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肠道细菌

肠道细菌

肠道细菌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647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微生物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79篇、会议论文31篇、专利文献22112篇;相关期刊388种,包括环境昆虫学报、昆虫学报、微生物学通报等; 相关会议30种,包括第十届全国青年植保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农业微生物研究及产业化研讨会暨第十四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2012年第五届全国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等;肠道细菌的相关文献由1429位作者贡献,包括熊智、王金华、孙佑赫等。

肠道细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79 占比:2.55%

会议论文>

论文:31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22112 占比:97.32%

总计:22722篇

肠道细菌—发文趋势图

肠道细菌

-研究学者

  • 熊智
  • 王金华
  • 孙佑赫
  • 陈斌
  • 吕爱军
  • 张武先
  • 李选文
  • 熊忠平
  • 胡秀彩
  • 肖关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雨丽; 曾珠; 刘艳伟; 陆俣伽; 韦伟; 鲁成; 崔为正; 闭立辉; 王平阳; 张桂征
    • 摘要: 【目的】本研究探讨使用人工饲料部分替代桑叶饲育后家蚕Bombyx mori幼虫肠道细菌群落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人工饲料替代桑叶的不同饲育模式下肠道关键细菌与蛹重和茧层量的相关性,为人工饲料部分替代法饲育家蚕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全龄桑叶育(Mul1-5)、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Art1-2)、1-3龄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Art1-3)、1-4龄人工饲料育+5龄桑叶育(Art1-4)和全龄人工饲料育(Art1-5)5种饲养模式饲养家蚕幼虫,统计5种饲养模式下家蚕的全茧量、茧层量及蛹重;收集不同饲养模式下家蚕5龄幼虫肠道样品,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多样性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热图分析肠道细菌与蛹重和茧层量的相关性。【结果】人工饲料与桑叶不同搭配的饲育模式对家蚕茧质有显著的影响,Mul1-5和Art1-5的全茧量最高,二者无显著性差异,Art1-2其次;Mul1-5茧层量最高,Art1-2其次,Art1-5茧层量最低。在不同饲育模式下,家蚕肠道细菌多样性和组成显著不同:在门水平上,Art1-2和Mul1-5的细菌组成最相近,优势菌主要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而Art1-3,Art1-4和Art1-5的细菌组成最相近,变形菌门丰度随着人工饲料饲养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加,厚壁菌门的丰度则呈现相反的趋势;在属水平上,家蚕肠道优势菌属有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鞘脂单胞菌科未分类菌属Sphingomonadaceae unclassified及罗尔斯通菌属Ralstonia等。不同饲育模式下家蚕肠道菌属丰度差异最大的是肠球菌属,Art1-2组中肠球菌属丰度最高(40.9%),随着人工饲料饲养时间的延长,丰度逐渐降低,在Art1-5中仅为0.02%。家蚕肠道菌群大部分关键物种均与茧质呈一定的相关性:柯克斯体属Coxiella与蛹重呈显著正相关,与茧层量呈显著负相关;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与蛹重呈显著负相关;肠球菌属与茧层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饲育模式Art1-2最接近于Mul1-5,可为人工饲料部分替代桑叶饲育法饲育家蚕提供参考。人工饲料部分替代桑叶后家蚕肠道菌群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肠球菌属丰度的显著降低及假单胞菌属的显著增加可能与全龄人工饲料养家蚕体质弱有关;一些关键细菌与家蚕蛹重和茧层量存在显著相关性,其影响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 朱金惠; 王玲; 陶金华; 马振祥
    • 摘要: 目的:研究从健康人体的粪便中分离得到一种新的肠道细菌,埃希氏菌sp.88,其静息细胞对大豆苷的生物转化能力。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技术结合Metabolynx^(TM)软件对上述生物转化后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结果:埃希氏菌sp.88在培养24 h后,其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达到最大值,选择该生长阶段的细菌为静息细胞生物转化大豆苷。在细胞浓度为10^(9)个/mL的条件下,与埃希氏菌sp.88静息细胞孵育48 h,大豆苷几乎完全转化为大豆苷元。结论:埃希氏菌sp.88在大豆苷的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
    • 李小义; 申晓东; 张效平; 杨星; 关梅; 王雪
