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首届海峡两岸人居环境与闽南古建筑学术研讨会
首届海峡两岸人居环境与闽南古建筑学术研讨会

首届海峡两岸人居环境与闽南古建筑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7
  • 召开地:福建泉州
  • 出版时间: 2017-08-12

主办单位:;泉州市人居环境研究会;;

会议文集:首届海峡两岸人居环境与闽南古建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当年,梁思成先生及其团队的伟大功绩是:经过艰苦的亲自考察测量、分析研究,以丰富而卓越的学术成果,让世界上的建筑学家承认了:在世界建筑史上,还有数千年来延续至今,并独立存在和发展着的中国建筑体系.今天,历史任务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自主创新,开拓进取,进一步揭示出中国建筑极其丰富而又独特的文化内涵,并予以认真地研究、传承、传播和发展,进而探讨中西建筑文化优势互补的道路与方式.中国建筑文化的历史传承,有两种传播方式,即: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国建筑文化原生形态的风水学说即中国古代的环境学说所持有的社会偏见,以及现代学科划分的专业局限,导致了两种不良后果:后果之一,是中国建筑文化大量流失。后果之二,是中国的许多建筑大师和教授们,对中国的建筑理论几乎是一无所知了。
  • 摘要:中轴线,本是一个建筑规划术语,特指城市规划、建筑或建筑群的中轴定位.有了中轴线,建筑或城市建设便依此展开,北京中轴线就是传统城市建设规划中轴定位的范例.但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意义上延伸出去,北京中轴线的意义就远比中轴定位的本意要深远宽广得多.以建筑文化的角度审视中轴线,其文化内涵几乎囊括了中国政治文化与社会历史的所有重要领域.规划、保护、开发、利用好北京中轴线,就是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遗产,就是挖掘和发挥了其深藏的巨大社会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首先,要以传统建筑文化的角度,加深对北京中轴线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北京中轴线是以《易经》阴阳核心理论,按先天八卦天南地北,天地定位了紫禁城,进而外发,成为北京城市建筑文化的根基和灵魂.北京中轴线核心部分的绝大多数处在东城辖区内,属于保护利用的范围.南城属离火,主文化、文明,重点开发南城的文化产业,是时代赋予的责任.
  • 摘要:中轴线作为古都北京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灵魂和脊梁,在古城的城市布局和时空秩序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核心作用,古城的规划建设自古至今都依照着这条中轴线布置和展开,未来的大北京格局也将由其(延长线)统领.中轴线是由标志性建筑构成的,在中轴线上及其两侧分布着古城最重要的建筑物和建筑群.它们作为重要的标志性节点建筑,有着特定的功能定位、时空涵义及景观效应.它们通过高低起伏、对称分布、前后呼应、开敞围合、烘托拱扶等手法,以一种无声的建筑物语及气势宏伟的多维向度,构成了中轴线并形成了中轴线时空一体强大的信息场环境.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角度看,北京作为中国的首善之都,中轴线已不仅仅只是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论题,其建筑文化意义已深刻地延伸并影响到北京乃至国家政治文化与社会历史的几乎所有重要领域.进一步保护、开发、利用中轴线重要的历史建筑与文化遗产,就是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就是挖掘和发展了深藏其间的巨大社会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 摘要:不可移动文物信息系统是今后文物研究、保护、管理的重要技术平台,全国部分省、市已经开始开展该项工作.不可移动文物信息系统应包括不可移动文物对象和文物的属性信息两方面.文章从文物价值乃至文化研究的角度,对两者特征进行探讨,提出文物对象需要扩展,文物属性信息需要统一化、地理信息化、动态化以及开放化.
  • 摘要:以红砖红瓦为主要特征的闽系红砖建筑不仅在建筑外观上,而且在格局、装饰与色彩纹样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地方建筑风格,体现了鲜明的闽南地域文化和建筑文化特色.闽系红砖建筑是泉州传统建筑中的典型代表,对泉州城市建筑景观的影响极为深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了保护和传承泉州传统建筑文化,不仅要保留泉州古城的大量闽系红砖建筑,而且还要使闽系红砖建筑元素在地域空间上向泉州新城区延伸,加强其在泉州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的的合理应用,以营造出具有泉州地方特色的城市建筑景观.
