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美
艺术美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363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绘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22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26582篇;相关期刊1580种,包括文艺研究、文艺生活·文海艺苑、艺术科技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4(安徽·芜湖)全国科技馆发展论坛、2013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2013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艺术美的相关文献由350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其全、庞安福、李娟等。
艺术美—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6582篇
占比:87.98%
总计:30214篇
艺术美
-研究学者
- 王其全
- 庞安福
- 李娟
- 王畅
- 周来祥
- 孙植
- 张居华
- 成立
- 朱光潜
- 李金坤
- 杜东枝
- 杨恩寰
- 王世德
- 王娜
- 王宜山
- 王芳
- 蒋孔阳
- 赵伯飞
- 任范松
- 刘丽
- 刘晨
- 吴莹
- 周红
- 娄红芳
- 张宁
- 徐晖
- 李亚慧
- 李岩
- 李新市
- 杨希水
- 梁衡
- 涂途
- 王向峰
- 王明居
- 王朝闻
- 王玉芳
- 王臻中
- 苏敏
- 薛蓉
- 裘肖庚
- 许明欣
- 赖春城
- 邓牛顿
- 郑谦
- 陆一帆
- 陈德礼
- 陈曦
- 黄海澄
- 万亮
- 于畅
-
-
马永胜
-
-
摘要:
读作家彭荆风的《驿路梨花》,那宛如一片白雪怒放的梨花,那梨树林边的草顶泥墙的小屋,那建造和照料这小屋的解放军战士、哈尼姑娘、瑶族老人……仿佛一切都活跃在我们眼前,恰似梨花的阵阵馨香沁人心脾。《驿路梨花》闪耀着人性美的光辉,是一首弘扬时代新风尚的颂歌。它的艺术美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
-
-
李佳璇
-
-
摘要:
北宋钱币书法艺术的发展集大家之所长,其中以唐朝对其的影响最为深远。北宋钱币包括年号钱、对子钱、御书钱等多种形式,通过不同材料、意境、书写方式的变化,钱币展现出了不一样的艺术美和意趣美。从对北宋时期钱币书法艺术的了解和分析中能够对当时的艺术发展形态和特征有所了解,并感受到其在现今书法艺术发展中所拥有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
-
任文
-
-
摘要:
散文《济南的冬天》的艺术美主要体现在:写作时能抓住主要特征,笔笔写景,句句扣“温晴”;描景状物善用联想和想象,笔触生动细腻,给人以立体感;善于为景物涂抹色彩,写出画面美;语言朴实,普通话与北京口味儿结合一起,读之亲切自然;散文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
-
靳双瑜
-
-
摘要:
依托当代中西方行为艺术的案例,简要阐述行为艺术的形成与新时期作品、艺术美的意义。从行为与传递思想两个方面解密时代缩影,让行为艺术的传播内容搭载时代列车,用新理念传递新时代审美定义,进一步发挥行为艺术对社会的影响力与感召力,从而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行为艺术形成概述行为艺术形成1.行为艺术概念。
-
-
常莎莎
-
-
摘要:
本文针对中国形态艺术美学气韵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论述了气韵的概念、气韵的应用方法及其意义,并结合优秀独立动画短片《连理枝》展开了深入探究,提出中国形式艺术美学气韵在动画设计中运用的新思路,并总结其基本规律,为创作中国独具韵味的动画作品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
-
-
白静
-
-
摘要:
语言美是人们一贯的求求,学生作文也不例外。语言美要求语言内容与形式俱美,形式美以内容美为前提。这里,笔者主要讨论学生作文语言形式上的美。从语言的篇章布局、句式构造、词语搭配及声音节奏等方面进行讨论,笔者认为语言具有整体美、均衡美、变化美、联系美以及艺术美。
-
-
刘畅立
-
-
摘要:
影视字幕翻译作为文学翻译的一种,与再创造息息相关。再创造的本质就是语言的二次创作,是将原文进行艺术加工成为符合译语观众接受与审美的创作。再创造可适度通过归化、异化得到实现,同时译者也要充分考虑语境以及再创造艺术美的问题。
-
-
张娜
-
-
摘要:
围绕“善、中、和”的审美标准,对孔孟美学思想的内涵进行梳理,孔孟美学所追求的社会之美、人格之美、艺术之美成为儒家美学思想的重要表征,深化对社会美、人格美、艺术美的认识和理解,使人在当下社会生活中以恰当的方式自觉认识和追求真、善、美,从而形成环境良善、关系和谐、秩序井然的社会。
-
-
顾陶淘
-
-
摘要: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书法大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称,美于笔若游龙、落笔惊云的书法形式,也美于俯仰天地、情随事迁的落拓潇洒。该文通过探析《兰亭集序》的艺术美,阐明当前书法艺术传播与艺术审美欣赏存在的问题,以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
-
孙继超
-
-
摘要:
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的民族艺术瑰宝,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其造园手法被西方国家推崇与追随,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中国古典园林像一部石刻的史书,让人重温祖国的历史文化。因此,梳理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探究园林的文人艺术风格,发现其独有的艺术美,并且探究其艺术价值,对中国园林艺术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
-
王伟
- 《2016年度安徽省美学学会年会》
| 2016年
-
摘要:
自然美与艺术美是美的两种基本形态,其中自然美是大自然中客观存在的事物的美,艺术美则是艺术作品中的美.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会依据客观存在的自然作为参考而进行艺术创作.但是有些美学家主张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认为艺术美是一种高级形式的美;有些美学家却认为自然美高于艺术美,大自然所蕴含的天然的、原始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在作者看来,艺术美与自然美“虽然不同,却也相同”,不同的是它们的呈现方式不同,相同的是它们所展现的美的内容都是大自然所存在的,而且都是为了让人们感受到美,欣赏到美.
