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肾虚血瘀型

肾虚血瘀型

肾虚血瘀型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28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妇产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7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918525篇;相关期刊125种,包括光明中医、河北中医药学报、世界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男科学术大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15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年会、第十届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等;肾虚血瘀型的相关文献由645位作者贡献,包括孙自学、李敏、王祖龙等。

肾虚血瘀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7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18525 占比:99.97%

总计:918771篇

肾虚血瘀型—发文趋势图

肾虚血瘀型

-研究学者

  • 孙自学
  • 李敏
  • 王祖龙
  • 王芳
  • 刘爱峰
  • 杜建
  • 陈旭
  • 丁芳
  • 冯晓玲
  • 冯英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莉; 李洁
    • 摘要: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肾虚血瘀型老年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肾虚血瘀型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补肾活血汤治疗,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内皮素(endothelin,ET)、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e,N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7%(P<0.05)。治疗组患者Hcy、ET、hs-CRP、TC、TG、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NO、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肾虚血瘀型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可有效降低血压、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 章利晨
    • 摘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多发病,近年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该病约占育龄期女性的10%~15%,其中50%患者合并不孕 [1] 。内异症主要表现为疼痛、不孕、月经异常、盆腔包块等,70%~80%的内异症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痛经、非经期腹痛、性交痛以及排便痛等 [2] 。西医多用激素或手术治疗,激素长期应用,不良反应多,甚至会引起内分泌紊乱,影响患者治疗效果 [3];术后复发率高,并影响患者的卵巢功能。近年来,中医对该病的诊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治疗方法多样化,如辨证治疗、周期治疗、针灸等方法,具有较大优势。2018年6月—2020年6月笔者采用自拟补肾祛瘀消癥止痛汤与西药米非司酮相配合治疗肾虚血瘀型内异症,疗效较理想,报道如下。
    • 韩永梅; 卫爱武
    • 摘要: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辅助常规西药对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小鼠胚胎植入及子宫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雌性CBA/J小鼠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西药组(3.6 g/kg地屈孕酮)、高剂量组(200 g/kg补肾活血汤)、低剂量组(100 g/kg补肾活血汤)、联合组(200 g/kg补肾活血汤+3.6 g/kg地屈孕酮),另设正常组(生理盐水),孕1~14 d连续给药。比较各组胚胎丢失率、子宫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微环境改变及蜕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型(TNFR1)、Fas相关死亡域蛋白(FADD)、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8(caspase8)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胚胎丢失率均降低,且联合组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蜕膜组织中TNFR1、FADD、caspase8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且联合组最低,Bcl-2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且联合组最高(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辅助常规西药可有效改善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小鼠子宫免疫微环境,促进胚胎植入,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NFR1信号通路有关。
    • 娄冬梅; 郭贺龙
    • 摘要: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方对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COS)导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卵巢功能及生殖内分泌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PCOS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方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卵巢功能(卵泡个数、最大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厚度)和生殖内分泌指标[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FSH、睾酮(Testosterone, T)]改善状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排卵状况、妊娠状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卵泡个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最大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LH、LH/FSH、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排卵率为64.0%,妊娠率为38.0%,明显高于对照组排卵率38.0%、妊娠率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异常变化,均未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补肾活血方能够调节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生殖内分泌功能,改善卵巢功能,有助于提高患者排卵和妊娠率。
    • 张娜
    • 摘要: 目的:探究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使用促排卵验方联合来曲唑辨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诊治的78例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39)采用西药来曲唑治疗,研究组(n=39)采用中西医联合用药,即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促排卵验方辨证施治。比较两组治疗后妊娠率、子宫内膜厚度、主卵泡直径及内分泌激素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4.87%(37/39),高于对照组的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2个月经周期内的总妊娠率为69.23%(27/39),高于对照组的38.46%(1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主卵泡直径为(9.81±1.79)、(20.04±2.96)mm,大于对照组的(8.07±1.33)、(17.86±2.2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内分泌激素水平方面,治疗后研究组血清雌二醇(E;)、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水平分别为(224.19±41.38)pmol/L、(30.75±6.28)U/L、(16.04±2.75)U/L,高于对照组的(173.44±34.76)pmol/L、(24.34±5.22)U/L、(10.13±1.98)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来曲唑治疗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基础上,联合促排卵验方可提高激素水平,促进子宫内膜及卵子发育,从而提高妊娠率,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 苏艳姣
    • 摘要: 目的:探讨补肾养宫汤加减联合克罗米芬在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我院肾虚血瘀型PCOS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予以补肾养宫汤加减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妊娠率、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卵巢体积、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睾酮(T)、雌二醇(E_(2))]、抑制素(INH)-激活素(ACT)-卵泡抑素(FS)系统相关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养宫汤加减联合克罗米芬治疗肾虚血瘀型PCOS效果显著,能进一步调控卵巢分泌系统及性激素水平,提高妊娠率。
    • 林超; 章国晶; 胡欣欣; 马大正; 孙云
    • 摘要: 不孕症是指一年以上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性生活正常,但是未能成功妊娠者。临床上,将不孕症分为原发性不孕与继发性不孕两种,常见病因有排卵障碍、精液异常、输卵管异常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影响患者健康生活[1]。排卵障碍属于生殖内分泌系统常见病,亦是引起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数据调查结果表明:不孕症患者中排卵障碍引起的不孕占25.0%~30.0%[2]。克罗米芬、促性腺激素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均为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常用的治疗药物,虽然能改善患者症状,但是远期预后较差,排卵率及妊娠率较低[3]。
    • 王士萌; 陈璐; 冯晓玲
    • 摘要: 复发性流产在育龄期妇女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反复的妊娠丢失会造成女性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损害,严重威胁生命健康。肠道微生态广泛参与营养代谢、免疫调节、应激反应等正常生理行为,其作为目前的新兴领域已被证明与多种妇产科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会通过干扰母体的适应而对妊娠结局产生不利影响并导致妊娠并发症。但由于其与复发性流产的研究较少,现从全身炎症反应、免疫失衡、血栓前状态、滋养细胞受损的西医机制和肾、肝、脾为由的中医理论出发,阐述了肠道菌群失调参与肾虚血瘀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发生的可能机制,提出复发性流产与肠道菌群存在相关性的假说,并可通过中医药干预作为新兴的治疗靶点。
    • 栗怀红
    • 摘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以无排卵或稀发排卵、高雄激素表达、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征的代谢功能和生殖内分泌功能紊乱性疾病。其症状表现具有高度复杂性及异质性,主要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闭经、不孕、毛发增多、肥胖和痤疮等。西医治疗包括促排卵治疗、内分泌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但停药后极易复发。
    • 李万青; 刘惠萍; 朱琪兰
    • 摘要: 目的探讨活血滋肾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选择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戈舍瑞林进行治疗,研究组48例在此基础上给予活血滋肾方进行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性激素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妊娠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58%,高于对照组的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雌二醇(E_(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以上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介素-8(IL-8)、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以上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均随访6个月,研究组临床妊娠成功率为45.83%,高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滋肾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性激素和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妊娠率,且不良反应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