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质量
乳品质量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59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轻工业、手工业、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8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97733篇;相关期刊158种,包括食品安全导刊、今日畜牧兽医、中国奶牛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2014年益生菌产品研发应用、功能性研究、营养与安全专题研讨会、第三届中国骆驼大会、第四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等;乳品质量的相关文献由320位作者贡献,包括林晨、乔光华、刘回春等。
乳品质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7733篇
占比:99.64%
总计:98089篇
乳品质量
-研究学者
- 林晨
- 乔光华
- 刘回春
- 刘浩
- 华实
- 单守林
- 占秀梅
- 吴衍岭
- 帕塔木·瓦依提
- 操礼军
- 李征
- 李春艳
- 杜海燕
- 杨炳壮
- 梁贤威
- 梁辛
- 沈冰雁
- 王晶
- 王海琳
- 田文华
- 胡海彦
- 邹彩霞
- 韦升菊
- 韩俊伟
- 马永军
- 高颖
- BAI Na
- HUANG Hua
- Jirimutu
- PerSigsgaard
- TANG Jingchun
- WANG Xinian
- XU Yanlong
- YU Siriguleng
- ZHANG Hairong
- ZHANG Qingmin
- 丁伟
- 丁力
- 丁荣法
- 万莉
- 严明芳
- 严曼
- 中国奶业协会
- 于康震1
- 于洋
- 付裕武
- 任会强
- 任会斌
- 任发政
- 何思富
-
-
王鹤欣
-
-
摘要: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生产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奶牛患乳房炎,不但奶产量减少,而且牛奶品质随之下降。用抗生素治疗带来的药物残留,严重影响奶及其制品的食品安全和消费者身体健康,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奶牛发展需要。中药具有消炎、镇痛、活血、化淤、消肿、散痈等功效,并且低残留、副作用较小;用中药替代抗生素治疗奶牛乳房炎是目前兽医临床中主要的方法。为了观察其提高乳房炎奶牛乳品质量的效果,进行了以下试验。
-
-
张玉海;
刘莹莹;
张凌凤;
张海燕;
张军英;
张鹏飞
-
-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奶牛产业快速发展,优质饲草和优质蛋白饲料的相对短缺成为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大豆、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的不断上升,进一步拉动了奶牛饲料成本的增加,在保障奶牛健康及乳品质量前提下,降低奶牛饲养成本成为奶牛养殖者和科技人员的研究热点之一。尽管国家于2018年已经发布了畜禽低蛋白日粮标准,但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还需鼓励和支持优质饲料原料的开发工作。
-
-
孙志岩
-
-
摘要:
在新时期,乳品质量是消费者购买相应产品时考虑的重要指标,加强对乳品质量的严格控制,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基本需求,有利于乳品企业的长远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缩小城乡经济差距,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然而,从消费者购买乳品的倾向来看,除注重品牌因素的存在,更为关键的是消费者对国产乳品质量的信心不足,进一步导致我国乳品企业获得的利润较少,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壮大。
-
-
付裕武;
申婷婷
-
-
摘要:
在2008年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发生后,我国不断完善乳业质量标准,乳制品质量得到极大的提升。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市场上的乳制品品牌众多、种类多样,乳制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虽然我国乳制品的质量较十年前已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但乳品质量问题依然常有发生,比如不久前发生的麦趣尔被检出非法添加物丙二醇。这个事件表明乳品质量始终存在隐患,同时说明现行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也存在缺陷,故有必要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运用展开相关研究。
-
-
闫刘芹
-
-
摘要:
法律监管是乳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防线。麦趣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超范围使用“丙二醇”添加剂事件,再一次凸显了乳品质量安全法律监管问题的严峻性,揭示了我国乳品质量安全法律监管体系存在缺陷、机制存在漏洞、警示效果甚微的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法律监管意识不强、部门协调性差以及监管手段不完善。通过健全乳品质量安全法律监管体系、加强乳品企业合规建设、提高消费者乳品质量安全意识,能够实现乳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法治化、现代化以及体系化。
-
-
彭程;
王启迪
-
-
摘要:
中国乳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国民身体素质,成为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后的重要产业。可“三聚氰胺”事件至今仍让众多人记忆犹新,乳品质量问题让中国乳制品企业遭受了致命性的信用危机,一度成为乳品企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由此,中国制定了高于欧盟的乳品行业标准。
-
-
王婷
-
-
摘要:
随着国内经济的增长,人们生活品质的稳步提升,乳制品也逐步转变成为一种大众消费品.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发展与成长后,国内乳品业业已成为当前食品制造业中关键的组成部分.但是,在乳制品的整个供应链上,却存在一些不利因素而影响到乳制品的质量安全,让乳制品业的进一步发展备受影响.为此,本文从乳制品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管理质量安全的必要性,并针对其中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管理举措.
