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郁丸
解郁丸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113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中国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3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9865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光明中医、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国民康医学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6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学术会议暨神志病诊疗新进展研讨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神志病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第九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研讨会等;解郁丸的相关文献由243位作者贡献,包括冯金河、段桂生、张春红等。
解郁丸
-研究学者
- 冯金河
- 段桂生
- 张春红
- 郭建功
- 张艳红
- 李建彬
- 姚海燕
- 库宝善
- 赵陆军
- 张瑞岭
- 李书建
- 陈永新
- 于悦
- 于海亭
- 刘红梅
- 叶乾堂
- 孙晓娜
- 宋昊
- 宋苗
- 康瑞
- 康英梅
- 张宇
- 徐其涛
- 徐勇
- 施桂兰
- 曲立新
- 李振宇
- 李琦
- 李琪微
- 杜学斌
- 杨瑜
- 毕志刚
- 洪永波
- 燕洪海
- 王云
- 王翯
- 白红娟
- 罗和春
- 许嘉民
- 赵安全
- 赵钢见
- 路敬会
- 郭纪会
- 郭雅明
- 钟欣
- 钱瑞琴
- 韩亚楠
- 马建东
- 马荣
- 黄素培
-
-
许超
-
-
摘要:
目的:探讨解郁丸联合西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某院收治的82例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病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7月~2020年7月,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盐酸舍曲林+氯硝西泮),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解郁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汉密尔顿焦虑评分(HAMD)变化、单胺类神经递质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40/4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49%(33/41),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6周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6周后观察组5-HT、DA、NE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郁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抑郁症应用效果良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促进其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分泌,继而降低抑郁情绪的滋生。
-
-
仝君英
-
-
摘要:
目的:观察解郁丸辅治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方法: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用常规治疗及舍曲林,观察组加用解郁丸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SQI、HAMD、BD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郁丸辅治脑卒中后抑郁可提高临床疗效.
-
-
孙珊珊
-
-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应用平腕立指针刺手法和解郁丸联合治疗的效果,分析对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抽签法将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诊治的8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用解郁丸药物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平腕立指针刺手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采用执行功能评定量表(BRIEF-A)评定患者执行功能,观察治疗前后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93.18%)升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 平腕立指针刺法和解郁丸联合治疗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提升,执行功能改善,大脑活跃度提升,不良反应减少,临床应用价值高.
-
-
王秋菊
-
-
摘要:
目的:探究解郁丸与米氮平联合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对去甲肾上腺素(N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解郁组与参照组,每组51例.参照组采用米氮平治疗,解郁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解郁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E、BDNF水平、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社会功能评分(SDSS)、抑郁评分(HAMD).结果:解郁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E、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解郁组的NE、BDNF水平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SD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解郁组均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解郁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解郁丸与米氮平联合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显著提升NE浓度,有效激活BDNF.同时两种药物协同效果较强,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高社会功能,恢复正常的生活能力,且毒副作用较轻,安全可靠.
-
-
马磊;
张民旺
-
-
摘要:
目的 探讨解郁丸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郑州市中医院治疗的8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解郁丸,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血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MD-24、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AD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HAMD-24、NIHSS、ADL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5-HT、NE、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郁丸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临床疗效确切,能够降低抑郁程度,促进神经功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调节神经递质水平.
-
-
王小溪;
王鹏琴
-
-
摘要:
目的:观察眼针联合解郁丸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卒中后抑郁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神经内科常规支持治疗,对照组加用解郁丸治疗;治疗组加用眼针联合解郁丸治疗;均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的73.33%,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NIHSS评分、SDS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各项评分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针联合解郁丸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较好.
-
-
王哲义;
孙怿泽;
石颖慧;
刘婷;
田金洲;
卢涛
-
-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口服中成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检索起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2月.由2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按照Jadad量表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59个研究,总样本量6074例,干预措施包括乌灵胶囊、舒肝解郁胶囊、解郁丸、养血清脑颗粒、益心舒胶囊、舒肝颗粒、甜梦口服液共7种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方面,累积概率排序为:舒肝颗粒+常规治疗(90.3%)>舒肝解郁胶囊+常规治疗(74.9%)>甜梦口服液+常规治疗(67.4%)>益心舒胶囊+常规治疗(55.0%)>乌灵胶囊+常规治疗(47.7%)>解郁丸+常规治疗(38.3%)>养血清脑颗粒+常规治疗(25.7%)>常规治疗(0.6%).在抑郁临床疗效方面,累积概率排序为:解郁丸+西医常规治疗(74.5%)>乌灵胶囊+西医常规治疗(65.9%)>养血清脑颗粒+西医常规治疗(56.1%)>舒肝解郁胶囊+西医常规治疗(53.4%)>西医常规治疗(0.1%).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方面,累积概率排序为:舒肝颗粒+常规治疗(95.6%)>养血清脑颗粒+常规治疗(74.4%)>舒肝解郁胶囊+常规治疗(61.8%)>解郁丸+常规治疗(34.2%)>乌灵胶囊+常规治疗(32.5%)>常规治疗(1.5%).在Barthel指数方面,养血清脑颗粒+常规治疗(73.6%)>舒肝颗粒+常规治疗(73.1%)>益心舒胶囊+常规治疗(65.1%)>舒肝解郁胶囊+常规治疗(61.7%)>乌灵胶囊+常规治疗(26.1%)>常规治疗(0.2%).结论 对于卒中后抑郁患者,舒肝颗粒在HAMD量表和NIHSS评分方面疗效排序靠前,解郁丸和养血清脑颗粒分别在抑郁临床疗效以及提高Barthel指数方面效果最好.但受纳入研究质量所限,且存在发表偏倚,该结论仍需开展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并根据中医证型、病人情况进行选择.
