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补偿效应

补偿效应

补偿效应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312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农业工程、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2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111978篇;相关期刊199种,包括生态学报、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国农业气象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年会、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第十五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等;补偿效应的相关文献由838位作者贡献,包括山仑、郭相平、郝树荣等。

补偿效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2 占比:0.25%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11978 占比:99.73%

总计:112276篇

补偿效应—发文趋势图

补偿效应

-研究学者

  • 山仑
  • 郭相平
  • 郝树荣
  • 康绍忠
  • 胡田田
  • 褚丽丽
  • 邓西平
  • 罗远培
  • 陈晓远
  • 陈鸿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韦佳佳; 王琪延
    • 摘要: 基于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指导的2011年、2016年、2021年《北京市居民生活时间分配调查》数据,构建休闲时间对工作绩效影响的IV-Oprobit工具变量回归模型,回归分析得出休闲与工作绩效呈现倒U型关系,即休闲与工作绩效之间存在双重效应。进一步,通过路径分析模型探讨了休闲对工作绩效影响的内在机制,发现双重效应是由补偿效应和替代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最终呈现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取决于补偿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强度大小。当工作日平均休闲时间达到最优水平(270分钟)时,休闲对工作绩效的补偿效应将达到最大。
    • 丁顺
    • 摘要: 近年来,随着城市加速发展和对基础教育功能的重视,中心城区的中小学校园设计对集约用地的诉求增加,研究以多个典型案例为基础,通过分析归纳设计手法,探索让田径场空间补偿效应发挥最大化且合理化的中小学建筑设计策略。
    • 王媛; 杨帆; 敖凤博
    • 摘要: 我国稀土价格长期低位运行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将资源成本和环境外部性成本纳入稀土生产成本中。资源税是弥补稀土资源耗损成本和环境外部成本并将外部成本内部化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包头轻稀土为例,运用使用者成本法对稀土开采的代际成本进行核算。结果显示,代际成本受折现率的影响较大,当折现率为1%时,稀土开采的代际成本为4.39~755.05元/t。同时,运用治理成本法对稀土开发利用的环境成本进行核算。结果显示,2017年包头轻稀土开发利用的环境外部成本为2782元/t。2017年,包头轻稀土的资源税率为11.5%,资源税对资源环境外部成本的补偿率达57.38%。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完善稀土产品定价机制和加强资源税收入运用管理的政策建议。
    • 乔鑫阳; 杨鹏磊; 褚丽丽
    • 摘要: 国内外学术界对干旱胁迫和施肥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品质产量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根据水分亏缺补偿效应理论,适当的水分胁迫复水后,作物在后续生长过程中具有补偿和超补偿生长能力。一定阈值条件下施钾肥会使提高作物的抗逆性而调节作物在干旱条件下产生补偿生长。本文主要对干旱胁迫和施钾量对大豆补偿生长的研究从生物、生理、产量等影响角度梳理不同观点和看法,目的在于进一步了解干旱胁迫和施钾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与限制,对研究节水高产优质的灌溉方法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 杨昭; 柴强; 王玉; 苟志文; 樊志龙; 胡发龙; 殷文
    • 摘要: 【目的】资源性缺水严重制约河西绿洲灌区小麦生长,针对小麦种植模式单一,水资源投入量大、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研究限量供水条件下不同处理对小麦光合源及产量的补偿效应,对该区小麦节水种植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河西绿洲灌区麦后复种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的田间定位试验始于2017年,供试小麦品种为‘宁春4号’,箭筈豌豆品种为‘兰箭2号’。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设置传统灌水(540 mm,I_(3))、减量50 mm灌水(490 mm,I_(2))、减量100 mm灌水(440 mm,I_(1)) 3个灌水水平和小麦收获后复种并翻压绿肥(WG)、复种但不翻压绿肥(WGr)、休闲(WF) 3种绿肥处理方式。2020―2021年,调查了绿肥小麦光合源(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产量补偿效应。【结果】从全生育期平均值来看,与2020和2021年I_(3)处理的小麦叶面积指数(LAI)、光合势(LAD)相比,I_(1)处理小麦LAI分别显著降低了6.26%和5.84%,LAD分别下降了6.21%和5.87%;I_(2)处理小麦LAI分别降低3.55%和2.85%,LAD分别下降3.17%和3.13%(P<0.05);与传统灌水休闲对照(WFI_(3))相比,WGI2的LAI提高了2.31%和3.69%,LAD分别提高了3.07%和4.03%,WGrI_(2)无显著差异,绿肥翻压显示出对I_(2)处理下小麦LAI、LAD的补偿效果。与2020和2021年I_(3)相比,I_(1)处理小麦干物质累积量分别平均显著降低了16.31%和15.19%,籽粒产量分别平均降低了14.00%和12.98%;I_(2)处理小麦干物质累积量分别平均降低6.20%和6.58%,籽粒产量分别平均降低1.78%和4.05%;WGI_(2)小麦干物质累积量较WFI_(3)分别提高了4.84%和5.30%,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5.89%和6.01%,显示出绿肥翻压对I_(2)下小麦干物质累积和产量的显著补偿效应;而WGrI2产量的补偿效应不明显,且2021年绿肥翻压对I_(2)下光合源、干物质累积量的补偿效应优于2020年。WG对产量的补偿主要归因于对小麦LAI、LAD的同步补偿。【结论】在河西绿洲灌区,复种并翻压绿肥能够获得与常规灌溉量相近的小麦叶面积和光合势以及产量,即可以补偿减少50 mm灌水量对次年小麦造成的负效应,因此,可作为该区实现小麦节水生产的生态技术模式。
