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脑电描记术

脑电描记术

脑电描记术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1236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外科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36篇、专利文献344168篇;相关期刊209种,包括医学临床研究、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中华儿科杂志等; 脑电描记术的相关文献由340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晓燕、宿英英、吴东宇等。

脑电描记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36 占比:0.36%

专利文献>

论文:344168 占比:99.64%

总计:345404篇

脑电描记术—发文趋势图

脑电描记术

-研究学者

  • 刘晓燕
  • 宿英英
  • 吴东宇
  • 张宏
  • 吴立文
  • 吴逊
  • 贾宝森
  • 岳云
  • 王薇薇
  • 金丽日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滕小芸; 梁洁; 谭继磊; 孙俭凤; 梁华; 覃姗姗; 陆彩纳; 韦琴
    • 摘要: 背景早产儿神经发育障碍率较高,亟需改善其神经发育结局,目前通过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价多感官(MS)干预对早产儿脑功能影响的报道较少。目的探讨MS干预对早产儿脑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用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入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的126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Excel生成随机数字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3例。组建干预团队,制订MS干预方案。对照组接受早产儿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MS干预(包括听觉、触觉、视觉及前庭干预),2次/d,15 min/次,干预时间≥7 d。于干预前、干预7 d后通过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监测安静睡眠期(QS期)和活动睡眠期(AS期)的下边界电压、带宽,aEEG评分,QS期平均时间和QS期总时间;采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量表(NBNA)评分进行神经测定,并在纠正胎龄1个月时采用Gesell量表评估发育商。结果最终119例早产儿完成研究,其中对照组59例,干预组60例。干预7 d后,干预组QS期的下边界电压〔(5.47±0.92)μV〕和AS期的下边界电压〔(7.63±0.97)μV〕均高于对照组QS期的下边界电压〔(5.10±0.87)μV〕和AS期的下边界电压〔(7.21±1.00)μV〕,干预组QS期的下边界带宽〔(18.90±1.90)μV〕和AS期的下边界带宽〔(13.93±2.61)μV〕均窄于对照组QS期的下边界带宽〔(19.78±2.50)μV〕和AS期的下边界带宽〔(14.94±2.58)μV〕(P0.05);干预7 d后,干预组的QS期平均时间〔(25.67±6.95)min〕和QS期总时间〔(62.80±18.89)min〕长于对照组的QS期平均时间〔(23.29±4.87)min〕和QS期总时间〔(55.27±20.65)min〕(P<0.05);干预7 d后,干预组的NBNA总分〔(34.82±2.97)分〕高于对照组的NBNA总分〔(33.12±3.49)分〕(P<0.05)。干预组早产儿在纠正胎龄1个月时Gesell量表评估中大动作行为〔(52.83±10.93)分〕、精细动作行为〔(51.67±11.05)分〕、适应性行为〔(55.28±11.65)分〕、语言行为〔(53.40±11.29)分〕和个人-社交行为〔(53.57±10.57)分〕的发育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的大动作行为〔(48.83±10.11)分、精细动作行为〔(47.71±9.15)分〕、适应性行行为〔(50.31±10.14)分〕、语言行为〔(49.41±9.82)分〕和个人-社交行为〔(49.51±9.35)分〕(P<0.05)。结论MS干预能促进早产儿QS期和AS期的下边界电压升高、带宽变窄以及改善aEEG评分,从而促进早产儿aEEG背景活动的成熟,改善脑发育;MS干预能增加早产儿QS期时间,促进其脑功能发育;MS干预能提高早产儿的NBNA总分和Gesell量表评分,改善其神经行为发育。
    • 骆苗虹; 张瑜君; 林雅红
    • 摘要: 目的:观察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联合预警分级护理在神经外科手术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神经外科拟行神经外科手术ICU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预警分级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联合预警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ICU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前1 d、术后3 d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ICU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静脉血栓栓塞、下呼吸道感染、围手术期癫痫、术后谵妄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手术ICU患者应用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联合预警分级护理可预防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患者恢复。
    • 林彩梅; 郑小兰; 苏惠红
