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取精馏
萃取精馏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3年内共计1353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38篇、会议论文47篇、专利文献33534篇;相关期刊192种,包括科技广场、石油化工、广东化工等;
相关会议37种,包括全国化工化学工程设计技术中心站(化学工程设计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第三届全国精馏技术交流与展示大会、第八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暨第一届海峡两岸超临界流体技术研讨会等;萃取精馏的相关文献由2251位作者贡献,包括顾正桂、王英龙、田龙胜等。
萃取精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3534篇
占比:98.00%
总计:34219篇
萃取精馏
-研究学者
- 顾正桂
- 王英龙
- 田龙胜
- 唐文成
- 姜占坤
- 朱兆友
- 孙国新
- 赵明
- 林军
- 李春利
- 李文秀
- 刘顺江
- 王克良
- 连明磊
- 白鹏
- 雷志刚
- 边志凤
- 李群生
- 高思亮
- 周荣琪
- 崔现宝
- 张弢
- 张云明
- 张志刚
- 华超
- 李静
- 王洪海
- 叶昆
- 方静
- 李东风
- 李鑫
- 冯海强
- 杨金杯
- 肖剑
- 钟禄平
- 李凭力
- 段占庭
- 刘俊华
- 尹红
- 崔培哲
- 程建民
- 袁慎峰
- 陈志荣
- 代成娜
- 余美琼
- 孟凡庆
- 李英栋
- 杨志才
- 过良
- 陈标华
-
-
魏荣
-
-
摘要:
丁二烯是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按照萃取溶剂的不同,丁二烯抽提技术主要有3种生产工艺:N-甲基吡咯烷酮法(NMP法)、二甲基甲酰胺法(DMF法)和乙腈法(ACN法)。某公司在用2套丁二烯抽提装置,分别为丁二烯2套装置(DMF法)和丁二烯3套装置(NMP法)。文中以此2套装置为例,参考2020年的生产情况和数据,围绕NMP法和DMF法丁二烯抽提工艺展开对比,分析2种工艺的区别和优缺点。对比发现NMP法丁二烯抽提工艺流程设置简单集中、NMP溶剂安全环保、稳定性好,不腐蚀设备,能耗物耗优势明显。
-
-
王成昊;
张志刚;
张亲亲;
陆睿哲;
李文秀
-
-
摘要:
基于Aspen Plus软件,对离子液体1-辛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OMIM][Ac])连续萃取精馏分离碳酸二甲酯-乙醇共沸物系的工艺流程进行了模拟,并使用灵敏度分析工具,以塔顶碳酸二甲酯质量分数、塔顶冷凝器与塔釜再沸器热负荷为指标,分析了溶剂比、全塔理论塔板数、回流比、进料位置等工艺参数对分离效果与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精馏塔溶剂比为0.27、全塔理论塔板数为37块、回流比为1.5、离子液体和原料进料位置分别为第3块和第16块塔板时,塔顶产品碳酸二甲酯的质量分数能达到99.5%以上,满足分离要求.[OMIM][Ac]作为分离碳酸二甲酯-乙醇共沸物系的萃取剂具有工业前景.
-
-
刘国生;
刘香芝;
岳兴起;
张倩雯;
姜广增;
黄邦达
-
-
摘要:
为提高传统萃取精馏HAZOP分析的准确性,本文提出将过程模拟软件Aspen与HAZOP分析相结合的定量分析方法。以乙酸乙酯-异丙醇萃取精馏工艺和设备为研究对象,建立工艺流程的稳态模型,通过灵敏度分析模块对传统HAZOP分析筛分出的高风险偏差进行定量化模拟,实现偏差后果的定量化,从而确定技术参数的安全操作范围。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HAZOP分析,该方法可以定量化危险事件的后果,其模拟结果可为生产操作提供可靠的安全操作阈值。
-
-
魏涛;
吴淑晶;
宋一诺;
祖龙淼
-
-
摘要:
无水乙醇是指质量分数达到99.5%以上的乙醇,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无水乙醇在生活中有重要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新型能源、护肤品等方面。采用加盐萃取精馏的方法来制备无水乙醇,研究萃取剂丙三醇+氯化铝对乙醇水溶液分离效果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加入萃取剂与溶盐之后,得到的产品乙醇质量分数明显高于普通精馏产生的产品乙醇质量分数。
-
-
胡帅;
毕丰雷;
杨卫胜;
贺来宾
-
-
摘要:
在C_(2)H_(4)-乙烯醇共聚物生产过程中,醋酸乙烯(VAC)和甲醇(CH_(4)O)可形成共沸物,难于通过普通精馏进行分离。结合VAC-CH_(4)O-H_(2)O体系三元相图,设计了以H_(2)O为萃取剂的共沸-萃取耦合精馏分离工艺流程,有效控制聚合物中VAC含量,实现了VAC和CH_(4)O的高效分离回收;基于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设计的共沸-萃取耦合精馏分离工艺流程进行了模拟计算,采用NRTL-RK和POLYNRTL热力学模型,对部分物性参数进行修正,研究了理论塔板数、原料进料位置、进料的原料中CH_(4)O含量、回流比、溶剂比、萃取剂进料位置、萃取剂进料温度等主要工艺参数对分离过程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设计的工艺流程合理、可靠,可实现VAC和CH_(4)O的高效分离,对分离工艺过程设计和操作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
