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讽喻诗

讽喻诗

讽喻诗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4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6篇、专利文献21篇;相关期刊126种,包括中州学刊、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新闻世界等; 讽喻诗的相关文献由15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天城、张锦辉、李再新等。

讽喻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6 占比:87.43%

专利文献>

论文:21 占比:12.57%

总计:167篇

讽喻诗—发文趋势图

讽喻诗

-研究学者

  • 张天城
  • 张锦辉
  • 李再新
  • 李晓宇
  • 杨程
  • 步大唐
  • 陶文娟
  • 高文汉
  • 黄周
  • 黄瑞梅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潘务正
    • 摘要: 沈德潜诗中有十余首针对具体时政事件而发的讽喻诗,涉及其时敏感的话题,诸如朱三太子案、科场案、立太子事及满汉之别等。诗人以感事的方式,抒写其立场与态度,矛头往往指向最高统治者。同时,为达到“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的艺术效果,诗人继承《诗经》及杜诗的讽喻传统,将情感通过比兴的方式表达出来。沈氏前中期深怀遗民意识,故对朝政多有批评;然自乾隆八年庶常馆散馆正式进入仕途后,由于被乾隆树立为诗坛典型,故诗风一变,歌功颂德之作增多,时政讽喻诗为应制诗替代。这一转变,也体现出乾隆文治举措的成效。
    • 高鹏
    • 摘要: 刘禹锡在政治上一直没有被认同,被贬后他满腔抱负更是无法施展。然而,正是被贬成就了刘禹锡的诗词。虽然被贬,但刘禹锡生性高傲,始终心系天下,关心黎民百姓,使用诗歌来讽刺当时社会的不公现象与不良风气。被贬期间刘禹锡的诗词充分体现了其斗争精神,其讽喻诗对后世诗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王艳莉
    • 摘要: 古诗词是国之精粹,文之灵魂,是中华五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读“写”古诗词,可以拓宽视野,积累素材,陶冶情操,丰富学生文化修养,促进学生语言表达,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诵读古诗词,感受诗词风韵古诗词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文学艺术,其内容包罗世间万象,涵盖人生百态,有边塞诗、咏物诗、宫怨诗、爱情诗、讽喻诗、哲理诗、悼亡诗等,可以说古诗词就是一部中国社会的发展史。
    • 贺中轩
    • 摘要: 看相关投稿须知,读刊物目录,可见讽喻诗稿件不足、发表无多。讽喻诗的困境是什么,如何突破?抛砖引玉,唠叨如下。一、怕“犯讳”得罪人,没勇气写。其实,传统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之语,自古以来,诗林就不乏讽喻勇士。习诗爱诗者当齐贤自励之。先读唐·杜甫《赠花卿》诗:“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 常馨予; 孙德彪
    • 摘要: 讽喻诗是白居易现实主义诗风的代表,也是其成就最高、流传最广的诗歌类型.古代朝鲜文人对白居易讽喻诗多有学习,主要体现为高丽朝和朝鲜朝文人的接受,而朝鲜朝时期文人对于白居易讽喻诗的接受较之高丽朝诗人群体明显得到了加强,包括诗歌数量增多,批判意识及情感更加强烈,讽刺范围更为深广.这种变化是由于高丽朝、朝鲜朝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人的自觉意识导致的.
    • 易琼
    • 摘要: 唐末诗人,置身于昏暗动乱的社会中,对社会灾难、民生疾苦体会尤为深刻,聂夷中、杜荀鹤等现实主义诗人关注 社会,心系民众,以大量的讽喻诗作品抒写离乱之苦,针砭时弊,议论得失,传达被压迫民众的悲惨呼声,为唐末诗坛添上了精 彩的一笔。
    • 蔡晓鸿
    • 摘要: 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进入中唐时期。中唐诗坛,群星璀璨,白居易是其中最为明亮的一颗。白居易一生秉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理念。被贬江州,是白居易诗歌创作的分界线。此前,他负"兼济"之志,力求"补察时政""泄导人情",写下了大量讽喻诗。此后,他怀"独善"之趣,唯愿"知足保和,吟玩性情",写下了很多闲适诗。他的感伤诗和杂律诗则触发于"一时一物""一笑一吟",也有不少精品。
    • 孟凡运
    • 摘要: 讽喻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现着作者对国家的忧患意识以及对百姓的深切同情。从内容上来看,讽喻诗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直接描写现实,揭露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反映政事和民生,有着政治上的美刺作用,能够"为民请命";另一类则通过品评历史事件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把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经验教训,作为现实社会某些方面的借鉴或警戒,或颂古非今,或贬古刺今。下面具体分析。
    • 刘有林
    • 摘要: 这是一首"墙头诗",被作者写在南宋皇都临安(今杭州)的一家旅舍墙壁上。它也是一首讽喻诗,借写"游人"沉醉在西湖美景中,纵情歌舞,寻欢作乐,而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 符国桢
    • 摘要: 为了回答学生对“元白”并称的质疑,有必要结合讽喻诗的创作对两位诗人并称的缘由进行解答。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