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运动
被动运动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322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5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08550篇;相关期刊156种,包括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健康生活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青岛市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中国医师协会第三次全国新生儿科医师大会、2002年国际康复工程与临床康复学术讨论会等;被动运动的相关文献由689位作者贡献,包括朱铁成、王启宁、王龙等。
被动运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8550篇
占比:99.80%
总计:108772篇
被动运动
-研究学者
- 朱铁成
- 王启宁
- 王龙
- 郭连芳
- 孙联文
- 朱金营
- 樊瑜波
- 许丹
- 谢添
- 贡向辉
- 麦金耿
- 吴毅
- 王新强
- 赵莲
- 丁丕凡
- 丁力
- 中村尚
- 于小琴
- 任雨寒
- 伊兰·埃利亚斯
- 倪萍
- 兰玲
- 冈田则幸
- 冯和林
- 刘志华
- 刘栋
- 刘翔
- 叶友强
- 吴倩
- 吴军发
- 吴泽鑫
- 吴银瓶
- 周立强
- 唐丹
- 夏圣梅
- 姚雨
- 孙城刚
- 尹伟华
- 山本达明
- 张保朝
- 张娴
- 张子斌
- 张明
- 张暹东
- 张碧云
- 张英泽
- 徐本明
- 徐燕
- 成鹏
- 扈慧静
-
-
王枫;
赵立奇;
姬宇辉;
蒋维海;
张佳月
-
-
摘要:
目的探究神经生长因子与被动运动对失神经大鼠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去神经组(DN组)、神经生长因子组(NGF组)、被动运动组(PM组)、神经生长因子及被动运动联合组(NGF+PM组)共5组,SHAM组无需将坐骨神经及股神经切除,其他4组将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及股神经切除,建立SD大鼠右侧后肢去神经模型,给予被动运动及外源生长因子干预,比较各组大鼠血清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水平。结果术后2周大鼠体重均有所增加,术后3周DN组、NGF+PM组、SHAM组体重均明显高于PM组与NGF组,术后4周DN组最轻,SHAM组最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大鼠血清BGP明显低于SHAM组,血清TRACP水平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GF组、NGF+PM组血清BGP水平高于DN组,血清TRACP水平低于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组血清TRACP水平明显低于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下肢丧失神经支配后会出现肌肉萎缩及骨代谢破坏,给予神经生长因子及被动运动干预,有利于改善血清BGP与TRACP水平,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
-
胡旭辉;
王钰
-
-
摘要:
针对上肢康复机器人的被动康复训练,建立了一套基于惯性传感器且用于UR协作机器人的实时路径规划的示教系统。利用固定于示教者手心处的惯性传感器,实时获取手部相对于大地坐标系的位姿数据,经过坐标变化,转变为机器人末端在机器人机架坐标系中的位姿数据,再由通讯系统传给机器人系统,最后经逆向运动学转变为机器人各关节坐标数据,进而实现机器人带动患者上肢进行康复运动。现场测试验证了该系统功能的有效性。
-
-
高凯;
王小菲;
李玉福;
王华军;
高彦平;
郑伟;
李嘉;
李玲
-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早期、晚期两种被动运动方案对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2021年5期)、PubMed、EMbas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设定为从数据库提供的最早时间至2021年5月,搜集关于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早期与晚期两种被动运动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本研究分为早期被动运动组和晚期被动运动组,比较两组术后12个月时肩关节的最大前屈角度、肩关节的最大外旋角度、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简明肩关节功能测试(SST)评分及末次随访肩袖再撕裂发生率的情况。