李顺民;
张亲亲;
辛华;
吴天照;
宋廷贺;
张志刚
-
-
摘要:
采用COSMOthermX软件从27种阳离子和26种阴离子组成的702种离子液体(ILs)中筛选出1-丁基-2,3-二甲基咪唑醋酸盐([BMMIM][Ac])、1-乙基-2,3-二甲基咪唑醋酸盐([EMMIM][Ac])和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Ac])为萃取剂,在101.3 kPa下,测定了丙酸甲酯+甲醇体系及丙酸甲酯+甲醇+IL体系的气液相平衡数据,并使用NRTL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实验结果表明,三种ILs的加入对丙酸甲酯产生明显的盐析作用,ILs的摩尔分数越大,盐析效果越明显;[EMIM][Ac],[EMMIM][Ac],[BMMIM][Ac]最小打破共沸的摩尔分数分别为0.0748,0.0660,0.0631。过量焓分析结果表明,三种ILs与甲醇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可提高丙酸甲酯相对于甲醇的相对挥发度。
-
-
赵昕宇;
杜增智;
王健红
-
-
摘要:
采用变压精馏、萃取精馏、萃取精馏间壁塔3种分离方式对环己烷-乙酸乙酯共沸体系分离的有效性和经济性进行研究。使用Aspen Plus对3种分离工艺进行建模与模拟,以年度总费用(TAC)最小为目标函数,对设备参数和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了3种工艺的优化参数。结果表明,3种工艺都能有效实现环己烷和乙酸乙酯的分离,与变压精馏相比,萃取精馏同时降低了设备费和操作费,可使TAC降低33.00%。萃取精馏间壁塔可在萃取精馏的基础上,使TAC降低14.65%,效果最佳。
-
-
王青松;
郑瑞朋;
黄学忠;
刘勇营
-
-
摘要:
为了将1,1,1-三氟乙烷(HFC-143a)/1,1-二氟-1-氯乙烷(HCFC-142b)联产装置反应过程中过量的氟化氢(HF)分离并利用,通过实验、模拟计算等方法研究适用于该装置的氟化氢分离工艺,最终得到有水氢氟酸产品,实现资源化利用。
-
-
刘继龙
-
-
摘要:
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碳四烃的综合利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实现碳四组分的分离是合理利用碳四资源的前提基础,其主要采用萃取精馏的分离技术。通过对乙腈(ACN)法萃取精馏碳四中丁烯的生产工艺为前提,设计年产6万t丁烯分离装置生产工艺,对其分离过程中的影响因数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采用单一变量的分析方法讨论了萃取精馏塔的溶剂比、理论板数、溶剂中的聚合物、回流比、操作压力等条件对于萃取精馏工艺所产生的影响,通过流程模拟的方式,得出了ACN法萃取精馏丁烯最优的生产条件:理论板数:85~95;溶剂比:10~12;回流比:2.5~3.0;操作压力(表压):400~500 kPa。在当前的生产工艺条件下,塔釜烷烃质量分数低于1.5%,塔顶烯烃的质量分数可以低于1.0%,烯烃的收率能够达到97%以上。
-
-
安永胜;
赵国超;
谢小强;
黄晓卉;
王宁;
石竟成;
李冉;
李群生
-
-
摘要:
针对乙醇-碳酸二甲酯二元共沸物分离难题,分别以糠醛和离子液体(1-己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为萃取溶剂,对乙醇-碳酸二甲酯二元共沸体系萃取精馏进行了流程设计和模拟计算。以全年总费用(TAC)为优化目标,对糠醛萃取精馏工艺的溶剂比、溶剂进料位置、原料进料位置、回流比和总理论板数等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实现了乙醇和碳酸二甲酯的有效分离,产品纯度可达到99.95%以上。主要条件不变,萃取剂换为离子液体时,计算结果表明,萃取精馏工艺设备费用增加了5.90%,能耗费用降低了20.76%,TAC降低了11.52%,该工艺具有一定的工业意义。
-
-
Feng Wei;
冯微;
Gu Zheng-gui;
顾正桂
- 《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叔丁醇、异丙醇和水易形成二元和三元共沸,此共沸体系无法采用常规精馏等方法进行分离.本文分别以乙二醇、环丁砜和乙二醇为萃取剂,NRTL为平衡模型,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叔丁醇-异丙醇-水萃取精馏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分别考察了塔顶出料量、回流比、溶剂比、塔板数及原料进料位置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并设计正交实验方案,对萃取过程进行进一步优化,确定过程条件对叔丁醇和异丙醇的纯度及收率的影响,为叔丁醇-异丙醇-水体系分离提供理论依据.模拟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可分别得到纯度为99.87%,收率为94.29%的叔丁醇和纯度为98.69%,收率为89.38%的异丙醇.
