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空纤维膜

中空纤维膜

中空纤维膜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3年内共计4379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6篇、会议论文202篇、专利文献558474篇;相关期刊372种,包括天津工业大学学报、膜科学与技术、广东化工等; 相关会议121种,包括第四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2010年膜法市政水处理技术研讨会、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等;中空纤维膜的相关文献由5669位作者贡献,包括肖长发、陈亦力、吕晓龙等。

中空纤维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26 占比:0.17%

会议论文>

论文:202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558474 占比:99.80%

总计:559602篇

中空纤维膜—发文趋势图

中空纤维膜

-研究学者

  • 肖长发
  • 陈亦力
  • 吕晓龙
  • 胡晓宇
  • 李锁定
  • 文剑平
  • 郭绍华
  • 代攀
  • 黄庆林
  • 伍春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雅坤; 黑飞龙
    • 摘要: 背景:随着各种优质膜材料的相继出现,选择适宜的膜材料已成为人工肺技术开展的关键.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膜材料表面进行改性处理以制备具有优良血液相容性和高气体交换率等优异性能的复合膜,是当下研究的热点问题.目的:从人工肺的发展过程出发,介绍目前常用的膜材料,并对当下提高膜材料血液相容性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对未来改善膜式人工肺中空纤维膜材料的新方向提出展望.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已发表的与人工肺膜材料有关的文献,并对其进行阅读和筛选.英文检索词为"artificial lung;membrane artificial lung;oxygenator;hollow fiber membrane;polymer;blood compatibility";中文检索词为"人工肺;膜式人工肺;氧合器;中空纤维膜;高分子材料;血液相容性".结果 与结论:近年来,各类可以改善血液相容性的分子不断被研究者用来对膜式人工肺膜材料表面进行改性,肝素、亲水性分子(如聚乙二醇)、两性分子(如磷酰胆碱)等改性膜材料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其他改良措施(例如表面内皮化、NO释放中空纤维)也逐渐发展起来.然而,目前提高膜材料气体交换能力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在氧合性能方面仍有继续完善优化的空间.未来人工肺膜材料的研究会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开发混合型膜材料表面改性涂层,结合各类材料优势达到血液相容性最大化的目的;二是可以通过改善血流动力学、改进制膜工艺、物理或化学改性等方法提高膜材料的气体交换氧合性能及避免发生血浆渗漏.
    • 李雅坤; 黑飞龙
    • 摘要: 背景:随着各种优质膜材料的相继出现,选择适宜的膜材料已成为人工肺技术开展的关键。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膜材料表面进行改性处理以制备具有优良血液相容性和高气体交换率等优异性能的复合膜,是当下研究的热点问题。目的:从人工肺的发展过程出发,介绍目前常用的膜材料,并对当下提高膜材料血液相容性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对未来改善膜式人工肺中空纤维膜材料的新方向提出展望。方法:检索Pub Med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已发表的与人工肺膜材料有关的文献,并对其进行阅读和筛选。英文检索词为"artificial lung;membrane artificial lung;oxygenator;hollow fiber membrane;polymer;blood compatibility";中文检索词为"人工肺;膜式人工肺;氧合器;中空纤维膜;高分子材料;血液相容性"。结果与结论:近年来,各类可以改善血液相容性的分子不断被研究者用来对膜式人工肺膜材料表面进行改性,肝素、亲水性分子(如聚乙二醇)、两性分子(如磷酰胆碱)等改性膜材料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其他改良措施(例如表面内皮化、NO释放中空纤维)也逐渐发展起来。然而,目前提高膜材料气体交换能力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在氧合性能方面仍有继续完善优化的空间。未来人工肺膜材料的研究会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开发混合型膜材料表面改性涂层,结合各类材料优势达到血液相容性最大化的目的;二是可以通过改善血流动力学、改进制膜工艺、物理或化学改性等方法提高膜材料的气体交换氧合性能及避免发生血浆渗漏。
    • 张浩然; 张露; 蒋金虎; 沈春银; 王艳莉; 戴干策
