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胰腺假性囊肿

胰腺假性囊肿

胰腺假性囊肿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763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5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3781篇;相关期刊336种,包括中国内镜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201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学术年会、2014年肝胆胰外科张家港学术论坛暨第26届全国肝胆胰外科学术经验交流会、2014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大会等;胰腺假性囊肿的相关文献由1766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兆申、秦鸣放、麻树人等。

胰腺假性囊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35 占比:16.19%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0.53%

专利文献>

论文:3781 占比:83.28%

总计:4540篇

胰腺假性囊肿—发文趋势图

胰腺假性囊肿

-研究学者

  • 李兆申
  • 秦鸣放
  • 麻树人
  • 江国英
  • 金震东
  • 张磊
  • 牟一平
  • 刘枫
  • 尹进南
  • 岳茂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许建平; 王夏珍; 崔晓敬
    • 摘要: 患者男性,71岁,因"间断胸闷、气短7月余,咳嗽、咳痰、咯血20余天",于2021年3月16日入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部。患者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无发热、胸痛、咯血,外院查胸腔彩超及胸片提示"右侧大量胸腔积液",行胸腔置管,引流出黑红色胸水,胸水:比重:1.028,细胞总数:460306/mm^(3)。胸水:总蛋白定量:31.5g/L,LDH:827IU/L。曾有短暂腹痛症状,血淀粉酶异常升高。腹部MRI示腹腔积液及胰腺头颈部异常信号。
    • 徐太军; 王翔; 徐蕊; 王静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并发胰腺假性囊肿的危险因素,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消化内科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00例,分析并发胰腺假性囊肿的危险因素。结果400例急性胰腺炎并发胰腺假性囊肿58例,并发率为14.50%,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的并发率为31.37%高于胆源性胰腺炎的9.02%;并发胰腺假性囊肿的患者中,饮酒史、血糖、C-反应蛋白、三酰甘油、血钙水平与未并发胰腺假性囊肿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酒史、三酰甘油、血糖、C-反应蛋白水平是并发胰腺假性囊肿的独立危险因素,血钙水平是保护因素。结论胰腺假性囊肿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并发症,饮酒史、三酰甘油、血糖、C-反应蛋白水平是并发胰腺假性囊肿的独立危险因素,存在危险因素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注意监测,预后可能较差。
    • 费建平
    • 摘要: 1补气活血消癥方组成:炙黄芪20~30 g,当归10 g,丹参20 g,赤芍20 g,乌药10 g,延胡索20 g,川芎10 g,红花5 g,枳实10 g,制香附10 g,失笑散10 g(包),三七粉5 g,炙甘草3 g。功效:补气活血消癥。主治:癥积(胰腺假性囊肿,气虚血瘀型)。用法:每日1剂,水煎2遍取汁混匀,分2次温服。方解:本方宗清代名医王清任“膈下逐瘀汤”化裁而成。气为血帅,取炙黄芪以补气行血;枳实、制香附行气以推动血行;延胡索、乌药行气活血止痛;丹参、赤芍、川芎、红花、失笑散、三七粉活血化瘀消癥;当归养血活血;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补气活血消癥,用治腹中癥积。
    • 余钢铃; 陈平
    • 摘要: 胰腺假性囊肿多继发于急、慢性胰腺炎等胰腺疾病,临床表现各不相同,部分患者无明显不适,可选择保守治疗。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经胃肠道壁穿刺置管引流术、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穿刺囊肿置管引流术、超声胃镜引导下经胃肠道壁穿刺置管引流术因技术操作简单、临床效果肯定、并发症少而逐渐应用于临床。当然传统的经皮超声引导下囊肿引流术同样适应于某些患者的治疗。当内科治疗失败或治疗效果不佳时,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本文综述了以上治疗方式的最新进展,并进行总结。
    • 范雪; 闫秀娥; 黄永辉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EUS)经胃穿刺应用肠内延伸型胆管支架引流治疗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PPC)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3月我科应用肠内延伸型胆管支架,在EUS引导下经胃穿刺引流治疗7例PPC。结果7例均成功引流,手术当天所有患者症状减轻,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13.3 d(9~20 d)。7例平均随访9.1月(2~21个月),6例囊肿完全吸收,1例囊肿明显缩小(由12.0 cm×7.0 cm×7.3 cm明显缩小至3.0 cm×1.6 cm×1.3 cm),无复发。结论EUS引导下应用肠内延伸型胆管支架经胃引流治疗PPC安全、可行。
