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间隙
装配间隙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3年内共计353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机械、仪表工业、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1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201665篇;相关期刊123种,包括山东农机化、设备管理与维修、焊接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4轨道交通先进金属加工及检测技术交流会、中国航海学会船闸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2008中国大连国际海事论坛等;装配间隙的相关文献由90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学术、梅标、李汝鹏等。
装配间隙—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01665篇
占比:99.91%
总计:201838篇
装配间隙
-研究学者
- 刘学术
- 梅标
- 李汝鹏
- 葛恩德
- 尚艳伟
- 张连新
- 徐大伟
- 杨永泰
- 王盟圣
- 肖虹
- 贾玉辉
- 赵卫
- 万德安
- 余凡
- 刘冬安
- 刘思仁
- 刘新明
- 夏振涛
- 孙枫舒
- 张亚
- 张志昊
- 张雨
- 李书明
- 李军
- 李慧军
- 林绍萱
- 栾佳明
- 梁叶佳
- 汤浩
- 汲长志
- 王珂
- 由毅
- 罗宏毅
- 罗菲
- 赵福全
- 邢宏文
- 郑焱
- 钱杏君
- 高航
- 黄军才
- 黄磊
- 黄祎
- A·里普伦迪
- G·勒普雷特
- T·勒韦
- T·泰松
- 丘友松
- 乔新勇
- 于保君
- 任兵
-
-
冯军;
柳明明;
周瑜;
郭朝帽;
王学良;
王丽红
-
-
摘要:
电磁离合器是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关键部件,通电吸合将电机的力矩传递到从动轴并带动控制棒组件转动,在电磁离合器的安装过程中发现不同的装配间隙下电磁离合器的力矩特性不同,经过多次试验,最终确定了能够满足驱动机构工作特性的最优装配间隙。
-
-
唐瑜;
杨康;
林鹏;
倪龙;
李兴;
廖东俊;
曾文昆;
李乔
-
-
摘要:
以5 mm+7 mm厚2219铝合金板材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装配间隙、焊接速度、焊接电流对5 mm+7 mm对接+搭接板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针对2219铝合金的焊接特性设计了三种不同的工艺参数,采用TIG焊对5 mm+7 mm对接+搭接2219铝合金板进行焊接,并对焊接接头进行了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参数下的对接+搭接接头均成形良好,背面焊漏光滑且均匀,焊缝表面均不存在咬边、急剧过渡、飞溅类缺陷;小间隙、大电流的焊接参数下的接头性能更好,抗拉强度能够达到母材的72%,合适的焊接速度和电流可以抑制第二相的析出和聚集,从而使熔合线处组织更加均匀,提高接头的力学性能。对相关材料的焊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
王嫦美;
杨悦伟;
张翔
-
-
摘要:
大型抽水蓄能机组具有转速快、制造精度高、运行情况复杂的特点,磁极采用完全向心的塔形结构可消除侧边拉力,其制造与装配的高标准给传统工艺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通过对某大型磁极的问题处理及过程控制,提出有效工艺方案,使磁极装配间隙降低,质量得到持续提升和明显改观。
-
-
田骏;
郑如炎;
陈景毅;
姚佳人
-
-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多型新造舰船甲板、纵壁及上建等区域结构涉及到的3mm薄板高强船体结构钢对接焊开展研究,通过焊接坡口优化、装配间隙调整等方式,制定完整详实的焊接操作规程,最终实现3mm高强度船体结构钢薄板焊接内在质量提升和精度变形控制,为建造高质量舰船装备供技术支撑。
-
-
李玉龙;
许飞;
马存强;
赵晓龙;
刘林峰
-
-
摘要:
