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589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妇产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60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473655篇;相关期刊297种,包括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实用临床医药杂志、临床内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中西医结合血液学高峰论坛、广东省医学会第十八次血液病学学术会议、第54届美国血液年会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相关文献由1499位作者贡献,包括阮长耿、王学文、刘庆荣等。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60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2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73655 占比:99.88%

总计:474240篇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文趋势图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研究学者

  • 阮长耿
  • 王学文
  • 刘庆荣
  • 张海鹏
  • 刘洪涛
  • 王兆钺
  • 刘艳春
  • 刘芳
  • 李伟
  • 王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锐; 柯勇; 龙云
    • 摘要: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现称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均属于出血性疾病范畴,前者常见,后者少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消耗性减少,以及广泛的微血栓形成造成器官损害为特征的一种弥漫性血栓性微血管病变,最先由Moschcowitz于1924年提出,临床上以典型的三联征多见,即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
    • 王甜甜; 曹俊杰; 刘旭辉; 范峥; 裴仁治; 陆滢
    • 摘要: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病继发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7年6月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8例结缔组织病继发的TTP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特征、治疗方案、疗效和生存情况。结果8例TTP患者均为首次诊断结缔组织病,起病急,临床表现不典型,vWF金属蛋白裂解酶(ADAMTS13)活性均为0,ADAMTSI3抑制物阳性。所有患者临床诊断TTP后立即给予血浆置换、甲泼尼龙1~2 mg/kg治疗。1例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计数上升,后放弃治疗。其余7例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恢复至正常中位时间为12(4~18)d,ADAMTS13活性在治疗后1个月均恢复至100%,ADAMTS13抗体转阴。7例患者后期加用环孢素、硫唑嘌呤或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治疗,3例患者每3个月加用100 mg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7例患者持续缓解,其中2例患者在治疗后6个月常规监测ADAMTS13活性下降至30%,抗体再次阳性,加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后1个月ADAMTS13活性恢复至正常。结论结缔组织病继发的TTP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对临床高度怀疑或确诊TTP,应尽快完善ADAMTS13活性及抑制物测定,并尽早给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后期给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减少复发。
    • 冯世香; 汪云; 董小利
    • 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的围生期管理。方法报道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宿迁第一人民医院成功救治1例妊娠合并TTP,结合文献报道共16例妊娠合并TTP,回顾性分析其发病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要点和母婴结局。结果16例妊娠合并TTP患者平均年龄26.18岁(20~36岁),孕周为(29±2)周(17+5~41+1周);15次妊娠合并TTP患者有血小板减少、发热、神经系统症状、肾功能损害、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的典型五联征或三联征,治疗以血浆置换或输注血浆为主,母亲死亡4例(其中1例死亡后诊断),例15及例16为同一人二次妊娠,例15为本文报道患者前次妊娠,例16为其此次妊娠,围生期预防性输注血浆病情稳定,孕37+2周剖宫产终止妊娠,母婴结局良好。9次晚期妊娠:剖宫产8例,产钳助产1例(死胎),无自然顺产,共7例新生儿存活;7例中期妊娠:4例剖宫取胎,1例自然流产,2例利凡诺引产;均无新生儿存活。结论妊娠合并TTP罕见,早期诊断和血浆置换或血浆输注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对于妊娠合并遗传性TTP患者,新鲜血浆输注预防发作也是一种有效方法。
    • 许琳蔚; 陶红芳; 苏永忠
    • 摘要: 目的:总结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TT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存活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治疗方式分为3种:支持治疗(成分输血、静脉免疫球蛋白等)、血浆置换、美罗华/硼替佐米联合血浆置换,利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并使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对生存有独立影响的因素。结果:38例患者中,男性20例(52.6%),女性18例(47.4%),平均年龄(47.7±17.5)岁,存活及死亡各19例(50%)。生存组患者的年龄较死亡组小(P=0.03)。不同治疗方式对生存时间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4),血浆置换组及美罗华/硼替佐米联合血浆置换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支持治疗组(P=0.034,P=0.008),而前2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Cox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的治疗方式、乳酸脱氢酶水平可作为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以血浆置换为基础的治疗方式能够显著提高TTP患者的生存率,年龄较大或乳酸脱氢酶增高患者预后较差。
    • 邬嘉梅; 贾国荣