    • 摘要: 目的:分析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合并惊厥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市儿童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55例病毒性脑炎合并惊厥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3~10岁,病程1~5 d。所有患儿行24 h脑电图监测,分析患儿脑电图异常情况、神经系统后遗症,及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患儿脑电图异常检出率。结果:脑电图异常42例(76.4%,42/55例)。所有患儿经综合治疗,临床治愈52例(94.5%)。随访6个月,24例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43.6%)。脑电图正常患儿均临床治愈,出院6个月后神经系统后遗症、重症发生率均低于脑电图异常组(P<0.05)。预后不良组脑电图重度异常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脑电图可为病毒性脑炎合并惊厥患儿疾病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 江莹莹; 胡健
    • 摘要: 目的:探讨低温生理盐水协同诱导亚低温对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心肺复苏后持续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于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0.5 h内,给予患者静脉注射30~40 ml/kg低温生理盐水(4°C)进行亚低温早期诱导,对照组则在相同时间内给予同等剂量的常温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注射。所有患者在自主循环功能恢复0.5 h后进行常规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生命体征、脑电图异常情况、昏迷程度及预后情况。结果:注入低温生理盐水前后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电图轻度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中度异常和重度异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脑电图低电压/电静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慢波增多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注入生理盐水后30、60 min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均明显升高(P<0.05),注入后60 min观察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死亡4例,观察组无一例死亡,观察组预后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温生理盐水协同诱导亚低温能改善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脑电图对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 徐斌; 元小冬; 张萍淑; 赵营; 王京; 欧亚
    • 摘要: 目的分析定量脑电图指标(qEEG)对急性脑损伤患者意识状态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神经内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诊治的急性脑损伤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将患者分为清醒组(GCS评分为15分,25例)、意识障碍组(GCS评分为9~14分,35例)、昏迷组(GCS评分为5~8分,18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qEEG监测指标〔左、右侧前额区(Fp1、Fp2)、额区(F3、F4)、中央区(C3、C4)、顶区(P3、P4)、枕区(O1、O2)、前颞区(F7、F8)、中颞区(T3、T4)、后颞区(T5、T6)的α、θ、δ、β脑波绝对功率值和各导联、全脑平均α/θ、α/(δ+θ)脑波绝对功率比值〕。采用ROC曲线分析全脑平均α/θ、α/(δ+θ)脑波绝对功率比值预测急性脑损伤患者发生意识障碍、昏迷的价值。结果意识障碍组有高血压史者所占比例高于清醒组(P<0.05)。意识障碍组、昏迷组Fp1、Fp2、F3、F4、C4、P3、O2、F8、T3、T5、T6导联α脑波绝对功率值低于清醒组,昏迷组C3、O1、F7、T4导联α脑波绝对功率值低于清醒组(P<0.05);昏迷组Fp1导联α脑波绝对功率值低于意识障碍组(P<0.05)。意识障碍组、昏迷组Fp1、Fp2、F3、F4、C3、C4、P3、P4、O1、O2、F7、F8、T3、T4、T5、T6导联θ脑波绝对功率值高于清醒组(P<0.05);昏迷组Fp1、Fp2、F3、F4、C3、C4、P3、O1、F8导联θ脑波绝对功率值高于意识障碍组(P<0.05)。昏迷组Fp1、Fp2、F3、F4、C3、P3、F7、F8导联δ脑波绝对功率值高于清醒组(P<0.05);昏迷组Fp1、F3、C3导联δ脑波绝对功率值高于意识障碍组(P<0.05)。三组C4、P4、F8导联β脑波绝对功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障碍组、昏迷组Fp1、Fp2、F3、F4、C3、P3、P4、O1、O2、F7、F8、T3、T4、T5、T6导联及全脑平均α/θ、α/(δ+θ)脑波绝对功率比值和C4导联α/θ脑波绝对功率比值低于清醒组,昏迷组C4导联α/(δ+θ)脑波绝对功率比值低于清醒组(P<0.05);昏迷组F3、C4、P4导联及全脑平均α/θ脑波绝对功率比值和C4导联α/(δ+θ)脑波绝对功率比值低于意识障碍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全脑平均α/θ、α/(δ+θ)脑波绝对功率比值预测急性脑损伤患者发生意识障碍的AUC分别为0.838〔95%CI(0.752,0.924)〕、0.825〔95%CI(0.736,0.915)〕,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364、0.566,灵敏度分别为73.6%、69.8%,特异度分别为88.0%、88.0%,约登指数分别为0.616、0.578,阳性似然比分别为6.132、5.818,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300、0.343;全脑平均α/θ、α/(δ+θ)脑波绝对功率比值预测急性脑损伤患者发生昏迷的AUC分别为0.833〔95%CI(0.741,0.926)〕、0.850〔95%CI(0.750,0.950)〕,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080、0.342,灵敏度分别为88.9%、83.3%,特异度分别为68.3%、81.7%,约登指数分别为0.572、0.650,阳性似然比分别为2.807、4.545,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163、0.204。结论从意识障碍的发生到昏迷状态,急性脑损伤患者全脑α脑波绝对功率值减低、θ脑波绝对功率值增高以及左、右侧前额区、额区、前颞区δ脑波绝对功率值增高,且全脑平均α/θ、α/(δ+θ)脑波绝对功率比值对急性脑损伤患者发生意识障碍、昏迷有一定预测价值。