为了给Nb521铌钨合金大型薄壁结构件的工程化应用提供参考,积累Nb521铌钨合金激光对接焊缝的基础数据,通过预置装配错边和装配间隙,开展了异种厚度Nb521铌钨合金的激光焊接工艺试验,研究了装配条件对铌钨合金激光焊接头的焊缝成形、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b521铌钨合金具备良好的激光焊接工艺性;1.0 mm+1.5 mm厚Nb521铌钨合金激光对接焊缝允许的最大装配错边和最大装配间隙均为0.3 mm,即不超过较薄母材厚度的30%;Nb521铌钨合金激光焊缝金相组织为典型的铸态组织,两侧柱状晶通过联生结晶方式向焊缝中心相对生长,热影响区宽度为0.3~0.4 mm;装配错边和装配间隙对焊缝微观组织的影响较小;当装配错边和装配间隙不超过允许的最大值,均可获得均匀美观的双面焊缝成形;接头具备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拉伸试样断裂于母材,为典型的韧性断裂特征。
-
-
徐旭松;
孙志英;
吴德辉;
华武
-
-
摘要:
针对如何使用轮廓度公差控制汽车装配间隙及其均匀性时的图样标注问题,首先以汽车前后车门装配为例分别研究了复合轮廓度和附加"OZ"符号的组合轮廓度在控制装配间隙时的图样标注和应用特点.其次,以面板和按钮装配为例研究了复合轮廓度和附加"OZ"的组合轮廓度在控制半封闭轮廓装配间隙及其均匀性方面的差异,指出对于封闭/半封闭或曲率较大轮廓之间的间隙控制,标注附加"OZ"的组合轮廓度比复合轮廓度更合理.最后,分析了带"OZ"的组合轮廓度公差在封闭轮廓-汽车油箱盖与车身装配间隙控制的图样标注及检测.研究结果可为车身装配间隙及均匀性公差控制时的图样标注提供借鉴和参考.
-
-
-
张永亮;
眭敏
-
-
摘要:
以某滚动转子式压缩机为研究对象,基于润滑油粘性润滑原理和制冷剂泄漏的功率损失理论计算与试验验证数据,利用相关性理论开展制造过程装配间隙配对与分档对性能影响的相关性分析,获得主成分贡献率分布及其载荷矩阵,发现第1-4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71.1%,影响制冷剂内泄漏的主要有泵体组件机械驱动精度与效率、泵体同心精度与容积率、平面精度与摩擦功耗,对制冷剂内泄漏导致的制冷量损失的贡献分别为33%、21%与17.1%,并据此得到压缩机泵体关键零件的过程关键装配参数与控制方案.
-
-
葛恩德;
尚艳伟;
刘学术;
李汝鹏
-
-
摘要:
为研究不同装配工艺参数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构件弯曲性能的影响规律,以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为实验对象,以DNS100电子万能试验机为实验平台,通过对比不同装配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构件的极限承载性能、刚度、损伤发生时刻的影响,分析了装配钉距、间隙尺寸和间隙补偿材料等装配工艺参数改变对复合材料构件弯曲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增大装配钉距可以有效提高构件的刚度;装配间隙对复合材料构件弯曲性能的影响与构件厚度密切相关;实验条件下液体垫片在提高构件刚度方面的效果强于玻璃纤维垫片。
-
-
张远威
-
-
摘要:
时尚精美的外观是当下各大空调企业打造精品的必备条件,而装配间隙则是影响精美外观的一大重要因素.针对空调企业在制造过程中存在的装配间隙问题,通过对传统空调分体内机零部件的固定,以及装配方式等制造工艺、部件结构和包装方式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提出了一种卡扣叠加小倒扣形式的装配结构.经过实验以及实际制造验证,这种新的装配结构具备较好的结构稳定性以及有效性.此外,结合实际设计、制造、仓储等情况,对装配间隙制订了一系列的管控措施.通过某空调企业的实际制造结果表明,新型卡扣叠加小倒扣式的装配结构结合管控措施,可大大减少企业制造过程中的异常停线问题,空调产品的制造效率和产品品质都得到了较好的提升.
-
-
-
孟通;
朱惠人;
张丽;
张聪笑
- 《中国航空学会第十八届燃烧与传热传质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为深入了解榫头榫槽装配间隙内的流动及冷却特性,选用了三种典型装配间隙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榫头榫槽装配间隙结构的流动结构与换热系数分布与圆管和矩形管不同,三种通道结构的平均换热系数均随雷诺数增加而增大.“S”型通道实验得出狭窄处和尖角处换热系数较低,宽通道处换热系数较高,换热系数展向平均值沿流向先增加后减少.“月牙”型通道换热系数分布与圆管结构接近.“U”型通道实验得出尖角斜向下的入口处换热加强,换热系数展向平均值沿流向的变化在入口处展示出先降低后增加然后再减小的变化趋势.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