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脑萎缩

脑萎缩

脑萎缩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281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24篇、会议论文30篇、专利文献1535篇;相关期刊522种,包括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28种,包括2015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学术年会、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论坛、第十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交流会等;脑萎缩的相关文献由2198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李荣真、刘柱仁等。

脑萎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24 占比:41.80%

会议论文>

论文:30 占比:1.12%

专利文献>

论文:1535 占比:57.08%

总计:2689篇

脑萎缩—发文趋势图

脑萎缩

-研究学者

  • 不公告发明人
  • 李荣真
  • 刘柱仁
  • 候小滨
  • 周慎
  • 杨文芳
  • 余思霓
  • 刘芳
  • 吴沐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祝贺
    • 摘要: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头颅CT表现以及影响脑萎缩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均行头颅CT检查,分析头颅CT表现、脑萎缩发生率以及影响脑萎缩的相关因素。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表现为脑萎缩,80例患者中共有45例出现脑萎缩情况,发生率为56.3%,其中混合型脑萎缩、髓质型脑萎缩、皮质型脑萎缩、弥散性脑萎缩患者分别有5例、8例、21例、11例;≥40岁患者的脑萎缩发生率高于<40岁患者,阳性症状患者的脑萎缩发生率高于阴性症状患者(P<0.05),可知年龄、症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脑萎缩情况的危险因素。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萎缩发生率高,且经颅脑CT可将脑萎缩确诊率提高,年龄、症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脑萎缩情况的危险因素。
    • 徐进; 曹铖; 杨国庆; 黄新; 高恒
    • 摘要: 目的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s CSDH)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经术前MRI确诊为s 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为经内镜下或钻孔外引流治疗,将复发定义为术后再次出现血肿的积聚且出现相应临床表现需要手术的患者,随访时间为3~24个月。先后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s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s CSDH的影像学危险因素。结果92例患者中,有11例复发,复发率为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萎缩(P=0.022),双侧血肿(P=0.011),术后中线移位≥10 mm(P=0.067),s CSDH分型(P=0.044)是s CSDH复发的影像学危险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萎缩(OR=4.200,95%CI=1.148~15.369,P=0.030),双侧血肿(OR=4.875,95%CI=1.320~18.010,P=0.018)是s CSDH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萎缩,双侧血肿是s CSDH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 张洵; 李朝; 金小洣
    • 摘要: 有些老年人在体检做脑CT检查后,发现自己得了脑萎缩,于是整日忧心忡忡,担心自己得了老年痴呆症。对此,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脑病科主任高敏表示,脑萎缩是一种影像学的描述,临床上并没有脑萎缩这种疾病。因此,检查出脑萎缩不等于患上老年痴呆症。但也要警惕,如果不及时干预,脑萎缩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导致痴呆等脑部疾病。那么,脑萎缩该如何防治呢?
    • 王建鑫
    • 摘要: 目的分析酒精中毒所致精神病的疾病特点,评价颅脑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为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病患者的诊治工作提供参考,以便更好的了解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住院治疗的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病患者,总计50例,安排患者进行颅脑CT进行检查。参与者均知情同意,获得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了解颅脑CT检查效果,包括颅脑CT异常表现以及脑萎缩具体情况。结果50例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病患者经过颅脑CT检查后,发现有47例患者均存在颅脑CT异常表现,占同期的94.00%。而从患者脑萎缩情况来看,多数患者处于轻度及中度脑萎缩状况。结论颅脑CT在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病检查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够有效了解患者的脑萎缩具体情况,进而提高了检查的准确性。在提高检查准确性的基础上,为患者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进一步促进了患者的预后与安全性,是一种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董薇