    • 摘要: 对不同养殖时间点(1 d、2个月、5个月)的从江田鱼肠道细菌进行了测序分析。结果表明,RS1(1 d)和RS3(5个月)组样品肠道细菌多样性高于RS2(2个月)组。门水平分析,RS1组样品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33.43%)、蓝细菌(Cyanobacteria,28.1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2.94%)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9.79%)为主要优势菌;RS2组样品中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所占丰度为94.05%,其次为厚壁菌门(2.58%)、梭杆菌门(Fusobacteria,2.05%)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0.68%)。RS3组样品中优势菌门为蓝细菌(40.69%)、变形菌门(31.65%)、梭杆菌门(10.30%)和厚壁菌门(8.89%)。属水平分析,RS1组微生物多样性较高,未分类的蓝细菌(unidentified Cyanobacteria,28.11%)丰度最高,其次为Romboutsia(13.33%)、未分类的梭菌属(unidentified Clostridiales,8.37%)、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4.62%)等菌属。RS2组样品中,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相对丰度最高,为68.86%。RS3组样品中,未分类的蓝细菌相对丰度最高,为40.63%;其次是气单胞菌属(12.41%)、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10.20%)等菌属。研究结果表明,稻田养殖系统中从江田鱼的肠道细菌群落在不同生长阶段变化明显。
    • 寇若玫; 窦飞越; 李红英; 周泽扬; 龙金桂; 黄敦元
    • 摘要: 蜜蜂肠道微生物在其宿主健康与调控宿主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油茶地蜂Andrena camellia Wu是油茶的优势传粉昆虫。本研究从野外挖掘该蜂典型样地的巢穴得到油茶地蜂1~5龄及滞育阶段的幼虫,通过PCR扩增得到幼虫肠道微生物16S rRNA基因文库,利用Illumina Miseq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首次研究了油茶地蜂不同龄期幼虫肠道细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果显示,油茶地蜂幼虫肠道细菌菌群共检测到27个门,72个纲,155个目,278个科,570个属。其中,最主要的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占40.05%),最主要的目为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占12.16%),最主要的科为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占11.27%),最主要的属是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占11.27%)。核心细菌群落组间差异、Alpha多样性以及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不同龄期油茶地蜂幼虫肠道细菌群落在组成、多样性以及结构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线性判别分析结果显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红球菌属Rhodococcus主要存在于5龄幼虫阶段,巴尔通氏体属Bartonella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主要存在于1龄幼虫阶段。本研究明确了油茶地蜂不同龄期幼虫肠道微生物组成、优势菌群及其群落变化规律,为油茶地蜂等土壤筑巢独栖野生蜜蜂肠道微生物学及其保护生物学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研究角度。
    • 黄捷
    • 摘要: 目的探讨香连丸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Hp)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的120例Hp感染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双盲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四联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香连丸联合四联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Hp治愈率、中医证候群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Hp治愈率为96.67%(58/60),高于对照组Hp治愈率83.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56,P0.05);治疗后观察组呕恶、泄泻、胃脘疼痛积分(1.28±0.21)分、(0.82±0.14)分、(0.64±0.12)分低于对照组(1.95±0.32)分、(1.23±0.18)分、(0.95±0.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59、13.927、12.006,P0.05)。结论香连丸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的治愈率较高,并可缓解因Hp感染所致的胃肠功能紊乱证候群,并且该治疗方案安全性高。
    • 陈亚平; 杜鄂巍; 李亚红; 鲁智慧; 李浩; 桂富荣