-
-
刘回春
-
-
摘要:
7月18S,以“立足大循环、促进双循环、推进奶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1中国奶业20强(D20)峰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峰会发布了《2021中国奶业质量报告》。《报告》显示,生鲜乳抽检合格率达到99.8%以上;乳制品和婴幼儿配方奶粉抽检合格率分别达到99.87%、99.89%,持续位居食品行业前列。奶业生产持续增长,乳品质量持续保持较高水平,规模养殖比例进一步提升,全产业链素质稳步提升,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
-
-
-
-
摘要:
对于任何一家乳品企业来说,“没有质量,一切都是负数”。提升乳品质量、保障乳品安全,是乳业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与使命。“由于产业链环节多、工序复杂、责任主体分散,乳业食品安全工作复杂性尤其突出。”卢敏放表示,乳业,是食品领域产业链最长的行业,贯穿农牧业、制造业、服务员三大产业。
-
-
-
ZHANG Hairong;
张海荣;
HUANG Hua;
黄华;
TANG Jingchun;
唐景春;
ZHANG Qingmin;
张清敏;
WANG Xinian;
王希年;
XU Yanlong;
许艳龙
- 《2014年益生菌产品研发应用、功能性研究、营养与安全专题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为了研究复合益生菌菌液对奶牛产奶量、乳品质量、牛群健康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择20头在年龄、胎次、产奶月份、产奶量等条件几乎完全相同的健康奶牛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菌液与饲料混合的方法饲喂牛群,考察其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采用平板计数以及基因扩增-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考察其对奶牛肠道菌群的影响;采用美国加利福尼亚体细胞检验法(CMT)考察其对乳品质量和牛群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食用复合益生菌液的每头牛比对照组平均每天可以多产2.88kg牛奶,提高产奶量14.77%,经济效益显著;复合益生菌菌液可以促进肠道菌群调整,使有益菌-主要是乳酸菌成为优势菌群,并可以抑制霉菌和降解霉菌毒素,降低牛乳中体细胞数,预防隐性乳腺(房)炎.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菌液对于推动奶牛养殖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李会民;
熊文福
- 《中国奶业协会2009年会》
| 2009年
-
摘要:
生鲜乳收购站是连接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的桥梁和纽带,是生鲜乳生产与乳品加工过程的关键环节,其经营状况直接关系到乳品质量安全和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广大奶农的切身利益和整个奶业的稳定发展。本文根据某州生鲜乳收购站建设与管理的实际,提出粗浅的认识和尚不成熟的对策。
-
-
-
-
-
-
李德辉
- 《第三届中国奶业大会》
| 2012年
-
摘要:
肇东市奶牛产业化发展起步于2001年,在过去的几年里,引进了内蒙古伊利集团,克服了各种困难和阻力,出台了扶持奶牛发展的政策,使奶牛数量和质量得到快速发展,奶牛产业已成为市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成为农业的支柱产业,农村、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
-
-
-
-
-
-
-
-
-
- 广州风行牛奶有限公司
- 中山大学
- 中山市尤利卡天然药物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09-11-18
-
摘要:
提高奶牛乳品质量和奶牛抗热应激的饲料添加剂,涉及动物饲料添加剂。该添加剂是由共轭亚油酸钙、硒和维生素E组成,其配比为每1千克共轭亚油酸钙加入硒15~50mg和维生素E 25,000~75,0000IU。优点是不仅能提高奶牛乳脂产量和乳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以及牛奶中硒和VE的含量,改善乳品质量,还能有效缓解奶牛的热应激反应,提高产奶量,另外还可以减少热应激奶牛体内的活性氧而减少过氧化反应,从而减少热应激对奶牛的损伤,提高奶牛机体的抗氧化能力。而且产品制作工艺简单,无需特殊的设备,使用安全方便,无副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