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膜蒸馏

膜蒸馏

膜蒸馏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48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2篇、会议论文51篇、专利文献334720篇;相关期刊147种,包括功能材料、膜科学与技术、化工进展等; 相关会议41种,包括中国核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2015年中国——欧盟膜技术研究与应用研讨会、2013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科第三届研究生学术论坛等;膜蒸馏的相关文献由2082位作者贡献,包括田瑞、杨晓宏、谢继红等。

膜蒸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2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5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334720 占比:99.87%

总计:335153篇

膜蒸馏—发文趋势图

膜蒸馏

-研究学者

  • 田瑞
  • 杨晓宏
  • 谢继红
  • 陈东
  • 吕晓龙
  • 张新妙
  • 王军
  • 刘畅
  • 陈琳
  • 何盛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石一慈; 潘艳秋; 王成宇; 范嘉禾; 俞路
    • 摘要: 以膜蒸馏海水淡化为背景,通过对自制导电炭膜通入直流电产生焦耳效应,开展焦耳效应强化膜蒸馏氯化钠水溶液脱盐过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煤基炭膜在100°C内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在实验范围内,炭膜对氯化钠的截留率在99.96%以上;焦耳效应对膜蒸馏渗透通量的提高率最高可达60%,且低温时焦耳效应对膜蒸馏的强化效果更好、电转换效率更高;引入的焦耳热除用于水分汽化外,还可提高料液温度、改善温度极化、增加传质推动力;焦耳效应同时对膜蒸馏过程传质系数产生影响,在进料温度为50~80°C时,受努森扩散和分子扩散影响,电流为1A时传质系数值将减小,电流为3A和5A时传质系数值将增大;膜蒸馏过程引入焦耳效应不会产生氧化还原反应和额外膜结垢;在炭膜中引入电流不会破坏炭膜及其表面PDMS层的结构。本文研究内容丰富了膜蒸馏海水淡化过程的强化方法,也可为焦耳效应影响膜蒸馏过程的模拟研究及工业应用提供依据。
    • 朱亮; 吴彬; 经欢欢; 张伟; 姜龙杰; 章豪
    • 摘要: 为提高膜蒸馏在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时渗透通量的稳定性,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超声强化直接接触膜蒸馏(US-DCMD)装置,试验研究了超声对膜渗透通量的影响,并采用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等手段分析超声对膜面污染层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60W的超声辐照条件下,渗透通量最高提升19.4%,并在膜溶液浓缩系数达到4时,相对渗透通量最高维持在77.1%,而未施加超声的相对渗透通量在膜溶液浓缩系数为2时降至20.7%;膜面的主要污染物为CaCO_(3)及腐殖酸,其中CaCO_(3)是限制膜渗透通量的主要因素;超声使污染层钙的质量分数从25.6%降至15.0%,并且不会引起有机物的降解或改性;超声辐照使膜面污染层不均匀且存在裂隙,减少了污染层厚度,维持了渗透通量的稳定。
    • 卞伟; 李井峰; 顾大钊; 郭强; 吕嘉峰; 齐继
    • 摘要: 西部煤矿矿井水有相当比例为高矿化度矿井水,典型的处理工艺产品水符合再生水要求,但存在前期投资高、工艺复杂、处理成本高等问题。统计数据显示,西部7个大型煤炭基地太阳能和地热资源均属于丰富或较丰富。为实现高矿化度矿井水大规模低成本的处理,可充分利用西部太阳能、地热能和工业余热丰富的优势,采用膜蒸馏技术进行处理。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可利用低成本热源、浓缩倍数高、工艺流程短、产水水质好、膜污染(润湿)程度轻等。深入阐述了膜蒸馏与太阳能和地热能的结合工艺,指出太阳能膜蒸馏可用于反渗透浓水的地面深度浓缩;地热膜蒸馏则可直接在井下处理高矿化度矿井水,产水回用井下或地面,浓水井下封存,可大幅降低矿井水“零排放”的成本。以宁东地区100 t/h矿井水处理规模为例,分别测算了太阳能膜蒸馏所需的光热面积和地热膜蒸馏所需的换热器长度。结果显示反渗透串联膜蒸馏处理100 m^(3)/h矿井水所需的光热面积约为8 257 m^(2),可充分利用处理站和蓄水池顶部空间,基本做到不新增占地。地热膜蒸馏井下直接处理100 m^(3)/h矿井水所需的换热器长度约为9 435 m,所需的PTFE中空纤维疏水膜面积为8 333~12 500 m^(2),采煤工作面上覆层或下伏层的广袤岩土可满足地热膜蒸馏所需的换热空间。
    • 朱万超; 宋鑫华; 葛艺; 宋锐; 韩吉田
    • 摘要: 为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直接接触式膜蒸馏(Direct Contact Membrane Distillation, DCMD)的分布式联供系统,利用DCMD回收PEMFC发电时产生的余热,可对外界提供可饮用淡水。建立了联供系统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其在设计和非设计工况下的热力性能,采用NSGA-Ⅱ多目标优化算法对系统进行了多目标最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PEMFC输出功率、DCMD膜通量、联供系统的能源效率和?效率分别为19.26k W、15.340 5kg/(m^(2)·h)、57.77%和52.68%,在研究的参数范围内,电流密度、氢气与氧气过量系数、换热器3夹点温度以及渗透液质量流量对联供系统性能影响显著,并通过TOPSIS法确定了该系统在不同权重下各目标的最佳运行工况。研究结果可为发展基于PEMFC和DCMD的分布式联供系统提供参考依据。