    • 张明君; 黄勍; 郭晓娟; 刘金哲; 任渝棠; 姜泊
    • 摘要: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常见局部并发症包括胰腺及周围组织坏死、胰腺及胰周脓肿、胰腺假性囊肿等,SAP还可能发生器官功能衰竭、胰性脑病、腹腔间室隔综合征等全身并发症。乳糜腹水是SAP的罕见并发症,治疗较为困难,近20年内鲜见文献报道。SAP引起门脉高压并发乳糜腹水更为罕见,目前仅见国外文献报道3例,现将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收治的1例患者报道如下。
    • 王迪晨; 安海东; 冯源; 季子翔; 李浩
    • 摘要: 患者,男,68岁,曾因“上腹部剧烈疼痛10天”于2020年8月15日入我院,发作时为间歇性绞痛,无恶心、呕吐。4年前曾意外高处坠落,无明显症状,未予重视,无胰腺炎及其他慢性病史。血常规:RBC 2.81×10^(12)/L,Hb 88g/L,HCT 26.20%;腹部CT示胰腺假性囊肿。遂行彩色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引流术,穿刺液为暗黑色液体,穿刺液淀粉酶>2500U/L,考虑外伤血肿所致的陈旧性出血。
    • 苏泽; 赵国良; 张智; 侯晴晴; 肖亿; 覃鑫; 孙兴
    • 摘要: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胰管支架置入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PPC)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66例PP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常规围术期管理方法,对照组采用ERAS围术期管理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术前不适症状、术后治疗效果及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术前,观察组焦虑评分[(53.94±6.31)分vs(59.58±5.88)分]及腹胀/腹痛(3 vs 11)、口渴(2 vs 13)、饥饿感(3 vs 15)的发生比例均低于/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6.55±1.09)h vs(20.25±2.90)h]、首次下床活动时间[(9.88±2.47)h vs(20.41±3.91)h]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白细胞计数[(8.15±1.92)×10^(9) L^(-1) vs(9.58±2.33)×10^(9) L^(-1)]、血淀粉酶水平[(169.18±40.87)U·L^(-1) vs(219.44±60.60)U·L^(-1)]、住院治疗总费用[(2.59±0.31)万元vs(2.86±0.21)万元]、总住院时间[(3.35±0.72)d vs(5.95±0.93)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6.97%vs 6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胰腺炎、感染、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理念在ERCP胰管支架置入术治疗PPC中安全可行,可加快患者康复,减轻术后应激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
    • 王树平
    • 摘要: 胆源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约占急性胰腺炎的一半以上,其大多与胆石症有关,胆道疾病既是致病的危险因素,又是导致疾病加重的因素。急性胆源性胰腺炎除了有急性胰腺炎共有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外,通常还具有与其病因相关的一些特点或特征,该病的典型症状主要有腹痛、恶心、呕吐,重症患者容易出现休克、意识障碍等症状,甚至并发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脓肿等疾病。
    • 谢彩凤; 柳伟; 王宇
    • 摘要: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老年胰腺假性囊肿(PPC)的效果及复发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50例老年PP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28例)和对照组(22例),前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后者行常规开腹引流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围手术期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术后半年进行随访,统计患者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14%vs.36.36%,P<0.05);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96.43%vs.77.27,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应用于老年PPC患者可明显缩短手术以及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同时复发率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