  • 摘要:本文力图从材料、工艺、色彩、意象等几个角度对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之美加以诠释,展示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无论是在形式、技艺还是文化层面的丰富内涵.并以当前城镇化运动使得闽南传统民居及其建筑装饰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生存危机为背景,进一步探讨这一宝贵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的思路.
  • 摘要:本文通过对泉州蚵壳厝的实地考察和文献分析,以建构理论为出发点,解读泉州蚵壳厝"真实性"的建构特征,揭示蚵壳厝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希望通过对蚵壳材料选择和建造中的观念性的解读,为当代中国建筑实践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和文化传承问题提供与西方建筑观念不同的另一条途径.
  • 摘要:泉州洋楼在聚落组合及单体建设方面具有适应湿热气候及环境的经验,其中从聚落关系而言洋楼布局顺应环境的肌理、色彩协调了区域特色及气候需要,同时洋楼单体的朝向与遮阳、开敞性与自然通风、屋顶与隔热、开窗与采光、形态与节能节地等方面具有相关联的气候设计经验.
  • 摘要:广泛分布于闽台地区的红砖建筑由于大量使用红砖红瓦等红色建筑材料,与中国传统的青黛灰砖建筑鲜明地区别开来,被学者称为"闽系红砖建筑文化区",其本身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本文以泉州地区为例,在体验的视角下对闽系红砖建筑文化体验旅游产品的资源开发条件进行分析,提出闽系红砖建筑文化体验旅游产品的开发思路.将闽系红砖建筑文化旅游提升到体验性开发的层面,有利于打造海峡旅游品牌,也更好的传承闽南地域文化.
  •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台湾嘉南地区传统闽南建筑形式的地方性风土适应表现,过程中使用母文化生态适应相关理论来解释建筑形式差异形成的原因,其观察内容,一方面可用以检视理论模型的解释效度,另一方面可供检视闽南传统建筑地域性适应表现的样貌.由观察之结果可知嘉南地区的闽南建筑具有空间形式较为单一的特色,其单一性可视为"文化瓶颈效应"的表现,此区建筑形式由汉移民自福建地区携入,形式原型的基调主要由母文化源头的汉文化体系所决定.而汉文化建筑形式基本上可适应不同生态区位,地理区域涵跨平原与山地区域,因而,在不同海拔的建筑形态并无形态上的明显差异,仅出现局部的空间调整,如阿里山地区传统闽南建筑在前檐出挑空间进深尺度的增大变化,其余如材料、空间格局、细部构造等皆无明显差异.前述前檐出挑深度的差异主要来自地理环境(海拔)的适应调整,乃母文化形态的风土适应修正,用以符合空间使用机能的适地性.
  • 摘要:金门县的都市发展过程中,金城镇是一个重要的代表行政区域,它记录了整个金门县的起源及发展模式及方向,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产业发展等精彩记录.随着都市发展的移转及经济发展机能的改变,金城镇已慢慢随着都市的扩散与发展渐渐衰颓,政府于金城镇已推动一系列的社区总体营造工作,但是在大量引进环境改造、风貌形塑之公共建设作为定位再发展的位阶及作为繁荣再现之契机的过程中,若是居民社区意识及价值观未被颠解与身为历史街区的位阶未赋予新的视野及方向,社区文化保存及再造亦或是公部门的各项建设多半会源于社区居民意识未能予之支撑,而无法相互整合支援地成为各单位的施政证据而已.
  • 摘要:金门拥有完整的闽南特色传统聚落,在青壮年返乡与新住民移入的催触下,聚落空间正逐渐且快速转变中,原以农村生活与民居型态为主的聚落机能,缺乏包括:道路/交通设施、生活机能、教育与照护等,现代生活便利性与满足基本需求的公共设施,才能维持聚落的可居住性,同时在与时俱进的转变下维持聚落的永续发展.后丰港,古称"洪门港",为金门西南偶靠海的小渔村;金门唯一以"港"为地名的聚落,在发展两岸观光政策推动下,逐渐失去了临海渔村的魅力,内文以建筑设计课程的操作方式,采用田调与访查的方式,进行聚落空间纹理分析与议题式讨论,提出未来的可行性永续发展方案与策略,期望协助聚落居民与政府单位,寻求保存闽南传统聚落特色与观光发展的共赢局面.
