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7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68320篇;相关期刊47种,包括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检验医学、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等;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的相关文献由204位作者贡献,包括阮长耿、苏健、卢国元等。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9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68320 占比:99.99%

总计:568390篇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发文趋势图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研究学者

  • 阮长耿
  • 苏健
  • 卢国元
  • 王兆钺
  • 马珍妮
  • 张敬宇
  • 沈飞
  • 白霞
  • 董宁征
  • 高维强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梦瑶; 王心悦; 朱娟娟; 刘素香
    • 摘要: 目的探讨化痰理气口服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气交阻证)患者肺功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110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西药组(55例,常规西药治疗)和化痰理气组(55例,化痰理气口服液+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炎症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ADAMTS-13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咳喘、神疲、咯痰、脉滑、气短、痰质黏稠、舌质黯淡、纳呆、皖痞、胸闷、舌苔白腻评分均降低,且化痰理气组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化痰理气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FVC、FEV_(1)、FEV_(1)/FVC均升高,且化痰理气组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IL-6、CRP、Cys-C水平均降低,且化痰理气组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vWF水平均降低,ADAMTS-13水平均升高,且化痰理气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化痰理气口服液治疗AECOPD(痰气交阻证)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炎症因子及ADAMTS-13水平,值得推广。
    • 王颖; 白雪; 何建刚
    • 摘要: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为一种少见、严重的血栓性微血管病,急性发作属于临床危重疾病,易被误诊或漏诊。本院诊治以胃肠道症状为首发的TTP患者1例,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64岁,主因“恶心、呕吐17 h”于2021年11月9日就诊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 王斌
    •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识别高危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价值。方法选取NSTEMI患者142例(NSTEMI组),以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非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临床信息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血肌酐(Cr)、高敏肌钙蛋白I(hscTnI)、血小板(PLT)计数、D-二聚体(DD)],采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检测血浆ADAMTS-13活性。根据NSTEMI患者入院时的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43例)、中危组(54例)和高危组(45例)。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估ADAMTS-13活性与NSTEMI危险分层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高危NSTEMI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DAMTS-13判断高危NSTEMI的效能。结果NSTEMI组血浆ADAMTS-13活性低于对照组(P<0.001)。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血浆ADAMTS-13活性依次降低(P<0.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DAMTS-13活性与NSTEMI患者危险分层呈负相关(rs=-0.527,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DAMTS-13是高危NSTEMI的保护因素[比值比(OR)=0.936,95%可信区间(CI)为0.898~0.975],年龄、心率、Cr和Killip分级≥Ⅱ级均是高危NSTEMI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148、1.085、1.023、26.207,95%CI分别为1.047~1.259、1.023~1.150、1.004~1.041、5.489~125.136)。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DAMTS-13判断高危NSTEM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4,最佳临界值为61.7%,敏感性为71.1%,特异性为81.4%。结论ADAMTS-13活性与NSTEMI的危险分层有关,对高危NSTEMI具有较好的判断价值。
    • 冯世香; 汪云; 董小利
    • 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的围生期管理。方法报道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宿迁第一人民医院成功救治1例妊娠合并TTP,结合文献报道共16例妊娠合并TTP,回顾性分析其发病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要点和母婴结局。结果16例妊娠合并TTP患者平均年龄26.18岁(20~36岁),孕周为(29±2)周(17+5~41+1周);15次妊娠合并TTP患者有血小板减少、发热、神经系统症状、肾功能损害、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的典型五联征或三联征,治疗以血浆置换或输注血浆为主,母亲死亡4例(其中1例死亡后诊断),例15及例16为同一人二次妊娠,例15为本文报道患者前次妊娠,例16为其此次妊娠,围生期预防性输注血浆病情稳定,孕37+2周剖宫产终止妊娠,母婴结局良好。9次晚期妊娠:剖宫产8例,产钳助产1例(死胎),无自然顺产,共7例新生儿存活;7例中期妊娠:4例剖宫取胎,1例自然流产,2例利凡诺引产;均无新生儿存活。结论妊娠合并TTP罕见,早期诊断和血浆置换或血浆输注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对于妊娠合并遗传性TTP患者,新鲜血浆输注预防发作也是一种有效方法。
    • 申良红; 刘米莉; 尹传妍
    •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选取脓毒症患者150例,按严重程度分为单纯脓毒症组(43例)、重度脓毒症组(48例)、脓毒性休克组(59例)。另外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脓毒症组患者确诊后第1、3、5、7天及健康对照组血浆ADAMTS13水平,并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随访患者28 d预后情况,分析上述指标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脓毒症组不同时间点血浆ADAMTS13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脓毒症3个亚组ADAMTS13、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AT)、白细胞介素(IL)-6水平、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纯脓毒症组ADAMTS13、AT高于重度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且重度脓毒症组高于脓毒性休克组(P均<0.05),vWF、IL-6水平、APACHEⅡ评分低于重度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且重度脓毒症组低于脓毒性休克组(P均<0.05)。单纯脓毒症组和重度脓毒症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脓毒性休克组中存活29例,死亡30例,死亡率为50.85%。脓毒性休克死亡患者血浆ADAMTS13、AT水平低于存活者,vWF、IL-6水平、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者(P均<0.05)。血浆ADAMTS13、vWF、AT、IL-6水平、APACHEⅡ评分为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均<0.05)。ADAMTS13、vWF、AT、IL-6水平、APACHEⅡ评分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死亡的预测价值较高,其中以ADAMTS13预测价值最高(P均<0.05)。结论: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浆ADAMTS13水平明显降低,降低程度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可能与调控vWF、AT、IL-6水平表达,介导炎症、凝血障碍的发生相关。