-
-
王柱祥;
商恩霞;
洪伟
- 《2018年全国烯烃芳烃产业高端技术发展大会》
| 2018年
-
摘要:
随着中国乙烯工业的快速发展,作为石油炼制和石化生产过程中副产物的碳四烃类的产量逐年增加,据推算,目前国内炼厂碳四总量每年超过600万吨,因此研究碳四组分的分离及深加工利用开发对中国乙烯工业及相关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作用.其综合利用开发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亦是实现炼化资源综合利用的必由之路. 目前,在碳四分离及深加工的萃取精馏中存在着塔板阻力降大、处理能力达不到满负荷、分离指标不合格、能耗高等问题,介绍了浙江宁波昊德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碳四萃取及汽提塔改造前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将原DJ浮阀塔板全部更换为全逆流塔板,改造后处理能力由约80%负荷提高到到130%负荷,蒸汽消耗节省35%,各项指标均良好,未出现拦液等现象,装置目前运行平稳.
-
-
Xinqiang YOU;
尤新强;
Changjun PENG;
彭昌军;
Honglai LIU;
刘洪来
- 《2017中国化工学会年会暨成立95周年纪念大会》
| 2017年
-
摘要:
The design of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for separating zeotropic mixture acetic acid (AA) -water with N-methyl acetamide (NMA) as entrainer was investigated. Although NMA was verified as a better entrainer by experimental data for AA dehydration, the challenge is that NMA forming another pinch point with AA, probably leading to energy cost and total annual cost (TAC) increase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distillation process. Through analyzing thermodynamic insight of the ternary residue curve map based onthe general feasibility rule, we found that the distillate product is an extractive stable node instead of an extractive saddle node, thuswe have proposed a new strategy: low recycling entrainer purity for the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of class 0.0-1 with no univolatility line existing. The strategy enables to save energy cost by alleviating the approach of the pinch point between AA and NMA. The process flow sheet includes both the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column and the entrainer regeneration column.We have run sequence iterative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the process optimization. The total eleven variables wereoptimized. Results show that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AC are reduced by 50.6% and 52.1%,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also reveal that shifting the feed tray locations could enhance the separation performance and a higher or lower efficiency indicator apart from the optimal efficiency indicator value implies an unreasonable design.
-
-
GU Zheng-gui;
顾正桂;
刘俊华;
孙昊;
詹其伟
- 《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围绕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及环境保护等发展方向,强调化工单元应用的重要性,介绍了萃取精馏技术在工业过程中的应用及对节能、减排的影响;列举萃取精馏技术对乙醛酯的制备及混合二氯苯分离过程的影响,设计萃取精馏分离工艺方案,采用三对角距阵法模拟萃取分离结果,考察物料进料位置、进料量、回流比及塔板数对分离过程的影响,优化分离过程的工艺条件,实验和模拟计算结果为工业生产提供指导意见.
-
-
关健
- 《2015(第三届)国际轻烃综合利用大会》
| 2015年
-
摘要:
传质分离是一个高耗能的过程,其能耗约占化工厂总能耗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美国的统计数据表明,在石油、化工领域的总能耗中,大约有40%~70%用于精馏分离过程.在工艺过程中如产物分离达不到工艺要求,会影响反应收率或增加副产物或造成催化剂中毒或降低产品等级或排放不达标污染环境等等.公司研发出了一种适合于大液量的喷射态塔盘—分隔流无返混喷射塔板,该塔盘对于大液量、易发泡物系有很好的适应性。
-
-
李群生
- 《2015(第三届)国际轻烃综合利用大会》
| 2015年
-
摘要:
在碳五分离过程中,需要对异戊二烯及其同分异构体通过萃取精馏进行分离.通常用二甲基甲酰胺(简称DMF)作萃取剂,通过改变进料中异戊二烯与微量的环戊二烯、间戊二烯、异戊烯烃等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达到分离上述杂质的目的,使得塔顶异戊二烯含量≥99.3%,环戊二烯含量≤1ppm的合格产品.
-
-
柴永峰;
耿玉侠;
刘新伟;
李岩;
张尚会
- 《全国化工化学工程设计技术中心站(化学工程设计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
| 2012年
-
摘要:
采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N-甲基吡咯烷酮(NMP)和γ-丁内酯萃取分离苯-环己烷-环己烯近沸程物系,考察了3种单一溶剂的分离性能,数据表明DMAC性能相对更优.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以DMAC为基础溶剂,NMP和γ-丁内酯为助溶剂的二元混合溶剂对苯-环己烷-环己烯物系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混合溶剂提高了从环己烷-环己烯中萃取分离苯的能力,但增大了从环己烷中分离环己烯的难度。当NMP和γ-丁内酯在二元混合溶剂中的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10%和25%时,其分离性能优于单一溶剂,整体分离效果也达到最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