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杜荀鹤

杜荀鹤

杜荀鹤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18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共产党、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9篇、相关期刊151种,包括中国监察、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杜荀鹤的相关文献由177位作者贡献,包括罗琴、胡海燕、周桃红等。

杜荀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9 占比:100.00%

总计:189篇

杜荀鹤—发文趋势图

杜荀鹤

-研究学者

  • 罗琴
  • 胡海燕
  • 周桃红
  • 胡问涛
  • 谈家胜
  • 傅小仓
  • 吴艳丽
  • 廖伦建
  • 汤华泉
  • 汪长林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蒋帅
    • 摘要: 唐代诗人杜荀鹤在《题弟侄书堂》诗中云:“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勉励自己的侄子珍惜光阴、苦练内功,不要在最该奋斗的年纪荒废了时日。这首诗至今读来仍然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光阴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匆匆流逝,不会因为任何一个人而停下脚步。从“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到“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从“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再到“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回溯历史,古人留下的有关光阴的哲理金句数不胜数,无不向我们印证着光阴的可贵。知易行难,现实中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时不我待、奋发有为。
    • 马达
    • 摘要: 唐朝诗人杜荀鹤留下一首《泾溪》:“泾溪石险人競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诗的大意是:泾溪礁石很险浪很急,人们路过时都很小心,终年都不会听闻有人掉到水里。恰恰是在水流缓慢没有礁石的地方,却常听到有人被淹死的消息。这首古诗让人想起曾经发生的一起意外交通事故。
    • 宋成雷(文/图)
    • 摘要: 闲暇时光,试问“度娘”:“描绘苏州的诗词有哪些?”一下就跳出来了几百首:“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唐·张继)、“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送人游吴》唐·杜荀鹤)、“江南旧游凡几处,就中最忆吴江隈”(《忆旧游·寄刘苏州》唐·白居易)。
    • 史支焱
    • 摘要: 在杜荀鹤的眼里,吴山越水孕育的一川烟雨,造就了“水港小桥多”的婉约迷离。位于鹅湖岸边的千年荡口,就有着“人家尽枕河”的工笔诗画。桥下是流水,岸边有人家。渔歌唱晚时,青烟袅袅起。这,就是荡口古镇与生俱来的印痕,又是不可磨灭的记忆。到了荡口,从伯渎河的“一衣带水”里,我读出了她的源远流长,还有波光粼粼之下的不同凡响。
    • 史全领
    • 摘要: “字人无异术,至论不如清。”是晚唐诗人杜荀鹤在《送人宰吴县》中的两句诗文。意思是说,抚治百姓没有什么特别的办法,任何华丽与高明的言论都不如为官清正廉洁。虽为诗人告诫即将到吴县去当县令的友人,实质上表达了民众对为官者的基本要求和朴实愿望,也给为官从政者以启示,行胜于言,高谈阔论、夸夸其谈不如清正廉洁、务实为民。
    • 黄洁媚
    • 摘要: 两回来苏州,总爱往古城走走,这里有深厚的吴文化底蕴,秀丽的江南水乡风光,从古典园林到幽巷老宅,从会馆牌坊到名人故居,从虎丘塔到姑苏台,处处渗透着岁月的沧桑和文化的积淀。有人说苏州的风格如吴语所谓的“糯”,包含着柔美、温文、清雅、细腻的意思。姑苏古城并不大,很精致,街巷临河,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简静雅洁。杜荀鹤有诗赞姑苏:“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亦道出城市柔情似水的风貌。
    • 王充闾
    • 摘要: 高尔基说过,一个人所追求的目标越高,那么,他所取得的成就也就越大。实践表明,一个不明白自己的理想横杆应该放在什么高度的运动员,是永远跳不到理想的高度的。一唐代诗人杜荀鹤《松窗杂记》记载:传说,本朝进士赵颜,从一位手艺高强的画工那里得到一幅精美柔软的绣障,上面画着一个容色绝佳、年轻韶秀的美女。他凝神对视,心魂颠倒,深深地被画面打动了。
    • 易琼
    • 摘要: 唐末诗人,置身于昏暗动乱的社会中,对社会灾难、民生疾苦体会尤为深刻,聂夷中、杜荀鹤等现实主义诗人关注 社会,心系民众,以大量的讽喻诗作品抒写离乱之苦,针砭时弊,议论得失,传达被压迫民众的悲惨呼声,为唐末诗坛添上了精 彩的一笔。
    • 徐方
    • 摘要: 旧时苏州的生活用水主要是河水、井水,苏州城区居民开始用上经消毒的清洁自来水,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苏州属水网地区,河网密布,早期大部分百姓就地直接汲取河水饮用。2500多年来苏州古城区一直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双棋盘格局,方便了城内居民用水。正如唐代诗人杜荀鹤所作《送人游吴》诗中描述的"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 陈琪(文/图)
    • 摘要: 应承宗行禅师之约,拜谒明代心学家查铎墓园。麻川河畔的禅踪在晋唐时期就留下了痕迹,而我走近麻川河是近两年的事,渐渐地我发现麻川河是条有故事的河。麻川河发源黄山的汤岭,迤逦千峰,汇聚了黄山东南两面各山诸水,沿岸风光绮旎,一直是古代文人骚客寻幽访古的去处。晚唐诗人杜荀鹤在游历麻川河后作一首《题麻溪》的诗:“麻溪清澈底,似入武陵溪;两岸山相向,三春鸟乱啼。酒旗和柳动,僧塔与云齐;此是归期路,归期路弗迷。”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