    • 摘要: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血浆置换期间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1月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TTP患者120例,按随机编号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60例采用整体护理,治疗前后记录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等相关量表,比较两组并发症。结果:两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和PSQI评分均下降,且干预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和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升高、肌酐和尿素氮降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8.33%高于干预组的13.33%(P<0.05)。结论:整体护理可以提高TTP患者血浆置换的效果,可以改善不良情绪和睡眠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案。
    • 蔡倩倩; 戴辉; 舒文秀; 罗柳飞; 金钿; 乐静
    • 摘要: 目的分析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的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方法收集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2015年9月—2021年10月收治的11例TTP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TPP患者的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结果11例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62(42~90)岁,最常见主诉为神经精神症状(63.6%)和血小板减少(45.5%)。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活性均<10%,且ADAMTS13抑制物阳性。中位发病至治疗开始时间为2(0~11)d,所有患者均接受以地塞米松为基础的治疗,其中1例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通过单药地塞米松治疗达到临床缓解,且随访10.5个月无疾病复发,至今存活。11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分别在临床缓解后10.1个月和14.1个月出现疾病复发,经再次治疗后缓解,1例患者失访,无死亡。3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70%和100%。结论TTP是罕见的临床危重症疾病,早期诊断及尽早启动治疗是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
    • 冯子阳; 查占山; 周载鑫; 唐河山; 余咏潮; 钱宝华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PE)在治疗马凡综合征(MFS)患者术后并发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术后第7天开始进行PE,隔日1次,共置换3次.于置换前后监测血小板(PLT)、乳酸脱氢酶(LDH)、总胆红素(TBil)、肌酐(Cr)、尿素氮(BUN)以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on Willebrand factor antigen,vWF:Ag)和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on willebrand factor cleaving protease,ADAMTS13)抗体共7个指标,并监测治疗过程中凝血象(PT、TT、APTT)的变化.结果 经过3次PE治疗后,患者的LDH、TBil、vWF:Ag和ADAMTS13抗体均显著下降;PLT计数迅速恢复至正常水平;Cr和BUN总体下降并接近正常范围;凝血指标在血浆置换过程中监测平稳.结论 PE治疗MFS患者术后并发TTP安全有效,早期诊断并及时行PE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 石茂静; 高伟波; 黄文凤; 朱继红
    • 摘要: 目的:对61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总结,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4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1例TTP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这些患者的临床表现、血常规、溶血指标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on Wille-brand factor-cleaving protease,vWF-cp,又称ADAMTS13).根据离院时的结局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浆置换的差异.计算PLASMIC评分,与ADAMTS13分组比较,判断PLASMIC评分预测ADAMTS13的准确性.结果:61例TTP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48±17)岁.五联征表现者48例,仅有三联征者9例,其余4例无神经精神症状.死亡27例(44.3%),存活34例(55.7%).61 例TTP 患者的血小板(12.9±9.5)x 109/L,血红蛋白(66.5±20.7)g/L,外周血破碎红细胞3%(2%,7%),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升高为360(200,457)mg/L,乳酸脱氢酶1 508(811,2134)U/L,出凝血方面基本正常.30例患者的ADAMTS13值49.0(40.8,61.3)μg/L,10例患者ADAMTS活性<5%,其余21例未查.PLASMIC评分为6~7分者58例,5分者2例,4分者1例.PLASMIC预测ADAMTS13减少或活性降低的灵敏度高达97.5%.死亡组NLR较存活组高,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X)总量和次数均较存活组显著减少,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糖皮质激素、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X能明显提高TTP患者存活率.PLASMIC评分可方便、快捷地预测ADAMTS13活性降低的可能性,利于TTP的及早诊断和PEX治疗.NLR可反映全身炎症过程,但在TTP中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 范秦台; 黄莺; 徐燕
    • 摘要: cqvip:新型布尼亚病毒又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是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的新型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及多器官功能损害[1]。每年4月至10月是新型布尼亚病毒的高发期。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严重的血栓性微血管病,临床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以及神经系统损害、发热和肾损伤等。TTP的发生机制与严重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的活性降低密切相关,多数TTP患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救治,预后差,死亡率高达90%,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是治疗TTP的首选疗法[2]。TTP患者通过PE去除血循环中抗ADAMTS13自身抗体,补充新鲜的ADAMTS13缺乏物质,可使患者病死率下降至8%~30%[3]。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