    • 杜欢; 钱坤; 宋江峰; 姚淑芳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并发迟发性脑病(DEACMP)的脑电图(EEG)及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8年来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375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完整临床资料,对研究对象出院后进行3个月以上的随访,根据是否发生DEACMP分为2组,DEACMP(153例)和ACMP组(222例),将2组EEG、头颅MRI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DEACMP组EEG异常率[100%(153/153)]明显高于ACMP组[60.8%(135/222)],且与EEG的严重程度相关,出现DEACMP患者EEG以重度异常为主(68.6%),中度异常次之(29.4%),轻度异常(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EACMP组患者MRI异常比例(92.8%)高于ACMP组(49.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发生DEACMP的危险因素较多,EEG、头颅MRI对迟发性脑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预测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 潘立平; 宋毅军
    • 摘要: 目的总结左侧颞叶癫痫患者工作记忆维持期神经振荡模式特征,探讨左侧颞叶癫痫伴工作记忆障碍的神经机制。方法共纳入21例2017年9月至2021年5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诊断与治疗的左侧颞叶癫痫患者(LTLE组),另以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认知功能相匹配的3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对照组),完成视觉工作记忆测试,记录反应时间和应答正确率;同时采集34通道脑电信号,计算工作记忆维持期各频段功率谱密度(PSD),选取PSD最高频段作为工作记忆维持期优势频段并分析优势频段神经振荡空间分布模式。结果工作记忆行为学分析,与对照组相比,LTLE组完成工作记忆反应时间延长(t=3.597,P=0.001),应答正确率降低(t=3.770,P=0.001)。神经振荡模式分析,θ频段为工作记忆维持期优势频段,且θ频段PSD主要集中于额区,尤以额中线Fz通道分布密集;与对照组相比,LTLE组工作记忆维持期全脑(t=2.600,P=0.012)、额区(t=2.252,P=0.029)、Fz通道(t=2.496,P=0.016)θ频段工作记忆效应PSD(PWM)均降低。结论左侧颞叶癫痫患者存在工作记忆障碍,且视觉工作记忆维持期θ振荡减弱。θ振荡减弱有可能成为评估颞叶癫痫患者工作记忆障碍的敏感指标。
    • 金丽日; 吴立文
    • 摘要: 目的 报告3例儿童“良性痫样放电”的临床表现、脑电图特点以及诊断与治疗经过,分析其误诊误治原因并探讨合理解决方案。方法与结果 回顾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2008年12月至2020年10月诊断与治疗的3例脑电图均呈现中央颞区棘波患儿的临床资料。例1表现为非癫痫发作,因脑电图显示中央颞区棘波误诊为“癫痫”,最终综合临床表现和脑电图诊断为夜惊症;例2无临床发作,但因脑电图显示中央颞区棘波误诊为“癫痫”且服用抗癫痫药物数年;例3虽确诊为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儿童癫痫,但在临床发作得到较好控制的情况下仍增加抗癫痫药物剂量和种类。明确诊断后,例1未予以抗癫痫药物,例2和例3逐渐减停抗癫痫药物,无一例癫痫发作。结论 “良性痫样放电”在儿童脑电图中较为常见,明确脑电图异常与临床发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是避免误诊误治的关键。对于脑电图表现为“良性痫样放电”的患儿,抗癫痫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控制临床发作而非消除脑电图异常。
    • 李梓浩; 吴美妮; 尹昌浩; 吴天娇; 赵维纳
    • 摘要: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认知功能从正常发展到痴呆的一个阶段,由于其临床预后差,晚期发展到痴呆后缺少有效的治疗方式,故早期对MCI进行识别、评估及干预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中对MCI的识别主要采用神经心理学测试和结构影像学相结合的方法,但无法反映患者神经代谢方面的病理变化。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可记录和可视化人类的脑电活动,脑电节律的测量可以揭示人类皮层锥体神经元活动的神经同步和去同步机制,反映大脑调节唤醒、警觉及认知功能的状态,对MCI的早期识别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EEG在MCI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提高MCI的早期识别。
    • 王学峰
    • 摘要: 癫痫防治正进入一个新时代,为迎接这一时代,以国际抗癫痫联盟为首的癫痫领域专业组织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给癫痫防治带来了新的观念并建立了新的知识框架,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本文概述“抗癫痫”向“抗癫痫发作”转变的意义、癫痫综合征新分类、脑电图国际新标准、癫痫持续状态新进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