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RCT,共44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2个月,早期被动运动组最大肩关节前屈角度大于晚期被动运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22,95%CI:0.21~2.23,P=0.02);两组最大肩关节外旋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2.30,95%CI:-2.31~6.92,P=0.33);两组A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2.71,95%CI:-6.99~1.58,P=0.22);两组SS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15,95%CI:-0.55~0.84,P=0.68)。两组术后末次随访肩袖再撕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9,95%CI:0.54~1.15,P=0.22)。结论早期被动运动比晚期被动运动可获得更满意的肩关节功能,并且两者安全性相当。
-
-
周子航;
戚仕涛;
陈镜安;
许天宇
-
-
摘要:
目的:研制一种针对性强、价格低廉、具有一定治疗效果的可移动掌指关节康复器。方法:使用电机作为驱动系统,并以零位传感器、高位传感器等元器件所构成的电路控制系统实现电机自动正反转;末端使用一特制的挂钩板固定手指,并通过绳子连接至电机,从而实现电机通过正反转带动手指上下运动,以达到康复治疗的效果。结果:该康复器可自动对手指进行被动伸展运动,有效地解决了不能主动运动的患者进行掌指关节的康复治疗。结论:该掌指关节康复器,易操作、易使用、且针对性强、适用性广、价格低廉,适用于大部分患有帕金森综合征、接受过指关节手术等患者家庭,帮助患者进行被动伸展运动,从而达到康复治疗的效果。
-
-
童心宇;
陆曙;
孔令豪
-
-
摘要: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PPPD)是一种新定义的慢性前庭功能性头晕。PPPD患者一般不存在器质性的病变,表现为持续性眩晕、非旋转性眩晕和不稳感,并且会在直立姿势、主动/被动运动或视觉刺激时加重。目前PPPD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前庭康复治疗(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therapy,VRT)、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药物治疗、迷走神经刺激、联合治疗、中医汤剂与针刺治疗。
-
-
牛晨;
李文菲;
任雨寒;
温鑫;
刘翔;
张明
-
-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血氧水平依赖(BOLD)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的被动手运动刺激对中央区胶质瘤运动功能区术前定位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病灶位于中央区的胶质瘤患者15例,分别对患者进行主动手运动及被动手运动的任务刺激,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观察运动功能区的激活范围及强度的变化.结果 被动手运动与主动手运动fMRI激活范围及强度相似,通过统计学比较显示2种模式下左侧主要感觉运动皮层区(LPMC)、右侧主要感觉运动皮层区(RPMC)及辅助运动皮层区(SMA)的激活强度未见明显统计差异(P>0.05).结论 被动运动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补充手段来定位运动功能区,帮助神经外科医师最大程度切除脑肿瘤,保护运动功能区.
-
-
林东鑫;
黄文华;
黄学成;
秦庆广;
杨洋;
邓羽平;
谭晋川;
王勉;
苏炜炜;
黄涛
-
-
摘要:
背景:颈椎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肯定,但手法使用不当易造成不良后果.通过对比临床上较为常用且均有一套标准操作流程的斜扳与旋提手法,为临床提供手法安全性指导.目的:利用运动捕捉技术测量颈椎斜扳和旋提手法治疗后颈椎活动范围的差异,探索2种手法的运动特征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名健康受试者(男、女各10人),随机分为2组,各10人(男5人,女5人).分别对2组受试者行颈椎斜扳和旋提手法.测量两组受试者颈椎主动运动、被动运动以及亚生理区活动度.试验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斜板组与旋提组主动运动活动度和被动运动活动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斜扳组亚生理区活动度大于旋提组,且斜扳组左侧亚生理区活动度大于右侧(P0.05);而旋提组左右两侧及男女之间亚生理区活动度接近(P>0.05).提示颈椎旋提手法亚生理区活动度较斜扳手法小,更稳定均衡.
