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血液学毒性

血液学毒性

血液学毒性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93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药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1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43420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现代肿瘤医学、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五届国际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第二届肿瘤药学大会、首届全国肝病治疗进展与临床药学学术研讨会等;血液学毒性的相关文献由301位作者贡献,包括C·怀特、W·拉斯泰特、张国兵等。

血液学毒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1 占比:0.19%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3420 占比:99.80%

总计:43507篇

血液学毒性—发文趋势图

血液学毒性

-研究学者

  • C·怀特
  • W·拉斯泰特
  • 张国兵
  • 王临润
  • 黄明珠
  • C·梅尔
  • J·乌尔斯那
  • N·格雷罗
  • Rose P.G.
  • 冯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倩; 王西勇
    • 摘要: 目的:探讨ABCB1基因多态性对乳腺癌化疗所致血液学毒性的影响观察。方法:选择9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检测ABCB1基因分型,分析不同基因多态性患者的血液学毒性结果。结果:92例乳腺癌患者中,G2677T/A点位GG占15.22%、GT/A占57.60%、TT/AA/AT占27.18%;C3435T点位CC占23.91%、CT占54.35%、TT占21.74%;G2677T/A、C3435T基因型分布符合遗传平衡定律(P>0.05)。G2677T/A各基因型血液学毒性发生情况无差异(P>0.05);C3435T各基因型血液学毒性发生情况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检测ABCB1基因C3435T点位基因多态性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刘超然; 付南思; 马洁; 袁劲松
    • 摘要: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应用多西他赛血液学毒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甲乳外科应用过多西他赛治疗的乳腺癌患者206例,根据治疗过程中是否发生I级及以上血液毒性分为研究组合对照组,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患者治疗方案中是否含铂为血液学毒性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应用多西他赛方案治疗,若方案中合并应用铂类药物,则应加强关注血液学毒性
    • 张扬; 李雯; 李芳; 任宏涛; 潘纪元; 王亚利
    •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因素和放疗剂量学因素对宫颈癌放射治疗急性血液学毒性(hematological toxicity,HT)的影响,以寻求方法减少HT的发生。方法:分析2018年11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放疗中心接受根治性放疗的67例宫颈癌患者发生急性血液学毒性的因素,临床因素包括年龄、分期、病理类型、有无同步化疗等,剂量学因素包括骨盆骨髓V_(5)、V_(10)、V_(15)、V_(20)、V_(25)、V_(30)、V_(35)、V_(40)、V_(45)、V_(50)、D_(max)、D_(min)、D_(median)、D_(mean)、PTV的V_(10)0(%)、D_(median)、D_(mean),以及外照射剂量、SIB、外照射野数、CI、HI。结果:单因素及相关分析显示,HT 0-2级与HT 3-4级的分期、同步化疗、骨盆骨髓的V_(30)、V_(35)、V_(40)、V_(45)、V_(50)、D_(max)、D_(median)有显著差异(P34.116%(P=0.002,OR=11.543)是发生3-4级HT的独立危险因素;亚组分析发现同步化疗患者中,骨盆骨髓V_(40)>34.116%时发生3-4级HT的患者显著增多(P=0.008)。结论:同步化疗和骨盆骨髓V_(40)>34.116%是宫颈癌根治性放疗患者发生3-4级急性HT的原因,骨盆骨髓剂量限定有助于减少血液学毒性的发生,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 种宝贵; 朱小丽; 高玲娜; 种肖宇; 马红芳
    • 摘要: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同步化放疗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预防对中性粒细胞减少效果,以及对血液学毒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肺癌同步化放疗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给药种类分为对照组(n=98)和观察组(n=100)。比较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不同时期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液学毒性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13.00%,显著低于对照组(3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3、5、7、10天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肺癌同步化放疗患者应用PEG-rhG-CSF皮下注射可以有效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且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以减轻患者的血液学毒性,提高生存质量。
    • 张扬琼; 杨华君; 罗日顺; 邓官华; 张平; 蔡林波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放疗技术对全脑全脊髓放疗患者血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行全脑全脊髓放疗患者的血象变化,其中观察组36例行调强放疗,对照组43例行三维适形放疗。两组患者靶区处方剂量为28.8~36.0Gy,单次剂量为1.6~2.0Gy,记录两组患者在放疗前、中、后血液学毒性变化和骨髓抑制程度,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U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90%的病人在放疗期间以及放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观察组在放疗期间血红蛋白以及放疗结束后2周血红蛋白和白细胞的抑制程度较对照组严重(z=-2.272,P=0.023;z=-3.053,P=0.002;z=-3.163,P=0.002)。结论:采用调强技术行全脑全脊髓放疗时,应密切观察患者血象变化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避免调强放疗导致的严重骨髓抑制的发生。
    • 冯会; 高峰; 王浩铭; 王文华; 刘莲花; 刘庆涛; 黄丙俭