    • 周玥; 刘庚; 汪朝晖; 汪效祖; 崔朝亮
    • 摘要: 采用热致相分离(TIPS)法,以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为稀释剂,等规聚丙烯(iPP)、纳米二氧化硅(nano SiO_(2))或微米级碳酸钙(CaCO_(3))为添加剂,制备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CTFE)微孔膜.考察了不同种类添加剂iPP、nano SiO_(2)和CaCO_(3)对ECTFE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PP的加入可以诱导液液相分离的发生,ECTFE膜形成胞腔状结构;加入的nano SiO_(2)或CaCO_(3)可调控聚合物核,改变了固液分相过程中ECTFE膜的结晶形式,由球晶结构逐渐转变为蜂窝状结构.另外,加入nano SiO_(2)能有效改善ECTFE膜的机械性能,增加膜的孔径和孔隙率,ECTFE膜的拉伸率增加了44.2%,平均孔径和孔隙率分别为379.7nm和66.1%.在真空膜蒸馏(VMD)实验中,相同的进料条件下,加入nano SiO_(2)的ECTFE膜渗透通量较原膜提高约24.3%,达到24.5L/(m^(2)·h),而盐截留率高达99.97%.
    • 摘要: 记者2月11日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悉,该校环境学院马军院士团队与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赖志平教授团队联合攻关,在膜法水处理技术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先进材料》上,该研究设计合成了超高通量多孔石墨烯膜并利用低品质热源实现了高效可持续的海水淡化.膜蒸馏(MD)利用热量驱动水蒸气通过膜,获得高品质清洁水,是一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海水淡化技术。
    • 刘兆峰; 何瑞敏; 郭强; 王霄; 唐佳伟; 赵梦娟; 王群
    • 摘要: 近年来,膜蒸馏作为膜分离技术中的一种,发展越来越广泛。渗透膜蒸馏作为膜蒸馏的变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能够在温和的操作条件下将生物分子和液体浓缩到非常高的水平,且产品不受危害,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视。基于此,本论文针对渗透膜蒸馏的原理特点及热点问题、应用方面进行综述,从渗透膜蒸馏的特点、传递影响、应用和膜污染等方面理清渗透膜蒸馏技术的最新研究现状及进展。
    • 孙国鑫; 苟萌萱; 周诚; 常佩; 贺高红; 姜晓滨
    • 摘要: 煤化工、含能材料等工业领域产生的富含硝酸盐、硫酸盐的高浓废水排放量巨大、环境危害严重。高浓度复合盐水低能耗处理的同时实现高品质结晶过程调控,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针对典型的高浓度Na^(+)//NO_(3)^(-),SO_(4)^(2-)-H_(2)O溶液体系,提出利用膜蒸馏结晶耦合技术处理,通过微孔膜界面调控目标盐分的成核能垒,有效控制了典型蒸发结晶过程中多元盐离子扩散差异、爆发成核,避免了形成空心、高杂质离子包藏的晶体,提升了结晶纯度和分离效率;同时,提出在膜蒸馏的优势分离区间内蒸发溶剂,然后再通过减压蒸发结晶的优化设计思路,降低了膜表面结垢和膜孔润湿风险,进一步提升了整个过程能量效率,提高了膜可重复利用率。研究为开发高浓度复合无机盐水处理技术提供了新思路。
    • 谢跃林; 刘慧敏; 王美慧; 高爽; 丁健; 王亚雄
    • 摘要: 综述了近年来绿色清洁能源——太阳能与各种盐水处理工艺相耦合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其优势所在:如利用太阳能与多效蒸发耦合的盐水处理系统能大大的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及成本;利用太阳能蒸汽发电作为盐水处理中的电能来源可以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而太阳能-膜蒸馏耦合技术是利用含盐咸水制取淡水的高效方式。总之,利用太阳能进行脱盐处理可以极大的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同时实现盐水资源的循环和高效利用。
    • 贾红友; 陈华艳; 石兴达; 戈亚南; 武春瑞; 吕晓龙
    • 摘要: 采用浸没沉积法,借助浸没液中聚偏二氟乙烯(PVDF)的黏结性,将纳米SiO_(2)沉积在膜表面。利用SiO_(2)表面的硅羟基与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OTMS)水解后的硅羟基进行自组装反应,制备了超疏水膜蒸馏用膜。研究了浸没液中PVDF浓度、SiO_(2)含量对膜性能的影响。当PVDF的质量分数为0.3%、纳米SiO_(2)质量分数为0.5%时,改性膜的性能最佳,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膜表面由PVDF微晶和纳米SiO_(2)组成了多孔连续粗糙结构,接触角达到156.5°,经过180 min超声处理和48 h强碱浸泡,膜表面依然具有超疏水性能。在NaCl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混合溶液、NaCl和腐殖酸(HA)混合溶液的DCMD测试中,改性膜具有稳定的通量和截留,而原膜在污染物SDS和HA的影响下,通量和截留下降,改性膜具有良好的抗润湿性能和抗污染性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