-
-
梁惠娥;
周小溪
- 《2013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江南水乡民间服饰是江南地区的文化符号与智慧之物,它一方面演绎了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生活艺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特定的生活情趣与审美情感.然而,在现代化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江南稻作区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生产方式已发生巨大变化,水乡传统服饰面料及工艺正在濒临失传.本文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所藏的水乡民间服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面料工艺、材质的分析,揭示了水乡服饰面料艺术美的表现内容;同时借鉴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经验,提出江南水乡民间服饰传承的方式与措施.
-
-
池莉;
杨成根;
陈利勇
- 《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语文不仅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语文是学习文化的重要工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提升语文教材的艺术美,也可以拓展教学视野;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品质对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积极影响;此外将传统礼仪渗透到学生教学中,也是规范学生基本言行的重要手段.
-
-
崔艳天
- 《2014(安徽·芜湖)全国科技馆发展论坛》
| 2014年
-
摘要:
科技馆作为公共文化载体是科技与艺术紧密结合的范例,可为人们综合展示科技美与艺术关.本文首先从人脑机能入手探求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必然性,然后从内容与形式两个维度分别解析科技馆作为新型审美客体所传达的科技美与艺术美的内涵,最后结合当前科技馆发展现状提出个人思考.
-
-
Hukun Dong;
董鹄堃;
Weiqiao Ni;
倪伟桥
- 《2013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传统艺术设计与非线性设计方法之间的异同关系,试图探寻传统与现代设计理念之间的辩证关系.本文从中西方传统设计的特点出发,提出了中西方传统设计的出发点,强调传统设计思维的人文性与艺术性.通过对非线性思维的初步解读,对非线性理念的本质进行探讨,发掘了非线性设计理论在解决抽象问题方面的重要意义.接着,将研究对象对比,可以得出两种设计思路在出发点上的迥异.其间,提出了传统设计与非线性设计的美学共性,意在强调传统艺术设计与非线性设计理念的共通性,并从艺术美和形式美的角度指出传统设计与非线性设计有着美学上本质的共同点.最后,综合了传统设计和非线性设计的异同之后,即提出了将二者相互融合并取长补短的辩证观点:意与形的统一是设计意图与途径相互作用的结果.
-
-
- 《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
| 2008年
-
摘要:
数学中处处蕴涵着美——形式的美与内容的美,内隐的美与外显的美,婉约的美与奇异的美,独立的美与统一的美,这些美自然而不矫作,高贵而不俗庸,沉稳而不浮躁,冷峻中不失灵动,奇异中又不乏和谐,这些美反映了一种自然的秩序与规律,同时也更加彰显了人的最深层次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外部结果.如果将彪炳史册的数学大家们比作美的缔造者与传播者,我想,这一点也不为过.这是因为,在他们深沉的笔触之下所流淌出来的和谐而隽永的数学乐章,历久弥新,时刻能让后学者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本篇文章阐述了数学在音乐、美术及生活等诸多方面中的艺术美,其中有有趣的问题、漂亮的图形、强有力的逻辑和深刻的思想.本文由始至终无不闪现着数学的魅力,数学的美.
-
-
于美娜
- 《第4、5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书籍,是知识的载体,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思想交流、知识传播、文化积累的重要依托.有人说,书籍是物化了的思维,凝固了的意识.中国的书籍是出现很早的.在线装之前有过结绳记事、龟册、简策、帛书卷轴装、纸书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然后才出现了线装.可见中国书籍的装帧形式是十分多样的.就线装形式的起源、多样性、艺术美等方面作简单的阐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