    • 石茂静; 高伟波; 黄文凤; 朱继红
    • 摘要: 目的:对61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总结,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4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1例TTP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这些患者的临床表现、血常规、溶血指标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on Wille-brand factor-cleaving protease,vWF-cp,又称ADAMTS13).根据离院时的结局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浆置换的差异.计算PLASMIC评分,与ADAMTS13分组比较,判断PLASMIC评分预测ADAMTS13的准确性.结果:61例TTP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48±17)岁.五联征表现者48例,仅有三联征者9例,其余4例无神经精神症状.死亡27例(44.3%),存活34例(55.7%).61 例TTP 患者的血小板(12.9±9.5)x 109/L,血红蛋白(66.5±20.7)g/L,外周血破碎红细胞3%(2%,7%),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升高为360(200,457)mg/L,乳酸脱氢酶1 508(811,2134)U/L,出凝血方面基本正常.30例患者的ADAMTS13值49.0(40.8,61.3)μg/L,10例患者ADAMTS活性<5%,其余21例未查.PLASMIC评分为6~7分者58例,5分者2例,4分者1例.PLASMIC预测ADAMTS13减少或活性降低的灵敏度高达97.5%.死亡组NLR较存活组高,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X)总量和次数均较存活组显著减少,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糖皮质激素、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X能明显提高TTP患者存活率.PLASMIC评分可方便、快捷地预测ADAMTS13活性降低的可能性,利于TTP的及早诊断和PEX治疗.NLR可反映全身炎症过程,但在TTP中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 孔祥静; 肖达平; 徐静琳; 韩颖敏
    • 摘要: cqvip: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治疗尿毒症常用手段。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行MHD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但AVF血栓形成是影响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正常进行、AVF失功的主要原因[1-2]。AVF血栓形成是多种因素参与的病理过程,其中凝血系统异常、炎症反应有主要促进作用[3]。研究发现,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on Willebrand factor-cleaving protease,ADAMTS-13)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微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4]。本研究通过检测尿毒症MHD患者血浆ADAMTS-13水平,旨在分析其与AVF血栓形成的相关性。
    • 祖丽皮耶姆·希尔; 彭辉; 排则莱提·艾海提; 阿依古丽·阿卜杜热伊木; 朱玉霞; 汤守伟; 孔璨
    •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比值?(vWF/ADAMTS13)与AMI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3月1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并且行冠脉造影的人群,根据是否确诊为AMI分为AMI组和对照组.采用Gensini评分评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并收集患者血液样本,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ADAMTS13和vWF水平.根据Gensini评分将AMI患者分为Gensini评分>78分组和Gensini评分≤78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vWF和ADAMTS13水平及vWF/ADAMTS13比值,采用偏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血浆vWF/ADAMTS13比值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266名研究对象,其中133名确诊为AMI,133名冠脉未见明显狭窄.AMI确诊患者中,65例Gensini评分>78分,68例Gensini评分≤78分.?AMI组患者血浆vWF水平和vWF/ADAMTS13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vWF(μg/L):261.56±134.54比172.79±88.95,vWF/ADAMTS13比值:0.38(0.23,0.68)比0.11(0.06,0.25),均P78分组患者血浆vWF/ADAMTS13比值明显高于Gensini评分≤78分组(0.58±0.46比0.42±0.29,P<0.05),而两组间血浆ADAMTS13和vW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偏相关分析显示,血浆vWF/ADAMTS13比值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369,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即使经过多因素校正,血浆vWF/ADAMTS13比值与Gensini评分仍呈正相关(R2=0.139,P<0.001).结论 AMI患者血浆vWF/ADAMTS13比值较正常人群显著升高,血浆vWF/ADAMTS13比值与AMI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 曾敏慧; 贺湘玲; 田鑫; 黄玉辉
    • 摘要: 患儿男,3岁8个月,反复血小板减少伴溶血性贫血3年余,体检无肝脾、淋巴结肿大,无手指畸形。实验室结果示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凝血功能正常,胆红素、乳酸脱氢酶及网织红细胞升高,完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on Willebrand factor-cleaving protease,ADAMTS13)活性检测示极度缺乏,ADAMTS13活性抑制性抗体阴性,二代测序发现ADAMTS13基因存在复合杂合突变,最终确诊为先天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该病易误诊为Evans综合征,临床诊断较困难,该患儿自出生时即起病,但历时3年才得以确诊,因此,当患儿出生时有黄疸、反复血小板减少伴溶血性贫血、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时,需警惕先天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尽快完善ADAMTS13活性及抑制性抗体检测来协助诊断、指导治疗,必要时完善基因检测以确诊。
    • 杨静; 张悦; 刘秋艳
    •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管钙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管钙化情况分为血管钙化组68例、无血管钙化组52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OMP、血浆ADAMTS13水平。比较各组患者血清COMP、血浆ADAMTS13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HD患者发生血管钙化的相关因素。结果血管钙化组COMP水平高于无血管钙化组,ADAMTS13水平低于无血管钙化组(P<0.05)。COMP与透析时间、年龄、iPTH、钙磷乘积均呈正相关,与血钙呈负相关(P<0.05);ADAMTS13与透析时间、年龄、iPTH、钙磷乘积均呈负相关,与血钙呈正相关(P<0.05)。COMP与ADAMTS13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92、85.3%、80.6%,0.810、82.4%、79.2%,其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iPTH、钙磷乘积指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COMP、ADAMTS13、iPTH、钙磷乘积均为影响MHD发生血管钙化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MHD血管钙化患者血清COMP水平升高,血浆ADAMTS13水平降低,二者均是MHD患者血管钙化的相关因素,有望用作MHD患者发生血管钙化的预测生物标志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