-
-
汪学玲;
徐慧
-
-
摘要:
目的 探讨持续静态牵伸联合被动运动训练在肘关节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70例肘关节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被动运动训练,观察组实施持续静态牵伸联合被动运动训练.于术前,术后2、6、12、24周时,评估并比较两组各时点肘关节功能、肘关节活动度;记录两组术后康复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结果 整体分析发现:两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分及肘关节活动度组别、时间点、组别时间点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肘关节功能改善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持续静态牵伸联合被动运动训练治疗肘关节骨折安全性好,可改善患者肘关节功能及肘关节活动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
-
林东鑫;
黄学成;
秦庆广;
杨洋;
邓羽平;
谭晋川;
王勉;
苏炜炜;
黄涛;
黄文华
-
-
摘要:
背景:颈椎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肯定,但手法使用不当易造成不良后果。通过对比临床上较为常用且均有一套标准操作流程的斜扳与旋提手法,为临床提供手法安全性指导。目的:利用运动捕捉技术测量颈椎斜扳和旋提手法治疗后颈椎活动范围的差异,探索2种手法的运动特征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名健康受试者(男、女各10人),随机分为2组,各10人(男5人,女5人)。分别对2组受试者行颈椎斜扳和旋提手法。测量两组受试者颈椎主动运动、被动运动以及亚生理区活动度。试验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斜板组与旋提组主动运动活动度和被动运动活动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斜扳组亚生理区活动度大于旋提组,且斜扳组左侧亚生理区活动度大于右侧(P0.05);而旋提组左右两侧及男女之间亚生理区活动度接近(P>0.05)。提示颈椎旋提手法亚生理区活动度较斜扳手法小,更稳定均衡。
-
-
刘腾飞;
邹秀梅;
范彩英;
方士华
-
-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学科康复护理联合"3C"干预在膝关节姆瓦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康复中心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171例膝关节姆瓦术后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试验组(87例)和对照组(84例).试验组实施多学科康复护理联合"3C"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屈膝角度、膝关节功能(HSS)、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康复依从性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干预第1周的被动屈膝角度以及干预第2、10周的主动屈膝角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干预后的HSS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对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康复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膝关节姆瓦术后患者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康复护理联合"3C"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康复知识的掌握及康复干预的依从性,增加患者的屈膝角度,改善膝关节功能.
-
-
吴银瓶;
张娴;
李玉红;
于小琴;
苟晓霞;
白豆
- 《2018年甘肃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学术年会暨西北神经重症高峰论坛》
| 2018年
-
摘要:
目的:探讨超级神经功能治疗仪联合被动运动方案在脑卒中患者临床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100例患者被选入本组研究,均为本院收治的住院患者,病例资料选择起止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入组患者被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实施对比研究,每组50例,参照组给予被动运动干预,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超级神经功能治疗仪治疗. 结果:与本组治疗前进行对比,不同的治疗后两组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日常活动能力ADL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提高,且两组治疗后评分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被动运动联合超级神经功能治疗仪治疗可以更好的促进患者的肢体康复.
-
-
戴益慧
-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2018年护理分会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膏疗联合被动运动治疗脑出血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膏疗联合被动运动.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在治疗前、治疗3周后分别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3周后,观察组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膏疗联合被动运动,能改善脑出血患者上肢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胡婷;
邓闪
- 《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探讨推拿和主动、被动运动在治疗静脉输液药物外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静脉输液药物外渗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使用欧莱凝胶或中药金黄膏治疗药液外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采用推拿和主动、被动运动疗法治疗药物外渗.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在临床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推拿和主动.被动运动对治疗药物外渗具有消肿止痛,松解粘连、滑利关节,可缩短肿胀消退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
-
王能里;
南燕;
叶伟;
林素;
唐震海;
柳艳丽;
林振浪
- 《中国医师协会第三次全国新生儿科医师大会》
| 2013年
-
摘要:
研究被动运动对新生兔神经行为学评分结果的影响,并建立一种改良的新生兔神经行为学评分量表。选取孕29天健康新西兰白兔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宫内缺氧缺血25分钟组、宫内缺氧缺血28分钟组(每组各4只);记录新生兔的一般情况,每窝活产新生兔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和b组分别按文献报道的神经行为学评估量表顺向和反向顺序评估,c组按改良后的神经行为学评估量表顺向顺序评估,记录神经行为学评估过程耗时及评估结果,比较不同评分方法间的差异;观察脑组织纹状体区域内脑细胞凋亡情况,分析存活新生兔神经行为学得分与缺氧缺血时间和脑细胞凋亡数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被动运动及评估耗时可能是影响新生兔神经行为学得分的两个因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估时,应尽量选择被动运动比重少的评估量表;在采用含被动运动评估项目的神经行为学量表评估时,应严格按照量表设计的评估顺序进行评估。经改良后的神经行为学量表与Derrick M等人设计的神经行为学量表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并能准确的反应发生HIBD后新生兔的神经行为学损害程度,具有相当的科学性,是评估新生兔神经行为学表现的良好评估体系。
-
-
李伟民
- 《2002年国际康复工程与临床康复学术讨论会》
| 2002年
-
摘要:
被动运动训练是许多疾病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创用了中国推手式被动运动训练方法,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方法:术者站在患者的患侧,以靠近患者的手,握住患者肢体的远端(既右手握右侧,左手握左侧),另一手托住肘或膝的后外侧,使肢体作类似于中国推手的路线运动,根据病人的病情作一定范围的各关节联合的被动运动训练,使各关节尽可能达到功能位活动.临床应用:①脑血管意外早期,肌力在Ⅲ级以下,防止肌萎缩及关节功能障碍.②脑血管意外后期,肌张力升高,运动协调性差.③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损伤,关节功能障碍.④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和运动协调性的训练.结论:各关节一起作联合的被动运动训练,有利于关节的功能位活动,改善拮抗肌的协调性,使其平衡发展,并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操作简便和实用,运动训练方便,以利于广泛推广.