    • 摘要: 【目的】明确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细菌的种类和功能,以诠释肠道细菌对草地贪夜蛾寄主植物适应性的影响,为揭示草地贪夜蛾的寄主适应机制及进一步预测其寄主谱扩张趋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对草地贪夜蛾肠道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对分离获得的细菌菌株进行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利用筛选培养基对产生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果胶酶及对苯酚有代谢能力的菌株进行初筛,并进一步用DNS法测定相关菌株产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果胶酶的酶活性,用含苯酚的无机盐培养基培养菌株,检测菌株的苯酚降解效率。【结果】共分离获得45株细菌菌株,经同源序列比对分析,45株细菌菌株分属于3门5属8种,分别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放线菌门(Acinobacteria)的短杆菌属(Curtobacterium),其中克雷伯氏菌属的丰度最高。45株菌株中有产纤维素酶菌株11株,酶活力最高的是变栖克雷伯氏菌菌株K3,为0.105±0.007 U/mL;产木聚糖酶菌株10株,酶活力最高的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9,为1.090±0.468 U/mL;产果胶酶菌株5株,酶活力最高的是变栖克雷伯氏菌菌株K27,为0.193±0.047 U/mL;降解苯酚的菌株9株,降解速率最高的是沙福芽孢杆菌菌株B8,为(0.347±0.042)%。【结论】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细菌的产酶菌株多样性较高,推测这是导致草地贪夜蛾寄主谱广,对寄主为害严重的原因之一。
    • 李雕益; 熊忠平; 包书军; 李选文; 熊智; 罗曼
    • 摘要: 通过对饲喂抗生素前后7龄思茅松毛虫幼虫肠道细菌变化的研究,进一步探索肠道菌群变化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传统的平板稀释涂布培养法从思茅松毛虫7龄幼虫肠道内分离纯化获得好氧细菌,对其进行多项生理生化测定,利用16S rDNA基因扩增技术对所得菌株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饲喂抗生素前获得4种不同的单菌落A1、A2、A3、A4,饲喂抗生素后获得5种不同单菌落B1(同A2)、B2(同A3)、B3、B4、B5,对获得的9株细菌进行基因序列测定,结果得到以芽孢杆菌属(Bacillus)、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等为主的肠道细菌。其中,饲喂抗生素前所得菌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饲喂抗生素后细菌种类多了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及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说明饲喂抗生素对松毛虫肠道菌群有影响。
    • 包书军; 熊智; 李雕益; 李选文; 熊忠平; 罗曼
    • 摘要: 以云南安宁地区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 kikuchii)2龄幼虫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肠道细菌多样性,以期为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等植物保护奠定基础,并为思茅松毛虫的生物防治提供数据。试验采用纯培养法对思茅松毛虫2龄幼虫肠道细菌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对菌株形态特征观察和生理生化测定进行初步鉴定,然后结合16S rDNA分子鉴定技术判定细菌的分类学地位。结果显示,从2龄幼虫肠道中分离得到115株细菌,隶属于4个属,8个类群,分别为Enterobacter sp.、Staphylococcus sp.、Bacillus sp.、Corynebacterium sp.,其中23株肠杆菌属分为2个类群,55株葡萄球菌属分为3个类群,27株芽孢杆菌属分为2个类群,10株棒状杆菌属有1个类群。优势菌群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相对分离率最高(48.00%),2龄幼虫肠道细菌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分别为2.0526、0.8682、1.4753,说明思茅松毛虫2龄幼虫肠道细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 姚芸霞; 王中华
    • 摘要: 目的探究拉萨市健康人群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者肠道菌群多样性与菌群结构组成特征。方法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以拉萨市健康人群与Hp感染者肠道菌群为研究对象,分析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构组成及菌群差异性。结果在肠道菌群Shannon多样性指数上,Hp感染明显低于健康组,Hp感染后肠道细菌多样性下降,菌门水平健康组置信区间较广,Hp感染组置信区间较窄,而在属层面结果相反,说明Hp感染后肠道细菌菌群结构发生了紊乱;健康组优势菌门为Bacteroidota、Firmicutes、Actinobacteriota和Proteobacteria,优势菌属为Prevotella,Hp感染组的优势菌门为Bacteroidota和Firmicutes,优势菌属是Prevotella和Faecalibacterium,在菌门水平对比显示,Hp感染组Actinobacteriota出现明显下降,未注释到的未知菌群有明显上升,在菌属水平,Hp感染组各个菌属平均相对丰度有不同程度降低,肠道菌群发生了紊乱;健康组和Hp感染组在Campilobacterota菌门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Lachnoclostridium属和Senegalimassilia属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原地区人群感染Hp后,肠道菌群细菌多样性降低,菌群结构发生紊乱,感染Hp后,显著差异菌群Campilobacterota门、Lachnoclostridium属和Senegalimassilia属等是引起菌群多样性和结构特征变化的关键菌群。
    • 侯隽
    • 摘要: 从“承包这一届年轻人的肠胃”到被质疑“最新收割消费者智商税代表”,益生菌产业再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7月26日,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在其个人公众号“饶议科学”发文《太厉害的忽悠会忽悠自己:因为太逼真了》,质疑华大集团CEO、华大基因副董事长尹烨推广的益生菌是假药,称目前“全中国现在推广的益生菌无一不是假药。肠道细菌研究很热门,但迄今没有拿出可以有效应用的产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