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28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4563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医学影像学杂志、罕少疾病杂志、临床肿瘤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等;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相关文献由442位作者贡献,包括方志伟、李兴江、李舒等。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4563篇
占比:99.72%
总计:44689篇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研究学者
- 方志伟
- 李兴江
- 李舒
- 白楚杰
- 于祥义
- 任骅
- 余子豪
- 冯振中
- 刘新帆
- 刘跃平
- 唐顺
- 姜乃光
- 孙馨
- 宋永文
- 屈峰
- 庞丽娟
- 张学斌
- 徐明芬
- 房辉
- 曹启良
- 曾浩
- 朱安超
- 李丽琴
- 李晔雄
- 李楠
- 李锋
- 杜玉晓
- 杨宁宁
- 杨荣利
- 樊祥山
- 王军
- 王敏
- 王淑莲
- 王维虎
- 甘卫东
- 舒美玲
- 苗立明
- 董森
- 蒋萍
- 郭占跃
- 郭卫
- 郭宏骞
- 金晶
- 闫文天
- 陈明光
- 陈显成
- 陈炳强
- 陈静
- 黄英
- Argani P
-
-
赵鹏媛;
任华艳;
李惠翔
-
-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和青少年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2例儿童和青少年ASPS的临床、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学特征和预后情况。结果22例儿童和青少年ASPS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11.4岁(范围1.4~18岁),中位肿瘤最大径为4.7 cm,原发肿瘤均位于肌内或筋膜下,以下肢多见。临床通常表现为无痛性增长的肿块。18例患者在增强CT或MR图像上均出现对比度增强。镜下见肿瘤细胞由薄壁窦隙样血管分割成巢状、腺泡状,部分病例呈实性、片状生长;肿瘤细胞胞质红染或透亮,胞核呈圆形、卵圆形,可见明显核仁,核分裂象少见,有血管内瘤栓。最显著的免疫组化和基因组学特征:TFE-3强阳性或基因断裂。22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44.7个月(5~108个月),其中8例带瘤生存,13例无瘤生存,1例死亡,5年生存率为95.2%。结论ASPS特征性的影像学、组织学和免疫表型特征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儿童和青少年APSP患者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较高。
-
-
程秀;
刘光耀;
张静;
王瑾;
李佳辰
-
-
摘要: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经过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1A-489。软组织肉瘤是一组异质性肿瘤,至少包含70个组织学实体[1]。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约占所有软组织肉瘤的0.5%~1.0%[2-3]。
-
-
秦颢诚;
于明;
刘燕
-
-
摘要:
1病例简介男,44岁,主诉:发热,胸部及上腹部CT平扫示右肾后上方巨大肿块。既往史:2019年7月15日因右前臂肿块(图1A、B)于我院关节外科行手术治疗,病理提示为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图1C),术前腹部增强CT示右肾后方腹腔内结节灶(图1D、E),考虑腹腔肿大淋巴结可能。
-
-
朱贤敏;
董爽;
汤静;
谢蓉;
钟易;
吴辉菁;
胡胜
-
-
摘要:
0引言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软组织肉瘤,常见于青、少年,发病率仅占所有软组织肉瘤的1%^([1])。ASPS的特点是肿瘤生长缓慢,因症状不明显而常被忽视。与其他类型肉瘤不同的是,ASPS极易发生转移,如肺转移(90%)、骨转移(26%)、脑转移(11%~19%)和其他部位转移(24%)^([1])。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辅以放化疗,对于化疗不敏感,靶向药物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国内外较罕见。
-
-
王娟;
黄小英;
唐奇燎;
吴雪铭;
苏群英;
林洁;
黎俊楠;
黄炳臣
-
-
摘要:
目的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ASP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均位于右大腿,为单发结节状伴出血坏死,其中2例复发伴两肺多发转移。镜下肿瘤细胞排列成巢状、腺泡状结构,细胞巢之间有薄的窦状血管分隔,肿瘤周围血管内可见瘤栓。瘤细胞呈圆形,胞质丰富红染、空泡状。免疫表型:肿瘤细胞核转录因子(TFE3)阳性表达、胞质肌调节蛋白(MyoD1)阳性表达。糖原PAS染色:胞质内出现紫红染物呈菱形、棒状结晶抗原。结论结合病灶大体观、HE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及ASPL-TFE3基因融合检测是目前确诊ASPS的有效方法。
-
-
姜拓之;
李培武
-
-
摘要: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是由特异性染色体易位导致的一种分化尚未明确的软组织肉瘤亚型,因病理学表现为肿瘤呈“器官样”或“腺泡状”排列的瘤细胞巢而得名,免疫组化TFE3阳性为其特异性表现,手术切除是其根本治疗方式。本文报道一例因癫痫起病的颅内、双肺多发转移ASPS患者,经颅内最大瘤体全切,病理证实ASPS。随访发现患者术后复发两次,并伴有双肺广泛转移、左下肢软组织转移,预后极差。
-
-
谢良钧;
樊晓慧;
江姜乐;
叶勇军;
王祖飞;
纪建松
-
-
摘要: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为较为罕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好发于青年女性,以四肢和臀部的深部软组织最为好发[1]。2022年1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1例左髂后肿物病例,行左髂后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为ASPS。笔者总结该病例特点,结合国内外文献报告如下。
-
-
Argani P;
Wobker S E;
Gross J M;
王婷(译);
余英豪(审校)
-
-
摘要:
TFE3相关基因融合可见于肾细胞癌和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及伴TFE3重排的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样的间叶性肿瘤,而在间叶性肿瘤中,以往仅ASPSCR1-TFE3基因融合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中被报道。作者报道3例具有ASPSCR1-TFE3基因融合的、少见的间叶性肿瘤,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8~64岁,分别位于肾脏、膀胱和子宫。
-
-
党琳琳;
夏秋媛;
宗园媛;
侯东省
-
-
摘要:
患者男性,23岁,因体检发现左侧肾实性占位1周余入院。患者1周前出现咳嗽,当地医院全腹部CT检查示左侧肾占位,考虑肾嗜酸性细胞瘤。患者随后进一步就诊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下腹部CT平扫示左侧肾占位性病变,考虑肾癌(乳头状肾细胞癌可能性大)(图1);双侧多发肋骨及胸腰椎异常信号,转移瘤待排;双侧胸腔少量积液。患者平素左侧腰痛,乏力。遂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肾部分切除术。
-
-
王大伟;
杨飞;
殷晓霞;
李永
-
-
摘要:
cqvip: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是一种很少见的软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其生长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通常发现时肿瘤已较大,而且容易早期转移。目前临床上对于ASPS认识不足,为提高对此肿瘤的认识及诊疗水平,现将我科1例纵隔原发ASPS患者的诊治经过报告如下。1病案摘要患者男性,50岁。因咳嗽、咳痰1个月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