五月; 童玲(图)
    • 摘要: 越人遇狗,载于古代诗文集《伯牙琴》。话说越国有个人路遇一只流浪狗,它摇尾乞怜道:“我快饿死了。你带我回家吧。我是捕猎小能手,以后跟你平分猎物。”越人将狗带回家,给它吃好饭食,把它视为家人。吃好喝好了,狗就有力气捕猎了。一开始,它每天能逮回一堆野兔,越人很高兴。但没多久,附近的兔子被狗捉得差不多了。有时,它两三天才能捉一只兔子,还不够自己塞牙缝的;它就忘了自己的诺言,将猎物据为己有。
    • 崔建华
    • 摘要: 汉武帝即位之初的施政重点不在匈奴,而在于礼制改革.随着礼制改革被窦太后扼杀,武帝一度沉迷于微行,心态显得比较消极,而应对越人之争则使武帝有机会重建自信.建元三年以来,汉帝国成功处置了两次越人之争.由于越人在边疆秩序中的地位介于汉匈之间,对越处置的效果会对汉帝国的匈奴政策形成启发.而对越处置"有征无战"的良好心理体验、"边人言边事"的有效用人模式,使得汉武帝采纳了燕人王恢的建议,最终改变了对匈奴的基本政策.
  • 4. 汉代双层木椁墓研究 北大核心 CHSSCD CSSCI CSTPCD
    • 索德浩
    • 摘要: 汉代双层木椁墓可分三型,每一型最早都出现于岭南地区,之后有各自流行地域和演变序列:A型流行于西汉时期的成都地区;B型流行于两汉的岭南地区,以广州地区发现最为密集;C型发现于西汉中晚期的湖北地区.木椁墓的双层结构来源于岭南越人的架棺墓,是越人架棺习俗与汉式椁墓融合的结果.双层木椁墓的形制还影响到了后来岭南地区的砖室墓.双层木椁墓进入蜀地,其路线很可能是经由夜郎道—僰道再进入成都地区,为岭南与蜀地的文化交流增添了新的证据.
    • 张强禄
    • 摘要: 增城浮扶岭M511是岭南地区目前所见规模最大的越人石床墓,年代约在战国末到西汉初期。通过比较同时期的东瓯、闽越、南越国王室贵族墓墓葬形制,可以复原出浮扶岭M511墓室结构为带缓平斜坡墓道的竖穴土坑箱式平顶木椁墓。而早年发现的黄埔园岗M1为狭长方形浅竖穴土坑石椁墓,实具有江浙地区先秦土墩墓遗风。同时结合浮扶岭M511中所出的"米"字纹陶瓮、折肩壶、瓿、盖罐等器物,探寻南越族群中来自江浙越人的文化因素。
    • 戚裴诺
    • 摘要: 自先秦以来,王朝对于“天下”政治秩序的观念存在着一个丰富变化的过程。具体而言,楚人以文化特征的改变,一直在华夏和蛮夷两种称呼间摇摆;吴人对楚人的牵制作用,使得他们被赋予了周王室后裔的身份;越人在自身实力强大的背景下,逐渐摆脱了楚人的控制,为自己构建出大禹子孙的形象。伴随着国家的一统,楚人、吴人和越人所依托的政治体依次消失,但他们所蕴含的文化概念却持续存在。
    • 张筱群
    • 摘要: 本文将1982至2018年中国大陆有关先秦越人独特生产方式"鸟田"性质的研究,从学术史角度分为候鸟助耕说、无鸟类参与的耕作方式说、鸟田即鸟堂说、岛田说、鸟田神话说五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传世文献中的"鸟田"具有历史事实和解释的两个面相,总结了这些研究的总体特点,并对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一定展望.
    • 许智银; 王彦霖
    • 摘要: 越人的族群分布与越人的民族个性有很大关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越人形成了以今江南地区的浙赣、闽粤、两广等地为主的族群分布,不同族群在各自地域内,因为发展的限制也形成了各自的个性.东越与汉朝接触较多,最终依附于汉朝,并且迁往内地;闽越则表现出民族的原始状态,向北和向西分别进攻东越和南越.越人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风俗由于共同的生存追求,也是共性多于差异性.
    • 陈秀慧
    • 摘要: 近年来,涉及佛教早期传入中土图像的汉画论著,多将一些出自鲁南苏北地区的人物骑象图误释为“僧人骑象图”.图像上的人物多被发或戴尖顶帽,应为越人或胡人形象,且整体画面主要表现仙境、狩猎及武库场景,说明此类图像与佛教无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