    • 摘要: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次级预防在全脑全脊髓放疗过程中对患者血液学毒性的治疗疗效及对放疗疗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5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在接受全脑全脊髓放疗期间次级预防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血液学毒性的治疗效果,观察比较性别、年龄、诊断的血液学毒性差异,并探讨了次级预防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放疗进程的影响。结果全脑全脊髓放疗期间次级预防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15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其中Ⅰ度减低有3例(20.0%),Ⅱ度有8例(53.3%),Ⅲ度有2例(13.3%),Ⅳ度有2例(13.3%)。有10例(66.7%)出现血小板减少,其中Ⅰ度减低的有5例(33.3%),Ⅱ度有3例(20%),Ⅲ度有2例(13.3%),无Ⅳ度减低。5例(33.3%)出现血红蛋白下降,Ⅰ度的有3例(20.0%),Ⅱ度有2例(13.3%),无Ⅲ度减低。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Ⅲ~Ⅳ级骨髓抑制分别为26.7%、13.3%、0.0%。2例(13.3%)患者因重度血液学毒性中断治疗,中断时间7~8 d,治疗中断的比率为13.3%。次级预防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减少了因血液学毒性引起的放疗暂停的发生。结论全脑全脊髓放疗出现血液学毒性常见,大部分患者在次级预防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支持下显著减少Ⅲ~Ⅳ级骨髓抑制的发生,从而减少了放疗疗程的延长,保证大部分患者顺利完成了放疗疗程。该方法值得在全脑全脊髓放疗中进一步研究并推广应用。
    • 冯会; 高峰; 王浩铭; 王文华; 刘莲花; 刘庆涛; 黄丙俭
    • 摘要: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次级预防在全脑全脊髓放疗过程中对患者血液学毒性的治疗疗效及对放疗疗程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5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在接受全脑全脊髓放疗期间次级预防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血液学毒性的治疗效果,观察比较性别、年龄、诊断的血液学毒性差异,并探讨了次级预防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放疗进程的影响.结果 全脑全脊髓放疗期间次级预防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15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其中Ⅰ度减低有3例(20.0%),Ⅱ度有8例(53.3%),Ⅲ度有2例(13.3%),Ⅳ度有2例(13.3%).有10例(66.7%)出现血小板减少,其中Ⅰ度减低的有5例(33.3%),Ⅱ度有3例(20%),Ⅲ度有2例(13.3%),无Ⅳ度减低.5例(33.3%)出现血红蛋白下降,Ⅰ度的有3例(20.0%),Ⅱ度有2例(13.3%),无Ⅲ度减低.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Ⅲ~Ⅳ级骨髓抑制分别为26.7%、13.3%、0.0%.2例(13.3%)患者因重度血液学毒性中断治疗,中断时间7~8 d,治疗中断的比率为13.3%.次级预防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减少了因血液学毒性引起的放疗暂停的发生.结论 全脑全脊髓放疗出现血液学毒性常见,大部分患者在次级预防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支持下显著减少Ⅲ~Ⅳ级骨髓抑制的发生,从而减少了放疗疗程的延长,保证大部分患者顺利完成了放疗疗程.该方法值得在全脑全脊髓放疗中进一步研究并推广应用.
    • 赵意
    •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临床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27例使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ADR发生率及不同类型ADR发生率.分析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血液学毒性和非血液学毒性的ADR发生情况.结果 127例患者中血液学毒性ADR以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血红蛋白下降最为常见,且发生Ⅲ级+Ⅳ级ADR的几率较低,分别为11.02%、7.09%、9.45%;肝功能损害和肾功能损害相对较少,无Ⅲ级+Ⅳ级ADR发生.非血液学毒性ADR以恶心呕吐、乏力、周围神经病变、关节肌肉疼痛、脱发等为主,发生Ⅲ级+Ⅳ级ADR的几率很少,仅有4例(3.15%)恶心呕吐以及9例(7.09%)脱发为Ⅲ级+Ⅳ级,而腹泻、皮疹、心律失常等ADR发生率均较低.结论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临床ADR发生率较高,但大多为Ⅰ~Ⅱ级的轻度ADR,Ⅲ~Ⅳ级的中至重度ADR发生率较低,经对症处理后可缓解,临床应加强ADR监测,特别是血液学指标监测,提高对ADR的防范.
    • 陈晓孩; 黄春燕; 张伟; 吴淑娟; 王晖; 蔡跃飘
    • 摘要: 目的 观察利奈唑胺抗感染治疗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液学毒性.方法 使用利奈唑胺注射液0.6 g静脉滴注(每日2次)抗感染治疗的119例患者中,59例显示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90 mL/min,A组),60例肾功能正常(肾小球滤过率≥90 mL/min,B组),比较两组给药后血液学毒性指标(血小板减少和贫血)及停药后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恢复情况,观察给药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给药后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于B组(47.5%vs.18.3%)(P<0.05),而贫血发生率与B组相仿(10.2%vs.5.0%)(P>0.05).A组给药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时间短于B组[(5.5±3.6)d vs.(10.1±4.7)d](P<0.05),而出现贫血的时间与 B 组相仿[(4.5±1.3)d vs.(5.5±3.0)d](P>0.05).A组停药后血小板计数[(5.6±1.4)d vs.(7.8±3.3)d]和血红蛋白[(4.2±2.3)d vs.(3.8±1.4)d]恢复时间与B组相仿(P>0.05).A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B组(57.6%vs.28.3%)(P<0.05).结论 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利奈唑胺抗感染治疗易发生血液学毒性,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临床应积极监测患者的血液学相关指标.
    • 傅昌芳; 储宣宁; 张蕾; 陈昭琳; 韩兴华
    • 摘要: 多西他赛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化疗药物之一,可用于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胃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多种实体瘤的治疗,是目前最具活性的单药.但多西他赛治疗窗窄,严重的血液学毒性在亚裔人群中发生更频繁.近年来多西他赛血液学毒性的个体差异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内外文献提示药代动力学和药物基因组学差异是导致多西他赛血液学毒性个体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该文就多西他赛临床研究的血液学毒性差异,多西他赛体内药代动力学、药物基因组学与其血液学毒性的相关性作一综述,探索多西他赛血液学毒性个体差异的机制,为中国肿瘤患者进行多西他赛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