    • 摘要: 您好!我最近遇到一件让我感到很烦心的事情。我父亲今年94岁了,因为脑血栓已经卧床了十多年,前面几年家里请了护工阿姨照顾,我和爱人协助,所以觉得还好。但是从四年前开始,我父亲又患上了脑萎缩,经常大小便失禁,性格也变得极为暴躁,稍不如意就又吵又闹。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再找到护工了。
    • 黄春明; 潘鑫
    • 摘要: 目的:探讨CT在老年性痴呆早期诊断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45例老年早期痴呆症患者作为痴呆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45例健康人作为同龄健康组。两组受试者均行头颅CT检查,对比两组头颅CT相关测量指标、双侧海马体积和大脑左右径。结果:痴呆组外侧脑裂宽度(0.72±0.23)mm显著低于同龄健康组(1.28±0.29)mm,三脑室宽度(7.29±2.13)mm、尾状核指数(18.56±3.02)%、额角指数(18.56±3.02)%、侧脑室宽度(4.56±0.75)mm、平均脑沟宽度(17.05±3.02)mm、额时脑沟宽度(2.86±1.25)mm显著高于同龄健康组[(4.46±1.79)mm、(11.98±2.56)%、(30.57±4.58)%、(3.05±1.11)mm、(4.61±1.75)mm、(1.58±0.4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痴呆组右侧海马体积(2.16±0.56)cm^(3)、左侧海马体积(2.14±0.39)cm^(3)和大脑左右径(130.25±8.57)mm均显著低于同龄健康组(2.62±0.48)cm^(3)、(2.53±0.45)cm^(3)、(137.85±10.5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颅CT诊断灵敏度为86.67%(39/45)、特异度为91.11%(41/45)和准确率为88.89%(80/90)。结论:头颅CT检查可为老年性痴呆早期诊断提供较多的诊断资料,患者具有双侧海马体积缩小、外侧脑裂宽度减小,三脑室宽度、尾状核指数、额角指数、侧脑室宽度、平均脑沟宽度增加等表现,有助于提升患者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误诊风险,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 孙艺洋; 彭扬
    • 摘要: 1病例资料病人女,90岁,2020-09-10因突发意识不清6 h,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老年医学科。入院时病人昏迷,头颅MRI检查:双侧额叶、基底节区、左侧枕叶及左侧小脑半球急性脑梗死;脑内多发梗死及软化灶;脑白质疏松;脑萎缩。病人既往高血压30余年;冠心病,房颤病史16年,1年前因急性脑梗死遗留右侧肢体活动不灵,失语,并逐渐处于卧床状态。
    • 张小旭; 刘雅文; 杨艳萍; 黄中霞; 余晖
    • 摘要: 本研究经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时间:2022年2月11日。患者男,28岁,四天前因受凉后出现多次抽搐,为求系统诊治,于2021年6月10日就诊于我院内科急诊,以“继发性癫痫”收入神经内科。
    • 张晓宇
    • 摘要: CT的问世,对于神经疾病诊断学是一件大事,因为它的出现完全淘汰了原来的“脑室造影”检查法,缩小了“颈动脉造影”“腰穿”等有创检查的适应证。CT的发明者Godfrey N.Hounsfield因此获得了1979年的诺贝尔医学生物学奖。现在,头部CT检查在临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它在脑肿瘤、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外伤、脑积水、脑萎缩、脑脓肿等疾病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为了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及检查结果的准确,在检查前后有许多注意事项需要了解。
    • 马亮; 单博文
    • 摘要: 目的:分析头颅 CT 诊断老年性痴呆的临床价值及影像学特点。 方法:选 2021 年 3 月 ~2022 年 1月收入的老年性痴呆患者 62 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一时期健康老年人 60 例为对照组。 两组研究对象均实施头颅 CT 扫描,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各项头颅 CT 扫描指标值,并分析观察组患者的头颅 CT 扫描影像学特点。结果:观察组的外侧脑裂宽度、三脑室宽度、额叶脑沟宽度、侧脑室宽度、尾状核指数、平均脑沟竞度值、额角指数,均大于对照组,P<0.05。 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头颅 CT 影像学特征为脑萎缩。 结论:经头颅 CT 扫描,可在早期及时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进行诊断,利于早期发现疾病、早期干预疾病,对改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