  • 摘要:金门在近代因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国际情势的对峙趋缓下,悄然地蜕下战地前线角色,保存了丰富动人的历史与文化景观,当前政策正引导著金门迈向文化观光岛屿和世界遗产的目标.眾多的闽南传统合院和洋楼建筑群,是金门聚落风貌中重要的文化资产,一系列长期的文化经营过程,往往先参照欧陆和日本的历史保存经验来规划,但还需要地方的设计与营造端的通力合作以及省思,方能使得传统民居环境能拥有进步的状态.展示馆、民宿与卖店的新使用类型,于修建过程中融入适当的改造,已经成为明显的趋势,这也符合世界潮流针对老建筑提出的改善理论.然而需要反省的,对照于二十年来台湾地貌改造中地域文化运动思潮,新民居除了人文历史形式的延续感之外,也应该持续关注在友善和省能建筑的环境趋势之下,对于岛屿环境资源,社会性变迁以及科技材料的使用,提出当代新式的典范性民居.
  • 摘要:本研究主要从生活微观的方式切入女性在传统聚落里生活的空间及场域并探讨三个世代(1930至2010年)重迭下所延伸的价值及意义.以传统聚落(金门古宁头,北山聚落)生活所在为研究基地范围.由于金门因为军管时期的抑制,使得多数文化与聚落风貌得以保存下来,女性在空间里究竟追求什么样的选择,体现于空间中又有什么样的身体操演,在不同身份和不同的空间环境下,又具有什么样的自主意识.换言之,在这聚落里的女性和男性"空间"经验必有所不同,对于这些拥有着对于不同的地域背景、不同世代观点与思维上的冲击,本文将选择以质性研究的方法,是因为这样的研究态度,是以"人"作为研究工具,而进入田野中调查,以了解复杂而多元的社会实体.从中以三个世代(1930至2010年)为研究时间范围,以金门县金宁乡北山村古宁头聚落,即文者从小生长的聚落为主要研究范围.旁其战前到开放光观后的三个世代,是文者与阿嬷和姑姑在聚落生活的时间范围.来回穿梭在记忆中的真实生活与深刻空间情感,每个年代的生活过程从幼年到老年的人生阅历,借由述说真实的人生经验和对于生活空间的情感依恋,给在聚落里女人站在历史舞台上的一个空间和地位,重新定位那些将被遗忘、消逝的生活记忆和空间情感.
  • 摘要:由于既有关于汉人传统建筑的研究,均会提到汉人建筑的尺寸设计,应符合相关尺白、寸白等尺寸设计原则。本文因此以陈世兴宅中轴线正身三落为对象,讨论相关尺寸设计原则,是否曾被应用在这栋古迹建筑上。
  • 摘要:金门岛位于中国大陆闽南沿海,自1860年后随着中国的开放政策,大量金门民众经由邻近的厦门港转至东南亚寻求工作机会,这些"落番"的金门侨民在海外经商致富后,返乡兴建建筑以"光前裕后",因此19世纪末起,侨汇经济与外来文化的影响,带动了金门一波波的建筑兴建风潮,这些侨汇建筑,包括了传统的民宅或洋楼,至今,乃成为金门重要的文化遗产.其中之一即是金门县定古迹关心泉宅.此宅位于金门东部之大地村,由吴心泉在1903年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工作,于1929年返乡兴建之传统民居,以作为母亲与亲人的住所,为该区域出洋经商致富而得以光宗耀祖的重要代表.此建筑主要空间与构造材料、建筑装饰至今仍大抵维持兴建时之样貌.1984年,吴宅因白蚁蛀蚀损坏,而由吴心泉之子于马来西亚以书信指示亲人进行修复,吴宅能透过不断的书信往返与沟通完成修复,并留下具体的左证数据,可说是金门侨汇建筑修建及保存可供研究的重要例证.