-
-
梁艳艳;
石梦娜;
党瑞;
周永博;
朱婵;
齐宗师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烧创伤修复重建与康复专业委员会暨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烧创伤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2016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手部深度烧伤后早期功能康复治疗方法及效果. 方法:2008-2012年,对28例患儿(47只手)烧伤后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在不影响创面愈合的情况下进行各个关节牵伸训练和被动运动的手法治疗,如有手部肿胀、小的创面可采用超短波、He-Ne激光等物理治疗. 结果:28例(47只)患手经过1个月—半年治疗后,27例对指、对掌、握拳功能恢复良好,可捏取一些小物品,如爆米花、小糖豆等.例掌侧、虎口、指璞缝线处瘢痕增生挛缩影响功能,后期继续功能康复训练及抗瘢痕治疗,瘢痕挛缩引起的功能障碍基本恢复。 结论:儿童手部深度烧伤后,由于疼痛、主观意识不强,早期手部不活动,引起关节僵硬、瘢痕增生挛缩导致手部功能障碍,因此早期进行正确的手法和物理治疗,能有效改善手部功能,取得良好效果。
-
-
柴玉华;
李爱玲;
刘永芹;
薛成爱;
刘伟;
张玉英;
迟增臻
- 《青岛市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为观察针灸加悬挂牵引等综合方案治疗肩周炎冻结期的临床疗效,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针灸加悬挂牵引法,对照组用针灸加传统牵伸法,治疗1~2个疗程后,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显示,2组治疗1个、2个疗程后,显效率、愈显率差异比较明显,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针灸加悬挂牵引等综合方案,能显著改善肩周炎患者肩关节疼痛和活动障碍,缩短病程,具有起效迅速,疗效显著,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
-
-
柴玉华;
李爱玲;
刘永芹;
薛成爱;
刘伟;
张玉英;
迟增臻
- 《青岛市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为观察针灸加悬挂牵引等综合方案治疗肩周炎冻结期的临床疗效,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针灸加悬挂牵引法,对照组用针灸加传统牵伸法,治疗1~2个疗程后,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显示,2组治疗1个、2个疗程后,显效率、愈显率差异比较明显,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针灸加悬挂牵引等综合方案,能显著改善肩周炎患者肩关节疼痛和活动障碍,缩短病程,具有起效迅速,疗效显著,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
-
-
柴玉华;
李爱玲;
刘永芹;
薛成爱;
刘伟;
张玉英;
迟增臻
- 《青岛市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为观察针灸加悬挂牵引等综合方案治疗肩周炎冻结期的临床疗效,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针灸加悬挂牵引法,对照组用针灸加传统牵伸法,治疗1~2个疗程后,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显示,2组治疗1个、2个疗程后,显效率、愈显率差异比较明显,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针灸加悬挂牵引等综合方案,能显著改善肩周炎患者肩关节疼痛和活动障碍,缩短病程,具有起效迅速,疗效显著,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
-
-
柴玉华;
李爱玲;
刘永芹;
薛成爱;
刘伟;
张玉英;
迟增臻
- 《青岛市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为观察针灸加悬挂牵引等综合方案治疗肩周炎冻结期的临床疗效,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针灸加悬挂牵引法,对照组用针灸加传统牵伸法,治疗1~2个疗程后,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显示,2组治疗1个、2个疗程后,显效率、愈显率差异比较明显,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针灸加悬挂牵引等综合方案,能显著改善肩周炎患者肩关节疼痛和活动障碍,缩短病程,具有起效迅速,疗效显著,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