    • 摘要: 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以聚醚砜(PESU)为膜材料、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水为非溶剂添加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改性致孔剂,纺制了不同非溶剂水含量(质量分数)以及不同湿态壁厚的PESU中空纤维膜,通过改变纺丝溶液配方中水含量和膜丝湿态壁厚来研究中空纤维膜结构的调控机制,考察了膜丝的外表面孔径及分布、内部孔隙率、干燥收缩比、爆破压力等参数。结果表明,纺丝溶液配方中水含量的提升以及湿态壁厚的增加均可以增大膜丝外表面平均孔径,在湿态壁厚为60μm、水含量为7%时,可以使得中空纤维膜外表面平均孔径达到最大值0.5572μm,相较于湿态壁厚45μm、水含量0%时的外表面孔径0.2674μm,增加了约108.4%;同时,随着水含量从0%提升至7%,膜丝的内部从相对松散的海绵状孔结构趋于形成更加致密的海绵状孔结构,膜丝孔隙率从90.1%下降到79.9%,平均干燥收缩比从25.2%下降到16.3%,爆破压力从0.34 MPa升高至0.44 MPa。
    • 许昆鹏
    • 摘要: 以聚丙烯腈(PAN)为基体材料,聚酰胺纤维为增强材料,采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聚酰胺纤维增强PAN的中空纤维膜,观察了中空纤维膜的微观结构,并研究了混合稀释剂、PAN及聚酰胺纤维对中空纤维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空纤维膜表层分子排列致密,分离层存在纤维状孔隙结构;PAN与聚酰胺纤维的相容性良好;混合稀释剂用量为10%(w)时,膜表面润湿性较好;PAN用量为70%(w)时,膜的平均孔径和孔隙率最小;聚酰胺纤维用量为15%(w)时,力学性能最佳。
    • 朱兆亮; 翟杨; 吴冬冬; 刘永剑; 吴青; 于博文
    • 摘要: 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进行错流过滤试验,以中空纤维膜组件的膜通量、浑浊度以及高锰酸盐指数(COD_(Mn))的截留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在过滤时添加曝气形成气液两相流,研究在气液两相流条件下曝气量、进水流量、跨膜压差等参数对中空纤维膜错流过滤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膜通量随着曝气量增大而增大,曝气量为120 L/h时对浑浊度的去除效果最好,为96.5%,COD_(Mn)的截留率为68.6%,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后膜通量最高,继续提升曝气量,膜通量随曝气量增加而减小,出水浑浊度也略有升高;跨膜压差越大,膜通量越高,中空纤维膜组件达到动态平衡状态的时间越早;增大进水流量利于提高膜通量。气液两相流能有效减缓浓差极化和膜污染,提高稳定通量,有利于提高膜过滤效率。
    • 陈晓媛; 王纯; 王昱凯; 许泽霄
    • 摘要: 聚全氟乙丙烯(FEP)是四氟乙烯(TFE)与六氟丙烯(HFP)的共聚物,其性能与PTFE及其相似。因此,本课题采用熔融纺丝拉伸界面致孔技术制备了FEP中空纤维膜,随后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已制得的FEP中空纤维膜表面真空镀铜,进一步改善其表面疏水性,通过调控磁控溅射时间,进而研究金属镀层对FEP中空纤维膜表面微孔修饰作用。最后通过膜乳化实验对其乳化效果进行表征。
    • 摘要: 天津工业大学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分离膜科技国家级国际合作研究中心李建新教授团队成功研制出全自动非溶剂致相分离(NIPS)中空纤维膜实验纺丝设备并试车成功.该设备实现了“一机双膜”,可同时纺制聚合物中空纤维膜微滤/超滤膜和带内衬中空纤维复合膜或中空纤维膜表面涂覆改性复合膜.该设备实现中空纤维膜制备全过程技术参数计算机全自动控制,具有操作页面可视化、上位机过程监控、数据交换与信息集中处理等特点.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中空纤维膜制备设备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极大提高了纺丝效果的稳定性、精确性,同时也降低了产品的误差率和人工成本的支出.
    • 胡碧涵; 杨栋; 王洋; 曹清源; 袁雨辰; 张新; 庄黎伟; 许振良
    • 摘要: 本文建立了一个三维中空纤维膜渗透汽化传质模型,研究了膜管截面形状对渗透汽化过程传质的影响.该模型与经典理论Leveque传质关联式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且在同样的操作条件下,该模型与椭圆中空纤维膜接触器有一致的传质强化效果.相比传统圆形截面中空纤维膜,椭圆形截面能显著降低边界层传质阻力.在膜阻力远小于边界层阻力的情况下,椭圆膜半轴比由1增大到3,椭圆形截面膜的渗透通量可提升0.6%~28%.可见,椭圆形截面中空纤维膜在渗透汽化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传质强化效果.
    • 任志鹏; 陈小光
    • 摘要: 无泡式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aerated biofilm reactor,MABR)有效地将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技术和膜分离技术结合在一起,其具有无泡曝气和硝化反硝化一体的优点。回顾了MABR的发展历程,分析了MABR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介绍了MABR常用的膜材料及氧传质系数模型,阐述了MABR的影响因素,综述了国内外MABR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指出了MABR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该技术的未来发展。
    • 赵燕华
    • 摘要: 针对常用除氧方法投资大、操作复杂、除氧效果差等一系列问题,采用中空纤维膜深度除氧装置脱除水中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可以将水中的溶解氧控制在合格指标内。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