  • 摘要:清代为中国历史为数不多的受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为有效统治异族,满族的统治者制定"八旗驻防"的制度,这种制度允许八旗军深入中国各地驻扎为营,既有效地预防地方叛乱又可文化输出,在各地建造了北方的建筑形式,也带来不同于当地的饮食习惯与宗教仪典.本文以福州长乐琴江满族聚落为研究对象,该村原是八旗军驻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为了考察爬网清代八旗水师营的完整风貌与空间形态,并获得传统聚落完整时间线的结构模型,本文主通过实际的田野调查,包括摄影记录、探查访谈、对聚落空间格局、街道布局、民居样式等方面进行实质空间观测.考虑时间紧迫,较为完整的测绘尚无法于本论文中呈现.本文也仅报告田野成果,而不谈论文献与相关研究的回顾.本论文呈现内容预计分为四项分别讨论,除却前言外,本文第二项呈现本次现场调查所用的研究方法,第三项则为田野成果报告.论文最后则为田野成果的分析与综合以上所有成果的结论.尽管传统聚落具有令人着迷的魅力.但受经济发展,现代文化影响,聚落机能以满足当代需要,居民也对传统文化逐渐认同淡化.聚落保存受到严峻挑战,研究聚落空间结构,并加以利用,对于今后的传统聚落研究与保护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 摘要:"关联性"体现为历史(时间)的关系、区域(空间)的关系、文化(精神)的关系、功能(要素和结构)的关系.基于关联性的研究可以重新定义研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系统方法".总结各类闽南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认知方法、价值评估、规划方法等方面的进展.
  • 摘要:通过这几日的培训,深知当前古建筑保护和传承面临较大着较大的考验,需要不断对古建筑的营造方法进行研究,以期甄别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的异同.本文主要是针对莆田元妙观的部分做法进行阐述并与《营造法式》相关内容进行类比,以期获得更深的认识(由于篇幅较长,此处仅对三清殿柱子情况进行简要分析).莆田元妙观位于福建省的中部地区,是始建于唐、重修于宋的道教建筑,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观现存建筑十余座,以仍保留宋代规制的三清殿为主要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
  • 摘要:民国时期是福安传统建筑和外来建筑的磨合期,西洋建筑与福安的中国传统本土建筑融合的特征明显,是传统建筑向现代建筑渐变的开始.这一时期出现了会馆、教堂、学堂、洋行、洋房、洋楼等新式建筑,本文从大家熟悉的民居与宗教建筑入手,从这些建筑的形式变化来了解与回顾民国时期建筑的发展情况.民国时期福安市的大多数民居建筑与公共建筑仍沿袭明清传统建筑规制。建筑外貌特征大多数还是土墙或砖墙加黑瓦,建筑结构布局还是延续过去的布局规范与风格,但已经明显不是那么严谨和规范。
  • 摘要:漳州文庙具有很高的古文化和历史文物价值,是漳州文化发展史重要的实证物。漳州文庙的修缮根据漳州古城建设规划及现状,分二期进行,规划设计范围的面积约20000 ㎡(约2公顷),是现有范围8倍,项目建设主要有漳州文庙片区保护建设工程规划和施工,第一期为文庙伴池等附属建筑保护工程,项目总投资约5000万元。保护工程第一期的依据是漳州府志。
  • 摘要:通过对新叶村的民居建筑调查得知,新屋、老屋平均户占地面积为78平方米,新屋以二至三层为主,部分有四层,建筑面积基本在200平方米以上,一家三口或五、六口人的日常生活起居绰绰有余(包括农资材料的存放)。老屋基本以二层砖木结构为主,部分为单层,建筑面积在160平方米左右,虽然对生活起居有一定的制约,但也不至于窘迫。所以传统村落对民居建筑而言不是不够住的问题,而是愿不愿住、多产权整合及适度改造等一系列问题。居民对保存下来的各种传统文化资源有着深厚的情感维系和历史记忆,所以当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村民生存发展的利益相一致时,村民就有了文化自觉的根本动力,从而能积极热情的参与到传统村落保护的文化实践中。故深人了解居民的意愿与民居建筑的现状极为重要,也是解决一系列问题的最初、最根本的因素。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