-
-
-
-
刘兰英;
王忠;
陆林;
张樟进
-
-
摘要:
解郁丸是近年来精神科临床广泛应用的中成药之一,具有疏肝解郁、养心安神的功效,在抗抑郁、抗焦虑、改善睡眠等方面的临床疗效得到广泛的认可.为了进一步规范该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全国相关领域的临床专家、中药药学专家、循证医学方法学专家编写该专家建议,采取临床研究证据和专家经验相结合的方式,对解郁丸治疗精神疾病提出适当建议,形成易于掌握、可行性好的指导意见.该专家建议推荐了解郁丸的临床应用适应证,在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失眠障碍、躯体症状障碍以及在特殊人群中应用建议,并介绍其安全性特征,以指导解郁丸治疗精神疾病的临床实践.
-
-
- 《2016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学术会议暨神志病诊疗新进展研讨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神志病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观察解郁丸治疗郁病临床疗效.方法:将郁病患者40例,用随机对照分为2组各20例,治疗组口服解郁丸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0周、1周、2周、4周、8周后评定中医证候疗效、汉密顿焦虑量表(HAMD),比较评分变化,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8周后对两组分值进行比较.结果:2组治疗8周后依据中医证候评分临床疗效评定标准、HAMD评分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实验组总有效率81.35%;对照组总有效率82.91%.统计结果显示两组之间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验组副作用少于对照组,安全性高.说明解郁丸与盐酸氟西汀疗效相当,用于治疗郁病安全有效.
-
-
赵安全;
孙玉涛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明确老年抑郁症患者所表现的不同症状群的临床特征并进一步对比解郁丸与舍曲林对老年抑郁症不同症状群的临床疗效.rn 方法:选择老年与非老年抑郁症患者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症状群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评定并对比;在明确老年抑郁症状群特征基础上将老年抑郁症组随机分舍曲林组及解郁丸组,疗程3个月,在入组、治疗2、4、6、8、10、12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临床疗效进行组间组内评定比较,同时使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对用药安全性进行评定比较.rn 结果:老年抑郁症与普通抑郁比较核心及心理症状不明显,躯体症状非常显著;对老年抑郁症疗效显示解郁丸、舍曲林两组于治疗2周各类症状群均出现改善并持续至疗程结束(p<0.05或p<0.01);各阶段对比显示解郁丸对躯体症状群改善程度明显优于舍曲林(p<0.01);在治疗安全方面解郁丸于治疗全程副作用值明显低于舍曲林(p<0.01).rn 结论:老年抑郁症具有特征性表现,使用解郁丸治疗高效、安全性,针对性强.
-
-
马荣;
姚海燕;
库宝善;
钱瑞琴
- 《第九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研讨会》
| 2009年
-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解郁丸抗抑郁作用机理。rn 方法:采用高剂量阿朴吗啡导致体温下降实验,5-羟色胺酸(5-HTP)诱导甩头行为实验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定小鼠下丘脑、皮层、海马等脑内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含量。rn 结果:解郁丸能显著拮抗高剂量阿朴吗啡所致小鼠体温下降;增加5-HTP诱导甩头行为。解郁丸急、慢性给药,可提高下丘脑中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DA与DA的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二醇(DOPAC)的比值;也可使皮层中5-HT、NE、5-HT的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DOPAC含量升高,降低5-HT与5-HIAA及DA与DOPAC的比值;并可提高海马中5-HT与5-HIAA及DA与DOPAC的比值。解郁丸可使利血平化小鼠下丘脑中NE、5-HIAA、海马中5-HT、5-HIAA、DA与DOPAC的比值明显升高。rn 结论:解郁丸抗抑郁作用机理可能与调节不同脑区的5-HT,NE等神经递质有关。急、慢性给药可增加不同脑区5-HT、NE、DA的含量,慢性给药对利血平化所致不同脑区单胺类递质含量下降也有不同程度的翻转效应。
-
-
-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精神卫生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精神卫生学术大会》
-
摘要:
目的:探索联合应用解郁丸和盐酸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随机选取符合难治性抑郁的住院患者,经筛选和知情同意的共入组55例,随机分成解郁丸、盐酸文拉法辛合用组27例和盐酸文拉法辛单用组28例,用HAMD量表评定疗效,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 结果:1、研究组有效率77.78%,对照组有效率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两组治疗后第4、8、12周末HAMD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3.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研究组TESS评分在嗜睡、头晕不良反应上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无差异性. 结论:解郁丸合并盐酸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安全、有效、依从性好,可以作为有效、可行的方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