    • 刘江; 李明倩; 常峻菲; 程溪晗; 王立为; 刘青; 高西宁
    • 摘要: 以“辽豆15”为试材,在开花期和鼓粒期设置轻度干旱(土壤相对湿度65%±5%)和重度干旱(土壤相对湿度50%±5%)以及对照(土壤相对湿度80%±5%)处理,开展大豆干旱及复水控制试验。干旱处理持续7d、14d和21d,并在胁迫结束后进行复水,复水水平与对照处理一致。达到胁迫时间当日和复水后第7天取大豆倒三叶叶片,测定叶片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研究干旱胁迫对以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及复水后补偿效应。结果表明:开花期,轻度干旱和重度干旱胁迫均使叶片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以及POD活性显著升高,轻度干旱胁迫使SOD活性显著升高。鼓粒期,大豆受干旱胁迫影响后,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SOD活性显著升高,但POD活性显著降低。复水对大豆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和SOD活性均出现补偿效应,但对POD补偿效应不明显。由此可见,干旱会对大豆叶片造成过氧化伤害,主要表现在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提高,同时复水可使大豆叶片由干旱造成的过氧化伤害得到缓解,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补偿效应
    • 赵建华; 孙建好; 陈亮之; 李伟绮
    • 摘要: 竞争和补偿是间作体系产量优势发挥的主要生态学原理之一。于2017—2020年在甘肃张掖开展田间试验,试验包括3个玉米/豆科间作体系,即玉米/豌豆(maize/pea,M/P)、玉米/蚕豆(maize/faba bean,M/F)、玉米/大豆(maize/soybean,M/S),4个单作种植体系,即单作豌豆(sole pea,SP)、单作蚕豆(sole faba bean,SF)、单作大豆(sole soybean,SS)、单作玉米(sole maize,SM)。通过测定单间作条件下作物产量,分析间作作物增产率、豆科对玉米竞争力(aggressivity,A)、间作体系土地当量比(land equivalent ratio,LER)、净效应(net effect,NE)、补偿效应(complementarity effect,CE)和选择效应(selection effect,SE),以明确补偿效应和选择效应在3个间作体系产量优势发挥中的角色。结果表明:4年平均,M/P、M/F和M/S的LER分别为1.30、1.31和1.13,大豆偏土地当量比小于0.5,豌豆和蚕豆偏土地当量比大于0.5,玉米偏土地当量比均大于0.5;豌豆、蚕豆和大豆的增产率分别为53.3%、81.4%和–14.9%,与之间作的玉米增产率分别为13.0%、–5.8%和32.3%;豌豆和蚕豆相对玉米的竞争力大于0,大豆相对玉米的竞争力小于0;M/P和M/F的补偿效应显著高于M/S,而M/S的选择效应显著高于M/P和M/F;LER与补偿效应显著正相关,与选择效应显著负相关;豆科作物增产率与补偿效应显著正相关,与选择效应显著负相关;玉米增产率与选择效应显著正相关;综上,M/P和M/F的产量优势主要来源于补偿效应,M/S体系产量优势主要来源于选择效应。
    • 蒋秋菊; 蒋大双; 罗艺
    • 摘要: 文章以2016—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精准扶贫对税收规避的影响以及地区营商环境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精准扶贫行为会显著提升其税收规避程度,证实了上市公司参与精准扶贫对税收规避具有显著正向的影响,即精准扶贫对税收规避存在“补偿”效应,而较好的营商环境可以弱化精准扶贫对税收规避的正向影响。
    • 唐建; 冯娟; 刘云飞
    • 摘要: 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干旱情况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许多研究表明,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后复水作物会逐渐恢复至正常的生长状态,甚至加速作物生长,显现出补偿效应.但对作物的补偿作用程度以及如何根据补偿效应调整农业灌溉制度、减少干旱胁迫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还有待明确.通过总结干旱复水补偿效应对各种农作物的生理、形态和产量方面影响的相关研究,进一步了解复水后作物的生长特点,为完善作物干旱复水补偿效应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徐礼云; 陈延儒; 董弦弦; 吴晓江; 邓梦菲; 巫小丹; 万茵; 刘成梅; 付桂明
    • 摘要: 以瑞士乳杆菌NCUF 210.1为实验对象,对其高温胁迫下生长曲线、细胞膜通透性和流动性、可溶性蛋白含量、海藻糖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多个指标进行测定,并进行转录组测序,对高温胁迫下瑞士乳杆菌的补偿效应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相比最适生长温度(42°C),瑞士乳杆菌在高温胁迫(47°C)下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细胞膜流动性降低;膜通透性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了140.13%(10 h);海藻糖含量提高了17.23%(10 h);SOD活性提高了159.28%(10 h).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与42°C相比,高温胁迫(47°C)的瑞士乳杆菌可通过促进氨基酸代谢、糖代谢、核苷酸代谢、膜运输和信号传导途径等相关代谢水平,抵抗高温造成的细胞损伤.本研究通过对瑞士乳杆菌进行转录组分析,为研究其在高温胁迫下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